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城鎮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轄鎮

凌城鎮,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下轄鎮,位於縣域東南部邊緣,距縣城約18千米,轄域總面積93.6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凌城鎮下轄6個居民社區和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凌城社區。截至2019年末,凌城鎮常住人口為6.6萬。

陵城原屬下邳郡的陵縣,明代稱凌城社,后簡稱凌城。清代,屬高景鄉凌城社,后屬睢寧縣第三區凌城市。1957年9月,凌城區分為凌城鄉和凌南鄉。1958年8月,兩鄉合併。1987年,改為凌城鎮。凌城鎮交通便利,612省道貫穿全境,距新揚高速、淮徐高速最近互通口不足10千米。徐洪河、老龍河等河流貫穿全境東西南北。2019年10月,凌城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凌城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47063萬元、75846萬元、7300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42%、6.47%、6.52%。

歷史沿革


清代,屬高景鄉凌城社。
民國時期,屬睢寧縣第三區凌城市。
民國元年(1912年),凌城由前清的凌城社改為凌城市。
民國十九年(1930年),凌城撤市置區,稱睢寧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中共泗宿縣委建立,凌城隸屬於泗宿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泗宿縣凌城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中共泗宿縣委撤銷,凌城重新劃歸睢寧縣,稱凌城區。
1957年9月,凌城區分為凌城鄉和凌南鄉。
1958年8月,凌城鄉、凌南鄉合併,成立凌城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改為凌城鄉。
1987年,改為凌城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凌城鎮位於睢寧縣東南部邊緣,北接沙集鎮,東鄰宿遷市埠子鎮、龍河鎮,南界安徽省,西連邱集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8°12′,北緯33°83′,總面積93.65平方千米。

地質

凌城鎮區地形呈中間高、四周低,地面高程在18.7—21.5米之間。凌城鎮受郯廬地震帶和廢黃河斷裂帶的影響,屬地震高裂度區,國家圈定烈度為9度。

地形地貌

凌城鎮地勢低平北距廢黃河斷裂帶9公里,屬於典型的衝擊平原。組成物質均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基承載力一般在8—12噸/平方米之間,蓋層厚度160米左右,地勢由北向南微緩傾斜,地面高程在22—23米之間。

氣候

凌城鎮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霜期較短,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913.5毫米,常年無霜期達210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為東北風,平均風速3.3米/秒。

水文

凌城鎮境內有徐洪河、老龍河等河流過境。

地質災害

凌城鎮地勢低平北距廢黃河斷裂帶9公里,屬於典型的衝擊平原。組成物質均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基承載力一般在8—12噸/平方米之間,蓋層厚度160米左右,地勢由北向南微緩傾斜,地面高程在22—23米之間。凌城鎮區地形呈中間高、四周低,地面高程在18.7—21.5米之間。凌城鎮受郯廬地震帶和廢黃河斷裂帶的影響,屬地震高裂度區,國家圈定烈度為9度。

自然資源


凌城鎮風貌
凌城鎮風貌
凌城鎮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霜期較短,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913.5毫米,常年無霜期達210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為東北風,平均風速3.3米/秒。雨熱同季,光、熱、水配合較好。由於處於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區域,農業的適宜性廣,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綜合發展。
凌城鎮水源充足,農作物旱澇保收。凌城鎮內有河流4條,另外引水渠10條。形成凌城鎮水利灌溉系統。特別是1973年凌城翻水站建成后,能夠抽引徐洪河水至凌城閘上灌溉徐沙河以南25萬畝農田,這裡已經是中國僅有的15個糧食總產超過億斤的鄉鎮之一,被譽為蘇北的糧倉。凌城鎮地下水位標高一般為17.5米,最高18.5米,最低水位15米,最高洪水位為20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9年,凌城鎮下轄34個行政村,分別是凌城、民主、葉圩、陶爐、丁樓、凌東、杜沈、后湖、新河、沙庄、前園、後園、楊圩、方庄、三里、勝利、李圩、新李、孫薛、秦圩、凌閘、棋桿、蔡宅、永豐、鄭庄、余海、夏圩、前劉、凌龍、陳李、張傅、張廟、三丁、魏祠。
2001年後,村級行政區劃調整,34個行政村合併為25個。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凌城鎮下轄6個居民社區和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凌城社區境內。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人口
1凌城社區9270
2城北社區6425
3民主社區4209
4陶爐社區2069
5楊圩社區2497
6張付社區5507
7陳李村2521
8杜沈村2542
9方庄村1996
10河東村3320
11李圩村2298
12凌東村2514
13凌龍村2550
14凌閘村2179
15龍河村4036
16棋桿村2461
17前劉村1834
18秦圩村1897
19沙庄村2234
20勝利村3826
21孫薛村3053
22王集村4788
23新李村2698
24新樓村4626
25永豐村2779
-總計84129
參考資料:(註:數字數據為2018年數據)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凌城鎮家庭戶數為16158戶,常住人口為65986人。

