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1907年創辦的公立學校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Shangha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起源於1907年創辦的上海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改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工商通惠學校。此後,學校歷經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中法國立工學院、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歷史時期,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行業特色鮮明的機械工業部直屬專科院校,

1996年5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同屬機械工業部的華東工業大學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學,當時設有14個學院、3個部、26個研究所等,原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校址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1997年3月20日,學校舉行組建慶典和揭牌儀式,國家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邵奇惠、上海市委副書記龔學平等出席了慶典活動並為上海理工大學揭牌,市政府副秘書長殷一璀、市教衛黨委書記王榮華也出席了這一活動。1998年9月,按“中央與地方共建,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原則,上海理工大學由機械工業部划轉上海市管理。此後,上海理工大學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2016年成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歷史沿革


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上海德文醫學堂”。埃里希·寶隆任學堂總監(董事長)兼總理(校長)。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1909年3月5日,寶隆博士逝世,身後財產悉數捐給了學堂。醫學博士福沙伯接替寶隆,擔任學堂總監兼總理職位。
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設醫、工、德文三科。
1915年又增設了機師科。.到1916年,學校已經具有德文科、醫科、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五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法租界當局於1917年3月17日強行關閉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宣布解散學校,沒收全部校產。自1917年3月17日至1919年6月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校園包括第四宿舍樓一直被法租界雇傭的安南兵佔領著。
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第134條規定:“德國將其在上海法租界內之德國學校財產放棄,以予中法兩國政府。”據此,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協議決定合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同年10月11日,法國政府任命梅鵬為法方校長,中國政府由教育部會同交通部任命張保熙為中方校長。學校設工、商兩科,工科下設土木工程科和機械電氣科。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1921年3月10日,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開學。
1923年,國民革命運動興起,校務一度停頓;同年,停辦商科,校名改為“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工科分本科及附屬中等科。1924年,中方校長曾由教務長胡文耀暫時代理。1929年,教育部決定學校更名為“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4年初,法國政府召回梅鵬,由法國國家技術教育秘書處任命時任法國凱澤洛登工學院副校長的亨利·薛潘繼任法方校長,於1924年2月1日正式上任;同年5月,中國政府也任命教育部官員朱炎為新的中方校長。1927年3月21日,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到達上海后,仍任命朱炎為校長,此舉激起學生反對浪潮,當日便集體罷課;國民政府予以回應,3月31日的《申報》發布《蔣總司令對中法學生之表示》,後學校接到國民革命軍公函,朱炎不再擔任校長。1928年初,李宗侗暫時代理校長;同年2月,南京國民政府重新委派的中方校長褚民誼履任。
1931年9月1日,奉教育部令,校名改為中法國立工學院,既受中國政府教育部領導,又受法國政府外交部領導。中方院長褚民誼兼訓育主任,法方院長薛藩兼教務主任。設機械電氣系、土木鐵道系,學生在修完學校規定的課程並通過畢業考試后,由學校授予工程師文憑。工學院繼續附設高級中學,另附設法文補習班。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中方由原來的教育、交通兩部雙重管轄改歸教育部單一領導,法方的主管單位為法國外交部和技術教育部副部長辦公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於1940年6月14日淪陷,法國維希政府無力繼續合辦上海中法工學院,1940年底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1942年校園淪為日寇兵營。1943年,中法國立工學院部分教師以校友會名義在中法工學院校園組織辦學,定校名為“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
1946年8月23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奉行政院令,將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與國立高級機器職業學校合併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任命一戰后首批赴法勤工儉學的夏述虞為校長。1949年,楊銘功任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校務委員會主任,代行校長職權。
1949年上海解放后,6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派高等教育處代表李正文接管國立高機。
1950年6月1日,學校改由華東工業部領導。12月4日,學校更名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
1951年,華東工業部任命薛紹清為校長。1953年1月,學校更名為“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改由第一機械工業部第四機器工業管理局領導。1953年11月20日,學校更名為“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直屬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1954年,一機部任命劉列夫為校長。1955年至1958年,余慧(女)任校長。
1958年9月10日,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中專)內設立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大專);同年,肖流出任校長。1959年5月,徐念初(女)任校長。1959年6月15日,學校更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
1969年11月,一機部軍管會通知,將上海機器製造學校交由上海市領導。
1976年4月,學校更名為上海機電工業“七二一”工人大學。1977年12月,校名恢復為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78年5月,學校領導體制改由一機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以第一機械工業部為主管單位。
1979年至1983年,陳恩榮任校長。1983年6月14日,學校更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83年至1991年,徐強任校長。1991年至1993年,副校長張忠賡主持工作。
1993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同年,吳益和出任校長。
1996年5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同屬機械工業部的華東工業大學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1997年3月20日,學校舉行組建慶典和揭牌儀式。
參考資料:

學校起源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起源於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1891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Paulun)來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並且缺醫少葯,就決定離開海軍來上海開設診所。他先回到德國繼續進修醫學,提高外科水平,並籌集資金。1893年再次來到上海,就在當時的上海德國教堂附近設立診所,並與在上海的幾名德國醫生一起發起了“德醫公會”。1899年,“德醫公會”營業不振,埃里希·寶隆通過中國實業界和德國公司、企業私人募捐到一筆資金。當時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納佩(W.Knappa)派領事館參贊費舍爾(P.D.Fischer)與上海的中國官員上海道扎飭善堂協商。上海道決定把坐落在張家浜新馬路(今上海鳳陽路)旁的一塊地,用於籌辦醫院。1900年前後,由埃里希·寶隆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這所醫院就是後來武漢同濟醫院的前身。醫院的醫師大都是“德醫公會”成員。他們白天忙於經營自己的診所,只有傍晚到醫院看門診、動手術。埃里希·寶隆醫生看到醫院裡的醫療力量不足,計劃在院內設立一所德文醫學堂,招收中國學生,以培養施診醫生。這個計劃得到德國駐滬總領事以及德國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年,他們設立了一個支持醫學堂開辦的基金會,得到了德國“促進德國與外國思想交流的科佩爾基金會”的協助,籌集到一批醫科書刊及新式的外科手術電動器械等物品。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1907年6月醫學堂開學前,德國駐滬總領事克納佩在上海不僅號召德國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國洋行向中國商人募捐。同時,費舍爾還要求中國官方的資助和支持,克納佩利用在中德兩國募來的捐款,成立了“為中國人辦的德國醫學堂基金會”。當時規定,捐款金額較多者可成為醫學堂董事會董事。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並成立了董事會負責學校的管理。董事會由18人組成,主要成員有:三個德醫公會元老:寶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長)、福爾克爾;三名德國商人:萊姆克、米歇勞和賴納;兩名中國紳商:朱葆三(滬軍都督府財政部長及上海商務會會長,大買辦)、虞洽卿(荷蘭銀行買辦);總領事館的副領事弗賴海爾·馮·呂特等。埃里希·寶隆醫生被正式推選為董事會總監督(董事長)兼學堂首任總理(校長),負責學堂的管理。醫學堂的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今鳳陽路)。初期的同濟德文醫學堂在鳳陽路校址狹小,校董會於1908年另購位於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1195號的這處地產。1914年,一座以普魯士皇家機械學校為藍本的校園基本建成,其中包括有教學樓(即現在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圖書館)、宿舍樓、實驗室、健身房等,校方共花費了37萬馬克。
經過幾年陸續建造,學堂校舍已初具規模。至1917年,學校共建成德文科講堂,醫預科講堂,工科講堂,病理學和衛生學講堂,X光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宿舍,操場,風雨操室與運動場等,全校面積擴大至51.06畝,範圍包括今陝西南路以西、嘉善路以東、復興中路以南、永嘉路以北地區,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這些建築極具普魯士建築風格。當年上海的《申報》有一篇關於這些建築的報道:步入校園,首先看到的是工學堂雄偉的教學大樓,在教學樓對面是機電樓,樓內設有各種實驗室、電機房、學徒實習車間、鑄造車間、鍛工場和木工房。走過位於校門兩側的教學樓與機電樓,便是設有教師閱覽室的德文科和兩座在同濟德文醫學堂創辦初期蓋的學生宿舍。在整個建築群的中間是一幢造型典雅的建築,其兩邊分別寫著“生理學”、“解剖學”的字樣。在這約3萬平方米的校區南端,坐落著寬敞的健身房和在所有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新宿舍樓,這幢宿舍樓可容納200名學生。新造的樓房均為磚塊砌築的清水牆面,其周圍是綠色的草坪。

