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磊

中國大陸著名影視學家

楊新磊,男,1974年12月28日出生,陝西寶雞市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大陸著名影視學家,活躍的傳播學者。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74年12月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

教育經歷

時間(入學時間——畢業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xx——1998年7月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電視編輯專業文學學士
xx——2004年7月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文學碩士
xx——2015年6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建築文化專業工學博士

主要成就


教學成就

楊新磊照片
楊新磊照片
1999年10月隨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4攝製組赴日本東京都、橫濱國立大學採訪能劇藝術。2005年1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協和神學院訪問學者,拍攝基督教題材紀錄片並研究Visual Art History of Christianity。2009年11-12月,率學生兩度赴美國Whittier College和Hollywood學習“The Core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Cinematography and Film Post-production in Foreland”。2014.10-2015.7,美國中文電視機構資助的博士後項目“The Orientation and Programmingof Chinese Television in USA and Analysis to its Audience”課題組首席研究員。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平谷學院講師。 2009.9~2010.9,任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傳媒系副教授、學科帶頭人。2013.9~2014.7,任河北傳媒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8~2015.6,任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盤山學者,特聘教授。2015.6~2019.1,任數個國家級課題組研究員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教授,碩導,學科方向帶頭人。兼任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講座教授,河南平頂山學院客座教授,CCTV-6電視電影“百合獎”學術評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等4家核心期刊盲審專家。
楊新磊教學照
楊新磊教學照
截至2018年底,已出版《理論之“在”與影像研究》、《空間之間 象外之象》、《影視重大訴訟精選案例之實證研究(1980-2017)》共3部專著,合計200餘萬字。與人合作的編著《影視重大訴訟之實證研究》(35萬字)也已出版。此外,又完成《建築與影像的互文性:一種現象學交叉研究》、《電視與國學》、《藝術類通用數字技術教程》、《中國早期電影人的婚戀姻親研究》、《江湖夜雨卅年燈》共5部書稿,合計近200萬字,正在陸續出版中。已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國外學術期刊2篇,SCI收錄2篇,A&HCI收錄3篇,CSSCI、北大中文、RSSCE等國內核心45篇。論文 獲國際傳播學會2009年度一等獎、教育部“百優創新”一等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次,參與教育部住建部課題4次;主持國家廣電總局課題2次,主持省級課題6次,主持中央電視台課題1次,主持校級或企業課題6次。
精通攝影,諳熟影視後期技術包括數字特效。曾導演長紀錄片《中國基督教》、電視劇《天缺一角》、動畫短片《拜水丹江 問道南陽》、電影《群英會》、電影《法門寺之俠女神器》等。

人物評價


楊新磊課堂照
楊新磊課堂照
他是中國傳媒學界成功實現跨界融合的第一人,具有紮實的影視技術背景和系統的工學理論素養,技藝兼備,建樹了令中外同行耳目一新的範式與學說,在跨學科中,在文理互滲中,開創了藝術與媒介研究的新高度。
他證明了電視的媒藝二象性,刷新了影視運動攝影理論,考證歐洲建築史后闡明“蒙太奇源自包豪斯”,開展了諸多影視劇版本比較研究,運用高等數學澄清了一系列長期困擾中外影視界的重大疑難課題,首創了建築影像學,發現了藝術教育不可違逆的“壹藝律”。
楊新磊的學術探索,原創性強,交叉性強,影響深遠,多位國內外學術權威均給予積極評價,填補了多個學科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