經濟


綜述

凌城鎮是江蘇省優質稻麥生產基地,年產量61000噸,是徐州市糧食產量第一鎮。凌城鎮內上規模麵粉加工企業有5家,日產量近千噸,居蘇北之首,其中金孔雀麵粉有限公司是蘇北較大麵粉加工企業,產品遠銷上海、浙江、福建、東北等地。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一稻兩菜”的農業生產模式特色鮮明,蔬菜種類繁多,一年四季均有新鮮蔬菜供應,並建設了新李蔬菜批發市場,預計年交易量達18000噸。凌城鎮內擁有豐富的意楊資源,有大小板材加工企業百餘家,生產各種模具板、細木加工、曲木工板等。凌城鎮是蘇北較大的木材銷售集散地,佔地面積達三百餘畝的木園市場坐落在鎮區內,園內擁有一百多家木材加工經營戶。凌城鎮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建設,郵電、供電、給水、交通等基礎設施大為改善,信息傳遞便捷,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民營企業、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培植了板材加工、木材交易、傢具生產、畜禽養殖與加工、糧食加工等一批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
2018年,凌城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47063萬元、75846萬元、7300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42%、6.47%、6.52%。規模工業總產值107303萬元,比上年增長9.6%;規模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01555萬元,比上年增長7.8%;規模工業利潤總額10006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稅金3688萬元,比上年增長4.6%。財政收入14082萬元,比上年增長18.7%。農民人均純收入1.58萬元,比上年增長8.2%。

第一產業

凌城鎮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2018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4萬畝,糧食總產10849萬斤。年內實施農業項目6個,總投資約9500萬元,其中,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畝、完成旱改水工程9400畝;實施稻蟹養殖600畝、稻蝦養殖600畝,全年產生效益500餘萬元。推進農產品“三品”認證,水稻、小麥、辣椒等9種農產品獲得省級綠色農產品標誌。

第二產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鎮內只有“北槽坊、南槽坊”、“洪油坊”和幾家荼食醬園生產燒酒、食油、醬、醋、糕點食品,農用鐵木農具加工及紡線、織布散見各村。1953年,凌城手工業聯社成立,后相繼更名為鐵木業社和農具廠。1958年,凌城磚瓦廠建成,以後又建成二廠、三廠、四廠和10個村級磚瓦廠。馬車運輸站成立於1958年,1968年更名為凌城運輸站。20世紀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凌城化工廠、棉織廠、副食廠、糧油飼料加工廠、煉油廠、羽絨廠、塑料彩印廠等先後建成投產。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凌城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建築、建材、板材加工、拉絲製品、造紙、紡織鑄造和麵粉加工等均形成規模。至2003年底,凌城共有各類民營企業36家,形成了以大米、麵粉、挂面、油料、飼料、糧食加工和以楊木板材、舊木交易、膠合板、箱包板等板材生產線共存的局面。2018年,凌城鎮招引項目11個全部開工,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新建高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

