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春

徐瑞春

徐瑞春,1956年7月畢業於東北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系,一直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擔任長江委三峽勘測研究院總工程師、長江委綜合勘測局副總工程師。1993年-2000年兼任長江水利委員會清江地質大隊大隊長。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任長江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江委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並被三峽勘察研究院聘任為清江流域地質總工程師。2004年4月被授予全國勘察大師。

人物介紹


全國工程勘察大師徐瑞春
1936年11月生,黑龍江納河人,1956年7月畢業於東北地質學院地質系,歷任長江委清江地質大隊大隊長,三峽勘測研究院總工,長江委綜合勘測局副總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入選湖北省科技精英,2004年4月被授予全國工程勘察大師。主持或參加了葛洲壩隔河岩、高壩州、水布埡等樞紐工程的地質勘察與施工地質工作,研究並提出的剪切帶的建層、分類及空間分佈規律論點,為長江葛洲壩工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提出羅家坳河間地塊的岩溶不會發生岩溶管道滲漏,為隔河岩水利樞紐正常高水位提高到200m創造了條件。在壩址防滲方面,他的“變岩溶化岩體為裂隙性岩體”論點,使帷幕工程節約上千萬元。他提出高壩洲樞紐壩址防滲可由“人工幕與天然幕”共同構成,工程量由原審定的12.7萬m2減少到9萬m2。著有《紅層與大壩》等專著。作為主要負責人和參與者完成的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獲全國工程勘察金質獎;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獲全國第六屆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清江高壩州水電站工程地質勘察獲水利部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清江流域岩溶發育及其對資源環境效應的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徐瑞春同志系統完整地參加並主持了葛洲壩、隔河岩、高壩州、水布埡四大水電水利樞紐工程的地質勘察與建設期的施工地質工作。作為這四大工程的地質技術負責人,在工程建設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公認的地質專業的學術帶頭人。

求學生涯


1937年2月9日,徐瑞春出生在河北省北戴河的一個貧苦家庭。哥哥2歲時就
徐瑞春
徐瑞春
因飢餓和疾病夭折。徐瑞春6歲那年便隨爺爺、父母一家三代人先後流浪到遼寧省瀋陽和黑龍江省訥河縣謀生。 1954年8月,徐瑞春考入東北地質學院。在新中國的大學校園內,他拚命地學習鑽研,不厭其煩地求教釋疑,他決心學好專業技術知識,更好地報效祖國和人民。
1956年6月至12月,徐瑞春在山城重慶北碚實習期間,獲知中國將在長江三峽建壩的信息,他便把畢業去向選定在長江,準備在長江水利建設中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祖國和人民。在畢業座談會上,平時少言寡語的徐瑞春走向主席台吐露他欲參加長江三峽建設的心聲。他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就在的腳下,在地球深處還有很多的奧秘,有待去揭示。長江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呼喚年輕一代,讓以實際行動給母校多傳勝利的捷報。”師生們多次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
1954年,長江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后,中央決定要儘快編製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抓緊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1956年10月,根據中央指示,將長江委改名為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簡稱長辦),林一山改任長辦主任。周恩來總理還親自為長辦請來了蘇聯專家工作組。國家有關部、委和大專院校也選派了1000多名幹部和科技專家前來武漢協助長辦進行長江流域規劃工作。1956年12月,徐瑞春從東北平原來到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勘察隊伍中。

