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

以級進為主,是歌唱性的,與歌詞的抑揚頓挫有關係,有時會採用"圖解"方式對歌詞中的某些辭彙作形象模擬。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聲樂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只是在世俗音樂中拍點鮮明,律動感強。採用已經擴展為12個調式的中古調式。

風格概述


1.文藝復興時期的旋律有什麼特點?
以級進為主,是歌唱性的,與歌詞的抑揚頓挫有關係,有時會採用"圖解"方式對歌詞中的某些辭彙作形象模擬。
2.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節奏是怎樣的?
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聲樂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只是在世俗音樂中拍點鮮明,律動感強。
3.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採用什麼調式?和聲是怎樣的?
採用已經擴展為12個調式的中古調式。和聲寫作尚未建立功能體系,但已在終止式上表現出了和聲進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並有意識地運用諧和與不諧和和弦來表現情緒、構成音響緊張度的變化。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織體是怎樣的?以4聲部模仿式復調織體為標準,在16世紀5個或更多聲部的復調也很常見。同時已經從現了局部的主調和聲思維。
4.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運用哪些音色?
聲樂仍然佔有最重要地位;復調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組演唱,世俗音樂由獨唱或獨唱者小組和小型樂器組表演。同時已有很多音樂是專為樂器創作的。
5.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曲式是怎樣的?
結構較為自由而多樣化,復調模仿式曲式逐漸取代了與詩歌結構緊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同時也有大量分節歌形式。
6.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有哪些主要體裁?
各個部分都寫成了復調形式的彌撒曲。經文歌(主要是宗教內容的)。器樂舞曲。復調器樂曲,如利切卡爾。世俗歌曲如牧歌、尚松等。

