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骨化
異位骨化
異位骨化是指在軟組織出現成骨細胞,並形成骨組織。
多半發生在大關節周圍,例如髖關節、肘關節等。常見於神經癱瘓的患者。發病機理不清楚。誘發因素可能是神經和生物電因素。早期局部有明顯腫痛,關節活動受限。晚期由於骨組織形成,導致關節活動限制。其基本病理改變是在纖維結締組織中,原始細胞增殖活躍伴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鈣鹽沉積,形成骨。成熟的異位骨化具有骨的結構,外層包裹纖維結締組織,裡面是成骨細胞,具有小梁結及類骨組織,中心是活躍的原始細胞。有人認為,異位骨化與骨化性肌炎有一定區別,後者是指肌肉組織由於損傷或者出血,導致組織機化,形成硬結和攣縮。一般有明確的局部損傷史。局部疼痛不一定很明顯,但有一定程度的活動受限。骨化性肌炎未必在關節周圍,而是比較集中在肌肉內。異位骨化的病因不很清楚,因此預防困難。其產生可能與損傷早期過度活動肢體有關。一旦發生異位骨化,原則上應避免早期對受累局部進行熱療,超聲波,按摩。緩慢、柔和的運動可預防攣縮。應採用漸進性運動練習,不當的治療會使骨化加劇。目前,在預防異位骨化方面有效的藥物為Didronel(Etridronate disodium)。
異位骨化
此葯具有調節骨化生物學作用的焦磷酸鹽的性質,在活體可防止軟組織鈣化。有報道內服活血化瘀消腫,利濕通絡的中藥,可使骨化消退,促進炎症吸收、鈣化。對妨礙活動的骨化的切除,必須等到9-12個月或骨化成熟,骨化靜止后才可進行。術后仍可用Didronel,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