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統合理化

物流系統合理化

物流系統合理化是指物流過程中各系統、各要素之間的優化組合,協調運行,能適應和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從而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準則。即在一定的條件下,物流的運行速度最快,勞動耗費最省,流量最多,流質最好,服務最優,效力和效果最佳,對話因素的組合帶有規範性、綜合性的合理標誌。合理化的程度主要從上述諸因素綜合運行效果的

定義


好壞程度來衡量。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在於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充分發揮各項功能的效用,提高物流效益。物流系統合理化是通過建立物流合理化模型來組織實施的。

內容


一、從生產企業角度看物流合理化模式
企業從事物流活動時,一般是依靠儲存、運輸專業組織,或由本企業進行儲存、運輸。當生產企業在委託物流專業儲運組織開展物流活動時,必須全盤考察該企業的採購和銷售情況。要使物流合理化,要求所委託的各個具體的物流活動的費用最小。要求物流能適應生產和銷售發展的需要,要求將品質優良的,數量適當的商品,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間,通過周到的服務,用最小的費用供應給買主。因此,作為生產企業,在選擇專業儲運業務時,通常的標準是: (1)在運輸上,依靠專業組織比自己運輸效益好;
(2)在保管上選用專業倉庫比自己保管商品效益要高;
(3)在費用上選用專業組織,要比自己支出得少;
(4)在服務水平上,選用專業組織,要比自己服務的質量佳。
為此,在向物流專業人員辦理委託業務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運輸組織。選擇什麼樣的運輸工具運輸商品,是組織物流合理化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因此,必須充分掌握各種運輸工具的特點進行細緻的比較分析,以選擇出最合造的運輸工具。在選擇運輸工具時,可把判斷各種運輸工具標
準的運輸服務特點分為運費、運輸時間;運輸額度、容量(運輸量)、可靠性、方便性等諸種因素。具體的選擇,則要求把這些因素從商品的收發貨區間,交貨期,運費負擔能力,批量大小,收發貨的物流設施以及各種相關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在多種選擇要求中,以哪種要求為重點,要根據市場急需程度和運輸情況決定,一般來說,最重要的選擇要求是運費和運輸時間。
各種運輸工具的運費,決定於商品的種類、數量、運輸距離等因素。通常飛機運費最高,其次是汽車、鐵路和船舶。因此,要根據貨物的運費負擔能力來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排列順序,有時會因供需情況和運輸距離不同而異,另外,在掌握運輸時間時,不能漏掉兩端和中轉作業時間,並以保證按時到貨為前提。各種運輸方式的速度排列順序是航空、公路、鐵路和水運。
2、存貨地點--倉庫的選擇。企業在選擇倉庫時,應該根據貨物需要儲存的數量和買主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考慮。如果距離遠,與其將每件貨物直接送到買主手中,不如大量地集中起來,運送到需要地點附近的倉庫存放,然後向各買主及時運送貨。這樣可以節省物流費用,提高服務質量。對於某些批量較少的貨物,為節省儲運費,可將同一方向的貨物,採用"零擔凄整車"的方法進行運輸,以提高運輸效能,從而降低物流費用支出。
3、包裝及其它方式的關係。商品包裝即是生產的終點,又是物流的始點。企業在選擇包裝方式時,必須根據物流形式來考慮。例如運輸雜貨時,如果採取普通貨船的運輸方式,可使用木箱包裝;如選擇集裝箱運輸時,只需用瓦楞紙包裝。倘若考慮到包裝和裝卸的關係,那麼在人工裝卸時,包裝應限制在
可以用人工進行裝卸的單位重量以下;如果在途中可全部使用機械裝卸,單件重量就不必太小,在交易許可的條件下,應儘可能採用較大的單件重量;在考慮包裝和保管之間的關係
時,如在倉庫所保管的物品准碼較高,那末最底層的包裝必須能承受住上面疊故貨物的總重量,包裝自身必須有足夠的耐壓強度。可見,物流的全部要素都與包裝有關。同時還必須注意到,包裝不僅有直接同物流聯繫的一面,而且還有與銷售密切聯繫的一面。企業在選擇包裝方式時,還要考慮到包裝的一系列具體要求。
