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山

王銘山

王銘山,又名王明山,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革命黨黨員。1915年11月10日在上海外白渡橋成功暗殺北洋政府上海鎮守使鄭汝成,不幸被捕,英勇就義。

目錄

正文


王銘山,又名王明山,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革命黨黨員。袁世凱在北京攫取臨時大總統職務后,竭力擴充自己的嫡系,並對革命黨人舉起屠刀。1913年3月20日,根據袁世凱的密令,殺手在上海北火車站行刺宋教仁。這種倒行逆施使輿論嘩然,令民眾激憤。
袁世凱急於控制上海局勢,便委任曾做大總統府高等侍衛武官的心腹鄭汝成為總執事,命他率領“應瑞”、“肇和”兩艦護送臨時改編的海軍警衛隊1300多人直奔黃浦江,進駐江南製造局
隨著二次革命爆發,陳其美擔任上海討袁軍總司令,並設司令部於南市。此時,上海討袁軍約有7500人,吳凇要塞司令姜國梁也投向革命黨人。陳其美認為兵工廠是部隊的命脈,希望通過“磋商”接收江南製造局。然而,鄭汝成傲慢地加以拒絕。袁世凱聞訊,馬上任命鄭汝成和海軍總司令李鼎新為前敵指揮。
上海商界害怕發生戰亂,地方紳士李平書曾出面邀請陳其美、鄭汝成、李鼎新等會談,提出:“將製造局軍火一併封存,等南北大局定奪后,再行辦理。”鄭汝成態度強硬:“吾等奉袁大總統之命來此保護該局軍械,斷難違命。”
7月23日凌晨,陳其美指揮部隊向江南製造局出擊,激戰一小時,攻入該局第一道大門;敵軍憑藉有利地形固守第二道大門,鄭汝成讓黃浦江中各艦集中炮火猛轟,上海討袁軍的炮兵營被摧毀,失去攻堅能力。當晚,上海討袁軍再次從東、西兩側進攻,一度突破東柵門,但仍被黃浦江中各艦的炮火擊退;鄭汝成囂張地發出“炮轟南市”的威脅,陳其美為避免殃及無辜百姓將司令部撤往閘北。面對嚴重挫折,上海討袁軍並未氣餒,又相繼向江南製造局發動了幾次進攻,均因敵軍工事堅固,火力密集,雖經浴血奮戰,終不能克;由於鄭汝成故意向閘北炮擊,使租界當局找借口派巡捕和萬國商團進駐該地,從而逼迫陳其美把司令部遷至吳淞一帶。不久,鄭汝成率兵至吳淞口,與海軍部派來的幾艘軍艦及陸戰隊會合;各艦輪番猛轟吳淞炮台,陸戰隊也從側面襲擊,上海討袁軍被迫棄守轉移,最終不得不解散隊伍。陳其美先暫避租界,旋流亡海外。
鄭汝成因“戰功卓著”,升任上海鎮守使;接著,又兼任上海警備地域司令官、江南製造局總辦,並獲海軍上將之銜。他獨霸一方,胡作非為,上海從此進入黑暗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鄭汝成瘋狂追殺革命黨人,到處張貼告示宣布“留藏匪類者,處死”,讓軍警在南市、閘北等地挨家挨戶搜查;他對於藏身租界的一些上海討袁軍官兵,或與密探聯手偽造函件誘捕,或收買刺客下毒手,後來又按照袁世凱的電令以“劃分警權”名義滿足租界當局的擴張要求,換取其幫助捉拿“國事犯”。在這個袁世凱的悍將坐鎮上海期間,報紙上不斷登出“破獲亂黨機關”、“亂黨分子被正法”的消息,慘遭殺戮者數以千計,以至老百姓中曾流傳這樣的順口溜:“鎮守使署是鬼門關,黨人一去不復還。”
1915年秋,陳其美奉孫中山之命潛回上海。此時,鄭汝成號稱擁有“精兵十萬”,繼續唯袁世凱馬首是瞻。陳其美分析情況后,決心設法剷除他,這一是為去掉嚴重的軍事威脅,二是為替昔日攻打江南製造局和堅守吳淞炮台而犧牲的革命黨人報仇。
不久,陳其美得到一個消息:在日本大正天皇登極之日,日本駐滬領事館將舉行慶祝招待會;鄭汝成是上海頭面人物,以前曾隨使考察日本海軍接受旭日中綬章,肯定要親自致賀。他覺得必須抓住這個絕佳的機會,便立刻在機關召集骨幹會議,要求迅速物色一批機智靈活、槍法嫻熟的敢死之士。
11月9日,陳其美在薩坡賽路14號寓所與楊虎、孫祥夫共同進行周密部署。大家商定,明天讓那些被選中的敢死之士分組埋伏於鄭汝成可能通過的路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從滬南去日本駐滬領事館必經之外白渡橋。當晚,陳其美專門召見精於射擊的王明山、王曉峰,說:“欲在滬發難,必先殺鄭汝成,故殺鄭既所以倒袁,亦既所以存民國也,二君之意若何?”兩人毅然表示接受在外白渡橋狙擊鄭汝成的任務:“堂堂七尺之軀,獻之於國矣。”
再說鄭汝成,雖然把上海鎮守使署設於江南製造局龍華分局(今龍華路2577號),但常待在江南製造局,因風聞革命黨人絕不放過自己,整天不敢離開那戒備森嚴的辦公室。當他在燈下端詳著手上的日本駐滬領事館請帖,不禁左右為難:如果推辭,既有失面子也違背老袁旨意;要是去了,則可能會遭暗算回不來,到底怎麼辦呢?一邊的副官見狀,出了個主意:“黃浦近在咫尺,大人何不走水道?”鄭汝成拍了一下桌子說:“此舉堪稱出其不意,試看亂黨奈吾何!”
11月10日上午,各行動小組都進入指定地點,王明山懷揣數枚炸彈、王曉峰腰插兩支駁殼槍也出現於吳淞江畔。身穿海軍上將禮服的鄭汝成悄悄乘汽艇來到附近碼頭,然後不動聲色地鑽入小轎車,前往日本駐滬領事館招待會會場。中午時分,載著鄭汝成的小轎車緩緩駛上外白渡橋。王明山看清目標,立即扔出一枚炸彈,但因用力過猛沒投中。司機見事不妙,慌忙猛踩油門,企圖加快速度逃跑。王明山盯住不放,趕緊丟了第二枚炸彈,只聽“轟”的一聲巨響,車尾被炸壞。王曉峰乘勢衝上去,舉起駁殼槍連續射擊,使鄭汝成腦漿迸裂,馬上殞命。兩人見鄭汝成已死,放聲大笑,從容被捕。
在審問中,王明山、王曉峰鎮定自若,慷慨陳詞:“鄭汝成助袁世凱叛反民國,余等為民除賊,使天下咸知吾人討賊之義,且知民賊之不可為。”當法官追問主使者及同夥時,兩人一口承擔,堅不吐實,而且自豪地說:“吾為祖國立一大功,雖死無憾。”
袁世凱獲悉親信鄭汝成一命嗚呼,感到十分震驚,下令追封鄭汝成為一等彰威侯,擬在上海及其故里建專祠祭祀。他為加強防務,隨即裁撤上海鎮守使和松江鎮守使,另設松滬護軍使,並增派北洋軍第十師駐紮上海。儘管如此,革命黨人仍在上海堅持鬥爭,拉開了武裝反對恢復帝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