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7條詞條名為蝙蝠的結果 展開
蝙蝠
哺乳綱翼手目動物
蝙徠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佈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已知最早的蝙蝠化石是有5000萬年歷史的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後來發現德國的麥塞爾湖湖床層內有更完整的蝙蝠化石,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始新世時期,它們的胃裡包含有成了化石的昆蟲。這些早期的蝙蝠有許多和現存的小蝙蝠亞目相似,因而很難重現它們進化中的早期階段,但是它們耳蝸(內耳)的結構表明它們幾乎肯定是使用回聲定位的。最早的與大蝙蝠亞目相似的化石,可追溯到大約3500萬年前。
有些科學家提出,與小型蝙蝠相比,大型蝙蝠可能實際上與靈長類的關係更近。除了沒有回聲定位系統之外,大型蝙蝠和靈長類都有高級的視覺能力,而且它們指骨的長度也有相似的比例。科學家推測,翼手目兩個亞目里是分別獨立進化出來的,然而這一理論卻無法得到分子學研究的證實。相反分子學研究證明了蝙蝠(翼手目)群體內的相似性,因為兩個亞目的基因里都含有較高水平的腺嘌嶺和胸腺嘧啶鹼基對。支持“飛行的靈長類”觀點的科學家反對上述觀點,他們說基因的相似性可能僅僅是因為兩個亞目在飛行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是進化動力在相似的條件下將它們獨自塑造而成,而不是因為它們有一個近期的共同祖先。大部分分子學研究現在支持蝙蝠(翼手目)的單一起源理論,即狐蝠和小型蝙蝠有共同的祖先。
分子學證據還表明,各種菊頭蝠和它們的近親諸如舊大陸假吸血蝠,與大蝙蝠亞目的親緣關係要比和其他小型蝙蝠更近。然而讓人疑感的是,菊頭蝠擁有一些動物界里最複雜的回聲定位系統,而大型蝙蝠幾乎沒有。這種理論意味著要麼是菊頭蝠獨立於其他小型蝙蝠進化出了回聲定位系統,要麼就是大型蝙蝠曾經擁有類似的能力只是後來丟失了。以上兩種理論任何一個似乎都有可能。第三種可能性是這種分子學證據其本身可能是誤導。
被蜜蜂追趕的蝙蝠
蝙蝠的翼是在進化過程中由前肢演化而來,是由其修長的爪子之間相連的皮膚(翼膜)構成;蝙蝠的吻部像嚙齒類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動非常靈活。蝙蝠的頸短,胸及肩部寬大,胸肉發達,而髖及腿部細長。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蓋著毛,背部呈濃淡不同的灰色、棕黃色、褐色或黑色,而腹側顏色較淺。蝙蝠中的多數還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可以通過喉嚨發出超聲波然後再依據超聲波回應來辨別方向、探測目標的。有一些種類的面部進化出特殊的增加聲納接收的結構,如鼻葉、臉上多褶皺和複雜的大耳朵。蝙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福氣”。人類通過這一特點發明了雷達。除了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外,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在昆蟲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於控制害蟲。某些蝙蝠亦食果實、花粉、花蜜;熱帶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動物及大型鳥類甚至人的血液為食。這些蝙蝠有時會傳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佈。在熱帶地區,蝙蝠的數量極為豐富,它們會在人們的房屋和公共建築物內集成大群。
中外科學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組學研究在《科學》上在線發表。科學家對兩種不同類群的蝙蝠基因組比較分析,揭示了蝙蝠飛行及免疫系統的適應性相關機制,闡明不同蝙蝠類群的分子多樣性機制,為蝙蝠及其它哺乳動物在生物學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還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其飛行能力的進化與一系列複雜的形態和生理變化息息相關蝙蝠。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一系列與DNA損傷檢驗點或DNA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在蝙蝠中受到了很強的正選擇作用。他們還發現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在蝙蝠中發生了快速進化,可能也有助於飛行。蝙蝠可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幾乎不受感染。通過對相關基因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中NF-κB家族轉錄因子c-REL受到正選擇。該基因不僅在固有免疫中發揮功能,還與DNA損傷反應具有一定關係。自然殺傷性(NK)細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腫瘤的第一道防線。