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陳壽的結果 展開
陳壽
明朝南京兵部侍郎
陳壽(1440~1522年),字本仁,新淦(今江西新干縣)人。祖父志弘,洪武年間代兄戍遼東,成為寧遠(今遼寧興城)籍。陳壽少時家境貧困,拾金不昧,刻苦好學。跟同鄉賀欽學習。成化八年(1472)中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在視察宣城、大同邊防時劾去不忠於職守的宦官,又曾彈劾萬貴妃的兄弟及宦官梁芳,因而被關進監獄。獲釋后,升為都給事中。陳壽清廉耿直,粗衣淡食像一名寒士。為官40年,無家可歸,寄寓南京。他的住所簡陋不堪,不能蔽風雨。當他去世時,無錢辦喪事,尚書李充嗣、府尹寇天敘給他收殮。又過了多年,在親朋故舊的幫助下,才歸葬新淦。
弘治元年(1488),吏部尚書王恕提升陳壽為大理丞,遭大學士劉吉反對,未果。弘治十三年(1500),陳壽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今陝西榆林)。當時,火篩(蒙古貴族)數次到邊境擄掠,以往鎮守官員都不能抵禦而獲罪。陳壽到職后,布置間諜,搜集敵情,分軍馬十路互相聲援,軍威大振。下一年,火篩等部糾集大隊人馬殺來,他們先是以百餘騎兵引誘明軍深入,守城各將要求迎戰。而陳壽卻穩坐軍中,他分析了對手的兵力,判斷這是敵人的誘兵之計,於是他將計就計,沉著地指揮所部應戰。陳壽不顧花甲之軀,親自披掛上陣率領數十名騎兵到對方陣前,然後又帶領兵士們下馬席地就餐。蒙古軍隊不知這是何種戰法,為謹慎起見,慌忙退走。陳壽趁著對方的疑惑後退之機,命令部下吹響號角,頓時明軍各道兵馬乘勢追擊,打散了進犯的蒙古軍隊,明軍大勝。與此同時,朝廷派苗逵等重兵往助戰,而陳壽已奏捷報。孝宗皇帝大喜,進陳壽俸祿一級。
苗逵要乘勝搗火篩大本營,但須在延綏長期駐紮,而三萬匹戰馬每天所需飼料、芻草數量很大。陳壽建議將戰馬帶到邊境附近有水草處放牧,眾將官都有畏難情緒。陳壽率先跨馬出外放牧,其他將士也只得跟隨出去放牧。節約草料費用達數十萬兩。
打敗火篩后,有人勸陳壽將子弟的名字也列入戰士名冊中請賞。陳壽回答說:“我子弟不知弓槊,怎能與浴血戰士同受賞賜?”拒絕了別人的勸說,得到軍民一致讚揚。
弘治十六年(1503),陳壽升任右副都御史。正德初年(1506),劉瑾假傳聖旨,逮捕彈劾他的給事中戴銑、御史薄彥徽等。素來清正廉潔的陳壽得知消息后,冒死上書皇帝願以身相保。劉瑾得知后大怒,下令免除陳壽的二品官職,革除俸祿,並罰米2300石、布1500匹。
陳壽平時清廉不取,除去俸祿外,一無所有,被命罰米布,貧苦不能償,只好上書自訴,劉瑾也知道他的清貧,只好免除對他的物質懲罰。
1514年正月,陝西地方主官廖堂因貪暴無度激起民憤,吏部尚書楊一清認為陳壽剛直果敢、政聲極佳,又有過在陝北任職的經驗,熟悉陝西一帶的地理和人文,遂推舉他任陝西巡撫。正德九年(1514),起用陳壽為都御史巡撫陝西。他到陝后十天,出告示指出往昔施政的利弊,無不了如指掌。又動員陝西父老面陳得失及改革辦法。親自檢查斗斛等量器是否合標準,禁止官員低價買民物,平抑物價,深得人心。當時有數十大盜搶劫良民財物,陳壽率眾追捕,使盜賊屏息斂跡。為改革婚喪制度,陳壽下令:遭喪的不許久停柩,婚嫁不許索取財物,百姓都遵照執行。夏季大旱時,令各衢巷開渠以通陰氣,他又大清冤獄,謹慎用刑,減少殺戮。
當時,鎮守陝西的宦官廖堂十分貪暴。廖奉詔製作氈幄160間,用去數萬銀兩,但要把這些氈幄贈送權貴,另行製作,使百姓遭受深重剝削。陳壽警告廖堂,不要假借朝貢名義進行勒索,並下令搜捕數十名散居府縣魚肉百姓的廖堂爪牙。陳壽懲治了廖堂的勢力,官吏的風氣得到好轉。然而,陳壽的這次任職時間很短,僅半年後朝廷就調任陳壽為兵部右侍郎。
