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頭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鰲頭磯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區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分岔處,有一組明代的傳統古建築群,它布局嚴謹,玲瓏幽靜,院內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體現了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

鰲頭磯現有建築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是臨清市博物館所在地。1938年,中共臨清縣工委機關報《力報》便在此創刊。鰲頭磯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鰲頭磯
鰲頭磯
鰲頭磯位於臨清市衛運河分叉處。建於明嘉靖年間。明初,臨清治所由舊縣村遷至今市中區考棚街,周圍方圓數里稱為“中州”。《臨清縣誌》載,“在鰲背橋西南數十步中州東起處,砌以石,如鰲頭突出。築觀音閣於其上,舊閘、新閘各二,分左右如鰲足,而廣濟橋尾其後”,明知州馬綸題曰“鰲頭磯”,鰲頭磯之名由此而來。存有古建築一組,周圍樓閣環合。北殿3間,稱“甘堂祠”(俗稱“李公祠”);南樓3間,名“登瀛樓”(俗稱“望河樓”);西殿3間,曰“呂祖堂”;東樓3間,謂“觀音閣”。閣建於樓上,呈方形,飛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瓏別緻。磯底部系以磚砌就的方台,台中間東西向有門洞,洞楣上書“獨佔”2字,台上閣樓歇山重檐,前出抱廈,后落一壘,主體用3、5、7梁架構成,上復筒瓦,脊上有陶制獸形裝飾,飛檐4排。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布局得體,玲瓏纖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區典型的漢族磚木結構建築群,素有“鰲磯凝秀”之美稱,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民族藝術精品的集中體現。“鰲磯凝秀”古為臨清16景之一,是城內最繁華的地方。登臨其上,可望“糧艘麋集,帆檣如林”,碧波蕩漾,景色綺麗。清末,津浦鐵路通車,河運停航,鰲頭磯漸失當年風采。
鰲頭磯
鰲頭磯
鰲頭磯還是一處重要的革命紀念地,親歷了大革命到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風風雨雨。這裡曾是黨的領導機關所在地和重要活動場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丁浩川、黑若仙、王筆一、秦和珍等共產黨人在此創力報社,出版中共臨清縣工委機關報《力報》,此地便成為宣傳抗日、傳播馬列主義、組織群眾投身革命的場所。1939年1月,八路軍陳賡將軍在此召開重要軍事會議。許多學者、詩人、書畫家如季羨林臧克家、高啟雲、李予昂、夏雨常等先後為鰲頭磯題贈佳作墨寶,國畫大師李苦禪81歲時為鰲頭磯題寫匾額,使古老的建築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
1978年,鰲頭磯被列為地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依原貌修葺一新。1984年又進一步彩繪修繕,並將臨清市博物館設置於此。鰲頭磯院內的古磚陳列館,陳列有明清兩代臨清燒制的貢磚,臨清貢磚“不鹼不蝕,擊之有聲,斷之無孔”享譽海內,成為皇家專用貢品,營建北京皇城的重要建築材料大城磚,大都取自臨清,所以史家有“漂來的北京城”一說。
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背景


名稱由來

鰲頭磯之名緣於特定的地理環境,此處北側原有元代運河自問津橋入衛,明代又開挖運河南支,經大眾公園,由頭閘口入衛,西面有衛河,這樣鰲頭磯以西便形成了一個四面環水之地,時稱“中洲”。鰲頭磯處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間在此疊石為壩,狀如鰲頭,元代運河之臨清、會通二閘及明運河南板、新開二閘分左右如鰲足,後有廣濟橋如鰲尾,知州馬綸題名曰“鰲頭磯”。整組建築中,東樓名“觀音閣”,西殿稱“呂祖堂”,北廡名“甘棠祠”,門外原有木橋,枋楣“鰲頭磯”三字乃明代書法家方元煥所書。

旅遊信息


位置:位於聊城
氣候: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0~2741.8小時之間,全市平均氣溫12.8~13.4℃,全年降水量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56~68%,無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風和偏南風。
最佳旅遊時間:一年四季皆可。
行政區劃:現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96個行政村(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