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7條詞條名為張英的結果 展開
- 清朝著名文人
- 河南省曲劇團青年演員
-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 曾任福州軍區副政委、民政部副部長
- 中共中央特科紅隊成員
- 遼寧蓋平籍解放軍少將
- 國家三級演員
- 廣東梅州籍解放軍將領
- 北京市燃氣集團公司董事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醫生
- 東漢末年武將
-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 原興寧縣自衛大隊長
- 黨委委員
- 福建仙游籍畫家
- 廣西靈川籍解放軍少將
- 中國殘疾人游泳運動員
-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
- 四川省書法家
-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副局長
- 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 小說《武神主宰》的角色
- 《岳飛傳》中的人物
- 小說《三俠五義》、《七傑小五義》人物
- 吉林農業大學助教
- 武漢作家協會理事
- 原北京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所長
- 烈士
- 國民革命軍少將團長
- 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新村
- 四川資陽市監察局原副局長
- 江漢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 長治市委宣傳部幹部科科長
- 清水河縣單檯子鄉政府工作人員
- 濱州學院副教授
- 河南大學教師
- 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 廣東景惠管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 嘉峪關市人大常委副主任
- 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幹部(畫家)
- 巴宜區委宣傳部主任科員
- 萬寧市公安局政工室科員
-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教授
- 暨南大學翻譯學院講師
- 中國醫科大學副教授
- 蘇州大學材化部講師
- 山西大同大學教授
- 安慶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 石油儲運工程專家
- 寧波卓一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 南京華廈醫生
- 中國司法部裝備財務保障局副巡視員
- 小白電商及牛蛙網創始人
- 廣西科技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 遼寧法庫縣三台籍衛生兵
- 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團委書記
- 黨灣鎮中心幼兒園副園長
- 河北青縣實驗小學美術教師
- 山東煙台二中教師
- 1960年生北京市志願者
- 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
- 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 北京大學教授
- 律師
- 中歐國際醫院管理學院研究員
- 長寧區錦屏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
- 四川瀘州醫學院教授
- 陝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感染科護士
- 室內軟裝設計師
- 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 西南政法大學人事處處長
- 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工學博士
- 1956年生北京市志願者
-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
- 膠東戰鬥英雄
-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
張英
