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江南鄉的結果 展開

江南鄉

廣西大化縣江南鄉

江南鄉是一個多義詞。第一個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的江南鄉:江南鄉坐落在美麗旖旎的牡丹江畔,境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轄區總面積為623.21平方公里,截止至2009年,耕地面積為12萬畝。截止2020年,總人口21104人,行政村41個。

鄉共有學校13所,其中,中學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小學十一所。截止至2009年,全鄉學生總數為2370人,其中,中學878人,小學1392人。全鄉教職工總數為294人,其中,中學教職工107人,小學教職工187人。其中,本科學歷以上達51人,大專學歷以上人數達195人,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100%,學教師學歷達98%。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牡市級骨幹教師7人,共有牡丹市級骨幹教師12人,寧安市級骨幹教師68人。全鄉共有高級教師4人,中級職稱教師135人。

江南鄉中心校認真實施"科教興國"徠"科教興鄉"戰略高度出發,腳踏實地、銳意進取,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工作在我鄉的不斷向前發展,努力實踐"依法治教、以德怡情、高質求生、創建特色"的辦學宗旨,不斷深化"集思廣益、謀划學校發展;群策群力、營造育人氛圍;以人為本、關注師生成長;勇於創新、踐行校本思想;循規蹈矩、推行管理科學"的辦學理念,努力辦好讓一方百姓滿意的教育,使得江南鄉的教育工作登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鄉鎮簡介


江南鄉[廣西大化縣江南鄉]
江南鄉[廣西大化縣江南鄉]
第二個江南鄉位於大化瑤族自治縣縣域西部,東與百馬鄉相鄰,西與羌圩 鄉接壤,南與古文鄉毗鄰,北與都陽鎮徠隔河相望。總面積約168平方公里。鄉政府所在地距離大化縣城66公里。2007年,全鄉轄13個村、3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104人,其中有壯、瑤、漢三個民族。盛產水稻、生豬、雞鴨、黑蔗、早藕、木材等。

社會事業


江南鄉[廣西大化縣江南鄉]
江南鄉[廣西大化縣江南鄉]
全鄉現有普通中學1所,16所小學,在職中小學老師229人,在 校學生4611人。
轄區內有五保新村樓4棟,其中1棟坐落在鄉府所在地,另外3棟分佈在3個山區村,基本解決了五保老人的集中養老問題。轄區內有線電視普及率95%。
轄區內有一條鄉級公路通到平果縣,有一條四級公路通到巴馬縣,各村均已修通村級公路,公路四通八達,紅水河橫貫過鄉域北部村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資源


江南鄉屬喀斯特地貌,轄區內旅遊資源豐富,仙女照鏡、黃牛洞、巴山霧雨、帶林松濤等是紅水河一七百弄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點。
土地資源 全鄉土地總面積14233畝,其中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用地面積8835畝,企業等第二產業用地面積1000畝,機關、學校、住宅等第三產業用地面積1800畝,其它用地面積2598畝。
水力資源 轄區內有那馬、行力2座小型水庫,常年有效蓄水量120萬立方米,家庭、田地頭水櫃1074座,常年有效蓄水量5.68萬立方米,生活和生產用水基本上勉強滿足需求。
礦藏資源 轄區內有含量相當高的方塊石礦石等待著區內外老闆來開採。全鄉現有採石場、木材加工、旱藕粉加工等約3 5個企業。

歷史沿革


今江南鄉境域,清光緒元年(1875年)后屬恩隆縣(今田東縣)轄。民國23年(1935年)6月,划屬賓士縣管轄,設江南鄉。1955年12月划入都安瑤族自治縣,設江南區。1988年2月10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把江南鄉全部划入大化瑤族自治縣。是東巴風和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份,1949年6月,中共右江地委幹校始建於江南並開始培養大批革命人才,1955年才劃歸河池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管轄,1988年大化瑤族自治縣成立時又劃歸該縣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