付華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付華,教授,自然地理學碩士、土壤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土壤發生與環境學、人類生態、現代農業與旅遊開發。

個人概述


付華教授,自然地理學碩士、土壤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土壤發生與環境學、人類生態、現代農業與旅遊開發。主持和參加的主要項目有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的地球化學特徵和礦物學特性”、農業部“京郊地區科教興村計劃示範研究”、科技部“北京市密雲水庫周邊地區生態優化經濟發展”、國家社科基金“科教興村示範村小康指標體系”、北京市教委項目“北京市現代農業地理的研究”和“京郊地區白楊樹種群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效應”、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京郊地區蔬菜土壤重金屬污染對策”、中國-歐盟項目“大城市城郊生態經濟互動”等。在《土壤學報》《地理研究》《經濟地理》《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刊物已發表論文68篇,出版專著3部。

主要論文(著)有:


1 北亞熱帶江淮地區白漿化土壤的重礦物分析,《現代土壤科學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4
2 北亞熱帶江淮地區土壤演替與白漿化土壤的形成,水土保持研究,1994 第1卷第5期
3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的發生特性及形成機制,土壤學進展,1995 第23卷第1期
4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的成土環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 第16卷第4期
5 北亞熱帶江淮地區白漿土鐵錳結核的研究,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1995第4卷第2期
6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氧化鐵的研究,科技通報,1995 第11卷第6期
7 長江中下游白漿化土壤的診斷特性和系統分類,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新論,1994,科學出版社
8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研究:Ⅰ資源的功能定位,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第20(3)
9 鹽化潮土脫鹽過程中鹽分離子的相關性及遷移分析,江蘇農業科學,1994 第4期
10 一種高師院校地理學科功能的評估方法,中國高等教育評估,1994 第4期
11 高校招聘博士畢業生的若干問題,高教研究,1995 第1-2期(專輯)
12 科教興村的教育網路及其運作,《中國科教興村理論與實踐》 1995中國農業出版社
13 大城市郊區科教興村策略與模式選擇 ── 以北京為例,《中國科教興村理論與實踐》 1995年中國農學會優秀論文獎, 1995,中國農業出版社
14 大城市郊區科教興村的條件與支撐體系 ──以北京為例,《中國科教興村理論與實踐》 1995,中國農業出版社
15 我國高等教育的圈層結構及其調控,《探索.開拓.進取》 1996 中國紡織工業大學出版社
16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的地球化學特徵, 科技通報 1996 第12卷第4期
17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粘化過程的主組元分析,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1997 第6卷第1期
18 我國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礦物學性質,土壤學報,1997 ,34(3)
19 Strategy of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Metropolises Ecological Patterns of Quality in Rural Region of Metropolises in High Ecological Developing Countries,
Sino-Japan Symposium ,Tokyo, 1997,November
20 Soil Subsurface Hydro- logical Properties and Patterns of Material Mobilization over Steep Slopes in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Region of China, 國 際學術討論會論文,1996,昆明
21 進一步發揮郊區的功能與作用 《 北京日報》1996
22 在地理專科合併設置土壤與植物地理課程的實踐與思考,高教研究1996,3-4期
23 北京山區自然資源綜合評價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17(4)
24 高師院校土壤植物地理課程體系的研究,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6,第3期
25 北亞熱帶白漿化土壤基本性質,土壤通報,1997,28(3)
26 北京市房山區區位優勢:Ⅰ旅遊資源功能分區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
27 基於INTERNET的網路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1997,9 28 北京山區資源信息管理系統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8(2)
29 京郊山區資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綜合信息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中國科教興國的實踐--全國科教興國計劃試點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0 《北京周邊旅遊圖》的設計與編製 , 地圖,1998,1
31 北京市房山區區位優勢:Ⅱ山區經濟的區域差異,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9(1)
32 北京郊區科教興村的方向,《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3 科教興村計劃在我國農村社會發展與進步中的作用,《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4 關於北京市懷柔縣科教興村計劃試點工作的思考,《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5 發揮綜合優勢,探索教育直接為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新路,《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6 北京市郊區資源環境與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地理,1998,18(1)
37 京郊村級旅遊資源開發-以孫柵子為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第19卷第2期
38 北京山區土地資源的特徵和利用策略,科技通報,1998年,第14卷,第6期
39 老齡人口地理研究的若干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19(4)
40 京郊懷柔縣孫柵子村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19(4)
41 地理科學在廣告產業中的應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0(1)
42 冀中低平原鹽漬土壤石膏新生體的研究,土壤通報1993,24卷5期,205-206
43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研究—Ⅱ“屋檐”式地貌的形成機制與調控,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20(4)
44 京郊實施科教興村計劃的若干問題,《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與理論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45 京郊實施科教興村應突出知識經濟的特色,《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與理論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46 科教興村計劃小康示範村的建設目標與評估體系初探《中國科教興村的實踐與理論探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47 老齡人口生活微域環境的構成和優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1(1)
48 社會養老模式及其服務設施,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1(2)
49 白漿土對作物的影響與改良,農村實用科技,2000年第6期,10
50 北京市山區生態環境與人口容量的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0年第10卷第44期
51 北京山區人口容量與遷移對策研究,北京規劃建設,2000年第4期42-46
52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研究—Ⅲ 低山丘陵地區土地資源的開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年,21(3)
53 京郊山區會議產業發展的若干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第22卷(3)
54 高校旅遊資源類型與開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第22卷(2)
55 北京昌平區大楊山森林公園旅遊資源的特點及其開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年,第22卷(1)
56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研究—Ⅳ 霧靈山森林群落的同期發生演替,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第22(3)
57 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老年人口生存環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年,第21卷(4)
58 北亞熱帶江淮地區白漿化土壤發生學特性,地理研究,2001,20(4) 431-438
59 建立京南城市連綿區的構思,城鎮聚焦, 2001,5
60 江淮流域白漿化土壤的礦物組成與化學特性研究,土壤學報, 2001,38(3)
61 京郊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分布圖的編製,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2(4)
62 北京山區冰雪旅遊資源開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1)
63 Some coerc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cess, Fu Hua, Wu Yanhua. In:
international adv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hop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261-262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2
64 關於觀光農業發展的若干問題之探討,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2)
65密雲水庫周邊地區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跨世紀的軟科學-北京軟科學研究成果優秀選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66新疆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與開發戰略,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3) 67 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恢復進程中的脅迫作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4)
68 中關村科技園區土地利用特點與規劃建議,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傅樺,吳雁華,2003,24(1)
69 土地-哺育人類的母親,1997,同心出版社
70 土地學導論,中國環境出版社,1998
71北京現代農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