辦學文脈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中法國立工學院原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75號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源於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Paulun)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該校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MedizinschulefürChineseninShanghai),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也隨即更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埃里希。寶隆醫生(ErichPoulon)、福沙伯博士(VonSchab)曾先後擔任校長。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上海法租界內的學校財產交還中、法兩國政府,中、法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法文名為InstitutFranco-Chinoisd’IndustrieetdeCommerce),直譯為“中法工商學院”,意蘊“通”商、“惠”工,性質為“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事業”,目的為“造就實業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學校設工、商兩科,工科下設土木工程科和機械電氣科,各科課程悉仿法國以法文教授;學校一切設備(如實驗工廠設備、教學儀器、圖書等),亦依歐制頗臻完善;畢業學生除由中政府擇優錄用外,有志深造者還可派到法國或比利時的高等理工大學進一步深造。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並設中法校長各1人,中方校長由中國政府任命,法方校長由法國政府任命;中法教師人數相等,職員則全部為中國人。隨後經歷了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23年—1929年)、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9—1931年)和中法國立工學院(1931年—1940年)等階段。法國人梅鵬(CharlesB.Maybon)、薛藩(HenriCivet),中國人張保熙(留學比利時)、朱炎(留學比利時)、褚民誼(留學日本及法國)等先後擔任法、中方校長一職。中法國立工學院(法文名為InstitutTechniqueFranco-ChinoisdeShanghai)時期,學校院系和課程的設置按工業大學的要求和標準,設機械電機系和土木工程系,另設附屬高級中學、法文補習班。1940年6月30日起,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1940年秋,由中法兩國政府派人員組成“中法國立工學院院產保管委員會”,負責保管學校財產。工學院關閉后,其校舍或工廠一部分被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法國在滬企業、法童實業學校等相關單位借用。1943年8月汪偽政權收回法租界后,工學院課堂大樓及學生宿舍成為法軍臨時兵營。1943年秋,為確保中法共有財產不落入敵偽手中,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自發成立“校友會復校運動委員會”,並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承接之,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教職員多為前工學院教員,其中法文教員均為法國籍,原中法工學院數學教師林治平任校長。1945年初,林治平病逝,由原工學院校友陳廷驤繼任中法高工校長。抗戰勝利后,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以及中法高工(包括機械、電機、土木3個班)被接收,中國政府主導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具有赴法勤工儉學經歷的夏述虞被任命為國立高機首任校長。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的課程中,外語科目除英文外,仍保留中法學校特點,開設法文。
1949年6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學校。解放后,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學校和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

院校調整


民國35年(1946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接管了中法國立工學院暨以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會名義舉辦的“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將設在四川省重慶雞公塘的國立高級機器職業學校遷滬與中法高工合併,改名為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49年12月改名為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53年1月劃歸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改為新型的中等專業學校,並更名為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
1953年暑期,上海市建設中學(原名斯高學院)機械、模鑄專業於中等技術學校調整整頓中並去入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1953年11月改為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同年,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船舶製造科併入上海船舶工業學校(現江蘇科技大學)。
1958年8月25日,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建議,同意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內增設專科,改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59年6月22日,第一機械工業部決定將上海機械專科學校與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的專科部分合併,定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60年更名為上海機械學院),原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的鍋爐製造、汽輪機製造、內燃機製造、機械工廠熱工裝備等四個專業遷往上海機械專科學校中專部,原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的機器製造等五個專業遷往原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1959年6月定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76年4月更名為上海機電工業七二一工人大學;1977年12月恢復“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83年6月改辦高等專科學校,定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