民營經濟

凌城鎮風貌
凌城鎮風貌
民營經濟強勁崛起。凌城鎮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放在工作的首位。結合鎮情,凌城鎮黨委、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適合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觀點、新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營造出濃郁的投資環境。2003年,凌城鎮新上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個,500萬以上商貿項目3個,200萬以上項目5個。培育出像金孔雀麵粉、金龍宇麵粉、彩色挂面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其中金孔雀麵粉總投資2000萬元,日產麵粉500噸,實現年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
凌城鎮因位於兩省三市交接地帶,再加上其便捷的交通條件,周圍各地區的商品貨流集聚於此,歷來凌城就是一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鎮。地方群眾的商品經濟意識較強,凌城鎮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其中個體尤其突出,小型商場、商店等商業網點教多。木材交易、農用物資等市場建設也初具規模。相對於其重點中心鎮的地位,凌城的第三產業仍較落後,規模不大,且僅限於批發、零售和餐飲服務業,在發展的層次上要有新的突破。以第三產業為突破口,帶動鄉鎮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必須加強以中心鎮區為中心的區域市場體系的組織建設,有計劃的建立起商業零售、批發、推銷組織、聯營機構、諮詢服務、信息中心、金融信貸組織等,建包括立和形成區域性的生產資料市場。2004年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0.27億元,占凌城鎮GDP的13%。

文化


地名溯源

陵城原屬下邳郡的陵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由“陵”改為“北陵”,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元帝司馬睿改北陵為睢陵,治所從凌城遷至古城(今宿遷城南古城村)。明代稱凌城社,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稱凌廟寨(簡稱凌廟),故名“凌城”。

文物古迹

忠義冢
據明朝崇禎年間修的《睢寧縣誌》和舊《宿遷縣誌》、清同治十三年(1974年)所修的《徐州府志》記載,崇禎十四年(1641年)秋冬,闖王李自成部將袁時中率部3萬餘人至睢寧,駐紮在凌城西南找溝集(今屬安徽泗縣)。史可法命宿遷護漕參軍古達可和山東副總兵戴國柱率兵800,分別從宿遷、睢寧包抄夾擊袁時中。因“賊盜四面集”,古達可、戴國柱被反包圍,困於凌城。古、戴率部死戰,但終因寡不敵眾,雙雙戰死於凌城廟。史可法聞訊,親撰祭文,並命千凌城勒石刻碑建忠義冢。此碑仍存放在鎮文化站。
古戴公園
古戴公園建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古戴公園建於北屏門內古戴街向南約150米的拐彎處,園區佔地1.33公頃。園區東臨數十畝水面,內造假山一座,水陸交接處為一蓮花塢,由此登綵船可環遊城河。南面為公園大門,上書“古戴公園”。門內正中為六角亭,亭內立建園記事碑。由亭向北,即為史可法立的“忠義冢“古碑,碑後為冢丘。再沿花木通道向北,即是一座歇山式的5間大廳,廳內正中懸有一塊“正氣常存”匾。

名優特產

凌城五香羊肉遠近聞名,色香味美。至2003年底,凌城共有13家加工五香羊肉的個體戶。五香羊肉紅褐色,是山羊肉加以一定比例的大料、硝鹵、食鹽腌5~10小時后,加水煮爛而成。
粉皮
粉皮也叫水粉皮,凌城地區傳統食品。由綠豆澱粉製成。凌城的水粉皮分為3種:純綠豆粉皮,山芋粉粉皮(也稱黑粉皮),綠豆、山芋粉兌料量各半的混合粉皮。
白蓮藕
凌城白蓮藕肉質細膩、膠質多、無渣,熱炒涼拌均可。白蓮藕種植全鎮共有100~333公頃,年產百萬餘公斤。

交通


凌城鎮境內有612省道貫穿全境,航運河流徐洪河從北向南流經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1996年,凌城第三中學建成。全鎮有完中1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25所,幼兒園25所,在校生1.5萬人,教職員工700多人。2018年,凌城鎮投資100萬元,在凌北中學建設文化長廊一座。投資810萬元,建設3000平方米教學樓一座。2019年末,凌城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9個,小學7個,小學教師278人,小學生5120人。

