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7條詞條名為張英的結果 展開

張英

福建仙游籍畫家

張英,生於1920,逝世於1984年,字千子,號長纓,仙游縣大濟鎮人。是一名福建仙游籍畫家。

個人簡介


張英(1920~1984年),字千子,號長纓,仙游縣大濟鎮人。幼承家教,7歲隨父學畫,13歲 隨父為寺院廟宇作重彩墨畫,大濟金井武林岩《林龍江傳說》壁畫,相當部分是張英畫的。張英16歲拜國畫大師李耕為師,受業期間和同學陳薰舉辦聯合畫展。民國33年(1944年),到泉州、廈門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時人將張英與黃羲、陳薰並稱“李門三傑”。民國36年,在上海舉辦畫展,即席揮毫作畫,名聲鵲起,同年加入中國畫會為會員。民國38年1月,在福州和李耕舉辦聯合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省人民科學館、博物館美術技術員。

生平活動


民國38年元旦,張英與李耕在福州南台青年會舉辦師生聯合畫展,深得好評,張英被譽為青年畫家。1951年6月,張英從仙游到福州任福建省人民科學館技術員,8月加入福建美術協會為會員,1952年8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同年底省人民科學館撤銷,成立省博物館,張英留任博物館幹事。1953年他與漆器藝人沈忠英合作的脫胎漆器荷葉瓶,參加福建省首屆工藝美展,獲特等獎,1954年,張英加入省文學藝術聯合會為會員。
1957年4月,他調到福州市特種工藝管理局任設計室技術員,同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1月下放到福州市工藝美術瓷廠任技術員,1959年他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繪製了山水畫“武夷之春”、“閩江風光”和漆畫“四季花卉”、“松鶴”等大屏風。同年9月,張英摘掉右派帽子,1961年調任福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設計員,併兼任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教師。1962年張英創作的脫胎人物彩塑“洛神”參加福州市工藝美展,獲一等獎。
1964年4月,他調到福州第一脫胎廠任設計員,此後定居於倉山區。他為工廠創作大量人物繪畫,並培養一批青年技術骨幹。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張英受管制和審查,被迫停止創作活動。
1972年10月以後,張英的歷史問題逐漸平反,開始恢復創作活動。1976年他為鼓山湧泉寺塑一尊1丈6尺的大金剛,深受遊客的好評。1977年他創作的人物彩塑“魯班”參加省第二屆工藝美展,獲得優秀作品獎,此後張英的國畫“羲之愛白鵝”、“草聖張旭”、“賀知章”等相繼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報刊上發表。在香港及南洋一帶嶄露頭角。
1980年春節,張英的國畫“十八羅漢”參加福州畫院在於山舉辦的第二屆榕城之春畫展,博得盛譽。年底,張英被評為省副工藝美術師,受聘於福州畫院及福州市國畫研究會。1981年底,張英創作的“李白醉酒”、“懷素書蕉”、“彌勒佛”、“觀音”等作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首屆福建畫展。1983年,張英應省政府邀請,準備一百餘幅畫稿,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取得巨大成功,受到高度評價。
張英秉性耿直,他的作品總是把傳統題材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寄以人民的喜怒哀樂。民國37年,他為抨擊當時民生凋敝的社會現象,創作一幅“粥少僧多”的畫,並題詞曰:“兵荒馬亂盡饑民,粥少僧多誰為憐”。“文化革命”期間,他滿腔義憤地畫“鍾馗捉鬼”圖,寄託著對江青反革命集團倒行逆施的憤怒。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以後,他連夜畫“嫦娥下凡”,題上:“人間傳喜訊,歌舞下廣寒”,抒發人民歡樂的心情。
張英擅長古典人物畫和雕塑,他的作品取材於道、釋和歷史人物故事,在其中寓於濃厚的生活氣息。他擅長以工筆與寫意相結合,粗、細線條並用的手法塑造人物,尤以佛像為佳。他在繼承其師李耕奇拙潑辣的藝術技法基礎上,兼收各派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筆墨奇拙見清新,潑辣中含嚴謹,構圖情景交融,意境深邃,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色彩淡雅,樸實無華。
1984年9月,張英因患胃癌逝世。享年64歲。

作品榮譽


1957年,創作國畫《荔枝大熟》參加全國畫展。1959年,赴京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繪製《武夷之春》、《閩江風光》和四季花卉、松鶴等。
1978年後,其作品《羲之籠鵝》、《草聖張旭》、《賀知章》、《和靖詠梅》、《九鯉飛瀑》、《柳宗元》等發表於國內外畫刊上;《宋慈》、《三仙醉酒》等參加省畫展,獲創作獎。
1983年,在香港、新加坡舉辦《張英人物畫展》,展出《蘇武牧羊》、《西施浣紗》、《木蘭從軍》、《岳母刺字》、《風塵三俠》、《八仙過海》、《十八學士登瀛州》以及創作屈原、陶淵明、關羽、蘇東坡、李時珍、陸遊、李清照、卓文君等30多個歷史人物。受到海外人士的高度讚揚。其《十八羅漢》、《屈原》、《太白醉酒》等畫作,行銷港澳、東南亞和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