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組學的發展為人類了解物種起源、分化、多樣性的遺傳基礎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基因組學只是開展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數據和結果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蝙蝠是對人類具有極大危害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學層面的比較分析,也將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衛機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該成果由華大基因、澳大利亞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美國海軍醫學中心及亨利·傑克遜基金會等機構的科學家共同完成。
蝙蝠[哺乳綱動物]
2有的蝙蝠會釣魚,墨西哥兔唇蝠一個晚上能捕獲30多條小魚。
3豬鼻小蝙蝠翼距只有14厘米,身體如小狗般大的狐蝠翼距寬達2米。
4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0組迴音。(註:音波往返一次算一組。)
5從秋天開始,蝙蝠就在下腹部聚積了一層脂肪,至冬眠前體重變為夏天時的1.5倍以上。
6一隻20克重的食蟲性蝙蝠一年能吃掉1.8~3.6千克昆蟲。
7蝙蝠群一窩是由100隻蝙蝠組成的。
8蝙蝠的視力很好,並沒有退化。它由嘴發出高出兩萬赫茲的聲波,叫“超聲波”,人是聽不見的。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靈敏的耳朵里。蝙蝠通過大腦,判斷出障礙物樣子等,來判斷是吃是逃。
92017年12月7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石正麗稱,蝙蝠是SARS病毒源。
蝙蝠前肢特化,尤其是骨骼有較大的變化。肱骨顯著短於橈骨(前臂骨),尺骨退化;除第一指不特別延長,末端有爪,其餘掌骨和指骨均特別延長,各掌、指骨間生有皮膜,向後一直與後肢和尾部相連。連接各指間的皮膜稱翼膜,前肢肱骨和後肢間皮膜稱側膜,前肢肱骨和前臂骨前的皮膜稱前翼膜,連接左右後肢和尾部的稱股間膜。股間膜其膜緣常有距,起支撐股間膜作用,距外側皮膜稱之為距緣膜。後肢短小,大腿部與身體呈直角且位於同一平面。側膜常止於脛下部、踵部或趾基部。後肢足部完全位於皮膜以外,五趾均具爪,用於鉤掛。
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骨縫不明顯,許多種類鼻骨前端具發達程度不同的鼻凹(鼻竇),腹面齶骨前端也常具有程度不同的齶凹(齶竇)。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
蝙蝠牙齒齒冠原始,原始齒型相比,缺第一對門齒和第一對前白齒。門齒弱,犬齒髮達,基部常有粗壯的基嵴。前臼齒有分化,最後一枚前臼齒顯著的大,其齒尖可達犬齒齒尖的高度,臼齒齒冠呈“W”形。
蝙蝠雄性具有顯著的陰莖,但一般無陰囊,睾丸留於腹腔內或會陰部。雌性具雙分子宮或雙子宮,繁殖時形成盤狀胎盤。胸部有一對乳頭。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
蝙蝠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頭骨與牙齒
蝙蝠的頭骨和牙齒的形狀主要和所吃的食物有關。雜食的葉口蝠和食蟲的圓耳蝠(四耳蝠屬)有最普通的牙齒以便嚼碎食物,而大食果蝠有大而平的臼齒。吸食花蜜的無尾長舌蝠很少使用牙齒,然而它們的頭骨被拉長以容下一條長而多毛的舌頭。普通吸血蝠鑿子一樣的門齒和豎向扁平像剃刀一樣的上犬齒被用來在動物皮膚上咬開一個槽形切口,以便於它在裡面舔食血液。肉食的假吸血蝠有巨大的頭骨,強壯尖銳的犬齒和剪刀一樣的日齒,可以削骨切肉。
翅膀
蝙蝠的翅膀呈現兩個典型的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比例,即翼展和翼寬的比例。有些種類諸如大菊頭蝠(a處),這一比例比較小,它能適應在樹葉之間低速而精巧地飛行其他種類諸如墨西哥皺唇蝠(b處),這一比例比較大,能適應沒有障礙物的高速飛行。
尾部
不同屬的蝙蝠在尾部形狀上反映出主要的不同:a尾巴完全缺失(狐蝠屬);b短尾(管鼻果蝠屬);c鞘尾(鞘尾蝠屬);d全膜(鼠耳蝠屬);e散尾(皺唇蝠屬);f鼠尾(鼠尾蝠屬)。
蝙蝠的體溫變幅很大,可達56℃(由-7.5-48.5℃),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於其生理和行為特點不同,體溫比較恆定,而絕大多數的小型食蟲蝠則是典型的異溫動物。據觀察,生活在溫帶的蝙蝠,一生中其不活動的時間比活動的時間要多得多,夏天它們差不多整個白天和夜間的一部分時間都在睡眠,有些種類當天氣寒冷的時候,便像鳥類一樣進行長距離的季節性遷徒,到南方去過冬,留在原地的種類則在嚴寒的冬季便進入長時期的冬眠。據不完全統計,棲息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和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動的時間僅佔1/15~1/20,其餘的時間都在睡眠(庫加金,1959)。當環境溫度達到16~28℃時,蝙蝠即處於深睡狀態,睡眠的蝙蝠生理機能減慢,新陳代謝降低。由於代謝低耗,致使某些蝙蝠壽命較長。
