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抗

竇抗

竇抗(?-621年),字道生,唐朝宰相、外戚,隋朝洛州總管竇榮定之子,太穆皇后族兄。

竇抗出身於河南竇氏,早年曾入太學,歷任千牛備身、梁州刺史、岐州刺史、豳州總管等職,襲爵陳國公。后因隋煬帝的猜忌,被免去官爵。他和唐高祖是姻親,太原起兵后前去投奔,被授為將作大匠。唐朝建立后歷任納言、左武候大將軍,參與平定隴西薛舉、洛陽王世充等割據勢力。

武德四年(621年),竇抗暴病去世,追贈司空,謚號為密。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竇抗年輕時姿容秀美,性情坦率,稍通圖史,受到舅父隋文帝的寵愛,曾進入太學學習,后授千牛備身、儀同三司

仕隋歷職

開皇六年(586年),父親竇榮定病重。竇抗親自服侍,一連五十餘天衣不解帶。竇榮定去世后,竇抗守孝盡禮,襲爵陳國公,累遷梁州刺史。離京赴任時,隋文帝親臨其家,命竇抗與母親萬安公主開懷暢飲,並大加賞賜。此後,竇抗歷任岐州刺史、幽州總管。
仁壽四年(604年),隋煬帝繼位。漢王楊諒不服,起兵反叛。隋煬帝擔心竇抗響應楊諒,便命李子雄馳赴幽州,接任竇抗的總管之職。不久,李子雄上奏煬帝,稱竇抗曾得到楊諒書信,卻沒有奏報朝廷。雖查無實據,但隋煬帝懷疑竇抗存有二心,將他除名為民,陳國公爵位由其弟竇慶承襲。

歸唐拜相

義寧元年(617年),隋煬帝命竇抗北上靈武,巡視長城。同年十一月,唐國公李淵攻入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竇抗得知,大喜道:“這是我竇家的女婿,豁達而有大度,真是撥亂之主。”他當即前往長安,投奔李淵,被任命為將作大匠。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竇抗則兼任納言。他深受高祖寵信,常被召入內室,飲酒談笑,極盡歡娛,有時甚至留宿宮中。唐高祖從不直呼竇抗之名,尊稱為兄,宮中之人皆稱其為舅。竇抗從不干預朝政,后改任左武侯大將軍,領左右千牛備身大將軍,並隨秦王李世民平定西秦薛舉,功居第一。

暴病去世

武德四年(621年),竇抗又隨李世民征討王世充,平定東都洛陽。當時,唐高祖在太廟封賜功臣九人,竇抗與堂弟竇軌都名列其中。不久,竇抗陪同唐高祖飲宴,突患暴病而死,追贈司空(《新唐書》作司徒),謚號為密。

家族成員


宗族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抗出身於河南竇氏。竇氏原是東漢大鴻臚竇章之後,因避竇武之難流亡於鮮卑拓拔部,改姓紇豆陵氏,累世為北魏大官。孝文帝改革時,複姓竇氏,遷居河南洛陽,遂為河南洛陽人。征北大將軍竇略生有五子,其中竇岳、竇善、竇熾並稱三祖,房支號為竇氏三祖房。
河南竇氏三祖世系表(竇善一支)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
竇善竇榮定竇抗竇衍(左武侯將軍)竇孝儉
竇孝威
竇孝忠(簡州刺史)
竇靜(民部尚書)竇逵(遂安公主駙馬)
竇遜(兵部侍郎)
竇邃(蔡州刺史)
竇誕(襄陽公主駙馬)竇孝德(慈州刺史)
竇孝立
竇孝沖
竇孝臻(夷州刺史)
竇孝誠(溪州刺史)
竇孝果
竇孝諶(潤州刺史)
竇孝禮(良原令)
竇干
竇師綸(太府少卿)竇尚義
竇尚烈
竇師武竇孝綽
竇孝約(開州刺史)
竇師仁
竇慶竇智純
竇智弘竇懷玉(婺州刺史)
竇懷昶
竇智圓(開州刺史)
竇琎(將作大匠)竇普行(饒州刺史)竇總(汾州刺史)

親屬

母親:楊氏,隋文帝姐姐,封萬安公主。
曾孫女:竇氏,竇孝諶之女,唐睿宗側妃,唐玄宗生母,封德妃,史稱昭成順聖皇后。

軼事典故


竇抗自幼便與唐高祖李淵交好。楊玄感之亂時,李淵正在隴右掌握兵權,竇抗對他道:“楊玄感作亂是上天給我們的啟示,李氏名應圖讖,正可趁機起兵。”李淵卻道:“這會招惹禍端,你不要胡說。”後來,李淵奪取關中,握著前來投奔的竇抗之手,道:“李氏果然能成就大事。”

史書記載


《舊唐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二十》

人物評價


蘇冕:創業君臣,俱是貴族,三代以後,無如我唐。高祖,八柱國唐公之孫,周明懿、隋元真二皇后外戚,娶北周太師竇毅女,毅則北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蕭瑀、陳叔達,梁、陳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齊、隋駙馬都尉;竇威、楊恭仁、封德彝、竇抗,並前朝師保之裔;其將相裴寂唐儉長孫順德、屈突通、劉政會、竇軌、竇琮、柴紹、殷開山、李靖等,並是貴胄子弟。比夫漢太祖蕭、曹、韓、彭門第,豈有等級以計言乎。
劉昫:竇威守道,竇軌臨戎,竇抗居喪,竇靜經略,竇璡音律,仍以懿親,俱至顯位;才能門第,輝映數朝,豈非得人歟?唐之昌也,不亦宜乎!溫、陳才位,文蔚典禮。諸竇戚里,榮盛無比。
宋祁:高、竇雖緣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結天子,廁跡名臣,垂榮無窮,時有遇合,故見諸事業。古來賢豪,不遭與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者,可勝吒哉!竇宗自魏訖唐,支胄扶疏數百年,所馮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