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鎮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下轄鎮
雲陽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地處南召縣東部,東鄰方城縣柳河鄉,南接太山廟鄉,西南鄰小店鄉,西鄰小店鄉,西北與小店鄉相鄰,北靠魯山縣團城鄉,東北皇后鄉,區域總面積134.86平方千米。
夏商時,雲陽鎮境域屬豫州;1978年,由雲陽公社改為雲陽鎮。截至2018年末,雲陽鎮戶籍人口為58770人。截至2020年6月,雲陽鎮下轄6個社區、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中段。
截至2018年末,雲陽鎮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夏商時,屬豫州。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縣衙。
1955年8月,改為雲陽中心鄉。
1958年,改為雲陽公社。
1961年,分置雲陽鎮和雲陽公社,同年復並為雲陽公社。
1974年,划離南召縣,成立河南省雲陽工區街道辦事處。
1977年,撤街道辦事處,復歸南召縣,仍設置為雲陽公社。
1978年,由雲陽公社改為雲陽鎮。
雲陽鎮地處南召縣東部,東鄰方城縣柳河鄉,南接太山廟鄉,西南鄰小店鄉,西鄰小店鄉,西北與小店鄉相鄰,北靠魯山縣團城鄉,東北皇后鄉,區域總面積134.86平方千米。
雲陽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量適中。
雲陽鎮境內河道均屬漢江水系;鴨河流域面積73平方千米,佔76%;雞河流域面積23平方千米,佔24%;境內總長34.65千米,徑流總量1.4億立方米,年排澇量0.5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3億立方米。
雲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雨澇、冰凍等。
雲陽鎮位於河南省南召縣東部32里,是民國時期南召縣政府所在地、南召縣火車站所在地、也是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所在地。
南召縣雲陽鎮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總人口有7.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5萬人,城鎮化率46.8%;另有流動人口744人。總人口中,男性40812人,佔52.3%;女性37188人,佔47.7%;14歲以下11133人,佔14.3%;15—64歲57611人,佔73.9%;65歲以上9256人,佔11.8%;以漢族為主,達7.48萬人,佔比95.9%。
2017年末,雲陽鎮常住人口為65081人。
截至2018年末,雲陽鎮戶籍人口為58770人。
雲陽鎮
有回、滿、蒙古、壯、土家、藏6個少數民族,共3199人,佔4.1%;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回1個民族,達289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3人。
2007年,雲陽鎮生產總值完成8.2億元,同比增長13%;鎮本級財政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完成1028萬元,同比增長2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359元,同比增長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億元,同比增長25%。2007年,雲陽鎮招商引資總額完成1.015億元,到位資金9850萬元,新上、擴建項目28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500萬元以上項目9個,1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
2011年,雲陽鎮財政總收入0.28億元,比2010年增長22.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16億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5610元。
截至2018年末,雲陽鎮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個。
2011年,雲陽鎮農業總產值1.98億元。雲陽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雲陽鎮生產糧食16580噸,人均213千克,其中小麥69250噸,玉米9595噸。雲陽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瓜果等。雲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雲陽鎮生豬飼養量2.9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
2007年,雲陽鎮工業增加值完成4.9億元,同比增長15%。
雲陽鎮是汽配、鑄造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汽配、鑄造、電機、服裝、土工材料、地毯、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雲陽鎮工業總產值為6.2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1%。2011年,雲陽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職工0.4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4億元;銷售收入達到億元的3家,有省級工業園區1個。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商業網點1600個,職工4800人;已成為省級花卉苗木專業交易市場。2011年,雲陽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億元。2011年,雲陽鎮出口總額0.8億元,主要產品為服裝,銷往法國、沙特、美國等地。
雲陽鎮
地名由來
雲陽鎮因境內南部古有漢雲陽關而得名。
興陽觀始建於宋,興盛於明、清;現存的古迹包括南天門、朝天閣、靈霄寶殿、仙人橋、老母洞、地府世界、無極宮、太清宮、閻羅寶殿、太和宮、關公殿、八仙過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等。
雲陽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雲彩燈,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幼兒園(所)33所,在園幼兒3840人,專任教師156人;小學35所,在校生7957人,專任教師3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9所,在校生2477人,專任教師2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0%,小升初升學、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705人,專任教師101人;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及教育機構3所。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
1990年10月,雲陽鎮建有電視差轉檯,發射(轉播)塔高60米,覆蓋半徑20千米;1994年8月,開通雲陽有線電視台。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36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51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0%。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有文化站1個。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有衛生院2家,村級衛生服務站25個;病床1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67張;有專業衛生人員189人,其中執業醫師46人,執業助理醫師27人,註冊護士5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1人。2011年,雲陽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住院手術530人次,出院病人0.45萬人。