人們常用“飛禽走獸”一詞來形容鳥類和獸類,但這種說法有時卻並不一定正確,因為有一些鳥類並不會飛,如鴕鳥、鴯鶓、幾維鳥和企鵝等;同樣也有一些獸類並不會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類等,而蝙蝠類不會像一般陸棲獸類那樣在地上行走,卻能像鳥類一樣在空中飛翔。某些種類的蝙蝠是飛行高手,它們能夠在狹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轉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飛翔的哺乳動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夜間,蝙蝠靠聲波探路和捕食。它們發出人類聽不見的聲波。當這聲波遇到物體時,會像回聲一樣返回來,由此蝙蝠就能辨別出這個物體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離它有多遠。長耳蝙蝠在飛行中捕食昆蟲,它也能從葉子把蟲抓下來。它的大耳朵使它能接受回聲。
蝙蝠
蝙蝠是用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用此來改變飛行道路。從前很多人說蝙蝠視力差,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區。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指出,蝙蝠視力不差,不同種類的蝙蝠視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聲波,與它們的視力沒有必然聯繫。
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敵主要有蛇類,蜥蜴等;樹棲型(一些果蝠)的天敵還有一些猛禽和貓科動物。蝙蝠還有的天敵就是人類,如關島大蝙蝠就是因為當地人的捕食而滅絕的。
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
蝙蝠[哺乳綱動物]
以昆蟲為食的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聲定位系統,因此有“活雷達”之稱。藉助這一系統,它們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飛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擾下運用回聲定位,發出波信號而不影響正常的呼吸。它們頭部的口鼻部上長著被稱作“鼻狀葉”的結構,在周圍還有很複雜的特殊皮膚皺褶,這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波裝置,具有發射波的功能,能連續不斷地發出高頻率生物波。如果碰到障礙物或飛舞的昆蟲時,這些生物波就能反射回來,然後由它們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饋的訊息在它們微細的大腦中進行分析。這種生物波探測靈敏度和分辯力極高,使它們根據回聲不僅能判別方向,為自身飛行路線定位,還能辨別不同的昆蟲或障礙物,進行有效的迴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著準確的回聲定位和無比柔軟的皮膜,在空中盤旋自如,甚至還能運用靈巧的曲線飛行,不斷變化發出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蟲干擾它的信息系統,乘機逃脫的企圖。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鐘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后能立即恢復正常。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蝙蝠[哺乳綱動物]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的大山裡隱匿著一個神秘的崖壁,聚集著成千上萬隻蝙蝠,因此當地人稱它為飛鼠岩,據說那裡蝙蝠的數量多達一千多萬隻。中國科學院動物學博士張禮標帶隊來到飛鼠岩實地科考,希望通過對當地蝙蝠的研究,揭開蝙蝠適應環境的秘密。飛鼠岩的蝙蝠可以井然有序的大規模行動,而飛鼠岩優越的地勢形成了蝙蝠躲避猛禽天敵的天然屏障。每年九月,飛鼠岩的蝙蝠會全部消失,張禮標認為這是由於飛鼠岩洞口大,冬季氣溫不穩定,蝙蝠們必須遷往溫暖的地方冬眠越冬生理形態
蝙蝠
多數蝙蝠於兩腿之間亦有一片兩層的膜,由深色裸露的皮膚構成。蝙蝠的吻部似嚙齒類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通常非常大,且活動靈活。許多蝙蝠也有鼻葉,由皮膚和結締組織構成,圍繞著鼻孔或在鼻孔上方拍動。據認為鼻葉影響發聲及回聲定位。
蝙蝠的胸肌十分發達,胸骨具有龍骨突起,鎖骨也很發達,這些均與其特殊的運動方式有關。它非常善於飛行,但起飛時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難以再飛起來。飛行時把後腿向後伸,起著平衡的作用。
蝙蝠的脖子短;而髖及腿部細長。除翼膜外,蝙蝠全身有毛,背部呈濃淡不同的灰色、棕黃色、褐色或黑色,而腹側色調較淺。棲息於空曠地帶的蝙蝠,皮毛上常自然秩序有斑點或雜色斑塊,顏色也各不相同。蝙蝠的取食習性各異,或為掠食性,或有助於傳粉和散布果實,從而影響自然秩序。吸血蝙蝠對人類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食蟲蝙蝠的糞便一直在農業上用作肥料。
蝙蝠是世界上分佈最廣,進化最成功的哺乳動物類群之一。除南北極及大洋中過於偏遠的荒島外,地球上的各種陸地生態環境都為它們所利用。在進化過程中:它們避開與其他陸地和海洋獸類的競爭而飛上天空,回聲定位系統的高度進化使得蝙蝠在空中又避開與大多數鳥類的競爭而能利用環境中一個獨特的生態位——黑暗的天空。
