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預期論

合理預期論

合理預期論是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形成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

目錄

正文


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形成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合理預期論是把“合理預期假說”同貨幣主義相結合而成的。因為這一理論的突出的特點是在經濟分析中假定:經濟行為的主體對未來事件的“預期”是合乎理性的,故名。
產生背景、代表人物和著作 在資本主義社會,各個經濟行為主體(如作為消費者的家庭和以營利為目的的工商企業、銀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機構)在作出它們當前的行動決策時,除了考慮到當前有關經濟變數(如商品價格、工資率以及各種金融資產實物資產收益率等)以外,還要對這些變數未來會有的情況作出預期。所謂合乎理性的預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人們對未來事件的預期總是完全準確無誤地符合將來實際發生的情況,或者說各個經濟行為主體的主觀概率分佈的期望值將與客觀概率分佈的期望值相一致。“合理預期假說”最初是由美國經濟學者J.F.穆思(1930~ )在《合理預期和價格變動理論》(1961)一文中提出的,60年代主要被用於金融市場的分析。70年代后,由於新古典綜合派對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陷入的“滯脹”困境不能從理論上作出解釋並提出對付的辦法,便促使美國芝加哥大學的R.E.盧卡斯(1937~ )、明尼蘇達大學的T.J.薩金特(1943~ )和N.華萊士對“合理預期假說”作了重要的發展,並運用它對新古典綜合派旨在穩定經濟的相機抉擇的政策所藉以建立的理論原理提出挑戰,從而逐步形成以他們三人為主要倡導者的合理預期學派。這一學派的其他重要人物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泰勒、明尼蘇達大學的E.普雷斯科特羅切斯特大學的R.巴羅(1944~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作有:盧卡斯的《預期和貨幣中性》(1972)、《自然率假說的經濟計量檢驗》(1972)、《對經濟周期的理解》(1977)、薩金特和華萊士的《“合理”預期,最適度的貨幣手段和最適度的貨幣供應規則》(1975)、《合理預期與經濟政策理論》(1976)、薩金特的《美國的古典宏觀經濟計量模型》(1976)等。
合理預期論
合理預期論
合理預期論
合理預期論
特點 合理預期論者的理論體系實際上是建立在J.M.凱恩斯以前的傳統資產階級經濟學一般均衡模型所假定的兩個基本前提之上。一個假定前提是,每個經濟行為主體對未來事件的預期是合乎理性的。這個作為理論前提的“合理預期假說”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假定消費者花費其收入的行動準則是換得最大效用,而生產者則把利潤極大化作為行動準則;二是所謂“完全預期”假設,即假設任何經濟行為主體進行當前決策時所預料的未來會有的情況,總是完全準確無誤地符合於未來實際發生的情況。這裡可以看出,“合理預期假說”與新古典綜合派和貨幣主義所採用的“適應性預期假說”是相對立的。因為後者假定,經濟行為主體對未來情況的預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為適應已有情況而調整的。但對任一給定時期來說,他們對任一經濟變數的未來情況的預期值則完全取決於過去和當前已有數值的加權平均數。合理預期論者的第二個假定前提是,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即各種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會隨供求狀況而相應變化,那麼,在每一種產品和每一種生產要素的市場上終究會各有一個價格使它們各自的供求處於均衡狀態,其中也包括勞動力的供求總是處於均衡的充分就業狀態,而實際上還存在的失業,僅限於摩擦性失業或結構性失業以及所謂自願的失業。
合理預期論者在其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把"合理預期假說"同貨幣主義的“自然率假說”結合起來,由此,斷言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交替關係(即菲利普斯曲線)無論從長期和短期來看都是不存在的。據稱,政府藉助擴大貨幣供應量來增加就業,即以一定的物價上漲為代價以便把失業率壓低到“自然失業率”以下的政策措施,亦即凱恩斯主義者認為無論短期和長期都存在、貨幣主義者認為在短期內會存在(但長期內不存在)的菲利普斯曲線,只在如下前提下才能存在,即:工人預料的通貨膨脹率低於以後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因而實際工資有所下降的前提下才會取得以物價上漲為代價換取較高就業的效果。