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定鎮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下轄鎮

南定鎮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南郊,面積26.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30755人(2017年)。南定鎮是淄博市的經濟強鎮,連續八年列全市強鄉鎮前三名,連續二十一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

清代屬淄川縣東北鄉;1912年,改為淄川區崔軍鎮;1983年月,改為崔軍鄉;1984年5月,改為南定鎮;截至2018年末,南定鎮有戶籍人口75983人;截至2020年6月,南定鎮下轄12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南定鎮億達路1號

近幾年榮獲了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省級衛生鎮、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鎮等榮譽稱號。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同比增長9%;進出口總額達1500萬美元。

歷史沿革


宋朝初年,崔遵度來此定居,中進士,家中養有一支軍隊,保護村民,始見崔軍之名。清朝歸淄川縣東北鄉,民國元年更名為淄川區崔軍鎮。1955年歸張店區管轄,1958年建張店區馬庄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為崔軍人民公社,1983年4月更名為崔軍鄉,1984年5月改為南定鎮至今。
清代屬淄川縣東北鄉。
1912年,改為淄區崔軍鎮。
1955年,歸張店區管轄。
1958年12月25日,建張店區馬庄公社。
1963年3月,更名崔軍公社。
1983年4月,改為崔軍鄉。
1984年5月,改為南定鎮。
大事記
1928年4月,中共淄博張店黨組織深入農村利用鐵板會、黃沙會開展抗日愛國運動。
1930年5月5日,南定礦業所2000餘人手持木棒包圍礦業所,抗議日本資本家無故停工裁減工人。由於黃色工會“工整會”的破壞,鬥爭失敗。
1938年7月7日,淄博礦區黨組織和工會發動萬名群眾在三支隊八團八營的掩護下,將張博鐵路張店至淄川段12華里路基全部掘毀,使日軍35天未通車。
1940年1月1日,淄博人民抗日武裝聯合攻入張店火車站,炸毀東西鐵橋,襲擊南定車站,打死日軍2人,炸毀車廂7個。同年3月,鐵路工人支隊在張博路淄川至南定段,炸毀張店南去的敵貨運列車。
1943年,華北輕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南定二廠興建,佔地近700公頃,建國后經擴建改稱山東鋁業公司
1951年5月1日,崔軍人民參加全區農民肩扛農具扛遊行,紀念國際勞動節並開展抗美援朝大宣傳活動。
1954年4月,大旦村成立農村生產合作社,邢吉華當選為社長,這是全鎮第一個農村合作社。
1956年2月9日,南定熱電廠動工興建,主要設備由捷克斯洛伐克供給,是一個現代化的熱電廠。1957年11月建成發電。
1958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柯慶施,政治局候補委員薄一波、鐵道部部長呂正操,視察五O一廠。
1959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朱德在淄博市委書記王士超陪同下蒞臨南定地區山東鋁廠、第四砂輪廠視察。
1960年3月8日,中共中央委員、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視察南定。
1963年3月22日,崔軍公社首屆黨代會召開,到會代表33人,李學參當選為書記。
3月,原屬淄川區的大旦、田家等10個自然村與張店區傅家公社的崔軍、夏庄、馬庄等7個自然村合併成立崔軍人民公社,歸張店區管轄。
1970年10月,派出民工380名投入修建太河水庫大會戰。
1971年8月18日,淄博鋁廠建成投產。
1974年2月,張店區逐步實行合作醫療。經統計,崔軍公社有13個大隊實行合作醫療,共有赤腳醫生53名。
1975年秋,財政部部長張勁夫視察山東鋁廠。
1977年5月1日,田家村建立全鎮第一處育紅班,為解放婦女勞力、加強兒童的學前教育邁出可喜的一步。
198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華國鋒視察山東鋁廠。
1983年4月21日,崔軍公社撤消,改稱崔軍鄉。同年12月12日,完成建村任務,撤銷農村大隊支部撤銷為村支部,並建立村民委員會。
1984年5月20日,南定鎮正式建立,南定鎮政府經濟管理委員會改為南定鎮經濟聯合社。
10月,后南定村投資3萬元購置安裝了自動撥號電話總機,並為60名幹部群眾安裝家用電話,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話村。
1985年7月2日,瑞典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肖尼特·克維斯特參觀后南定村。
1989年底,全鎮工業總產值首次過億元,有44個鄉鎮企業產值超過百萬元。
1995年12月,原南定一、二聯中合併建立南定中學,佔地4.1公頃,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米,在校生1500人,教師117人,各種實驗室、功能教室、校園網建置齊全,配備先進。
199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吳官正視察田家村。
6月15日,全省基層雙擁工作六落實現場會召開,山東省軍區副政委李養珍、省民政廳副廳長於洪文,淄博市市長李書紳、市委副書記鄒大民及來自全省的60餘名代表參加了大會,代表們走訪了田家村烈軍屬和村老年公寓的老人。
1998年12月,山東省民政廳組織的山東省鄉鎮發展協會第二次年會在南定鎮召開,參加年會的企業多達100餘個。
2000年9月,全鎮13所村辦小學進行合班並校,成立南定小學。同年,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光華視察南定中學、南定小學。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定鎮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南端,鎮政府駐地距淄博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東與灃水鎮相接,北與張店城區相連,西以唐家莊山為界與傅家鄉接壤,南與淄川區羅村鎮交界。