翼手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又被稱為食果蝠和食蟲蝠。正如它們的名字,前者體形較大,多以水果為食,如著名的狐蝙,翼展可達90厘米之巨;後者體形遠較前者為小,除了食蟲外,還有食肉和血,不過也有與大蝙蝠亞目食性相同的成員。蝙蝠科是小蝙蝠亞目下的一科,約有300多種。蝙蝠類動物全世界共有900多種,我國約有81種,是哺乳類中僅次於嚙齒目的第二大類群。它們可以大體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大蝙蝠類分佈於東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體形較大,身體結構也較原始,包括狐蝠科1科。小蝙蝠類分佈於東、西半球的熱帶、溫帶地區,體型較小,身體結構更為特化,包括菊頭蝠科、蹄蝠科、葉口蝠科、吸血蝠科、蝙蝠科等十餘科。
蝙蝠
幾乎所有蝙蝠均於白天憩息,夜出覓食。這種習性便於它們侵襲入睡的獵物,而自己不受其他動物或高溫光線的傷害。蝙蝠通常喜歡棲息於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縫隙、地洞或建築物內,也有棲於樹上、岩石上的。它們總是倒掛著休息。它們一般聚成群體,從幾十隻到幾十萬隻。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蝙蝠,能產生短促而頻率高的聲脈衝,這些聲波遇到附近物體便反射回來。蝙蝠聽到反射回來的回聲,能夠確定獵物及障礙物的位置和大小。這種本領要求高度靈敏的耳和發聲中樞與聽覺中樞的緊密結合。蝙蝠個體之間也可能用聲脈衝的方式交流。有少部分蝙蝠依靠嗅覺和視覺找尋食物。有嘴發出超聲波,足足有20000赫,遇到物體會反射進耳朵里,神經以300多千米一秒的時速傳給大腦,作出判斷。
儘管它們有翅膀,看上去很像鳥類。但它們沒有羽毛,也不生蛋。他們有哺乳動物的特徵:雌性產下幼仔,用乳汁哺育。
同其他動物一樣,許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蝙蝠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各種食蟲類蝙蝠能消滅大量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夜可捕食3000隻以上,對人類有益。蝙蝠所聚集的糞便還是很好的肥料,對農業生產有用。經過加工的蝙蝠糞被稱為“夜明砂”,是中藥的一種。蝙蝠還是研究動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對象,對它們輻射技術的秘密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人類僅僅只是知道了蝙蝠能夠做些什麼了,但仍然不知道它們是怎樣做的,所以拯救那些瀕臨滅絕的種類勢在必行。
棲息地破壞和破碎。棲息地面積的減少、棲息地空間結構的改變都可能導致種群數量下降:(1)碎片面積可能小於蝙蝠種群所需的最小巢區或領域面積,或者即使碎片面積較大,由於對種群破壞嚴重而導致碎片中的種群較小,也不能維持種群的長期生存;(2)棲息地異質破壞,如覓食區域的減少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或滅絕;(3)擁擠效應,即由於生存面積減少而導致碎片周圍棲息地的某些物種(如猛禽、狐猴、浣熊)密度增加,對碎片上的蝙蝠種群造成危害,促使其下降;(4)邊緣效應,(5)隔離效應,主要表現在對蝙蝠冬眠期的影響,由於棲息地與冬眠區的隔離而無法進行正常冬眠,導致種群下降。
人為直接干擾因素。蝙蝠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也可在房檐下、舊式教堂的尖閣和鐘樓里。開礦、封閉舊礦井或往裡倒垃圾、城市建設以及不適當的林地清理工作(砍伐蝙蝠用作棲處的死樹),都會導致蝙蝠無棲身之處,引起大量死亡。同樣,驚醒正在冬眠的蝙蝠會使它們過早耗盡脂肪,沒有等到春天到來便因飢餓而死去,這對蝙蝠種群數量的維持及增長是一個極大的危脅。耐久殺蟲劑的使用也是對它們的一大威脅,蝙蝠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影響幼體神經系統的發育,大規模的幼體死亡會對種群產生嚴重影響,十餘年後受害種群仍難以恢復。
不正當捕殺。在熱帶地區,如關島,大蝙蝠不僅供當地人食用,還出口到太平洋其他的島嶼。島上的蝙蝠,尤其是那些獨特的地域種和分佈狹窄的種類受到很大威脅。蓄意地殺害也是一個問題,迷信使人們殺死蝙蝠,從而使蝙蝠的數量減少。人們對吸血蝙蝠以及確認的對作物有害的蝙蝠的控制,不僅殺害了引起問題的蝙蝠,而且殺害了與它們共享棲息地的其他蝙蝠種類。
棲息地微氣候變化。棲息地溫度的變化對蝙蝠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哺乳後期的雌性蝙蝠和幼體蝙蝠,因為它們的體溫調節能力很弱。1974年夏天,由於寒冷的天氣使美國印底安那州社鼠耳蝠(Myotissodalis)幼體的生長期延長了兩周,並使其完成遷移的時間推遲了三周,從而影響了冬季脂肪的儲備量,導致蝙蝠大量死亡。另外棲息地微環境決定了昆蟲的豐富量,當微環境不適合昆蟲生長時,會使蝙蝠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種類有32種,易危(VN)種類有173種,總計231種,僅次於嚙齒類(33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蝙蝠(翼手目)中,有許多是特有種或稀有種,《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中列入受威脅較大的蝙蝠有8種。