分節概述


第一節。佛萊芒樂派
1.介紹佛萊芒樂派(Flemish school,又譯作佛蘭德樂派)。
15、16世紀活躍在佛萊芒的音樂家群體。佛蘭芒是歷史地區,也稱作尼德蘭地區,即今天比利時及法國西北部。音樂史上稱布艮第樂派為第一尼德蘭樂派,稱佛蘭芒樂派為第二、第三尼德蘭樂派。佛萊芒樂派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第一代作曲家約翰。奧克岡(Ockeghem,約1425-1497),第二代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 Pres,約1440-1521),第三代作曲家奧蘭多。迪。拉索(Orlando di Lasso,約1532-1594)。
15世紀中期,尼德蘭樂派(Netherlands School )的第一代作曲家杜費(Guillaume Dufay 約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is 約1400-1460)創作了大量表現宮廷愛情的三聲部的歌謠曲(在三聲部中,高音部最為突出),尼德蘭樂派的第二代作曲家沃克亥姆(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歐伯列希特(Jacob Obrecht 1450-1505)
2.簡介約翰。奧克岡。
約翰。奧克岡也譯作沃克亥姆。據說曾師從班舒瓦,深受布艮第樂派影響。在彌撒創作中表現出精湛的技巧。他精通各種卡農手法。
3.簡介若斯坎。德。普雷。
據說曾師從奧克岡。寫有大量經文歌和彌撒曲,以及以法國尚松為主的世俗歌曲。他強調模仿對位技術,同時充實和聲音響,並且有很強的情感表現力。
4.什麼是模擬彌撒(Parody mass)?
若斯坎。德。普雷創造的手法,即寫作彌撒時不只借用一首聖詠,而是借用幾首現成的聖詠、彌撒或經文歌曲調及其動機、呈示主題應答主題、結構或樂思等。這種手法大大減弱了中世紀"定旋律"主導地位,使樂曲對位織體有了更多曲調而變得更加豐富充實。這種手法後來被普遍用於經文歌與彌撒創作中,甚至影響了世俗音樂牧歌和尚松的寫作。
5.簡介奧蘭多。迪。拉索。
16世紀最重要作曲家之一,作有大量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音樂風格靈活生動、精緻而又多樣化,精心處理音樂與歌詞的內容和語調關係。
第二節。世俗聲樂音樂和民族風格的興起
1. 16世紀義大利最重要世俗音樂體裁有哪幾種?
弗洛托拉(frottola),16世紀初義大利北方世俗多聲部歌曲,通常為無伴奏四聲部合唱(有些是琉特琴伴奏的獨唱)。採用主調風格織體,節奏常有舞蹈性特徵,性格較為活潑。後來有人將復調手法結合進去,使之成為牧歌前身。
牧歌(madrigal),四聲部、五聲部或六聲部的無伴奏世俗重唱或合唱(在蒙特威爾第筆下還有用通奏低音伴奏的獨唱或二重唱、三重唱牧歌),採用模仿式復調技法,歌詞中適量採用描畫性辭彙與象徵手法,音樂語言也相應地帶有描畫性,有些作品具有戲劇性效果,使用較多的半音化和聲。
2. 16世紀義大利的重要世俗作曲家有哪些人?
馬倫奇奧(Marenzio,1553-1599),傑蘇阿爾多(Gesualdo,約1560-1613),蒙特威爾第(Montevirdi)。
3. 簡介法國尚松(chanson)。
四、五或六聲部的無伴奏世俗重唱或合唱,在風格上與義大利弗洛托拉相似,輕快,節奏性強,主旋律在最高聲部,織體是和聲性的,但有時也採用模仿性復調寫法。
4. 法國重要的尚松作曲家有哪幾位?
賽爾米西(Claudin de Sermisy,約1490-1562)和雅內坎(C.Janequin,也譯作約內堪,約1474-1569)。前者的作品多為高雅精緻的愛情歌曲,後者的特點是活潑粗獷,有很強的描繪性,如描寫戰爭、狩獵、鳥鳴、集市等。
5. 什麼是德國利德(Lied)?
即世俗歌曲,通常是單聲部的。大多由德國市民音樂家名歌手(Meistersinger)演唱。16世紀中葉一些作曲家把佛萊芒復調技術和德國利德相結合,創造出了復調形式的利德。
6. 什麼是西班牙比良西科(Villancico)?
比良西科也譯作村夫謠。音樂純樸,帶有民歌風格,歌詞涉及愛情、政治甚至宗教等。有器樂伴奏。
7. 什麼是英國康索爾特歌(consort)?
康索爾特是這一時期產生於英國的一種室內樂合奏體裁,康索爾特歌就是由這種室內樂合奏小組來伴奏的獨唱或合唱歌曲。
第三節。文藝復興時期的器樂
1.文藝復興時期有哪些新樂器?
豎笛(recorder)、拉弦樂器維奧爾(viol,小提琴的前身)等。
2.文藝復興時期盛行哪些鍵盤樂器
古鋼琴管風琴。前者在英國稱作維吉那爾(virginal)。
3.文藝復興時期有哪些重要的器樂體裁?
復調性的康佐涅(canzona)、利切卡爾(ricercar)、幻想曲(fantasia),即興性的前奏曲(prelude)、托卡塔toccata)。
多樂章的組曲(suite),由各種風格的舞曲組成。
變奏曲(variation)。
第四節。宗教音樂
1.德國宗教改革產生的新教音樂是怎樣的
起初新教沿用天主教的音樂和禮儀,16世紀末有了自己獨特的音樂。其主要特點是具有群眾性和民族性,在音樂形式上較為簡樸(具體如下一問)。
2.德國新教音樂主要體裁是什麼
眾讚歌(chorale),也稱作新教聖詠。採用本國語,起初只有一條齊唱的旋律,後來配上了和聲和對位,形成四聲部合唱。
3.其他新教教會音樂有哪些體裁
法國與瑞士的加爾文教會:格律詩篇(metrical psalter)。起初近似中世紀初期的單聲部聖詠,後來有了四部合唱形式。
英國的禮拜樂(service)和讚美歌(anthem)。有合唱和獨唱形式,或者兩者交替。

其他相關


4.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天主教教會對音樂的要求是怎樣的
復調音樂中歌詞必須清晰可辨,反對聖詠和復調中無節制的花唱式旋律,排除世俗音樂對宗教音樂影響。這些原則對羅馬天主教教會音樂影響極大,直接促成了羅馬樂派風格的形成
5. 簡介羅馬樂派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Palestrina,約1525-1594)的音樂風格。
與同時代作曲家相比音樂風格較為保守,很少用變化音,即使用變化音和不協和音也是非常謹慎地進行解決,因此音響純凈和諧。採用模仿式復調。旋律平穩流暢,很少大跳,採用自然音階教會調式,在拉丁文歌詞的處理上注重重音及其含義,整體結構清晰。基本不用樂器伴奏,只有少量使用管風琴。
6. 簡介威尼斯樂派宗教音樂的風格。
威尼斯樂派的宗教音樂音響恢弘,色彩絢麗,採用雙合唱隊(甚至達到五個合唱隊),有樂器伴奏,如管風琴、號角、維奧爾琴等。
7. 威尼斯樂派作曲家是哪幾位?
維拉爾特(Willaerte,約1485-1562),叔、侄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約1515-1586、G.Gabriele,約155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