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嶼街道

嵩嶼街道

嵩嶼街道成立於2015年1月,地處廈門島西部,海滄區南部,九龍江出海口北岸;東以廈門西港與廈門島隔海相望,東南、南,西北毗鄰東孚鎮。區劃代碼:350205003,長途區號:0592,郵政編碼:361026,車牌號碼:閩D。

2003年海滄區成立時,轄有海滄、東孚兩鎮,以及3個農場。2006年1月,海滄鎮拆分為海滄街道新陽街道。這次海滄街道的行政範圍調整之後,海滄區將形成“三街一鎮”的格局。

2015年,經廈門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複,同意海滄街道辦事處分設為海滄和嵩嶼兩個街道辦事處。

2019年11月21日,入選第三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標兵名單。

2020年1月8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嵩嶼街道入選2019年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公示名單(公示期為2020年1月8日至1月14日)。

建制沿革


唐代始為海濱聚落,三面環海,稱海口,轄內有溪名滄江,宋屬漳州府龍溪縣永寧鄉新恩里一都、二都、三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置海澄縣,轄之。
海澄縣,古舊縣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析龍溪縣之靖海館及漳浦縣部分地置,治今福建省龍海東南海澄鎮,屬漳州府。清仍屬漳州府。1960年再與龍溪縣合併,改名龍海縣,以兩縣各取一字得名。
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閩國,海滄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海滄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龍溪縣、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北宋時和新垵地改屬漳州。元屬漳州路。明屬漳州府。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福建按察分司置寧武道、延汀道、漳泉道三道,泉州府屬漳泉道,漳泉道管轄泉州、莆田、漳州。洪武二十九年(西元1396年),福建按察分司調整合併為建寧道、福寧道二道,泉州府屬福寧道,福寧道管轄福州、寧德、泉州、莆田、漳州。明朝嘉靖年間分別隸屬興泉道和汀漳道。清代開始,恢復隸屬福建興泉永道。
《聖祖實錄》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改置興泉道,領興化、泉州二府。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海防同知改駐廈門。《世宗實錄》卷五十三: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興泉道道治於泉州府屬廈門廳。《世宗實錄》卷一四三: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6升泉州府屬永春縣為永春州來道屬,改道名為興泉永道,至清末,興泉永道領府二一州:興化、泉州、永春州,直隸州一:永春州。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台廈兵備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起屬於興泉永道,興泉永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永春州、大田縣,道台自泉州移駐廈門。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同屬於福建省。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興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國3年改名廈門道,管轄廈門、莆田、泉州和大田縣。1912年,析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和大、小金門等島嶼置思明縣,4月28日,思明縣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福建軍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廢。
清朝恢復設汀漳龍道,管轄汀州府之縣、漳州府之縣,龍岩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閩浙總督郝玉麟奏請升龍岩縣為汀漳龍道直隸州,下轄龍岩、漳平、寧洋縣。清時統稱三都,設永昌保、集興上半保、集興下半保、崇隆保。1913年(民國2年)廢府設汀漳道。民國23年設督察區后,今漳屬各縣基本穩定。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龍汀省,下轄漳州、龍岩地區。民國6年(1917年)為海澄第四區。1940年屬第四區(駐海滄),為滄江鎮、金鐘鄉。1942年7月第四區改海滄區。1943年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區建鄉設保,進行鄉鎮並編。1945年撤海滄區,鄉鎮直屬縣轄。1946年5月調整鄉鎮保甲,三都有海滄、金霞2鄉。海滄鄉有路頭、大街、橫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樓、囷瑤、錦里、內坑12保;金霞鄉有貞庵、嵩嶼、石倉、溫厝、漸美、鐘山、東嶼、石塘、上丘、東社、巷內、霞東、霞南、鰲冠14保。
1949年09月26日,福建省政府決定,將原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設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行政督察區轄龍溪、漳浦、雲霄、詔安、東山、海澄、長泰南靖平和華安10縣。1950年09月14日,又改為龍溪專區,成立龍溪專區專員公署。龍溪區均轄10縣。1949年9月西部隸屬於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泉州、莆田、廈門。1950年7月,改屬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泉州、莆田、同安縣,后改名為晉江專區。
1951年06月,析龍溪縣城關區(共兩個區)設漳州市(縣級)。此時,龍溪區轄十縣一市。1955年3月,改龍溪區為龍溪專區,成立龍溪專員公署。
1958年,劃出龍溪專區海澄縣海滄、新垵(新垵、惠佐、林東、許厝、霞陽、田邊、翁厝等)2鄉歸屬同安縣。1960年海澄縣再與龍溪縣合併,改名龍海縣,以兩縣各取一字得名。
1958年10月,同安縣改划入廈門市郊區,1970年8月,再劃歸晉江地區(晉江專區),1973年9月,歸隸廈門至今。1978年划入杏林區,2003年8月杏林區駐地遷海滄鎮石塘並更名海滄區。海滄鎮管轄範圍不同海滄街道
1950年廢除保甲制,仍屬第四區。1952年轄海滄、青礁、囷瑤、錦里、貞庵、溫厝、漸美、石塘、東嶼、鰲冠、霞陽、新垵12鄉。1956年7月,將四區改名為海滄區,轄有海滄、囷瑤、錦里、石塘、新垵5鄉。1958年4月撤區並鄉,三都只設海滄、新垵2鄉。1958年8月,海澄縣與龍溪縣合併為龍海縣,原屬海澄縣的海滄、新垵鄉劃歸廈門市郊區,設海滄公社,領海滄、石塘、鐘山、貞庵、漸美、溫厝、東嶼、鰲冠、錦里、后井、囷瑤、青礁、霞陽、新垵14大隊1961年10月,海滄公社析設錦里、漸美公社,1964年5月,錦里、漸美公社復入海滄公社。1984年改為海滄鄉,1986年12月撤鄉改為海滄鎮。
1987年7月,廈門市郊區更名為集美區,轄之。
1995年10月劃歸杏林區,轄之。
1997年1月從杏林區劃歸海滄台商投資區。
2003年8月正式歸屬海滄區,再轄之。
2006年1月撤海滄鎮置海滄街道和新陽街道辦事處。
2006年3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海滄街道下轄海滄、海發、鰲冠、鐘山、溫厝、海達6個社區居委會,海滄、石塘、東嶼、貞庵、漸美、后井、錦里、囷瑤、青礁9個村委會。
2007年增設未來海岸社區居委會。
2008年11月25日析石塘社區析置海虹社區,漸美村委會析置海興社區。2010年古樓農場改村委會。
2015年1月,廈門市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海滄街道拆分為海滄街道和嵩嶼街道。調整后,海滄街道辦事處駐新大街29號,下轄海滄、溫厝、海興3個社區居委會,青礁、囷瑤、錦里、后井、漸美5個村委會和古樓農場、海滄農場。