地形地貌

南定鎮境內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主要山脈有馬庄山、南定山、蛤蟆山、東望山,境內最高峰為東望山,海拔170米;最低點位於白家村北,海拔32.5米。

水文

南定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漫泗河、豬龍河,境內流長11.9千米,流域面積為61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南定鎮境內境內已探明地下礦有黏土、煤炭、石灰石、鋁礬土等。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東西最大距離7.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9公里,總面積2663.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70公頃。主要山脈有馬庄山、南定山、蛤蟆山、東望山,其中東望山最高,海拔170米。主要河流有漫泗河、豬龍河、暖水河,境內流長11.9公里,流域面積為61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中草藥、棉花等。全鎮綠化面積達1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9.8%。

特色農產品

菊花

交通

境內交通便利。淄博東、南外環路205國道309國道、張博鐵路構成了南定地區交通網,距淄博火車站5公里,距濟青高速公路7公里。

行政

全鎮轄15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苗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562人。全鎮姓氏有張、王、李、趙等276姓,其中張姓最多。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南定鎮下轄7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后南定社區、晴照社區、夏庄社區、朝陽社區、五公里社區、宇峰社區、南山社區,白家村、翟家村、馬庄村、三泉村、崔軍村、漫泗河村、南店村、前南定村、小董村、田家村、岳店村、郭辛村、大旦村、小旦村。
截至2020年6月,南定鎮下轄12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朝陽社區、晴照社區、夏庄社區、五公里社區、南山社區、后南定社區、宇峰社區、四砂社區、安康佳園社區、礦機社區、南定熱電廠類似社區、山東鋁業類似社區,翟家村、崔軍村、白家村、馬庄村、三泉村、漫泗河村、南店村、前南定村、小董村、小旦村、大旦村、田家村、郭辛村、岳店村。
(一)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2010年共有馬庄、翟家、白家、崔軍、南店、晴照6個村實行舊村改造,新開工住宅樓55棟,面積22.95萬平方米,現已完工53棟,工程竣工后將安置回遷居民1619戶。舊村改造后,全鎮可騰出建設用地1007.8畝。白家、翟家與市房管局聯繫開發的經濟適用房“安康佳園”項目已於9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同時,開展農村危房安置改造,安置改造36戶,修繕改造面積2140平方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對張南路、外環路、湖羅路進行升級改造。張南路拆除房屋72戶,共1.6萬平方米,硬化面積20萬平方米,市區投資1.2億元,現已全線通車,進一步改善了南部城區交通條件。南外環投資2000萬元,統一安裝廣告牌8000平方米,沿路粉刷牆體10萬平方米,沿路進行綠化升級改造新增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120萬元,對聚源物流沿街房前空地進行硬化4329.6平方米、進行破硬綠化2943.6平方米。湖羅路投資16萬元,硬化路口1000平方米。
(二)狠抓環保、環衛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村居環衛保潔專業隊伍,鎮村兩級人員達277人,統一配備垃圾收集房67個,配備各類垃圾清運車108輛,努力實現轄區內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理。二是組織人員深入開展轄區內的各項治理活動。共拆除房頂廣告81處、3995.15平方米,牆體廣告92處、4465.53平方米,拆除亂搭建及違章建築1720平方米,清除“三堆”48處,清理佔道經營31處,取締馬路市場2處,粉刷牆體57000餘平方米。三是進行南外環路綠化升級改造,全年共清除枯枝雜草及不符合標準的綠地16000餘平方米,栽植大葉女貞1500餘顆。四是加強轄區水環境的綜合整治,轄區所有排污口全部併入污水管線,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爭取河溝治理專項資金,投入400餘萬,對排污口進行治理,清淤1000餘米,清運土石方3000餘方。在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00餘萬元建設濕地工程,在漫泗河大旦段修建攔河壩,不斷增加轄區水域面積,提高水域空氣凈化能力。使鎮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觀。五是投資37萬餘元,對宇峰社區新修道路120米、寬7米。修繕房屋2棟,對老幹部活動中心進行改造。新砌污水溝120米,疏通污水管道300米,極大地改善社區生活環境。
(三)深度大地大氣污染。今年鎮深入開展環保治理專項行動,轄區43家建陶企業、67條生產線,8家化工企業及轄區各村居所有粉性原輔物料、終端產品都基本採用密閉運輸和貯存,所有揚塵、粉塵排放點均已有除塵、防塵、抑塵設施;加大鎮管道路揚塵、粉塵整治,轄區15條道路確保洒水降塵、及時掃保;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大力實施“拆牆透綠”工程,見縫插樹,變“空地”為“綠地”,拓展城鎮生態空間,2010年共計新綠化850餘畝。
下轄村:
南定鎮翟家村南定鎮崔軍村南定鎮白家村南定鎮馬庄村南定鎮三泉村南定鎮漫泗河村南定鎮南店村南定鎮后南定村南定鎮前南定村南定鎮小董村南定鎮小旦村南定鎮大旦村南定鎮田家村南定鎮郭辛村南定鎮岳店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南定鎮轄區戶籍人口7.8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萬人,城鎮化率78.88%,總人口中,男性40719人,佔51.8%;女性37887人,佔48.2%;18歲以下10232人,佔13%;18—35歲14648人,佔18.7%,35—60歲37284人,佔47.4%;60歲以上16442人,佔20.9%,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2.7‰
截至2018年末,南定鎮有戶籍人口7截至3人。
人口數據
總人口98458
51802
46656
家庭戶戶數30823
家庭戶總人口(總)85507
家庭戶男43292
家庭戶女42215
0-14歲(總)15027
0-14歲男7803
0-14歲女7224
15-64歲(總)76639
15-64歲男40730
15-64歲女35909
65歲及以上(總)6792
65歲及以上男3269
65歲及以上女35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76122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8萬人,佔9.2%,有回、蒙古、滿、朝鮮、苗等少數民族,共606人,佔0.8%,人口出生率6.3‰。

