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草

苦艾草

苦艾(中亞苦蒿,學名:Artemisia absinthium)為菊科蒿屬的植物。分佈於歐洲、克什米爾、非洲、阿富汗、伊朗、俄羅斯、北美洲、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1,5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林緣、野果林、草原及灌叢地等,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具濃烈香味(稍有辛辣味),成株高約1公尺,夏季開花,生命力旺盛。產於東南歐、西亞地區。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植物;具濃烈香味(稍有辛辣味)。產於東南歐、西亞,成株高約1公尺,夏季開花,小而密集的黃色小花。成株高1公尺,生命力旺盛。主根稍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直徑4~6毫米,常匍地,有細而短的營養枝。莖少數,成小叢,稀少單生,高50~120厘米,具縱棱,分枝多,長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莖、枝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
葉紙質,上面綠色,具密集白色腺點及小凹點,初時疏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后毛稀疏或近無毛,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密綿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8~13厘米,寬7~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長柄,花期葉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圓形或近圓形,長6~8厘米,寬5~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二回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3~5 (7) 厘米,寬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齒,長3~7毫米,寬2~3(5)毫米,先端尖,邊緣反卷,葉柄長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全裂,具短柄或近無柄;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邊反卷。
頭狀花序極多數,橢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2.5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具小苞葉,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狀或復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長或中等開展,稀為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多下傾;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蛛絲狀柔毛,邊緣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疏被蛛絲狀柔毛,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圓形或橢圓形,半膜質,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紅色,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0~2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紅色;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瘦果長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有利生長。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以及陝西及甘肅等均有分佈。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 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多生於低或中海拔地區的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等。日本、朝鮮、蒙古及蘇聯(西伯利平東部及遠東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蒙古北部色楞格河附近。

主要價值


因特殊葉形及特殊需要銀色色彩,常被花藝老師拿來作花材。葉片味道與檸檬味道相似,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常被用於製作花露水、香醋時的材料,可擦於皮膚上具有防蚊防蠅的效果。葉常被歐洲人拿來泡茶飲用,有益腸胃健康,並驅除孩童體內的寄生蟲葉可放於洗澡水泡澡,增進血液循環,置於枕頭中並可治療失眠。作用很多,不一一舉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藥用價值
野艾葉絨煙熏可用於室內消毒,野艾葉煙熏對多種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葉的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野艾葉水煎劑對豚鼠的支氣管有舒張作用。

繁殖技術


種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CM時須疏苗,以利生長。株高30CM時可撒肥料,讓葉子及莖幹充分生長。

種子繁殖

應於早春播種,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50cm,播種后覆土不宜太厚,以0.5cm為宜,或以蓋著種子為度,覆土太厚種子出苗難。出苗后注意鬆土、除草和間苗,苗高10~15cm時,按株距20~30cm定苗。

根狀莖繁殖

生產上以根狀莖繁殖為主。栽種期通常在早春,最好在芽苞萌動前,挖取多年生地下根莖,將全根挖出,選取嫩的根狀莖,掰成10~12cm長的節段,晾半天,栽時按行距40~50cm開溝,把根狀莖按20cm左右的株距平放於溝內,再覆土鎮壓,土壤較乾的栽后應及時澆水,出苗后要注意及時鬆土除草和追肥。有條件的地方,栽種前要澆一次透水。根狀莖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較長(約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