學校介紹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次年又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其德文名稱及學生畢業文憑上的印章為“德國醫學堂”)。1912年工學堂建成,醫、工兩學堂合併成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1923年至1949年,學校歷經“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中法國立工學院”、“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等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歷經“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改辦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十分重視教學、科研、生產的結合,是一所應用型人才培養很有特色的學校。1993年10月,電氣技術專業被國家教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1996年5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同屬機械工業部的華東工業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學。1998年9月,按“中央與地方共建,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原則,學校由機械工業部划轉上海市管理。此後,上海理工大學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2016年成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概況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創辦於1907年。1912年增設工科,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0年更名中法國立工學院。1945年改名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解放后,學校歸華東工業部領導,1949年12月改名華東工業部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以培養中等技術幹部為目標。1953年,學校由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於4月和11月先後改名為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1954年,學校接受新中國首批外國留學生。1958年9月升格為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1959年6月改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77年12月7日,學校更名上海機器製造學校。曾先後為第一機械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領導的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1980年起,上海機電工業企業的技術副廠長由學校負責培訓。1980年11月15日至18日,羅馬尼亞教育部阿內塔·斯波爾尼克率領的羅馬尼亞教育代表團一行4人參觀了復旦大學和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等學校,並向上海高教界介紹了羅馬尼亞高等學校的領導體制。1983年6月,上海機械專科學校由上海機器製造學校改制而成,隸屬機械工業部。校址在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95號,佔地面積50多畝。
恢復大專建制后,學校與德國漢堡市、上海南匯縣及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設有若干教研室、研究室和一家附屬工廠。1985年10月,上海機械專科學校與漢堡高等工程技術學院建立校際聯繫,開展友好交流和科研合作。上海機械專科學校電氣工程系主任張國安和計算機中心副主任雷萬里與漢堡高等工程技術學院海姆教授等合作研究“MC6800016位微機工業控制系統實驗裝置”成功,使中國學生能方便地通過此裝置學習最新計算機技術和開發由MC68000構成的系統。1988年,學校設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管理工程3個系8個專業(機械製造工藝與裝備、模具設計與製造、工業企業電氣技術、電子計算機運用、工業企業管理、工業企業財務會計、機電產品價格管理、科技檔案管理等)。另設基礎學科部,負責公共課和基礎課的教學。招收高中畢業生。1990年有學生1266人,教師213人,其中副教授28人。
據1988年初統計,全校職工686名,教師230名,其中,副教授19名,講師、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211名;學生1460餘名。學校有15個實驗室,一個電教中心,三個研究室(液壓工具研究室、電氣技術研究室、機械製造應用技術研究室),一個校辦工廠。近年來,研製了瓶蓋滴塑機、液壓起道器、液壓撥道器、低耗損電火花加工電源等十多種新產品,暢銷全國,並有多項獲得機械工業部和鐵道部科技成果獎。有24、96、42、45路公交車輛可達學校。1990年有學生1266人,教師213人,其中副教授28人。
1993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1995年,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佔地4.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設有13個專業,有3個國家教委遴選試點專業。教職工649人,其中專任教師211人,教授5人,副教授41人,高級工程師13人,副研究員4人。專科學生2112人。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享譽全國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在徐強同志擔任校長期間(1983-1991),有兩件事情享譽全國。
第一件事,徐強就任上海機械專科學校校長之後,還兼任全國高工專管理與財會協會主任、全國高工專管理與財會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他提出“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現在看來或許沒什麼新意,但在當時高等專科學校裡面沒有提過,國家教委也沒有這個提法,“科研”一般不提,機械工業部認為國家教委沒提過,你們學校提出后辦不到該怎麼辦?還是不能全面提,但徐強校長堅持“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方針。教學、生產結合這個是一個優良傳統,學校從德國人辦學(德文醫學堂)開始,就一直有這個優良傳統。後來改為德文醫工學堂,德國人辦學很明確,購入最先進的醫療機器,講究實踐,學與用相結合。辦工科首先是籌集資金,工科實驗的機器、儀器都需要資金,學校有這個優良傳統,開展勤工儉學,講求教學、生產結合,生產柴油機、車床之類。在他任期之內,學校在高等專科學校之中,生產方面數一數二。學校還在莘庄辦了一個佔地48畝的車間。由於學校的生產很不錯,機械工業部也同意了這個舉措。莘庄的校辦工廠辦的不錯,教學相結合,同學去實踐,教師去工廠,一起去開發產品,效果很理想(例如:上海機械專科學校數控三軸金屬模板鑽床是生產印刷線路板沖模具的關鍵設備,過去依賴進門,該項目鑒定的第九天,生產單位就拉去廠里投入生產)。後來工廠搬到南匯,規模也很大,2008年的產值已達上億。
“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是很成功,對學校的發展很有利,還有幾個例子可以佐證:
1991年國家教委、國家科委聯合召開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會議,主要是本科院校參加,全國只有三所高專參加,其中之一就是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國家教委到上海訊問高專情況,上海市科教黨委推薦學校參加,當時學校與上海的企業聯繫很緊密,經常幫他們進行科研、技術改造。1992年國家教委和機械工業部在學校召開高等專科學校的科研工作討論會,機械工業部主持,這說明不僅也可以提“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方針,並要在高等專科學校中推廣這個方針。後來在上海的科技工作會議上學校也受到好評。1994年國家教委再次召開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議,高專中只有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參加,學校也受到國家教委表揚。
第二件事,在徐強校長任期,學校逐步面向國際交流。那時剛剛改革開放,大學進行國際交流的很少。學校的目標不但要在國內爭一流,還要加強國際知名度。那時提“三個面向”: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企業,學校與許多企業關係很熟悉,關係很密切;面向社會,1997年上海理工大學和南匯區合作,由區政府出錢建了南匯校區;和南匯關係的開始就是在他任校長期間,到南匯培養幹部,後來在南匯辦了校區;面向世界,國際交流,1984年學校和美國簽訂合作協議,1985年和德國漢堡簽訂合作協議。上海理工大學中德學院就是在當時起步,兩個學校間的合作已經開始。當時上海市比較支持學校的這個舉動,上海市和漢堡欲結為兄弟城市,在此之前,也要需有些當地單位的交流,而上海機專正是恰好充當這個角色。當時簽訂協議的地址不是在上海機專,而是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也在其中。1989年,由專科學校主持召開的上海國際工程技術教育會議,德國的一個校長與徐強校長一同主持,主要由徐強負責,當時7個國家參加,這也說明學校走向了世界。