雖然蝙蝠是適應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但在現代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下,自然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使原有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許多環境已不適於蝙蝠的生存,特別是山洞的旅遊開發,使它們的分佈範圍和數量已大大減少。用於消滅昆蟲的毒劑和木材保護藥劑等把它們在冬眠的時候葯死,許多錯誤的觀念也使人類大批地捕殺它們。一些種類棲居的空心樹木被伐掉了,廢墟被拆除或者被重修得嚴絲無縫,使其無法生存。同其他動物一樣,許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
棲息地破壞和破碎
棲息地面積的減少、棲息地空間結構的改變都可能導致種群數量下降:
①碎片面積可能小於蝙蝠種群所需的最小巢區或領域面積,或者即使碎片面積較大,由於對種群破壞嚴重而導致碎片中的種群較小,也不能維持種群的長期生存;
②棲息地異質破壞,如覓食區域的減少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或滅絕;
③擁擠效應,即由於生存面積減少而導致碎片周圍棲息地的某些物種(如猛禽、狐猴、浣熊)密度增加,對碎片上的蝙蝠種群造成危害,促使其下降;
④邊緣效應,即碎片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碎片邊緣形成一種受影響的區域,使碎片面積逐漸減少,對碎片內的蝙蝠種群極為不利;
⑤隔離效應,主要表現在對蝙蝠冬眠期的影響,由於棲息地與冬眠區的隔離而無法進行正常冬眠,導致種群下降。
人為直接干擾因素
蝙蝠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也可在房檐下、舊式教堂的尖閣和鐘樓里。開礦、封閉舊礦井或往裡面倒垃圾、城市建設以及不適當的林地清理工作(砍伐蝙蝠用作棲處的死樹)
棲息地微氣候變化
棲息地溫度的變化對蝙蝠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哺乳後期的雌性蝙蝠和幼體蝙蝠,因為它們的體溫調節能力很弱。1974年夏天,由於寒冷的天氣使美國印第安納州社鼠耳蝠(Myotis sodalis)幼體的生長期延長了兩周,並使其完成遷移的時間推遲了三周,從而影響了冬季脂肪的儲備量,導致蝙蝠大量死亡。另外,棲息地微環境決定了昆蟲的豐富量,當微環境不適合昆蟲生長時,會使蝙蝠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國際上非常重視蝙蝠的研究與保護工作。許多發達的西方國家,如英、美、日和德等國學者以及中國等很多發展中國家學者對蝙蝠的仿生學、分類與進化、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生殖與發育行為生態學和保護對策等各個方面均進行了較為廣泛而細緻的研究。
翼手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大蝙蝠亞目(食果蝠)和小蝙蝠亞目(食蟲蝠)。蝙蝠類動物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簡要介紹 |
---|---|---|
大蝙蝠亞目 | Megachiroptera | 體型一般較大。眼大,視覺好,能在弱光下不依賴回聲定位飛行。吻較長。以花果為食。僅1科。 |
狐蝠科 | Pteropodidae | 有42屬166種,分為2個亞科:狐蝠亞科(Pteropodinae)和長舌狐蝠亞科(Macroglossinae)。分佈於舊大陸熱帶、亞熱帶地區,以東南亞和非洲種類最多。中國有5屬7種,見於華南區,包括台灣和海南省。均為植食性,其中大型的種類多以果實為食,小型種類主要食花蜜。夜行性遠距離飛行覓食,有時可達15公里。主要靠嗅覺發現食物。僅棕果蝠等少數屬有超聲定位功能。大型者多聚居,小型者多獨棲。終年繁殖,或集中在9-11月間,翌年2月產仔。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飼養條件下可活20年。 |
小蝙蝠亞目 | Microchiroptera | 多數體型較小。眼小,回聲定位系統發達。吻較短。以食昆蟲為主,少數食花果或吸血。包括15科。 |
鼠尾蝠科 | Rhinopomatidae | 有1屬3種。分佈於亞洲南部到非洲北部。無鼻葉的中小型的蝙蝠。最顯著的特徵是有非常長的尾巴,是所有蝙蝠中尾巴最長者,幾乎和身體等長。食蟲性。比較適應乾旱和半乾旱的環境。 |
凹臉蝠科(混合蝠科) | Craseonycteridae | 僅1屬1種,即凹臉蝠(混合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於1973年發現於泰國西部。體長僅3厘米左右,體重不到2克,是最小的翼手目動物,但翼展卻有17厘米。口鼻部略似豬鼻,無鼻葉,耳大而有隆起的耳屏,無尾。以昆蟲為食。 |
鞘尾蝠科 | Emballonuridae | 有13屬46種。廣佈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無鼻葉,尾部被尾膜包裹而尾尖突出在尾膜上,故名。喉部有可以分泌芳香分泌物的小囊,用以吸引異性。適應多種不同生活環境,但是一般不遠離樹木,主要食昆蟲,有時也食果實作為補充。 |
假吸血蝠科(巨耳蝠科) | Megadermatidae | 僅4屬5種。分佈於非洲至大洋洲。體大,無尾,鼻葉發達,耳大而圓。原認為吸血,因而引人注意,現知其食肉,以其他蝙蝠、蜥蜴、小鼠等為食,故名。 |
菊頭蝠科 | Rhinolophidae | 有10屬129種,包括2亞科:菊頭蝠亞科(Rhinolophinae)(1屬63種)和蹄蝠亞科(Hipposiderinae)(9屬66種)。主要分佈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於溫帶。因有結構比較複雜的馬蹄形鼻葉而得名,蹄蝠類稍弱,從鼻孔而非從嘴中發出聲納,耳朵較大但沒有耳屏。常不同種十幾隻或幾十隻集群共居一個山洞,季節性出現同性群。不畏光,不甚畏人。捕食蚊、鱗翅目昆蟲。 |
