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接龍橋的結果 展開
- 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橋
- 廣西靈山縣靈城鎮古橋
- 浙江省景寧縣橋
- 廣西興安縣城水街石橋
接龍橋
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橋
接龍橋位於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攔河上,只有80餘米長,5米多寬,因為它的歷史傳奇聞名於鄂湘渝邊區,是來鳳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另在浙江省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有同名接龍橋。
接龍橋[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橋]
古時開江(新寧)縣衙按官制營造,坐北朝南。根據勘輿,認為座北一方的祖山自沙壩場方向蜿蜒而來,龍脈很遠,但臨近北門時卻被雙河阻斷。為培植風水,接龍進城,明代時期修造了大石拱橋,特取名“接龍橋”。在今天看來,為“接龍”而耗資修橋,顯得不可理解,似乎是缺乏科學意識的行政決策。但該地是交通要衝,為方便人們進城出城而修橋,卻又是十分必要而合理的了。事實上,巴蜀民間自古以來的許多生態文化價值取向,都往往是通過神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形式而得以實現的。比如“神樹”和“龍山”崇拜對於森林資源的保護,比如寄禹生殖崇拜的蛇圖騰對於動物多樣性的保護,再比如“拋灑五穀遭雷打”的宗教信條對於愛惜糧食的教育等,無不如此。這種形式以其至高無上的神聖性而發揮效力,是舊時代很多行政措施所無法代替的。
古樸而優雅,橋呈半圓形右拱,橋頭兩端是巨大的青石板砌成的百板路,連著夯峽溪兩岸的苗寨。橋下的溪水清澈歡快,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接龍橋是這裡苗民進行“接龍”活動的天然場所,到“接龍”那一 天,橋兩側和石板路兩旁都插上了彩旗,接龍隊伍由苗老師搖著銅鈴在前領行,充當“龍女”的主人身著盛裝、頭戴插花銀帽走在人群中間,隨後是鑼鼓、長號、嗩吶隊伍,浩浩蕩蕩從橋上走過。這種充滿著濃厚的苗家鄉土氣息的場面,常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澄海上華上坑村有一塊石碑,碑上題“接龍橋”三字。傳說這塊碑與宋帝咼有關。南宋末年,宋帝昺君臣被元兵所追趕,來到上華上坑村,那時剛好天降大雨,他慌忙躲入竹林中避雨。那竹子彷彿通了靈性似的,竹葉全都收攏起來,成了一片竹葉棚,使君臣一行不致於淋濕。當下帝昺龍心大悅。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君臣繼續趕路。可是,前面有一條大河阻住了去路,又找不見船隻,不知如何是好。宋帝咼長嘆:“難道此是絕路么?”話未說完,天上降下一道彩虹橫架河上。帝咼十分高興,趕忙過河,並立碑,賜橋名為“天義橋”。元兵趕到,把碑給砸了。後來,百姓又在橋邊豎了一塊石碑,上面書著“接龍橋”3個大字,位於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攔河上,只有80餘米長(?),5米多寬,因為它的歷史傳奇聞名於鄂湘渝邊區,是來鳳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龍橋的修建有一個傳說:攔河兩岸兩座山,南叫“玉龍”,北稱“翔鳳”,是龍與鳳的化身,只是被攔河“攔”斷龍脈,因此土家苗族人屢遭劫難。據說只要修一座石橋跨越攔河,接通“龍脈”,就會迎來“龍鳳呈祥”的好日子。為了謀求幸福,嘉慶13年(1809年),土家苗族人紛紛捐錢捐糧,請來能工巧匠,修起大小兩個石拱,並在石橋上精雕一條石龍,鑿上三個大字——接龍橋。1934年4月,賀龍率領紅三軍從湖南甘壁寨進入來鳳境內,攔河兩岸人民欣喜若狂,紛紛走上接龍橋,盼紅軍接賀龍,從此接龍橋便被賦予嶄新含義,成了人民心向革命的象徵。
接龍橋
接龍橋