歷史回眸


回眸時間長河,揭開歷史畫卷,復興校園的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6月3日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12年,學堂增設工科,校名改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法兩國於1920年開始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的校址聯合辦學,校名為“中法國立工學院”。1946年,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被接收,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簡稱“國立高機”)。
解放后,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第一機器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改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6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5月,與華東工業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
校園雖學脈曲折,但人文精神如一。解放前,學校始終注重實科教育,強調善事利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為學校題詞:“因物致用”;時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的黃紹竑更讚譽為:“有棟樑氣”。解放后,學校應新中國工業振興的需求,積極調整專業,改革辦學思路,致力於工業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
從復興園不同時期出來的學生,後來大都有良好的表現,湧現出一批科學家、教育家、實業家、工程師和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其中錢令希、田炳耕、周立偉、閔乃本、蘇定強等院士,中國鋼結構事業開拓者陳紹蕃,公路橋樑專家孫玉泰,“畢升印刷獎”獲得者施旦民,心繫祖國的實業家楊霖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復興校園不同辦學時期均倡導肩擔道義、富民強國的精神。中法國立工學院“八德”校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國立高機“四維”校訓:禮義廉恥;今日上海理工大學校訓:信義勤愛,思學志遠,這些均很好地詮釋了這種人文精神。她將激勵所有的上海理工大學人在創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大學的征程中奮勇前行。

圖書館藏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圖書館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圖書館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同濟德文醫學堂圖書室。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博士在上海創辦該學堂時,即設有儲藏書籍及閱報接待之所(據校史資料)。清宣統元年(1909年),新校舍在現址復興中路1195號落成。民國元年(1912年)增設工科,改校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放棄全部校產,中、法兩國接管學校並聯合辦學,先後改名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中法國立工學院”、“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等。在此期間,圖書館的規模一直很小,館舍面積僅100平方米,藏書量不足2萬冊。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先後改名為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和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54年圖書館遷至一座獨立小樓,建築面積為452平方米。藏書量在1960年已達5萬餘冊,1965年增至9萬餘冊。
“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館舍被佔用,書刊大量散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圖書館發展較快。1982年,圖書館遷入校園內建築富有特色的一幢獨立大樓,館舍面積增至2000平方米。設備和人員也有相應增加。1983年6月,學校正式改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圖書館設有采編部、流通部、期刊閱覽部、信息服務部和辦公室5個部門。
流通閱覽服務工作方面,設科技書庫、文藝書庫、外文書庫。文藝書庫實行全開架借閱,年流通量約4萬冊次。閱覽室分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設有一個“種子書庫”,供教師與科研人員開架直閱。學生閱覽室也有一個庫房,存放教學常用參考書,開架供學生查閱。另設中文期刊閱覽室、外文期刊閱覽室和過刊室。全館閱覽室面積約600平方米,閱覽座位300個,年閱覽總人次約14萬。
在情報教育與情報服務方面,對學生開設了“科技文獻檢索與利用”、“怎樣利用圖書館”等選修課、必修課與講座。自編機、電、計算機的專題卡片及《教育資料目錄索引》、《科教文摘報》。同時,還開展了諮詢服務、科研開題調研服務及翻譯外文資料服務。
1990年館藏文獻總計20萬冊,主要收藏與學校專業有關的機械、電氣、計算機、企業管理方面的書刊和數理化、外語等基礎參考書。其中,中文圖書16萬冊,外文圖書2萬餘冊,中文期刊合訂本1萬餘冊,外文期刊合訂本2千餘冊,情報資料6千餘冊。訂有中文現刊643種,外文現刊130種,報紙59種。
1990年購書費67000元。圖書館工作人員24名。其中:本科9人,大專5人,中專與高中3人;圖書館學專業畢業5人,機電專業畢業5人,基礎專業畢業3人;副研究員2人,館員9人,助理館員7人,管理員1人。
歷任館長:查偉德、江晚卿、楊惦南。
歷任副館長:何建初、林鈞堂。