經濟


綜述

2011年,南定鎮財政總收入3925萬元,比上年增長20%。

第一產業

1949年,全鎮小麥畝產51公斤,玉米畝產69公斤,小麥播種面積僅占糧食作物面積的3%,主要種植穀子、高梁、大豆等。1978年小麥畝產達294.5公斤,玉米畝產達240公斤,總產達62.8萬公斤。小麥和玉米成為全鎮的主要糧食作物。
解放后,全鎮農業生產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等多種形式后,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較大發展,糧食產量得到普遍提高。1958年以來,先後完成了旦村水庫建設、漫泗河攔河大壩修建等工程,全鎮農作物灌溉面積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有了充分保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適應農業的現代化需要,落實生產責任制,后南定村、田家村、大旦村、岳店村、漫泗河村等五個村建立了集體農場,其餘村包產到戶,農業生產有了自主權,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全鎮開始大量引進先進的農業機械,如大型拖拉機、脫粒機、還田機、聯合收割機等,促進了農機事業的發展。1984年底,全鎮擁有拖拉機215台、汽車38輛、脫粒機96台、還田機7台。農田水利建設完成了對太河水庫二乾渠、支渠長達5250米的修建工程、豬龍河改道工程、旦村水庫的加高工程,全鎮灌溉面積達95%以上。1992年耕地全部實現了灌溉化,成為“江北第一灌溉化鄉鎮”。經過幾年的發展,全鎮共有自走式、移動式噴灌機49台(套),為全鎮抗旱保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全鎮糧食畝產達503公斤,總產達367.17萬公斤。
1995年以來,南定鎮圍繞效益農業發展思路,改革原有的農場管理模式,積極發展具有市場經濟效益的經濟作物,形成具有南定特色的規模效益經營形式。在引進和使用先進農業技術和人才方面,打破舊的傳統,積極為外來農業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水、電、運輸、農業機械等各方面服務,為帶動種植業結構調整,發揮農業的規模效益創造了條件。2000年,全鎮種植中草藥226.5畝、花生595畝、蔬菜303畝、葡萄120畝,岳店村被市政府授予“中草藥種植專業村”稱號。小旦村農業示範園被市科協評為“農業科學技術示範園”,全鎮共有農業承包大戶20多個,承包土地達200多公頃,規模效益十分明顯。
80年代,該鎮畜牧業生產迅速發展起來,傳統的一家一戶式的飼養方式逐漸被規模養殖方式所代替,具有現代化設施的養雞廠、養鴨廠興建起來。1995年以來,特色養殖漸成規模,當年被省政府授予“畜牧業強鄉鎮”稱號。田家村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一處飼養白羽鴿、鹿、狐狸等特色養殖基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可觀。2000年,全鎮共有養殖場30多處,其中豬存欄量4800頭,雞存養量14萬隻。
該鎮歷來重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1992年對全鎮範圍內的荒山進行綠化,同年被市政府授予“荒山綠化年先進單位”,2000年在漫泗河兩岸植樹,綠化造林438公頃。全鎮現有育苗基地2處,育苗面積13公頃,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731萬元。
1988年以來,南定鎮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農業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農業裝備水平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除草化學化、澆地噴灌化、管理科學化。通過種植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形成了糧畜林果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糧食單產、畜林漁產值提高到了相當的水平,現代化的城郊型農業已經初具規模。土地狀況:隨著城鎮建設及其它各項事業的發展,南定鎮近10年土地面積減少較快,1988年全鎮耕地面積14716.38畝,糧田面積13418畝,蔬菜面積503畝,果園面積389.5畝。到1997年,全鎮耕地積11382畝,糧田面積8540畝,蔬面積3950畝,果園面積750畝。1997年全鎮15個村中有7個村8個農場近600畝糧田實行規模經營,其餘8個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在全區形成了南定特色。農技推廣:1988年以來,全鎮先後推廣了小麥精播半精播、小麥平播、玉米直播、藥劑拌種、化學除草、秸稈還田、小麥高留茬、配方施肥、統一供種等先進科學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9年開始實施噸糧鎮開發,1990年獲得成功,被區科委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底承擔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項目,1992年9月竣工,提前兩年完成,投入產出比達到1:1.26,1992年全鎮15個村全部實現"雙千"。1994年開始實施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996年通過市、區科委的驗收。全鎮種子更新步伐加快,每年都有2至3個玉米新品種和4至5個小麥新品種試種,小麥品種達到了3年一換代。1988年同1997年相比,糧食單產由634公斤提高到944公斤,總產由8634噸降低到8062噸(旱情嚴重);農業總產值由452萬元猛增到4349萬元,增長862.17%。
