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石父

虢石父

周幽王以虢石父為上卿,祭公為司徒,尹球為大夫。石父善諛好利,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國人皆怨。社會矛盾加劇。傳言石父勸幽王登驪山烽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以戲諸侯。褒姒開懷大笑,幽王遂以千金賞虢石父。最後導致西周的滅亡。

簡介


虢(guo)石父(?─前771年),又稱虢公鼓,西周人。楊寬《西周史研究》認為「鼓是名,石父是字」。

史實


周幽王,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中國西周末代君主。在位時,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地震、旱災屢次發生。周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后與宜臼逃回申國。公元前772年,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后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

故事


烽火戲諸侯

據傳只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兒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無道,到處尋找美女。大夫趙叔帶勸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惱羞成怒,革去了趙叔帶的官職,把他攆出去了。這引起了大臣褒珦的不滿。褒珦來勸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關進監獄。褒珦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其子將美女褒姒獻給周幽王,周幽王才釋放褒響。周幽王一見褒姒,喜歡得不得了。褒姒卻老皺著眉頭,連笑都沒有笑過一回。周幽王想盡法子引她發笑,她卻怎麼也笑不出來。虢石父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西戎侵犯我們的京城,在翻山一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萬一敵人打進來,就一連串地放起烽火來,讓鄰近的諸侯瞧見,好出兵來救。這時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沒用了。不如把烽火點著,叫諸侯們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些兵馬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就會笑的。您說我這個辦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著眼睛,拍手稱好。烽火一點起來,半夜裡滿天全是火光。鄰近的諸侯看見了烽火,趕緊帶著兵馬跑到京城。聽說大王在細山,又急忙趕到細山。沒想到一個敵人也沒看見,也不像打仗的樣子,只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辛苦了,各位,沒有敵人,你們回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當,十分憤怒,各自帶兵回去了。
2012年初,北京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后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一笑千金

褒姒瞧見這麼多兵馬忙來忙去,於是笑了。周幽王很高興,以千金賞虢石父(即一笑千金)。後來,西周首都鎬京被犬戎包圍,幽王求救,諸侯王都以為幽王又戲諸侯,便沒有再來。而周幽王見救兵不至,犬戎日夜攻城,便讓虢石父帶頭突圍,虢石父本來也不是能打仗的人,但不敢違抗周幽王的命令,只得勉強應命,率領兵車二百乘,開門殺出。申伯在陣上看見虢石父出城,指著虢石父對犬戎大王說:“這是欺君誤國的賊人,不能把他放走了。”犬戎大王聽了說:“誰能幫我擒住他?”犬戎將軍孛丁說:“小將願往。”舞刀拍馬,直接向虢石父衝去。斗不上十合,虢石父便被孛丁一刀斬於車下。

虢石父遺物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中也收藏著一件青銅,它通高19厘米、口縱25.2厘米、口橫30.6厘米、腹深5.8厘米。銘文為“虢碩父乍(作)旅,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它的四壁相互連接構成長方形器口,並且由外向內略微傾斜,底部是以長方形為住器身,器蓋、器身兩側均各有一個獸首形耳,獸首怒目圓睜,威嚴不容侵犯。整件器物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象鼻卷體夔龍紋,紋飾以器身正中為軸向兩邊對稱的鋪展開來,在周圍還裝飾有竊曲紋,竊曲紋圖案扁長,方中有園,圓中有方,使整件器物流暢飽滿,莊重且大氣。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簋。”的基本形製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一件文物在告訴我們它的用途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透過它了解當時的大時代背景,看到一些歷史人物的生命軌跡,生前的一切都被靜止的記錄了下來。應該說,虢石父對西周的衰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就是這樣一個“亡國之君”,對於三門峽虢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史料顯示,當時,三門峽虢國疆域東起澠池縣,西到靈寶市,南至盧氏縣,北達山西平陸縣,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100公里,大體與現在三門峽轄區一致,與當時的齊晉楚相較,虢國也許微不足道,但與王畿之內的其他封國相比,它毫無疑問是大國,也是一個地沃水豐礦產豐富的大國。歷史總是公正的,無論是聖賢還是平民;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會永久地記憶在歷史的年輪里,讓後人去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