學報期刊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雜誌(半年刊)由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主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網》等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雜誌集權威性、理論性與專業性於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作者科研、晉級等方面的權威依據。1996年5月,原《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與原《華東工業大學學報》合併,更名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檔案教育


檔案人員培訓班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1~1993年,舉辦7期檔案管理幹部培訓班,每期3個月。學員大都來自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電子工業部系統的大中型骨幹企業的檔案部門,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先後有290名學員結業。1993~1995年又舉辦5期檔案人員上崗培訓班,262名學員結業。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管理工程系科技檔案幹部專修科
1991年以前校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屬機械工業部領導。1984年,該校管理工程系設置科技檔案專業,成立科技檔案管理教研室。同年9月,科技檔案管理幹部專修科開學。學制2年(脫產學習),通過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新生。學員來自北京、天津、廣東、上海等20多個省市的機械工業、兵器工業、電子工業系統大中型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1984~1992年共舉辦6屆,畢業175人,都回原單位檔案部門工作。

學校校志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志(1907-1996)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校志編纂委員會編。199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數800冊,16開本,257頁,498千字,精裝護封本1冊,定價120元。封面有錢敏為該志書題書名1幅,志卷首有44頁照片插頁,陳毅、粟裕、鄒家華、汪道涵、胡辛人、林森、王世森各題詞1幅,上海同濟醫工學堂校舍示意圖1幅,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校舍示意圖1幅,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校舍示意圖1幅,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分部校舍示意圖繼之有王敘定序文1篇,該志首列大事記。正文為章節體,計14章65節。卷末有附錄、編後記及纂修人員名錄。

歷任領導


學校歷任主要負責人
原德文醫工學堂、中法國立工學院、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等
主要負責人任職時間
埃里希·寶隆(德)總監兼總理1907-1909
福沙伯(德)總監督1909-1917
梅鵬(法)校長1920-1924
亨利·薛潘(法)校長1924-1940
張保熙校長1920-1924
胡文耀代理校長1924-1924
朱炎校長1924.5-1927
李宗侗代理校長
褚民誼校/院長
1928-1928
1928-1939
農汝惠代理院長1939-1940
林祖歡校長1943-1945
陳廷驤校長1945-1946
夏述虞校長1946-1949
楊銘功校務委員會主任1949-1951
薛紹清校長1951-1953
劉列夫校長1954
余慧(女)黨委書記1952-1960
余慧(女)校長1955-1958
肖流校長1958-1959
徐念初(女)校長1959-1979
張培炎黨委書記1960-1965
葉民黨委書記1965-1971
劉增山黨委書記1971-1975
周根生黨委書記1975-1979
徐念初(女)黨委書記1979-1979
閻仁傑黨委書記1979-1983
陳恩榮校長1979-1983
陳恩榮黨委書記1983-1993
徐強校長1983-1991
張忠賡副校長
(主持工作)
1991-1993
張忠賡黨委書記1993-1996
吳益和校長1993-1996