2011年,南定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2200畝,人均不足0.01畝;林地面積829.2畝,北海道黃楊、大葉女貞、海棠、櫻花黃連木等經濟苗木種植面積180餘畝,大小苗木30餘萬株,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400頭,年末存欄3000頭;羊飼養量8000隻,年末存欄7000隻;家禽飼養量50000羽,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864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全鎮僅有零星的小型作坊生產磚、瓦、石灰及木器等。1952年成立互助組,手工作坊停辦,1958年南定街道興起服裝製作、手工鞋廠、印染等行業,成立綜合服務站,從業人員達70名。1966年冬,田家、岳店等村建成煤井后歸公社經營,共有100多人,實行人工挖煤,勞動強度大,條件十分簡陋。70年代開始興辦磚瓦廠、石灰廠和小煤礦,機械化程度低,設備落後。同時公社辦的煤井、石料廠、礬土礦也有了新的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南定鎮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鋁礦石、粘土等資源優勢發展工業生產。煤礦、礬土礦、化工廠、制修廠、建築安裝公司、石料廠、陶瓷廠、車隊等鎮辦企業和投資少見效快,以建材產品為主的瓦廠、磚廠、石灰窯等村辦企業得到進一步壯大。80年代南定鎮完成了第一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缸瓦、煤炭成為南定鎮工業支柱產品。1985年底,全鎮有磚廠13個、缸瓦廠23個、石灰窯32座、煤礦8處,完成工業總產值3615.86萬元,其中村辦工業總產值達2646.87萬元,年產缸瓦2億片,石灰12萬噸,煤炭40萬噸。崔軍煤礦成為江北第一個鄉鎮標準化礦井。1989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首次過億元,產值過百萬元的企業多達44家。90年代初期,全鎮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按照“加大投入,加快調整,加快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建陶業,到1994年152建陶生產線達到15條,高檔進口生產線4條,年產各類建陶3000萬平方米,形成了以高檔建陶為龍頭,集化工、冶鍊、機械製造、紡織、食品為一體的工業體系,實現了“山上向山下,地下向地上”的戰略轉移。1996年建成了張店建陶廠和華美建陶廠。建陶業取代缸瓦、煤炭成為南定鎮新的支柱產業,從而完成了第二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南定鎮的外經貿工作是從1992年開始的。1992年,全鎮與外商合資興建工業項目4個,出口交貨值204萬元。到2000年,全鎮共有中外合資企業16家,其中金海、天佳集團獲得了外貿進出口自營權,全鎮外貿出口達到1700萬美元,累計利用外資達870萬美元,被評為“淄博市利用外資十佳鄉鎮”。從1995年起,南定鎮開始了第三次工業產業結構調整。1998年,三泉村投資1200萬元新上了博洋精細化工廠;天佳集團投資5000萬元新上了淄博天佳乙基胺廠,這標誌著全鎮工業結構調整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同時,建陶業逐步淘汰152釉面磚生產線,並開始大量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生產工藝,生產中、高檔牆地磚。截至2000年底,全鎮擁有各類建陶生產線74條,年產量突破了1億平方米大關,成為江北重要的建陶生產基地。同年,南定工業小區更名為南定建陶工業園。在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南定鎮不斷強化企業管理,全鎮共組建國家級企業集團5個。省級企業集團3個。市級企業集團5個,有17個企業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2000年,全鎮工業產值實現37.48億元,利稅4.19億元。
2011年,南定鎮工業以新型鋁材料產業、機械製造、汽貿產業、現代物流為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完成243.3億元、41.4億元、28.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8%、32.3%和31.5%。