遼寧蓋平籍解放軍少將
張英(1916年-2015年9月21日)遼寧蓋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張英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2015年9月21日,吉林省軍區原政治委員張英同志(副兵團職)因病在大連逝世,享年99歲。
解放軍少將(1916—)
1936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延安炮兵學校第二大隊政治委員。抗戰勝利后,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第二團政治委員,第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炮兵第一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1949年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射炮兵學校政治委員,高級炮兵學校政治委員,炮兵學院政治委員,吉林省軍區政治委員,1971年3月~1976年10月任吉林省委常委。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16年出生,遼寧省蓋平(今蓋縣)縣人。
一九三六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延安炮兵學校第二大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第二團政治委員,第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炮兵第一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任志願軍炮兵師政治委員,1952年任高射炮兵學校政治委員,高級炮兵學校政治委員,炮兵學院政治委員,1970年任吉林省軍區政治委員。
一九六四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1916年,張英生於遼寧省蓋平縣。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蓋平縣中學讀書的張英不願留在東北當亡國奴。於是在第二年離開家鄉,考入設在北平的東北學院(這所學院是張學良創辦的,希望收留來自東北的流亡知識青年)。當時張英所就讀的高中6班可謂全校開展救亡活動的核心,很多同學後來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通過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張英逐漸對國民黨政權失望,西安事變后,他參加了中共領導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張英、丁鐵石等十多名學生千里迢迢前往山西。沿途他們遇到了南逃的國軍,親眼見到了潰軍畏敵如虎,卻對百姓敲詐勒索,大家無不為之氣憤和痛心,更加堅定了投奔共產黨和八路軍來救亡中國的信念。之後經過數次往返,1937年9月,張英在山西臨汾劉村鎮參加了八路軍的學兵大隊,從此揭開了其軍人生涯的序幕。
1938年1月28日,八路軍炮兵團在臨汾成立。這是我軍的第一個正規炮兵團,急需知識青年加入。很快,張英如願被分配到了炮兵團,經過大練兵后,開赴前線與日寇作戰。
1938年8月,八路軍炮兵團配合115師,在山西汾陽至離石的公路附近,與日軍展開了激烈戰鬥,取得了炮兵團成立后的第一場勝利。不過張英回憶這場作戰:“雖說當時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可是我們畢竟還是新成立的兵種。不說別的,彈藥奇缺,那時候一門炮只有幾發炮彈,每一發炮彈都是很珍貴的。”
為了彌補炮彈的不足,炮兵團官兵們就發揮聰明才智來造“土炮彈”。張英後來也回憶:“當時的炮彈奇缺,為了節省火藥,我們自己就想了個辦法――在彈藥里摻上了辣椒粉。一發炮彈打過去,漫天的辣椒粉嗆得敵人喘不過氣,我們的步兵乘機衝上去打擊敵人。在後來的戰鬥中,我們還創下了用一發‘辣椒炮彈’俘虜30多個敵軍的戰績。”
為粉碎抗戰期間國民黨發動的反共高潮,八路軍炮兵團回師陝甘寧邊區。在行軍途中,張英被任命為炮兵教導營的教導員。1944年底,延安炮兵學校成立,分設3個大隊,張英擔任第2大隊的政委。