文體事業

1986年,凌城鎮文化館建成萬冊圖書室;1992年,凌城差轉檯電視塔落成。2019年末,凌城鎮境內有圖書館、文化站1個,體育館1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03年,凌城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室33個,全部達到甲級標準。衛生院醫療設備完善,設有防疫保健站、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中醫科、婦產抖放射科、化驗室理療室、B超室、心腦電圖室、"三高“治療中心等科室,設病床45張,可做大中型骨科及胸腹部外科手術。2018年,凌城鎮投資260萬元,建成省示範衛生室3所,規範化衛生室2所。2019年末,凌城鎮境內有醫療機構29個,病床195張,執業(助理)醫藥師168人。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凌城鎮無害化戶廁普及率達98%以上。社保卡成功發放率100%,救助標準提高到550元,特困人員享受免費辦理農村醫療保險率達100%,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2%,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與率達98%。

農業發展

農業發展水平較高。凌城水網密布,除中渭河、新龍河、老龍河外,還有10多條引水大溝。稻麥兩熟,旱澇保收,在此基礎上,圍繞“三高一優”農業,凌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凌城鎮形成了以徐寧路沿線兩側的設施蔬菜帶和徐洪河兩岸近30華里的蠶桑林果等經濟作物帶,成片造林和農田林網建設進程加快。僅2003年就新植速生意楊48.5萬株,新拓植桑園2000畝。牛、羊、雞、豬及水產養殖規模化發展,生豬圈存達1.23萬頭,大牲畜圈存1000多頭。波爾羊飼養量大幅增加,建成500隻規模以上波爾羊場5個。凌城鎮山羊飼養量達10萬隻。禽類養殖超100萬羽,湧現出一大批種植、養殖大戶。凌城的產業特色初步形成。
凌城鎮緊密結合實際,發揮優勢,大力推廣“一稻兩菜”、“一稻一蒜”輪作模式,做大做優蔬菜產業帶,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全力打造徐州市稻菜輪作第一鎮。凌城鎮黨委、政府及早規劃,把徐寧路、凌邱路、凌埠路。
大蒜連片生產基地
兩側作為萬畝大蒜連片生產基地,出台了扶持大蒜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大蒜種植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在落實大蒜種植面積時,凌城鎮一是將一部分外出打工群眾的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種植;二是發動村組幹部承包沒有種植資金的農戶流轉出的土地。在村組幹部和種植大戶的帶動下,有種植能力的農戶紛紛種植,很快形成了連片種植規模。在種植大蒜前,凌城鎮邀請山東、邳州等地的專家對種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並將種植技術、流程、要點反覆在鎮電視差轉檯播放,讓種植戶熟練掌握種植技術;統一為種植戶購買了蒜種、專用肥、農藥、地膜。種植時,凌城鎮三套班子成員包村包組包地塊,為群眾搞好服務,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農產品銷售是群眾極為關心的問題,也是一個產業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為了解除大蒜種植戶的後顧之憂,切實維護蒜農的利益,凌城鎮在大蒜種植前就與邳州市的大蒜經銷商簽訂了大蒜回收合同,合同規定對方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回收鮮蒜頭,如遇市場行情波動,按最低保護價每斤0.7元的價格回收鮮蒜頭。凌城鎮還計劃在新李村建設蔬菜批發中轉市場,依託徐州大成食品冷凍冷藏公司,走“市場+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之路,爭取明年“一稻一蒜”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凌城鎮是睢寧縣三個省級重點中心鎮之一,本著“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整體思路和“城鎮現代化、鄉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總體目標,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凌城鎮區“三橫四縱”道路網架已經形成,分區規劃建設的布局已見雛形。凌城鎮區主幹道、水電、排水、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醫療、教育、餐飲、文娛等設施相配套,凌城鎮容鎮貌明顯改觀。凌城鎮村公路村村公路全部實現黑色化、網路化,並開通通往各村的公交車。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大市場的建設,凌城木業交易市場已成為蘇皖邊界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

社會事業

凌城鎮建築
凌城鎮建築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以“建設平安凌城、創建最安全地區”為目標,凌城鎮加大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積極化解各類社會矛盾,著力打造“平安凌城”,營造最佳投資環境和最佳居住環境。此外,改水、鎮村道路、大病風險合作醫療、教育等工作均取得顯著成效。凌城鎮有大型水廠2個,60%以上農戶參加合作醫療,有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8所,兒童入學率達100%。

獲得榮譽


凌城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凌城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