天下所有的石拱橋上下橋都有石台階,這台階的作用除了方便通告外,主要還是使橋拱石受力占均勻而起到平衡作用。而接龍橋卻是世上少有的只有半邊台階的石拱橋。接龍橋始建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是目前廣西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據說,是一位名叫懷丙的和尚捐修的。懷丙和尚(生於公元936年前後),河北正定縣人。史料記載他因家境貧寒,從小出家當了和尚。他足智多謀,對橋樑的修建和改造有很深的造詣。修復趙州橋和從黃河中打撈起鐵牛便是他的成名之舉。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是唐代著名工匠李春建造的一座單孔石拱橋。到宋代時,由於年久失修,橋身歪斜,拱石間的換榫大多生鏽鬆動,到公元956年時,更成了一座危橋。趙州縣令不得不令封橋。而趙州地處往返京城的交通要道,封橋在當時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懷丙知道此事後,來到石橋邊實地察看,找出了引起石橋一歪斜移動的根本原因。經過精密計算,提出了加寬橋基,在大拱兩邊各增加兩個小拱的固橋方案。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巧妙施工,趙州橋由單孔石橋變成了五孔石橋。不僅得到加固而且更加漂亮了。山西蒲州黃河渡口上有一座浮橋橫貫黃河。浮橋的八條碗口粗的鐵鏈分別系在岸邊的八口大鐵牛身上。北宋乾德六年(公元968年)黃河發大水,浮橋被大水沖斷,鐵牛被斷橋帶入黃河中,縣令懸重賞徵求能將鐵牛找撈上來之能人。於是有人推薦修復了趙州橋的懷丙和尚。懷尚來到現場一看,即胸有成竹。他命人將兩條裝滿沙子的大木船停在鐵牛水處。兩船之間橫上一根大圓木,將圓木用粗麻繩和水下的鐵牛拴好,然後將兩條船上的沙子移走。他利用船的浮力順利地將鐵牛找撈了起來。懷丙和尚一生修橋無數,最令他得意的卻是修建興安靈渠上的 接龍橋。興安縣在宋乾德年間原名德昌縣,為避御諱,改名興安縣,即“興盛安寧”之意。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懷丙和尚雲遊廣西,來到靈渠,靈渠兩岸獨特的風景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渠水穿城而過,水街傍水而出,篷船依水而行,真有“漿腳揮波易,篷船買酒便”的感覺。特別是站在北門朝南看,渠西面的蓮花池、三疊泉,還有文昌閣和望樓。渠東面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鬧市、三疊泉、九井坊,青磚灰瓦,古色古香。但是,從渠的西面到渠東,除了渡船外,就得繞道萬里橋了,非常的不便。懷丙決定在北門鬧市區捐造一座石拱橋,除了便民外,主要還是表達他對秦鑿渠的眷念之情。據說,懷丙修接龍橋方法很特別。他不用傳統的修橋方法,將渠水阻斷,而是將橋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挖一個大坑,從坑內伸出三根粗大的拱形鐵條,搭向渠東。然後向坑內澆灌鐵汁,將鐵條固定。石橋的拱石先鑿好深槽,一塊接一塊地從渠西疊向渠東。八八六十四塊拱石,分三路整齊地鑲嵌在鐵條 上。在早上的霧氣朦朧中看橋,整座橋就像一隻龍身隱沒於身後三台嶺中,張開大口將下頦輕搭在渠東岸的龍頭,悠然地任人撫摸。當然,懷丙修接龍橋為什麼在橋東修有九級石階上橋,而橋西不留石階,成了接龍橋的千古之謎,引起了後人無數的猜測。最普遍的說法是懷丙和尚怕別人偷窺他的造橋秘密而特地命人用土將橋西填平,與後面的三台嶺連成一體的。那麼,接龍橋的橋名又是怎樣來的呢?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懷丙和尚起的名,另一種說法是乾隆皇御賜。當年橋修好后,懷丙和尚站在橋頭向東眺望,又見遠處狀元峰巍然聳立,正對著此橋峰旁九龍峽口內隱約可見數條巨龍蜿蜒朝蓮花池奔來,似有“九龍遙戲寶蓮珠”之意。懷丙和尚見狀,脫口而曰:“此地異象,我又用異法築橋,就叫‘接龍橋’吧。”
接龍橋
接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