抗戰勝利后,張英隨炮兵學校前往東北,收集日軍遺棄的火炮和器材,建設人民炮兵部隊。在遼寧撫順的煤礦洞里,他們發現了日寇隱匿的軍火,包括五六十萬發舊炮彈。張英帶領炮校官兵和工人,經過50多天的艱苦努力,將炮彈安全地運往牡丹江,後來這一大批炮彈對東北解放戰爭起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炮校正式遷移至牡丹江市,改名為牡丹江炮兵學校,張英調任牡丹江衛戍司令部政委。1946年5月15日,匪首王小丁發動暴亂,張英參與指揮了平叛作戰。當月民主聯軍炮兵司令部決定從炮校抽調大批幹部和學員,組建和擴建人民炮兵,張英被任命為炮兵第2團政委。張英即刻移交了地方武裝工作,會同炮2團團長張志毅,前往寧安縣炮2團駐地,從此踏上了新的戰鬥征途。
經過半年的軍政大練兵,張志毅與張英率領炮2團參加了“三下江南”(指松花江)。 1947年2月21日,炮2團奉命“二下江南”,配合第6縱隊殲滅城子街鎮之敵。炮2團冒著鵝毛大雪,連夜行軍,次日趕到城子街鎮外圍,將幾十門野榴炮在陣地上架好。9時50分,隨著前線指揮所發出的信號,數十門大炮齊聲怒吼,城子街鎮傾刻被淹沒在火海之中。接著,我軍步兵在強大炮火的支援下,很快突破守敵陣地,全殲敵新1軍新30師第89團。挾城子街戰勝之餘威,我軍又解放了九台和農安縣城,但張英在戰鬥中腿部負傷,所以只能坐在擔架上指揮作戰。
隨後,炮2團又接到總部命令:配合6縱,進攻德惠縣城。在張志毅召集全團幹部完成戰鬥部署后,張英也坐著擔架進行了戰鬥動員,要求全團發揚“勇敢頑強、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戰鬥作風,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戰,為正義而戰,“要打出我們的軍威來”。他還專門提到,要注意不斷總結戰鬥經驗,提高指揮水平和作戰能力。然而,德惠之戰因我軍攻堅的經驗不足,血戰數日,出現了敵我僵持狀態。鑒於敵人援軍已經逼近,總部遂電令6縱解圍撤退。
“三下江南”作戰結束后,張英參加了人民炮兵歷史上著名的韓家店會議,特別總結了炮兵部隊的戰鬥經驗。會議快要結束時,朱瑞司令員發現張英腿部負傷,便讓他乘美式吉普車前往哈爾濱就醫。醫生診斷後,認為張英的左腿肌肉已壞死,只有截肢才能保住生命。張英擔心一旦截掉左腿,必然會影響行軍作戰。於是,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在哈爾濱找到一位老中醫治療傷腿。萬幸這位老中醫醫術高超,張英的左腿奇迹般保住了。
1947年4月,張英接到炮兵政治部的命令,擔任炮4團政委。炮4團是1946年在延吉地區組建的,同樣以延安炮兵學校的幹部為骨幹,轄3個炮兵營、1個直屬高射炮連和1個警通連,裝備主要是繳獲收集的日式火炮。在1947年的夏季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決定攻取四平城。張英奉總部命令,率領炮4團3營渡江赴戰(團長朱光留在寧安縣,主持其餘部隊的練兵工作)。
在四平攻堅戰中,東北民主聯軍共投入了3個縱隊,配合總部直屬的5個炮兵營。6月14日,對四平城的總攻正式發起了,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各縱隊先後突破了敵軍陣地,插入敵軍城防縱深,展開了逐街逐屋的巷戰。這場四平攻堅戰可謂空前激烈,炮4團3營也遭受了較大傷亡,7連連長孟繁友等不幸犧牲。我軍經過連續半個月的苦戰,最終將敵人壓縮在城東北角,但敵人仍然依託樓房頑抗,用火力封鎖了各路口要道。此時,國民黨軍的增援部隊逼近了,上級便命令前線部隊立即撤退。
張英率領炮4團3營將孟繁友等的遺體安葬好之後,立即順著四平至梅河口的公路前進,回到黑龍江海龍縣整訓待命。期間,全營官兵大力發揚軍事民主,認真地總結了戰鬥的教訓:第一,此役選定的炮兵陣地比較暴露,結果招致了敵人炮火反擊,直接造成孟繁友等官兵犧牲;第二,在我軍向敵陣地縱深推進時,沒有肅清前方的敵火力點,導致步兵推進緩慢;第三,步兵選擇的突破口過多,不能集中絕對優勢的炮火,也沒能徹底摧毀守敵的要害部位。
1948年3月,我軍再次發動了四平攻堅戰,炮1團、炮2團和炮4團奉命配合。3月12日總攻開始,我炮兵各連都採取抵近射擊方式,以準確的炮火摧毀了敵前沿工事,掩護步兵突破了敵軍防線。接著,我炮兵火力向敵縱深延伸,必要時以單炮隨步兵前進,提供及時支援。
攻堅過程中,炮4團1營1連連長王斌率部跟隨第7師入城巷戰,步兵指到哪裡,炮兵就準確地打到哪裡,摧毀了敵人許多碉堡工事,多次使步兵逢險化夷。第7師指戰員紛紛為炮兵歡呼叫好,稱讚炮兵是“戰爭之神”,並表示有“戰神”掩護,步兵定能“如虎添翼”,無往不勝。接著,炮4團3營佔領四平北面的高地,配合1縱迅速突破了守敵防線,向四平城區中心發展。就這樣,在我軍步炮協同的強大攻勢下,守敵迅速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不到一天的時間就使軍事戰略要地四平落入我手。這場勢如摧枯拉朽的城市攻堅戰,充分證明我軍炮兵的戰鬥能力有巨大提高,已經成為一支能有力協同步兵作戰的力量。