查勘金沙江


1957年元月,
徐瑞春
徐瑞春
長辦決定成立由測量、水文、地質、規劃、壩工等專業和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組成的金沙江綜合查勘隊。新來的大學生徐瑞春主動請纓,執意要去艱苦的野外勘查一線經受鍛煉和洗禮。一番軟纏硬磨,隊長王玉順批准了他的請求。在出發前的一次全隊會議上,隊長王玉順說:“你們都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大學生,年青、有知識、熱情高。但僅憑這些還不夠,還要有敬業精神,要有長期生活、工作在艱苦險惡環境中的思想準備。你們要知道這次金沙江中下游全面考察非同尋常。的工作成果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次日,查勘隊最年輕的隊員徐瑞春背著行囊隨著隊伍出發了。金沙江綜合查勘歷時8個月,行程兩萬里。查勘隊初步選定了金沙江開發的8個壩址。徐瑞春說,金沙江之行,歷盡艱辛,這是毅力的考驗,這是作風的培育,令人終身難忘,終生受益。其間,徐瑞春還撰寫了《金沙江新構造運動反映在地貌上的一些特點》一文發表在1957年11月《人民長江》雜誌上。文章發表后,引起中國著名的地貌與新構造運動專家沈玉昌的關注。他在《長江河谷地貌》一書中,與徐瑞春探討了有關新構造運動標誌的一些學術問題,認同徐瑞春關於新構造運動鑒別標誌的一些新觀點。
1957年10月,徐瑞春遵照長辦指示,重返金沙江,在選定的向家壩壩址開展樞紐的地質勘測工作。經過近半年的野外工作,完成了樞紐的萬分之一地質填圖,並對河床結構有了初步的勘探了解。隨後他又轉戰到涪江武都,擔任樞紐地質技術負責人。1959年,徐瑞春奉命奔赴岷江偏窗子壩址區,在那裡整整工作了一年,對紅層壩址的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1963年,他返回到岷江偏窗子水利樞紐紅層壩址,繼續擔任該樞紐的地質技術負責人。經過兩年多的會戰,開始系統地研究軟弱夾層,確認了紅層壩址最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是軟弱夾層問題。在那裡長辦第一次使用了大口徑勘探和平硐勘探來研究紅層中的軟弱夾層在深部的性狀、分佈規律,同時開展了對軟弱夾層的原位力學試驗,並進行一系列的微觀物理化學研究,對紅層的認識達到了一個相當深的程度。這也是徐瑞春後來能在葛洲壩建設中順利解決紅層中軟弱夾層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條件。
1965年,徐瑞春第三次到達金沙江。在玉龍雪山虎跳峽,他擔任峽區地質組組長,開展虎跳峽引水式電站的地質勘測工作。當時要在上峽口修建一個40米高的引水壩,在左岸開鑿兩條長16公里的引水隧洞,在大深溝建立一裝機200萬千瓦的電站。玉龍、哈巴雪山為一大的背斜隆區域,是中國的一個地質空白區。在16公里長的大峽谷中,徐瑞春帶領全體勘測隊員冒著生命危險分別從十餘處下到大峽穀穀底,觀察地質狀況,收集地質數據,選擇並布設觀察點。經過兩年的艱苦工作終於探清了虎跳峽這塊地質上的處女地,填補了中國在這一地區地質上的空白。
這時,年輕的勘察地質隊員徐瑞春嶄露頭角,已進入長辦專家的視線。長辦總工程師李鎮南、副總工程師曹樂安、金沙江綜合查勘隊隊長王玉順對他稱讚有加。

激戰葛洲壩


葛洲壩為萬里長江第一壩,
徐瑞春
徐瑞春
是為興建長江三峽工程進行的一次重要的實戰準備。1970年12月30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由於設計方案遲遲沒有確定,加上工程建設出現質量問題,1972年11月21日,周恩來總理決定,主體工程暫停施工,由長辦負責修改設計;並指定林一山擔任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領導科研和設計工作,全權對中央負責。林一山重新排兵布陣。曹樂安、魏廷錚、文伏波、王家柱、邵長城、劉一是等一大批長辦主要技術骨幹都上了葛洲壩工地。作為葛洲壩工程地質負責人之一的徐瑞春開始在長辦領導和技術專家們的指導下,參與並主持葛洲壩工程的勘察地質工作。
徐瑞春深知,在軟弱夾層上興建葛洲壩工程將面臨諸多世界級重大技術難題,其中壩址區域和庫區穩定的工程地質成為關鍵。當今世界曾多次發生的嚴重水壩事件幾乎都是由於地質工程師對建壩地質條件認識不清或設計不合自然規律而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徐瑞春在1973年至1978年和1982年至1986年十年中,他作為工程的主要地質技術負責人全面系統地參加並主持了葛洲壩工程的勘察和施工地質工作。在長江葛洲壩工地上,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驅使著徐瑞春去破解世界級的地質難題。他對葛洲壩工程地質中涉及樞紐壽命的“壩基軟弱夾層”問題,進行了潛心、獨到的研究,機智地闖過了葛洲壩工程中令人擔心的大壩基礎穩定的地質關。
在繁忙的建設工地,他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始終堅守在生產第一線,從最基本的原始資料收集、地質工作簡報的編排到最終成果報告編寫,他都親自動手。他還在現場素描了100餘個地質倉位,驗證勘察期間所作種種判斷的正確性。在工程施工中,他先後運用自己研究的軟弱夾層理論指導工程實踐,成功解決了二江電站廠房、護坦等處的軟基礎和強透水帶處理,其中僅將三號水輪機組機窩202夾層視傾抬高一度的建議,就減少了30000立米土石開挖和混凝土回填的工作量,為國家節約數百萬元投資。
徐瑞春為了掌握第一手地質資料,他不畏艱險,認真查看分析地質情況,為了解決壩基剪切帶問題,他帶領勘測地質隊員用兩年多的時間,查清葛洲壩壩基下72層層間剪切帶,並提出了剪切帶的建層、分類及空間分佈規律。這一重大技術問題的突破,為長辦的現場設計和優化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為葛洲壩施工解決大壩地基基礎處理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葛洲壩工程建設中的多項地質難題的破解,加快了工程建設的步伐。在尋求軟弱夾層分佈規律時,他又以新的思路,總結出剪切帶的兩大類型的科學論斷:“剪切作用充分、發育完善的剪切帶和剪切作用不充分、發育不完善的剪切帶。”后經大量的研究,還提出了剪切作用充分、發育完善的剪切帶在地層剖面上具有‘等距性’的論點,這對於認識紅層中剪切帶的宏觀分佈規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在紅層上托起的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為祖國的建設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壩經受了來自各方面的考驗。1981年7月17日葛洲壩工程安全通過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洪峰;1986年6月,湖北秭歸新灘發生大滑坡,而長江葛洲壩工程安然無恙。1987年,長江葛洲壩工程勘測地質成果也首次獲得國家勘察金獎。
在工程實踐中成長的徐瑞春羽翼漸豐。1988年4月4日,長辦黨組任命徐瑞春為長辦三峽勘測大隊總工程師;1989年,徐瑞春入選《中國工程師名人大全》;1992年,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瑞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1年8月29日,徐瑞春晉陞為長委勘測總隊副總工程師。