第三產業

建國前,全鎮境內有3處農村集市和鎮內無影山廟會進行商品交易,有個體經營酒店、油坊、小吃店、煙酒糖茶鋪、車馬店等193個。建國后,隨著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營菜店和加工廠相繼建立。1959年正式建立南定市場,后改稱西山市場,個體經營攤點近百個。1971年5月1日崔軍供銷社成立,設6個門市部、1處油庫、7個雙代店,幹部職工187名,年營業額為57.96萬元,成為全鎮商品交易的中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個代代理市場逐步放開,日用百貨、食品店、煙酒糖經營戶大量湧現。1985年集體商業117個、個體工商戶達243個,實現產值330萬元。90年代以來,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搞活,先後建成了田家、三泉、南店三大農貿市場。田家陶瓷批發市場、馬庄生資市場、西山服裝市場和小商品市場,以及205國道馬庄路段建成的10餘家汽車銷售市場群和淄博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構成了全鎮商業流通網路,對加快市場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以住宅小區開發、沿路商品房開發為龍頭的房地產開發方興未艾,全鎮共開發各類商品房30多萬平方米。2000年,全鎮共完成第三產業產值9.65億元。同時個體私營經濟也迅速崛起,2000年已註冊個體私營業戶達1450家,其中個體私營企業71個。魯中蓄電池廠、淄博創世實業公司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張店區先進個體私營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納稅大戶。個體私營實業有限公司為南定鎮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1年,南定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7362萬元,占年計劃的175%,進出口總額1800萬美元,外商直接投資300萬美元。
特色產業
該鎮境內有豐富的粘土資源,鄉鎮企業的發展大都是圍繞本地豐富的礦產資源興起,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用粘土生產的缸瓦年產量已達12億片,產品主要銷往河南、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90年代興起的建陶業年產量1億平方米,有30多種規格、30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主要銷往江北各省市和地區。

交通


南定鎮境內有淄博東、南外環路和205國道、309國道、張博鐵路,距淄博火車站5千米,距濟青高速公路7千米,投資約3億元建設改造維修轄區內張南路、東外環路、西山路等道路10餘條,總長20餘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南定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2所,在校生47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00人,專任教師2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98.7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3%。

科技

2011年末,南定鎮有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共3萬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南定鎮文化站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1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84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南定鎮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2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南定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4戶,人數1435人,支出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4戶,人數375人,支出60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134.9元,比上年增長7.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五保供養率達到100%,供養標準達到年人均4800元;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6000人,參加農村基本養老保險8130人,參保率達到90%以上。

獲得榮譽


該鎮鄉鎮企業發達,鎮村企業120家,財政收入連續16年在全市鄉鎮中列第一位。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中國鄉鎮之星、全國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小區、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中國鄉鎮投資環境100強、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山東省百強鄉鎮、山東省綜合經濟實力前200名鄉鎮、山東省農村財務管理示範鎮、山東省小康示範鎮、山東省文明鄉鎮示範點和淄博市教育強鄉鎮、淄博市利用外資十強鄉鎮、淄博市科技明星鄉鎮,連續10年保持山東省文明鎮的榮譽稱號。2000年被省電力局命名為山東省第一個電氣化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