中法時期


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法租界內誕生了一所中法兩國政府合辦的實業學校。她曾受中法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先後經歷了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中法工業專門學校和中法國立工學院三個發展階段,在溝通中法邦交文化與經濟、培養中國工業技術人才方面作出一定的貢獻。抗戰時期,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但不久其校友又在原中法工學院校址上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從1921年至1946年,中法聯合(或以“中法”名義)辦校,學校一切行政教務,均由中法雙方共同負責,這在當時的中國,實屬首創。其間雖學校類型、校名、專業設置幾經變動,但課程設置均一貫仿效法國,除國文、公民、英文課外,均用法文授課。學校曾為當時一些貧困生的“圓夢園”,其氛圍亦非常適合年輕人的成才,培養了一批科學家、工程師、教育家。其中著名力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錢令希,著名電子學家、美國兩院院士田炳耕,水利專家、河北省前副省長楊乃俊,中國鋼結構事業開拓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陳紹蕃,公路橋樑專家孫玉泰等是他們的傑出代表。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抗戰期間法方脫手撤走人員后,中法國立工學院的校友們自發辦校,眾志成城,毅然保護了學校的財產,保住了中法工學院辦校多年來各方辛苦勞作積累下的寶貴心血,其“因物致用”的辦學宗旨,“不分體用、中西合璧”的實業教育理念,為抗戰後成立的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乃至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學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這些有形的和無形的財產,對當今中國理工科院校的建設亦有重要啟示意義。

傑出校友


閔乃本: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家攀登計劃和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954年畢業於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國家人工晶體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晶體學會理事長,上海理工大學南京校友會名譽會長。領銜完成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製備、性能和應用》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也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13年12月20日,國際編號為(199953)號小行星命名為“閔乃本星”。
錢令希: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力學家。1936年畢業於上海國立中法工學院。1938年獲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最優等工程師學位。回國后歷任雲南滇鐵路橋樑工程師、雲南大學土木系教授、浙江大學土木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起在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工作,歷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大連工學院院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1985年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1991年~1995年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曾任中國高等教育委員會副會長,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協會理事。
蘇定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文學家和光學工程專家。1954年畢業於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59年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62年至2003年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參與我國2.16米望遠鏡等多項天文儀器的研製。歷任中國科學院天文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9委員會主席,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獎四項。為表彰其對天文學的貢獻,國際永久編號第19366號小行星命名為蘇定強星。
周立偉: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光學與夜視技術專家。1948年~1951年就讀於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66年蘇聯列寧格勒烏里揚諾夫電工學院物理系研究生畢業,獲物理數學副博士學位。後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光學學會紅外光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兵工學會光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量子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學會委員、國家科委夜視技術專業組成員,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92年當選俄羅斯聖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當選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田炳耕:電機工程專家,院士。1934年就讀於上海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37年考入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系,1941年在交通大學畢業。1947年赴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期間發明微波放大的新器件——空間電荷波放大器。之後在美國貝爾實驗室開展了更廣泛的研究工作,並取得多項專利。1975年當選為第二位華裔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7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唐鎮松:北京大學電子學系教授。1934年12月生,1950.9~1953.8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電機科。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個,並獲多個省級和北京大學二級、三級科技進步獎。
童夫堯:企業高管。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讀於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2005年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位。現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2016年在杭州G20峰會上,受邀擔任B20貿易投資組聯合主席。2013年獲“IT領袖”獎,2014中國網際網路十大風雲人物,2015年獲“第十四屆中國改革人物”稱號。
楊霖:實業家。1946年至1949年就讀於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早年在西南聯大附中就讀時,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國立高機畢業后,隨父輾轉廣州到香港打工,白手興家,艱苦創業,先後在製造業、金融業、地產業投資,穩定事業基礎。身居海外半個多世紀,心繫祖國和母校,2002年捐100萬元人民幣設楊霖教育發展基金、2007年再捐100萬港幣,獎勵品學兼優學生及優秀貧困學生。
施旦民:高級工程師,原上海人民機器廠主任工程師。1940年從中法國立工學院機械電機系畢業;1952年與一位德國工程師合作,成功設計出我國第一台64英寸寬幅輪轉印報機;上世紀50年代末,又成功主持設計試製了我國第一台書版輪轉機以及高速輪轉印報機;曾榮獲中國印刷界“奧斯卡獎”——畢昇印刷獎。
鄒孟奇:1959年12月生,1978.9~1981.7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電氣專業,現任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2004年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帶領集團公司成為全國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和上海市知識產權示範企業;2008年帶領集團公司被命名為國家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