兔唇蝠科 | Nocilionidae | 僅1屬2種。分佈於拉丁美洲的。體強壯。兔唇蝠Noctilio leporinus又稱猛犬蝠,食魚蝠,以食魚著稱,是僅有的以魚為主食的蝙蝠。口鼻部尖而沒有鼻葉,耳朵大而有小的耳屏,爪子鋒利,可以抓住長達10厘米的小魚,也能用爪子捕捉昆蟲。 |
髯蝠科(妖面蝠科) | Mormoopidae | 有2屬8種。分佈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到巴西之間。無鼻葉,但唇和頰有複雜的皮褶,下唇似盤狀膨大,耳很大並有複雜的耳屏。食蟲性,其嘴部結構可能有助於捕食昆蟲,喜群居,常在洞穴中結成大群。包括妖面蝠屬(怪臉蝠屬)(Mormoops)和裸背蝠屬(Pteronotus)。 |
葉口蝠科 | Phyllostomatidae | 有50屬139種,分為8個亞科:葉口蝠亞科(Phyllostomatinae)、長舌蝠亞科(Lonchophyllinae)、狹葉蝠亞科(Brachyphyllinae)、花葉蝠亞科(Phyllonycterinae)、長舌葉口蝠亞科(Glossphaginae)、短尾葉口蝠亞科(Garolliinae)、尖皮蝠亞科(Stenodermatinae)、吸血蝠亞科(Desmodontinae)。分佈於南美洲。鼻葉發達,有耳屏。體型和習性多樣化。食性複雜,包括食蟲、食果實或花蜜、食肉甚至吸血者。吸血蝠亞科的3種吸血蝠有時也單列為吸血蝠科Desmodontidae,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僅有的吸血的成員,常在地面用四肢靈活行走。 |
長腿蝠科(筒耳蝠科) | Natalidae | 僅1屬5種。分佈於南美洲。體型較小,體長僅3~5.5厘米。兩鼻孔接近,無鼻葉;耳朵大而呈漏斗型,有厚而彎曲的耳屏。四肢和尾均細長,尾被尾膜所包裹。雄蝠額頭上有一個鱗莖狀的分泌腺,其功能不明。食蟲性,居住在多岩洞地區。 |
煙蝠科(狂翼蝠科) | Furipteridae | 僅2屬2種。分佈於中美洲到南美洲西北部。體較小,體長約4~6厘米。拇指退化而包裹在翼膜中。無鼻葉,耳朵呈漏斗狀,有小的耳屏。食蟲性,居住在岩洞中。 |
盤翼蝠科 | Thyropteridae | 僅1屬2種。分佈於拉丁美洲從墨西哥南部到巴西森林中。體較小,體長僅3.4~5厘米拇指和腳踝處各有一個吸盤,用以吸附光滑的樹葉和樹榦。無鼻葉,耳朵呈漏斗狀並有大的耳屏。棲息於捲曲的樹葉中。 |
吸足蝠科 | Myzopodidae | 僅1屬1種,即吸足蝠(Myzopoda aurita)。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島。拇指和腳側處特化為吸盤。耳朵尾巴均長,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緣相融合。與盤翼蝠形態和習性相似,是趨同近化的結果。 |
蝙蝠科 | Myzopodidae | 有36屬316種,分為5亞科:彩蝠亞科(Kerivoulidae)、蝙蝠亞科(Vespertilioninae)、管鼻蝠亞科(Murinidae)、長翼蝠亞科(Miniopteridae)、裂豆蝠亞科(Tomopeatidae)。有耳屏,無鼻葉,但有些種類有褶皺,尾通常被尾膜包裹。多為食蟲性,個別種食魚。分佈於較寒冷地區的種類有冬眠或者遷徙的習性。 |
短尾蝠科(髭蝠科) | Mystacinidae | 僅1屬2種分佈於紐西蘭。其中強壯短尾蝠(Mystacina robusta)已滅絕,現僅存短尾蝠(髭蝠)(Mystacina tuberculata)。嘴上有濃密的觸鬚,尾部短,耳朵大,耳屏長而狹窄。是所有蝙蝠中最常在地面活動的種類,可以靈活的用四肢在地面行走。食蟲,也食果實和花蜜。 |
犬吻蝠科 | Molossidae | 有12屬79種。廣佈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在溫帶。吻寬闊,有些種類嘴唇有褶皺,沒有鼻葉。尾長,部分露於尾膜之外,略似鼠尾。翅膀扇動頻率比其他多數蝙蝠更快,飛行迅速。多數種類高度群居性,結成大群居住在岩洞、樹洞甚至建築物中。 |
聲調感知
2013年12月15日,《動物學前沿》雜誌上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蝙蝠可以通過同類所發出聲調變化來判斷它們的情緒狀態。
研究人員對吸血蝠進行觀察,他們訓練這些蝙蝠在樹枝上等待食物。在一些測試中,研究人員通過揚聲器發出“侵略性的信號”,通常防衛樹枝的蝙蝠會從即將來臨的蝙蝠那裡得到併發出這種信號。在其他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出“緩和的信號”,一般情況下這種信號會由蝙蝠在接近已經有處棲息的蝙蝠時發出,以此尋求分享其空間。研究人員對每隻蝙蝠單獨進行了測試,使用信號錄音是為了確保蝙蝠對所錄音的內容作出反應,而不是對看到其他蝙蝠的視覺線索作出反應。
在所有測試中,科學家每隔20秒發出一個信號,直到蝙蝠開始忽略這個信號,然後他們再發出一個有輕微差異的相同信號,該信號會更加緊迫(有更短、更緊密間隔的音節)或者更加舒緩。新設定的侵略信號總是會使蝙蝠轉向揚聲器,然而新的緩和信號只有在變得更加緊迫的時候才會使蝙蝠作出一定的反應。
蝙蝠未能對弱化的緩和信號作出回應表明:蝙蝠能夠理解所接收信號中帶有情感色彩的內容,這種知覺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廣泛地存在於哺乳動物中。
捕魚蝙蝠
大足鼠耳蝠
2011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為“國際蝙蝠年”,以宣傳蝙蝠給生態系統帶來的益處。