陝西軍民士商得知陳壽調離的消息后,傾城相送,把陳壽所坐之轎圍了個水泄不通,百姓們號哭挽留,難捨難分,陳壽深深為之感動,不得不因此推遲了一天行期。離開陝西的第二年,陳壽以年老為由請求辭官休養,但沒有獲得朝廷的批准。相反,為表示對陳壽多年清廉為官的肯定,朝廷還任命他為南京刑部尚書。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83歲的陳壽死於任上。嘉靖皇帝悲痛萬分,追贈其為太子太師,正一品官階。
陳壽高齡去世后,由於生前沒有積蓄,家屬竟無錢為之安葬。南京的兵部尚書李充嗣、應天府尹寇天敘等人,仰慕陳壽的品行和人格,出錢為他殯殮。數年後,由祖籍的親友資助,將陳壽歸葬祖居地江西新干,墓地至今尚存,後人還保留有記載陳壽名字和事迹的族譜,並把他奉為家族的楷模,世代祭祀不斷。
陳壽為官四十年如一日,不改清正剛直的作風,深為世人所稱譽。尤其是他終生奉行的“三不喜”原則——不喜隨意彈劾官吏;不喜為子弟親友爭功或謀取好處;不喜金錢財物,更是被後世廉政為官者奉為信條。
父親下死命令促其考科舉
據對陳壽頗有研究的歷史作家張嶔介紹,陳壽雖然出身軍人家庭,但家人卻反對他走從軍這條路。然而,在經歷過科舉拼殺、宦海沉浮多年後,他還是陰差陽錯地走上了戰場。
見慣了戰場上刀光劍影的祖父,並不希望陳壽過戎馬生活。於是,從陳壽開始記事起,父親就給他下了死命令:打仗有你哥去。你,要考科舉,中功名,光宗耀祖。
陳壽出生於江西新干,洪武年間,還是嬰兒的他就跟隨服兵役的祖父陳志弘到了遼東,居住在遼寧興城一帶。幼年時期,帶著家庭的殷切希望,他開始用功讀書。因家境貧寒,父親節衣縮食把他送進了私塾,幸運的是,他在私塾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師——賀欽。正是在這位恩師的栽培下,陳壽在仕途上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風采。
自幼種下“清廉”種子
陳壽的恩師賀欽,是當時有名的大儒,曾官至吏部尚書,退休之後在鄉間謀得一份教書的工作。他不但教給陳壽知識,更教給陳壽做人的道理,使得陳壽小小年紀便學到了做人的原則——不貪。
或許成為一名“清官”的命運,從陳壽拜賀欽為師的那一刻起就已註定。七歲那年,陳壽在放學路上發現了一個遺失的錢袋,他竟然在原地等了足足半個時辰,直到失主找回來將錢袋交還給失主後方才回家。
明代首位軍戶出身文科舉人
25歲那年,陳壽考中了舉人,創下了一項紀錄——明代第一位出身軍戶考取功名的學子。據張嶔介紹,陳壽的這次科考驚動了街坊四鄰,也給他的家族帶來了不少榮譽,但同時也讓父親對他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次年,陳壽背負著家族的期許,又考中了進士。當時正值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陳壽帶著一輩子做清官的信念步入了官場,獲得了戶部“給事中”(官職,正七品,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並監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糾彈官吏)的職務。
陳壽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督戶部的工作情況,並彈劾不法官員。雖然級別不高,但他在這一崗位中顯現出了他的為官本色。
巡視地方揪出驚天大案