行政區劃


嵩嶼街道辦事處則駐濱湖北二路1號濱湖大廈,下轄鰲冠、東嶼、鐘山、海發、海達、海翔、海虹、未來海岸、北附小9個社區居委會,石塘、貞庵2個村委會。
嵩嶼街道辦事處的名字源於孫中山———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就提出把嵩嶼建成“新式商埠”的構想。

地理環境


嵩嶼街道位於廈門市境西部,轄石塘、貞庵等2個行政村(場),東嶼、鐘山、鰲冠 3個村改居社區;海發、海達、未來海岸、海興、海虹、北附小、海翔等7個社區。街道常住人口6.9萬人,流動人口約4.1萬人。嵩嶼街道是歷史悠久的濱海漁村,著名歷史人物顏思齊、吳夲(吳真人、保生大帝)的故鄉。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嵩嶼街道
嵩嶼街道
地形以丘陵、台地為主,東南、東北臨海,北面靠山,地勢較為平坦。地貌從北而南呈“三高二低”特徵:北部有海拔933米的天柱山脈,天柱山脈南側是馬鑾灣沿岸的台地、平原,往南有蔡尖尾山、文圃山拔地而起,南部沿九龍江和廈門西側海岸是較為平坦的台地。

氣候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夏無冬,春秋相連。氣溫年較差小,為15.8℃,平均日較差為6.7℃,最高、最低溫出現月為7月和2月,代表春季和秋季的4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為6.6℃和6.9℃,春季氣溫低於秋季;年降水量較大,降水變率相對同緯度大陸地區小。

水文

嵩嶼街道
嵩嶼街道
南部三面環海,北部為馬鑾灣,東部為廈門西海域,南部為九龍江入海口水域。海域約為18km^2。分佈在廈門西海域西部島礁主要有火燒嶼、寶珠嶼、海滄嵩嶼等12個。轄內江東引水工程水源來自北溪引水工程低乾渠,途徑龍海境,在白礁進入海滄境。江東引水工程主要可灌溉龍海角美、錦宅等6個鎮及海滄區農田,年均飲水量6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34萬畝,是海滄街道最重要水源。古樓水庫位於古樓農場,牛屎溪流域,上遊河長2.16公里,比降36‰,集雨面積1.82平方公里,可灌溉農田133.33畝,同時為海滄自來水水源,年供水30萬噸。轄區有古樓、塢窟、龜山、三魁嶺、岩坑、朝陽等12座水庫,海堤長度7.042公里,水閘6座,北溪引水全長17.8公里。

其他資源

從20世紀50年代起,海滄街道就已成為中國國內花崗石G623的重要荒料基地,至2005年,花崗岩G623年產量約4萬立方米,90%以上出口,遠銷日本、東歐等地區。海滄鎮后井海灘上的鐵砂屬濱海砂礦,磁鐵礦砂達80%,面積1000平方米,厚1~20厘米。街道內植被為亞熱帶雨林,主要植被群落是:常綠針葉林、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叢生竹類、灌叢草坡。水產中的魚類資源主要有石斑魚、鯛魚、鱸魚、鰻鱺、羅非魚、草魚、鰱魚;蝦蟹類資源主要有長毛對蝦、斑節對蝦、三梭子蟹;貝類資源主要有牡蠣、花蛤、縊蟶、泥蚶。

自然災害

影響海滄街道的災害主要有風災、水災、旱災、地質災害、赤潮、其它災害如凍寒、雹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