1936年,在中國福州的哈佛大學博物館館長艾倫,收到了一隻十分特別的蝙蝠標本:這隻小小的野獸,居然長著一雙巨大的爪子,比其它蝙蝠足足大出了一倍,彎曲如鉤、鋒利無比。
艾倫給這種蝙蝠取名叫做“大足鼠耳蝠”,他推測:這是一種罕見的會用雙爪捕魚的奇特蝙蝠。按照動物的進化原則:它們身上的每一個特殊器官,都必然會有獨特的功能與之對應。就像寬大有力的翅膀,對應著強大的飛行能力一樣。
接下來,艾倫便搜尋這種蝙蝠吃魚的直接證據。要想證實蝙蝠有沒有吃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它們的腸道和胃中去尋找,看看有沒有留下魚的線索,尤其是魚鱗和魚骨。
標本只有一件,解剖工作必須謹慎進行。當艾倫從蝙蝠體內取出黏糊糊的物質之後,發現腸道內空空蕩蕩的,找不到有用的線索。而在蝙蝠的胃中的黑色物質,全都是昆蟲的殘肢,連一丁點兒魚的蹤跡都沒有。
70年過去了。科學家在墨西哥西部的一座小島,人們從地面的石縫裡,找到了會吃魚的“索諾拉鼠耳蝠”。在南美的北部叢林中,還有另一種類似的會吃魚的蝙蝠“墨西哥兔唇蝠”。這兩種蝙蝠用來捕魚的爪子巨大而又尖利;腳掌很小,腳趾很長;脛骨與普通蝙蝠有著明顯區別,不僅長,而且與翼膜之間的結合點非常高。
2002年,中國科學院動物學博士馬傑,在北京房山區霞雲嶺鄉展開考察研究。馬傑開始從蝙蝠糞便中尋找魚的蹤跡。在實驗室,馬傑將地面採集的糞便樣品置於顯微鏡下,但是僅僅找到了大足鼠耳蝠會吃昆蟲的證據。
一個月後,馬傑再次來到蝙蝠洞捉到覓食歸來的蝙蝠,對取到的糞便樣品分析,觀察到樣品在強烈的燈光下閃閃發光。經過魚類專家鑒定,樣品中發光的正是魚鱗!通過魚鱗的特徵,把魚的種類鑒定出來了。分析的結果表明:大足鼠耳蝠至少吃了三種魚。
食徠魚蝙蝠由經常在水面捕食昆蟲的蝙蝠進化而來。食魚蝙蝠的祖先在水面追捕昆蟲時,或取食水面漂浮或浮遊的昆蟲,這些蝙蝠偶爾也捕獲跳出水面或浮遊的小魚。由於小魚較昆蟲有更高的營養,因此它們逐漸傾向捕食小魚。
蝙蝠與仿生學
仿生學(bionics)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臘語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術涵義的ics而組成的詞。大約從1960年才開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游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係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可以舉個例子: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複眼”,由300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複製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著怎樣的奇異本領?它們的種種本領,給了人類哪些啟發?模仿這些本領,人類又可以造出什麼樣的機器?這裡要介紹的一門新興科學——仿生學。
蝙蝠
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展,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它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可觀。仿生學的問世開闢了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蝙蝠在水平地面上是無法起飛的,一定要有一點高低落差。蝙蝠的導航能力絕不僅限於回聲定位,它體內具有磁性“指南針”導航功能,可依據地球磁場從數千英裡外準確返回棲息地。而此前,眾所周知,蝙蝠是著名的“夜行俠”,雖然它的視力非常差,但其擁有超常的回聲定位方法,仍可在黑暗中導航覓食。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家理查德·霍蘭德和同事們研究發現,當蝙蝠處於人造磁場環境中,會幹擾蝙蝠原來正確的航向,使蝙蝠“誤入歧途”。該研究是科學家首次揭示蝙蝠具有磁性導航能力,有助於進一步增進科學家對蝙蝠導航飛行的認知。
擅長夜晚飛行的蝙蝠擁有獨特的回聲定位,通過發出高音頻聲音並能根據回聲判斷物體的方位及距離,這種能力可幫助蝙蝠準確判斷獵物所在位置,並有效地繞開樹、建築物等。依據這一理論,蝙蝠的回聲定位功能在近距離飛行中可以遊刃有餘,但對於遠距離飛行而言,視力非常差的蝙蝠似乎無計可施了。
霍蘭德的這項研究推翻了這種錯誤觀點,他指出蝙蝠具有磁性感官能力,在飛行數千英里之遠仍能準確判斷方向,蝙蝠的這種能力與某些鳥類有相同之處,除依據磁場,它們還都使用日落作為方向標識器。這將有助於調整動物體內的“指南針”,並有效地區分磁場北向和真實北向之間的差別。霍蘭德說,“通過這項研究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蝙蝠深入研究的興趣,原本我們認為蝙蝠只有最遠飛行幾英里,但實際看來,它們與候鳥具有相同之處,可以飛行至數千英里。”
在研究實驗中,霍蘭德帶領研究小組在大褐蝙蝠身體上裝配了微型無線電發射器,然後從它們棲息地向北12英里處釋放,在蝙蝠返回棲息地的過程中,研究小組通過小型飛機在蝙蝠上空進行監控。一些未受人造磁場干擾的蝙蝠基於日落磁場識別能力向南飛行,很輕易地就找到了自己的老家。
然而在此之前,研究小組釋放了兩組蝙蝠,分別處於地球磁場北極順時針90°和逆時針90°的人造磁場環境中。處於逆時針90°磁場飛行的蝙蝠一直向西飛行;另一組受順時針90°磁場的干擾,卻一直向東飛行,但這些差點迷失方向的蝙蝠通過日落作為方向標識器,最終意識到飛行方向錯誤,改變飛行方向順利地返回棲息地。