但合理預期論者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人會調整其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因而或遲或早,一旦工人預料的通貨膨脹率趕上日後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工人要求提高的貨幣工資趕上物價上漲,原來藉助實際工資下降才增加的就業便隨之消失,即失業率回升到自然失業率水平。由此合理預期論者斷言,政府的經濟政策只在具有突如其來的性質,因而使人們預期失誤的條件下才會取得指望的效果。相反,假如政府的政策是有規則的,人們一開始就會準確地預料到會有的結果,從而採取相應的行動抵消這種政策的作用。所以他們認為菲利普斯曲線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存在。因為即使是一項突如其來的政策,只要繼續地有規則地加以採用,遲早會被人們預料到該政策會有的作用,從而使前此失誤的預期變成“合理預期假說”的準確無誤的預期。
政策主張 基於上述理論,合理預期論者認為政府干預調節經濟的活動越少越好。具體說來,它的宏觀經濟政策主張包括以下兩個互有聯繫的內容:①政府應該放棄實行相機抉擇的財政金融政策,並設法消除貨幣供應量、政府開支水平這類它所控制的變數的不規則變動。因為,政府的相機抉擇的穩定經濟的政策假如是一種有規律的和持續不變的行為方式,那麼,合乎理性的經濟行為主體就可以預料到這些政策及其影響,並同時作出反應以抵消所預測到的政策結果。這樣,上述政策就不會對經濟產生實際的影響。既然採取相機抉擇的穩定經濟的政策同不採取這種政策相比,不能使產量和就業這些“實際”變數發生變動,所以政府不如放棄施行這類帶有規律性的政策,而讓市場機制去充分發揮它的自發調節作用,這樣反倒能夠使整個經濟處於穩定狀態。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避免採取那些不規則的政策措施。按照盧卡斯和薩金特等人的看法,儘管這種突如其來的政策會通過使經濟行為主體的預期失誤來暫時地產生一定的效果,但因預期失誤會增加產量和就業的波動,所以最終反而會導致經濟的不穩定。②政府決策者應該從失業和通貨膨脹這兩種災難選擇其一的繁重任務中解放出來,把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目標放在防止或減少通貨膨脹而不是失業上。合理預期論者雖然認為政府的政策不能對經濟的產量、就業和其他“實際”變數產生影響,但卻承認這些政策能夠對一般物價水平等“名義”變數具有規律性的效果。因此,他們積極主張政府應該把最理想的一般物價水平作為其唯一的政策目標。盧卡斯認為,政府為了制止通貨膨脹,應該制定並公開宣布一些永久不變的規則,如規定一個長期不變的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制定一個平均起來能使預算平衡的概率等。因為這樣一來,經濟行為主體就不會因為政府政策的頻繁干預而產生持續的膨脹性預期,一般物價水平就會趨於穩定。由此可見,合理預期論者的這種政策主張是從貨幣主義倡導者M.弗里德曼那裡照搬來的,只不過前者以其“合理預期假說”從理論上對它作了進一步的論證。
影響 合理預期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是同它與新古典綜合派在宏觀經濟學領域內的論戰聯繫在一起的。由於合理預期論者在這場論戰中所提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基本上是凱恩斯以前19世紀傳統資產階級經濟學在20世紀70年代的翻版,新古典綜合派便把它稱作為“新古典派宏觀經濟學”。在美國,對合理預期論者的觀點和政策主張的批評不只是來自新古典綜合派方面,一些貨幣主義者以及其他派別的經濟學家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合理預期論者內部在這方面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但合理預期理論的出現對於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宏觀經濟學領域內重視對預期因素的分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於長期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居於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綜合派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參考節目
S.Fischer,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ic Polic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80.
D . Begg ,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s in Macroeconomics: Theory and Evidence, Philip Allan Ltd.,Oxford,1982.
R.E.Lucas and T.Sargent,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nneapoli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