二、從銷售的角度看物流合理化的模式
企業通過利用自有的儲運設施或者利用專業儲運公司,物流中心組織物流實現商品的銷售時,企業就處於為銷售組織物流的地位。在銷售學中,至關重要的是進行調查研究,選擇目標市場,制定合理的銷售策略。在物流過程中,銷售策略往往給物流狀況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在銷售策略上,一方面要有效地發揮物流活動的作用,按服務的需要程度,提高物流活動的質量;另一方面又要降低銷售費用,以節約物流費用。這兩者之間必須不斷進行必要的調整。銷售物流合理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表現為計劃化、大量化、共同化、短距化等類型,它們可以同時在銷售物流合理化中得到應用,以收到多重效益。
(一)計劃化。計劃化是實現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重要標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量在不斷增長。這勢頭使目前已顯緊張的交通運輸負擔更重,造成運輸和發送成本的增加和對顧客服務水平的下降。對商業企業來說,為了在銷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保持擴大銷售的勢頭,提高韌流效率便勢在必行。這就要求企業制定周密的發送計劃,實現送貨的計劃化和集中化。為此,企業在運輸發送活動中,應實現按最高效率的路線發送和按行車時間表發送的計劃物流策略。它是為了實現向顧客配送商品集中化,而採取的根據客戶的一次訂貨量,安排
隊順序向顧客配送貨物的方法。這種策略不是單純按顧客要求進行配送,而是按顧客要求和配送量,適當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配送,達到顧客滿意。
2、大量化。隨著需求變化的多樣性,商品生產也實行了多品種化。需方每次訂貨量小,訂貨次數頻繁,要求迅速進貨的情況日益普遍。與此相反,在接受訂貨方面,為了儘可能擴大發貨量,則採用最低訂貨制,以期降低成本。為解決上述發貨的大量化和需求的零星化的矛盾。可採用大量化策略。所謂大量化策略,是一種增大一次物流批量折扣的辦法,或者稱為"大量發貨減少收費制".這種作法,因實行物流合理化而節約費用金額,由雙方分享,對於確定銷售物流合理批量是特別重要的。
在批發企業和百貨商店方面,為提高向本企業各商店和門市部供應商品的工作效率,要改變過去從廠商和批發商那裡將商品向各個門市部個別地發送的方式,而採用中間設置配送中心,在那裡集中管理交納商品,進行檢查分類、理貨,然後向各門市部及時交貨的體制。
3、共同化。在配送合理化方面,最先進的方式之一是"共同配送",它打破了一個公司(或企業)物流合理化的局限,而採取與其它公司(或企業)聯合起來,實現進一步的合理化。其目的在於集中配送量,提高配送車輛的利用率。而這種配送系統必須建立在周密的市場預測基礎上,保證各公司的發貨信息在時點上協調一致。因此,積極創造配送系統的條件,是使配送系統持久的關鍵所在。實現共同化,主要應包括共同運輸和其間發送兩個方面。可分為以下幾種:(1)運往地方的貨物,採用成批集貨的方式,是物流企業
在組織貨物配送時,把幾個貨主的多種商品,凡是發往同一地區,同一方向的,採取成批集中,化零為整,混裝的形式,進行集中運送,以提高火車、汽車裝載效率,因而降低了費用。
(2)對百貨商店和批發商店,採用共同交貨的方式。共同交貨是商業企業通過選定特定的儲運單位,由他們將商品成批集中,送往配送中心,然後按各百貨商店和批發店的需要進行分類交貨。
(3)運往市內和郊區零售店的共同配送。設在市內的批發企業,主要是以市內和近郊的許多零售店為推銷對象。從各批發店向零售店發貨,不但線路多,而且次數額繁。勢必助長交通擁鎊現象。為此,應採用同一地區、同一行業的批發企業,通過共同配送加強對零售商的服務。
4、簡短化。目前,我國商業企業的銷售物流,對一般普通的大宗物資或商品,應採取就近、分片供應和調運辦法,使物流的里程最近。即,確定適當的供應、銷售區域,選擇合理的運輸路線,最短的運送距離,制定最優的物流合理化方案,達到短距化,我國採取的直達直線運輸、"四就"直撥運輸等形式是有益的經驗,應大量推行。這樣可以使商業交易流通和實物流通互相分離。商品物流不經過中間階段,路線簡短化,因而商品移動次數減少,總的庫存就會壓縮,從而降低物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