清江流域勘察


橫貫鄂西南的清江,是長江出三峽后的第一條大支流,可供開發的水能資源達350萬千瓦以上。經過20多年不懈努力,徐瑞春摸透了清江隔河岩、高壩洲、水布埡3個壩址的地質結構。他以羅家坳河間地塊研究為基礎,查清了三個壩址的河間地塊的走向、方位及變化規律,初步建立起石
徐瑞春
徐瑞春
灰岩地區河間地塊理論,為解決河間地塊滲漏問題積累了翔實資料並摸清了清江流域的岩溶發育規律、形成條件及分佈狀況、旅遊資源和地質情況。談起清江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他如數家珍。他編寫出10餘萬字的《隔河岩工程初步設計補充報告》。時隔15年後,這份報告所提供的材料,成為隔河岩工程修改設計的重要科學依據。徐瑞春(左1)與湖北省原副省長王利濱(左2)、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在高壩洲水利工地
清江隔河岩工程於1987年元月正式動工興建。1989年3月19日,國家水利電力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主持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拱壩、壩基穩定及基礎處理技術審查會議”在宜昌市三峽賓館舉行。作為隔河岩工程地質專業負責人的徐瑞春,不用講稿,從工程區域穩定、庫岸穩定、水庫地震和河間地塊等問題,講到壩址壩型選擇的地質依據和壩址的工程地質情況等。
在清江隔河岩工程建設中,徐瑞春和他的同事們提交的高質量成果報告,經國家審查論證,最終將正常蓄水位提高到200米,電站裝機由原設計的60萬千瓦提高到121.2萬千瓦,相當於增建了一座隔河岩水電站。在壩址防滲上,他辨證地提出“變岩溶化岩體為裂隙性岩體”的論點和在高邊坡上修建多級平台,使之成為低矮邊坡的新理念,使在複雜的喀斯特地貌上的帷幕灌漿工程得以順利實施,並為國家節省工程投資上千萬元。1998年長江發生流域性大水,隔河岩水利樞紐為降低荊江河段洪水水位,避免荊江分洪,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充分驗證了長江委的勘測地質工作質量和設計水平。
在高壩洲工程建設中,徐瑞春和他的同事們鑽溶洞,攀崖壁,查清了與大壩穩定有關的120條剪切帶的空間分佈與性狀,為大壩的抗滑穩定設計提供了非常翔實的地質依據。他大膽提出,高壩洲工程壩址防滲可由“人工幕與天然幕”共同構成的方案,將工程量由原審定的12.7萬平方米減少到9萬平方米,提供了在岩溶化灰岩地段經合理組合達到堵截岩溶滲漏目的的先例。高壩洲工程之後,徐瑞春又全力以赴地投入水布埡工程建設中。
一次次長江勘察征戰,一項項水利工程錘鍊,徐瑞春厚積薄發,持之以恆地寫作,共撰寫了7部科技專著,400萬字的技術報告及45篇學術論文。徐瑞春關於《湖北清江流域岩溶發育及其對資源環境效應的研究》一文1994年4月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年12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庫岸滑坡穩定性內觀監測》一文,1998年12月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業績