科學家們已知道自然界的動物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磁性感官定位:一種是簡單的“指南針”感官功能,這是基於體內磁鐵礦顆粒與外界環境發生的反應;另一種則是某些鳥類能根據處於地球磁場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磁場光強度,來準確判斷飛行方向。
食蟲蝙蝠糞便是一種中藥,叫夜明砂,用於目疾,有清熱明目的功能。蝙蝠集居地積累的排泄物多個世紀以來一直被人類所利用,在許多熱帶國家,它是一種經濟的、優質的農業肥料。
蝙蝠
蝙蝠身上還寄生著一些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最高致病性的病毒——其中包括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一個對兩種關係遙遠的蝙蝠物種的基因組的比較讓人們了解到了在進化的過程當中塑造這些獨特哺乳動物的基因變異。Zhang及其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已經丟失的——或在選擇之下的——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它們也許還可幫助解釋為什麼蝙蝠會是這些疾病的宿主。
目前,生態系統的保護已經是人所共知的話題,而在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尤其要注意關鍵物種的保護,一旦這些關鍵種數量發生大變化,就容易導致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中,大蝙蝠亞目的蝙蝠(果蝠)往往是關鍵種。這裡涉及到動植物協同進化的問題:大多數熱帶植物幼體根本無法在親本的陰影里正常發育,一些母樹甚至產生毒素阻止其幼樹成熟(化學他感作用)。因此,植物種子必須傳播到遠離親本的地方才能保證種群的繁衍和擴散,果蝠便將大量果實帶到遠離母樹的地方,吃完果實后將種子扔掉,種子落地、發芽、生根,逐漸生長成茂盛的植物。對於無花果一類包含很多小種子的果實,果蝠將整個果實吃掉,種子隨後被蝙蝠排泄到各處。研究表明,有些無花果只有經過果蝠或鳥類胃的消化才能發芽。
和依賴動物傳播種子一樣,很多植物也依靠動物傳播花粉,蝙蝠也是重要的傳粉者。事實上很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專門在夜間開放以吸引蝙蝠。依靠蝙蝠傳粉的花,如葫蘆樹和仙人掌,大多是白色、奶油色和綠色的,而且有強烈的麝香或酸味。當然,這些花是在夜間而不是在白天開放。依靠蝙蝠傳粉的花大小不同,其中一些很大且有寬大的花蕊;另外一些則可能具有向外伸出的花瓣,彷彿是為蝙蝠提供了一個平台,在蝙蝠接近花蕊時花粉落到它們身上。當蝙蝠飛到其他植株採食花粉或花蜜時,也就完成了傳粉過程。絕大多數小蝙蝠亞目的蝙蝠捕食昆蟲,它們是數量巨大的夜行性昆蟲(包括蚊、蛾及許多鞘翅目害蟲)最重要的控制者。研究表明:一隻蝙蝠每個夜晚能吃掉相當於三分之一自身質量的昆蟲,這樣,一隻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隻昆蟲,同時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動物的捕食對象,捕食蝙蝠的動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負鼠、貓、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種類的蝙蝠等,其中鳥類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在美洲及非洲中部和南部至少有五種蛇捕食棲息在岩洞和樹洞中的蝙蝠。鳥類大多數於黎明在蝙蝠捕食返回時進行捕食,蝙蝠通常被帶到棲木上被吃掉,但是有些鳥類為了增加捕食時間而在飛行中吃掉蝙蝠,這些鳥類捕獲蝙蝠的量最多可達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
蝙蝠是人類的良師,人類通過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目前某些國家研製的隱形飛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蝙蝠的拷貝。
食用蝙蝠在印尼一些地區是一種飲食文化,近日疫情的蔓延也並沒有打壓這些地區吃蝙蝠的熱情。
據路透社、法新社2020年2月11日綜合報道,在印尼北蘇拉威西省(NorthSulawesi)托莫洪市的一個市場中,賣蝙蝠、老鼠、蛇等野生動物的商販生意仍然紅火。儘管印尼當地政府與衛生機構呼籲暫停食用蝙蝠,調查野生動物市場。
2020年4月10日消息,史密森學會全球衛生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體內新發現6種冠狀病毒,這些病毒之前沒有在其他地方發現過。他們將對這些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進行研究,以評估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研究人員稱,這些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非典、中東呼吸綜合症和新型冠狀病毒不存在密切聯繫。
2021年3月31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工作的情況。其中主要結論為:在蝙蝠中發現了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冠狀病毒,但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