在戶部任期內,陳壽明察秋毫,十分注重辨別是非真偽。明成化十七年五月,他到河北省宣化邊防巡視督察時,正巧當地在剋扣軍士糧餉。陳壽得知此事後,立即展開嚴查,發現近幾年一位叫梁方的官員剋扣了價值數萬兩銀子的軍糧軍餉。
陳壽隨即將梁方的貪污案上報總兵府,同時將其收監候審。在搜查梁方的住所時,除了繳獲滿箱滿箱的金銀贓款外,還意外發現了一封署名“萬通”的密信。
陳壽大吃一驚。原來,這萬通不是一般的人,是當時皇上最寵愛的萬貴妃的親弟弟,是內閣右輔、吏部尚書萬安的叔伯兄弟。
並且這封密信的內容還涉及到了一個驚天大案。信中,萬通指示梁方放行五車官鹽出境到西遼國。當時,官鹽是官府的專營商品,嚴禁出口,按明朝刑律規定,走私一車官鹽就可誅殺六親,萬通竟敢走私五車官鹽到西遼,更撇不清通敵之嫌。
執法嚴明彈劾權貴
通過調查,掌握了梁方親自開關放行五車官鹽往西北的事實后,陳壽立即趕回京城,直接前往內閣大臣、戶部尚書劉吉家中報告了這件大案。但劉吉礙於阻力,對此事的處理一再猶豫。
陳壽對劉吉說:“劉大人是國家的棟樑,不能因為這件事與萬通他們搞翻而受到傷害。這個案件是我發現的,一人做事一人當,就由我來寫奏書,揭露他們的貪腐嘴臉,即使受到他們的報復,我也不怕!”劉吉對陳壽置生死於不顧與貪腐權奸作鬥爭的勇氣表示欽佩,並說一定會把奏書直接交給皇帝。
令人意外的是,這封奏書不但沒有扳倒萬通,反而害了陳壽自己。幾天後,刑部雖然開始公開審理這樁走私案,最終結果卻是陳壽被判誣告,進了牢房。
幾年後,萬貴妃病逝,劉吉派人重新稽查萬通私運官鹽一案,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萬通被判死罪,陳壽得以平反昭雪,譽滿京城,並重新得到重用。
花甲之年上戰場殺敵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已是60歲的陳壽出任右僉都御史兼延綏巡撫。
延綏是陝北的兩座重鎮,在當時處在臨近蒙古部落的邊境。此前,蒙古經常襲擾明朝邊境,先後幾任巡撫官員都因為防禦不力而被朝廷撤職或問罪。
陳壽上任后,立即著手整頓軍旅,將軍隊分為十道,分別駐守在各個戰略要地,彼此互相應援,使得軍勢大振。
第二年,蒙古滿都魯等部落相約聯合進犯明朝邊境。陳壽不顧花甲之軀,親自披掛上陣,率領數十名騎兵到對方陣前,利用計策驅散了進犯的蒙古軍隊。
陳壽在擔任巡撫的幾年裡,整頓吏治,打擊盜匪和蒙古部落的進犯,維護了陝北邊境治安的穩定,深得當地百姓擁護,也受到了皇帝的嘉賞。
明弘治十六年,陳壽結束了短暫的戎馬生涯,回到南京任右副都御史。
“三不喜”成為官場廉政信條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陝西地方主官廖堂因貪暴無度激起民憤,吏部尚書楊一清認為陳壽剛直果敢、政聲極佳,遂推舉他任陝西巡撫。
到任后,陳壽首先懲治了廖堂的勢力,使官吏風氣有所好轉。然而,陳壽的這次任職時間很短,僅半年後就被朝廷調任兵部右侍郎。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83歲的陳壽在任上去世,嘉靖皇帝悲痛萬分,追贈其太師,正一品官階。
陳壽一生為官40多年,始終以清廉著稱,以至於耄耋之年的他在南京居住的房屋尚不能遮風避雨。他去世后,由於沒有留下任何積蓄,家屬竟無錢為之安葬,還是靠仰慕他品行和人格的尚書李充嗣和應天府尹寇天敘出錢為他殯殮。數年後,在祖籍親友的資助下,陳壽終於歸葬其祖居地江西新干。其墓地至今尚存,世代祭祀不斷。
直到今天,陳壽“三不喜”的為官原則依然為人們所傳頌,並成為歷代官場的廉政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