1948年8月15日,東北野戰軍成立了炮兵縱隊,蘇進任司令員,邱創成任政治委員,下轄5個炮兵團、2個高射炮團和戰車團,張英仍任炮4團政委,隨部投入遼瀋戰役。
四平攻堅戰勝利結束后,炮4團的2營、3營奉命到吉林以南的煙筒山整訓,1營則由李應嘉營長率領,隨6縱開往長春前線作戰。
我軍解放四平之後,長春國民黨守軍的陸路交通完全斷絕,只能依靠空運進行補給。炮4團1營投入長春圍城戰後,以野炮和加農炮封鎖機場,迫使敵人只能傘降空投。為了進一步切斷敵人的空中運輸,總部決定調炮4團全部投入長春圍城戰。當時,炮4團已擁有相當數量的高射火器,包括1個高射炮連和1個高射機槍連。
1948年6月,朱光和張英率領團主力晝夜兼程趕往長春,來到圍城指揮所,得到的戰鬥任務是:第一,控制長春飛機場,遏制敵人的空投活動;第二,干擾和破壞敵軍指揮機關;第三,徹底壓制敵重武器發射陣地;第四,支援步兵作戰;此外,還要負責機動支援。
朱光和張英領受了任務后,率領營連幹部現場勘察,明確劃分了作戰地段,並與步兵指揮員進行了協同工作準備:1營的野炮 1連、3連在城東,加農炮2連和高射機槍連在城南,支援獨立第6師作戰;2營的榴炮4連、5連、6連在城東南,支援獨立第7師和獨立第10師作戰;3營的榴炮7連、8連、9連在城西,配屬第12縱隊行動。
當時最重要的任務是破壞敵人的傘降空投,團黨委為此動員全團的指戰員獻計獻策,同時命令高射炮連和高射機槍連晝夜觀察,“人不離炮位”,確保及時準確地捕捉到目標,做到“令發炮響”,不準敵機飛臨上空。接到命令后,野炮1連和榴炮9連召開了“諸葛亮會”,提出“利用彈道弧度的最高點,配合定時引信空炸,重點打擊企圖精確空投的低空敵機”的作戰方案。實戰證明,這個戰法收到了預期效果,後來在全團普遍推廣開來。
就這樣,每當敵機飛臨長春上空,地面上頓時槍炮齊鳴,我軍對空射擊部隊織成了一張密集的火網,高射炮炸點的火花始終不離敵機左右,威脅極大。敵機嚇得再也不敢低飛,便改為在高空空投,但這樣一來,空投的準確度很低,給長春守敵的補給收集作業造成了很大困難。有時候,敵機為了躲避高射炮威脅,乾脆躲在雲層上方亂扔一氣,甚至沒有飛到長春上空就拋下物資,倉皇離去。白色的降落傘,黃色的麻袋包,經常一包一包地落到我軍陣地上,打開檢查,全是大米、白面、服裝、彈藥等。就這樣,在我軍強大的制空火力威懾下,敵人的空投補給愈來愈困難,守軍衣食無著,自然軍心渙散。
我軍攻克錦州之後,長春守敵更陷入了絕境。在四面楚歌的形勢下,長春守軍第60軍起義,隨後新7軍投誠。10月21日,長春守軍主將鄭洞國走出指揮部,放下武器。當天下午2點,張英進入長春市區,來到原關東軍司令部大樓,見到在長春受降的我軍代表解方。解方熱情地與張英握手,說:“在解放長春的戰鬥中,你們炮兵4團起了關鍵作用,貢獻很大!”
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后,第四野戰軍組建了特種兵司令部,轄炮1師、炮2師、戰車師和高炮師。1948年12月28日,四野在瀋陽正式組建了炮1師指揮所,師長彭景文,政委劉澄瀛,張英任副政委。炮1師指揮所下轄第25、第26、第27炮兵團,即原來的炮1團、炮2團和炮4團。
炮1師很快率炮25團和炮26團出征,進關參加天津戰鬥,只有張英率炮27團暫留瀋陽,負責接收國民黨軍的重榴彈炮――東北野戰軍在遼西會戰中繳獲了廖耀湘的東北“剿總”重炮第7團,該團在東北戰場上很少參戰,大炮都還比較新,炮彈數量也很充足,因此特種兵司令員肖華希望張英儘快讓炮27團換裝,爭取參加天津攻堅戰,讓這批大口徑火炮在前線發揮威力。有意思的是,肖華當面交給了張英一封信,是四野副政委李富春寫的,指示後勤部長葉季壯:“見信后,立即交給張英同志三千兩黃金,以備在東北地區購買拉大炮的馬匹。”
原來,國民黨軍重炮第7團裝備的是日本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彈炮,都是用騾馬牽引機動的。該團原本有近3000匹大洋馬,但後來因飼養不良,到1948年初還剩下三分之二。我軍接收了這個炮兵團后,很快遇到了馬匹不足的問題。現在四野撥出這麼多黃金,就是鑒於平津戰役緊急,必須儘快讓這個重炮團發揮戰鬥力。張英自知責任重大,親率警衛班和2輛吉普車,把這批黃金安全地運回部隊。接著,他毫不停歇地組織人員購買馬匹,抓緊全團的換裝和訓練工作,很快就形成戰鬥力。隨後,他率領全新的炮27團從瀋陽出發,進關參加解放天津的戰鬥。
炮27團到達前線時,天津攻堅戰已經打響,遂立即投入了戰鬥,並以炮3營作為遠戰炮兵,壓制敵炮。當時四野參加天津攻堅戰的還有炮2師(包括裝備日式150毫米榴彈炮的炮28團和裝備美式155毫米榴彈炮的炮29團),共有幾十門15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這恐怕是天津國民黨守軍萬萬想不到的――天津守將陳長捷還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火力來計算,認為解放軍沒有強大的炮兵,無法對付堅固工事。