他在隔河岩工程中,就解決羅家坳河間地塊的岩溶滲漏問題上,做出了重大貢獻。1969年因水庫滲漏問題,國家審查時將隔河岩工程建設規模正常高水位定在160m,裝機60萬KW。事後,經過多年研究,徐瑞春提出:儘管羅家坳河間地塊地下水位較低(高程只有140m),但由於在河間地塊中央地段存在一個非岩溶化的地塊,不會發生岩溶管道滲漏。在他的努力下,經多次國家審查與論證,將隔河岩水利樞紐正常高水位提高到200m,裝機由原定的60萬KW提高到120萬KW。清江水資源得以比較充分利用,工程效益大大提高。隔河岩工程已建成並運行10年,證明上述判斷是正確的;在壩址防滲方面,他提出了“變岩溶化岩體為裂隙性岩體”的論點等,使帷幕工程節約上千萬元的投資,為隔河岩工程的建設再次做出了重大貢獻。高壩洲水利樞紐工程,是清江梯級開發最下面的一個梯級,壩基為寒武繫上峰尖組地層,岩體中發育有大量的剪切帶(泥化夾層),成為大壩深層抗滑穩定的控制條件。他親自帶領勘測人員查清了與大壩穩定有關的120條剪切帶的空間分佈與性狀,為大壩的抗滑穩定設計提供了依據;壩區兩岸是岩溶化程度較高的三游洞灰岩分佈區,岩溶沿斷裂十分發育。為此,需建設一個長達3km的壩址防滲帷幕,工程量很大。經對兩岸帷幕地段的詳細地質研究,他提出高壩洲樞紐壩址防滲可由‘人工幕與天然幕’共同構成,帷幕工程量由原審定的12?7萬m2減少到9萬m2,節省投資近千萬元;在壩線選擇上,由於正確的利用了第四系岩溶角礫岩作為壩基岩體,成功地解決了左岸廠房壩段深挖高邊坡(順向坡)的順層滑動問題。在高壩洲工程勘察與建設中他又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他正在領導和主持水布埡這個世界上當今最高的面板堆石壩工程的勘察與施工地質。該工程正處於施工高峰期,他成功解決了複雜的環境地質問題,並在帷幕優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領導和主持了清江三個大型水庫內170餘個滑坡、危岩體勘測研究,為滑坡治理和移民安置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策劃、組織、領導並參與清江流域基礎地質研究的八大課題已基本完成。在流域基礎地質研究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大量的工程實踐極大地豐富了他的建壩經驗,為此他的專著、論文頗豐,計有專著7部、論文30餘篇。其代表作《紅層與大壩》一書中,較系統地收集了國內外在紅層上建壩的實例,全面分析了建壩中所出現的地質問題,歸納了在紅層上建壩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並用工程實例說明怎樣解決這些問題。他就喀斯特壩址區提出的“灰岩河間地塊存在非岩溶化岩塊”、“變岩溶化岩體為裂隙性岩體”等理論和論點,對在岩溶區建壩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在帷幕工程方面,他總結提出了帷幕的四種類型,即天然幕人工修補型(葛洲壩二江工程的帷幕屬此型)、全人工帷幕型(隔河岩工程帷幕屬此型)、人工幕與天然幕相結合型(高壩洲工程帷幕屬此型)和堵洞型(水布埡工程在壩體外的帷幕地段以堵塞洞穴為主)。他撰寫的專著和論文,樸實、重實際、深入淺出,豐富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寶庫。

獲獎情況


重大工程國家勘察金質獎
1、1987年作為第一參加者完成的“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獲全國工程勘察金質獎; 2、1999年作為第一參加者完成的“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獲全國第六屆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
3、2003年作為第一參加者完成的“湖北清江高壩州水電站工程地質勘察”獲水利部優秀工程勘察金質獎。
國家及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1、1997年4月,《湖北清江流域岩溶發育及其對資源環境效應的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1997年12月,《湖北清江流域岩溶發育及其對資源環境效應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3、1998年12月,《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庫岸滑坡穩定性內觀監測》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