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鄉鄉境地處亞熱帶西緣,屬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適中,氣候溫和。冬暖夏涼,是一個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典型山區、庫區鄉。全鄉有林業用地91034畝,森林面積81571畝,木材蓄積量24萬立方米,竹林面積3462畝,森林覆蓋率76%。
政區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3.4公里,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鄉人民政府駐俞家,距城區63公里。全鄉轄3個
村民委員會18個
村民小組,總人口2516人(
回族3人,余均為漢族)。鄉人民政府設在俞家。
清溪鄉[安徽清溪鄉]
清溪鄉的歷屆黨委政府將後續資源的培植作為首要任務,把植樹造林列為山區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20 世紀70年代初就創辦了社隊林場,1976年8月,清溪公社林場還被評為安徽省先進社隊林場。20世紀80年代又提出了“村村辦林場,戶戶齊造林,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的口號,全鄉先後投資上百萬元,並通過“世行貸款”解決扶持資金近百萬元,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林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全鄉現有、鄉、村、組及個體聯戶林場6個,總面積1.5萬畝,
毛竹林、經果林佔新造林比重達50%以上。
2002年,全鄉共封禁公益林35779畝,
退耕還林1561畝。擁有專兼職護林員60餘人。全鄉有茶園2000餘畝,年產干茶7萬多公斤,
茶農年人均
茶葉收入均在千元以上。茶葉品質較好,色、香、味、形俱佳。1996年,
清溪的“幽蘭香”茶被區譽為“
黃山名茶”。2002年,向上申報2000畝無公害茶葉基地,並取得資格,標誌著本鄉的茶葉正逐步邁向世界市場。
清溪鄉[安徽清溪鄉]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是全鄉企業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早在70年代初創辦的清溪公社林場現已發展為自產自銷型的木材生產經營龍頭企業。誠信招商,使“天福西餐具廠”現已成為年
生產能力500立方米,實現
產值和
銷售收入250萬元,向國家上繳稅金16萬元,獲區政府“企業納稅貢獻獎”的外商獨資企業。利用
毛竹資源進行產品深加工的竹製品加工廠;集
有機茶生產、加工、包裝、批發、零售為一體的“清溪茶廠”;由當地農民自己組建而成的“雲鷹土石方工程隊”,像雨後春筍般地迅速發展起來。2002年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1759萬元。在此基礎上全力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林業分類經營、退耕還林項目得到了有效實施,補助糧款得到兌現,使農民嘗到了實施該項目的甜頭;袋料食用菌和
靈芝的栽培,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01年,試種袋料菇2.5萬棒,2002年發展到20萬棒,80%的種植戶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收益。此外,
土雞、
菜牛、
肉鴿等養殖業的發展也已成為當地農民的增收門路。
2002年全鄉經濟總收入1264.05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和3%,完成
財政收入任務50.50萬元。
清溪鄉[安徽清溪鄉]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注重逐步改善交通、通訊,先後實施了俞(家)東(坑口)公路降坡工程、吳家 洲橋水毀重建工程、船(渡)楊(家壠)環湖公路和畢山口碼頭建設工程,全鄉現有境內機耕路2條,總長13.9公里,大橋4座,總長200餘米。1996年開通了
程式控制電話,現有用戶330餘戶,佔全鄉總戶數的48.2%。全鄉3個村18個村民組及鄉直片的自來水設施得到了全面改造,98%的戶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流水。
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俞家防洪牆建設於2002年底完成一期工程(投資額為45萬元)。鄉農電大樓、
計生綜合樓、中心學校教學樓、鄉衛生院綜合樓等一批建設工程先後完工並交付使用,大大改善了辦公、教學和醫療等條件。2002年,鄉投資30萬元興建了佔地面積為576平方米、鋼混
三層結構的綜合性衛生大樓一幢,衛生條件、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人民身體素質普遍增強,人均壽命69.7歲。1998年鄉文化站被列為省級“農村文化杜鵑花工程”試點單位,並於2000年順利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有線電視的開通,填補了廣播電視事業的空白。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村完小3所、教學點4個,鄉村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生入學率、教育完成率均為100%。
展望將來,清溪鄉黨委、政府,決心帶領全鄉人民按照中央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鄉”這一主題,認真實施“一路(湯高線油路)兩站(清溪電站、移動基站)三通(村鄉通公路、村村通電話、街道通油路)工程,打好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和招商引資四大戰役,該鄉的發展思路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打好生態牌,做強水經濟。相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清溪鄉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文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