在天津戰役期間,炮1師的3個團都充分發揮了炮火威力,狠、准、穩地打擊了頑抗的守敵,配合步兵攻克了無數的堡壘。黃登保指揮的炮25團以1營、3營支援第38軍作戰,在城西轟開了60米寬的缺口,接著就伴隨步兵向縱深發展,最後佔領敵警備司令部,俘虜陳長捷;炮25團2營則配合第46軍作戰,在天津城南方向達成突破;趙慶豐指揮的炮26團尤其英勇,配合第45軍在城東進攻民權門,重點打開了突破口,戰後受到四野首長的通報表揚。
北平和平解放后,我軍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整個古城都沸騰起來。在威武的入城部隊行列中,有炮1師炮27團的大口徑重榴彈炮,有炮2師的摩托化牽引重榴彈炮,還有加農炮、高射炮、坦克裝甲車輛等。由諸兵種組成的大軍由北平南苑開進城內,昂首挺胸地在前門箭樓前接受檢閱,站在街道兩旁歡呼的則是成千上萬的北平市民。這一幕永久地定格在歷史的記憶中。
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后,炮1師奉中央軍委命令,由王珩副師長率領炮25團四野先遣兵團南下,由彭景文師長和張英率領師部、炮26團和炮27團,並臨時配屬炮29團和炮28團的3個連、一個高射炮團,前往太原前線,支援華北部隊作戰。
1949年2月23日,彭景文和張英率部出發,徒步行軍500餘里,3月2日抵達石家莊市。由於他們途徑的都是老根據地,沿途受到了群眾熱烈歡迎:每當逢村過鎮,當地的老百姓都圍堵在路口,將雞蛋、紅棗塞進戰士們的挎包里,將紅糖水、茶水端到戰士們的面前,一張張的笑臉,都表達著勞動群眾對子弟兵的熱愛。當老鄉們看到炮1師的壯盛陣容,尤其是那種8匹馬拉的大口徑重炮時,無不大開眼界,激動興奮地高呼:“解放軍萬歲!”
炮1師在石家莊停留3天,然後搭火車抵達太原前線。華北第18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在火車站一邊緊緊地同彭景文、張英緊緊握手,一邊激動地說:“可把你們盼來了!……我們兵團的炮兵太少,彈藥也很少。敵人仗著炮兵的優勢,使我們吃了不小的苦頭。你們炮兵1師來太原參加作戰,這下子可就好了。”
32萬解放軍雲集太原城下,前線統帥部組織各兵團代表到炮1師參觀,讓代表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炮29團的機械化美式“十五榴”和炮27團的騾馬化日式“十五榴”。他們目睹了這些威武的大口徑重炮,無不歡欣鼓舞,回部隊宣傳后,全軍士氣大振,鬥志異常高昂。
1949年4月20日,我軍開始向太原外圍發動攻勢。炮1師由前線統帥部直接指揮,重點對付敵人的炮兵和觀察所。久經戰鬥鍛煉的炮1師這次又發揚了“快、准、猛”的戰鬥作風,以雷霆萬鈞的強大炮火先發制人,摧毀了雙塔寺和黃家墳的敵炮陣地,敵軍炮兵毫無還手之力。炮27團的苗華炮5連更是充分發揮了大口徑重炮的威力,一發發炮彈都準確地命中目標,摧毀了敵人2門150毫米榴彈炮。在四野炮兵的強大炮火面前,步兵目睹炮兵的神勇,紛紛興奮地高呼:“炮1師的大炮打得准!打得狠!好開心啊!”
在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次日,即 4月24日凌晨5時30分,我軍發起了對太原城的總攻。隨著3顆紅色信號彈升空,3個炮群共數百門大炮同時向太原的防禦陣地開火。炮聲如滾滾巨雷掠過,烈焰拔地衝天而起,濃煙籠罩全城。我軍重炮發射出一排排炮彈,在城牆上開花爆炸,彈片和碎磚亂石四處飛濺,僅半小時炮擊,便在太原的東、南、北三面打開突破口。我軍步兵伴隨著衝鋒號,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城內推進。守軍徹底崩潰,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有一個國軍士兵投降時還抱著1枚未爆炸的150毫米榴彈,渾身顫抖地帶著哭腔說:“你們的炮彈太厲害了!”
太原解放后,炮1師又奉命南下渡過長江,參加解放中南。當中南地區獲得解放后,炮1師又回到北大荒屯墾,1950年10月張英政委隨炮1師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狠狠打擊了“聯合國軍”的氣焰。
1964年,張英被授予少將軍銜。在建國后的和平年代里,他先後擔任炮兵學院政治委員、吉林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綜合來說,張英是人民軍隊中的一員儒將,具有相當高的文化素養,其晚年所著戰爭回憶錄史料豐富、文采燦然,也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