2011年,雲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17戶,人數613人,月人均16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68戶人均2375人,月人均7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62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1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7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6人。2011年,雲陽鎮新增就業人員321人。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0.08萬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0.0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0.11萬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40個,固定電話用戶0.6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4.5萬戶;光纜線路總長250千米,主幹電纜達20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0.6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31萬戶。
水利工程
2007年,雲陽鎮投資650餘萬元,修建長1000米、寬30米的東濱河路及防護堤,建成寬170米、高2.5米的“人”字型攔水壩一座;投資240萬元。
橋樑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橋樑3座,總長度0.64千米。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50千米,生產能力50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3座,有主變壓器7台,總容量466500千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43條,總長度479千米,用電負荷2100千瓦,年售電累計完成0.5億千瓦時。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雲陽鎮有城區公園2個,公園面積11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3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35公頃,綠化覆蓋率30%。
建設發展
數字說話
雲陽鎮圍繞建設“工業強鎮、商貿重鎮、生態大鎮”的發展定位,集中精力抓大事,聚精會神謀發展,全力以赴求突破,實現了國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創新機制,優化環境,強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對外開放、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以機械、鑄造、礦產、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導的工業企業和以商場、超市為龍頭的物流商貿業日益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對財政的貢獻份額達到90%以上。
南召縣雲陽鎮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全鎮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全面進步和長足發展。
城鎮建設
一是加大建設資金投入。2007年共計投入資金7490萬元,創歷史新高。二是加大建設步伐。其中包括:投資650餘萬元,修建長1000米、寬30米的東濱河路及防護堤,建成寬170米、高2.5米的“人”字型攔水壩一座;投資240萬元,
在人民路安裝高檔果皮箱200餘個,並對鎮政府至向東口總長2000米的路段進行綠化、亮化,栽植香樟樹700餘棵,安裝高桿路燈70盞;投資300餘萬元,正在實施人民路的邊溝建設工程;投資50萬元,硬化三五五、大關、鹿鳴山風景區、西關等居民道路4000米;投資200萬元,修建李樓、鐵佛寺、陳溝等9個村“村村通”道路17公里;投資300萬元,貫通、硬化楊西至東花園鄉村道路7公里,
並在黑龍台建成89米長大橋一座;投資50萬元,建成東、西花園村部600餘平方米;投資210萬元,建成鎮計生宣技中心服務大樓和中心法庭大樓1800平方米;投資240萬元,建成一小、鐵小教學大樓2200平方米;投資5000餘萬元,建設住宅小區21處10萬餘平方米;
投資200餘萬元,完成鎮區安全飲水管網安裝入戶工程,使鎮區5000餘人受益;積極籌措資金50萬元,完成980個沼氣池的建設任務。
項目建設紮實推進。2007年全鎮工業招商引資總額完成1.015億元,到位資金9850萬元,新上、擴建項目28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500萬元以上項目9個,1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形成了恆雪麵粉、傑達特材、微特電機、天馬鑄造、興雲商貿等多家龍頭企業。
鑄造、汽配、微型電機、服裝、農副產品加工五大工業特色產業已經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總投資3.85億元的雲鑄公司450立方米高爐技改項目已動工上馬。它的建成,對支撐一方財政、富裕一方百姓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強。以文明新村、特色經濟專業村建設為重點,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總計投入資金120萬元,新建東花園、西花園村部2個,完善提高文明新村3個,新建大元文明新村1個。圍繞生態大鎮建設目標,持續推進園區、基地、專業村建設工程,以西花園辛夷專業合作社、朱坪花卉苗木協會為依託,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特色農業的市場化發展方式,走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道路,致力於發展特色經濟。截止目前,全鎮辛夷總量已達5.5萬畝,以油桃為主的林果業達到8000畝,花卉苗木總量達到1.5萬畝,“北部辛夷、南部花卉、東部油桃”三足鼎立,輻射發展的特色農業經濟格局不斷得以提升和鞏固。
民生問題得到改善。落實“兩免一補”資金150萬元,資助中小學生6850人次;報批城鎮低保對象307人,農村低保對象1641人,調查核實五保對象479人,低保、五保供養款物足額發放;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逐步展開;
積極推行“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新型工作機制,嚴格落實生育、節育、獎優、懲處四大政策,人口計劃正常運行,圓滿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強化土地集約利用,礦產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安全生產常抓不懈,信訪工作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雲陽鎮地處南陽市北大門,南召縣東大門,素有宛北名鎮、中州重鎮之稱,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五星級城鎮”之一。
旅遊資源豐富,鎮區內九里山,古稱韓信山,因韓信曾屯兵于山巔而得名;杏花山因“南召猿人”而聞名,猿人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鳴山區景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古南召八大景之一,素有“鹿鳴聳翠”之譽;興陽觀聞名河南。
興陽觀:在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南臨宛襄平原,有一歷史悠久之處--南召縣。此地古有“北扼洛陽、南控荊襄咽喉”之稱,是中原人類的發祥地之一。
並有丹霞寺、興陽觀、文廟、商鵲廟、華陽宮、樊梨花寨、張三丰故里等許多古文化遺址,其中較為完整地揭示了當地歷史文化古樸遺韻的就是興陽觀。興陽觀原名南石廟,位於南召縣雲陽鎮西南一華里處。廟觀三面環山,一方臨水,碧瓦紅牆,森嚴威整,是宛洛大道上的著名道觀。
興陽觀始建於宋,興盛於明、清。現存的八大古迹、十大勝景,包括南天門、朝天閣、靈霄寶殿、仙人橋、老母洞、地府世界、無極宮、太清宮、閻羅寶殿、太和宮、關公殿、八仙過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等經過南召道教協會孟興坤會長及前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建成規模,現正在成為香客遊人避暑療養、遊覽觀光之勝地。
雲陽丹霞寺景區
早在1990年就開始先後被省市縣各級政府授予“先進集體”“模範宮觀”等光榮稱號。1993年就被中國道教協會評為“全國先進集體”。興陽觀所收藏的獎牌、證書等不勝枚舉。
興陽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的祈福宗教活動及每年十月初八的廟會,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個經貿盛會,受到政府的一致好評。
南召縣雲陽鎮:河南省著名的歷史古鎮、人口大鎮、交通要鎮和經濟重鎮。
中原人類的發祥地
楚長城之源
楚王行宮地
中國玉蘭之鄉
中國辛夷之鄉
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
河南省首批重點示範鎮
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
河南省特別試點鎮
河南省衛生城鎮
河南省綠化工作模範鄉鎮
河南省農村科普示範鄉鎮
南陽市50強鄉鎮
南陽市“五星級”城鎮
南陽市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十一五成就”雙十佳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