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燕鴴
燕鴴科燕鴴屬動物
灰燕鴴(拉丁學名:Glareola lactea)體長18厘米,淺色,似燕。上體沙灰,腰白;翼下復羽黑色;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白而端黑;尾平,但近端的楔形黑色斑使尾看似叉形。下體白,胸沾皮黃。棲息於大的河流沿岸洲賂的沙灘和沙石地上,以及附近沼澤和農田地帶。食物主要為昆蟲,有時也吃小的甲殼類和軟體動物。分佈於阿富汗東部、印度、緬甸、泰國、寮國和中國雲南。
灰燕鴴
棲息於大的河流沿岸洲賂的沙灘和沙石地上,以及附近沼澤和農田地帶,非繁殖期也出現於河口和海邊小水塘邊的沙地上。
常成群活動,飛翔敏捷而快速,尤其在黃昏時飛行最為活躍,同雨燕和蝙蝠一道巡獵。一直到天黑,仍然在地面上奔跑覓食。食物主要為昆蟲,有時也吃小的甲殼類和軟體動物,主要在水面和沼澤地上空飛翔捕食,也在地上追捕獵物。飛行時發出高調的prrit或tirrit聲。
中國分佈於雲南,不常見,為夏候鳥。繁殖於雲南南部及西南部,並於西藏東南部迪邦河谷高可至海拔750米。
繁殖期為3-5月。營巢於大的河邊裸露的沙地或沙石地上。常成群繁殖,僅在沙地上扒一個淺坑,即產卵於其中,有時坑內墊有少許枯草。每窩產卵2-4枚。卵的顏色為灰色,淡綠色,沙皮黃色或橄欖綠色,被有小的紅褐色斑點。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化。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灰燕鴴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