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合運動

提供軍事物資和民用物資的組織

工合運動,是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內愛國分子和海外同情支持中國革命的海外友人共同建立的,一個專門用於提供軍事物資和民用物資的組織,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現代的工合是1980年建立的,可以預見,在新的時期,這個組織將發揮新的作用。

發展歷程


發起
1937年抗戰爆發,沿海城市先後淪陷,抗日根據地以及大後方工業品匱乏,為支持抗戰,供應軍需民用,是年11月,由胡愈之(1896~1986)、盧廣綿、林福裕、E.斯諾(1905~1972)和R.艾黎(1897~1987)等在上海發起組織工業合作社的運動。1938年 5月徐新六(1890~1938)、斯諾艾黎等攜帶這個計劃到達武漢,受到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1898~1976)、秦邦憲(1907~1946)、董必武(1885~1975)的支持和鼓勵,並獲得國民黨政府有關方面的同意。同年8月,決定成立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作為推動工合運動的民間組織,孔祥熙(1880~1967)任該會理事長,聘艾黎為技術顧問。年底,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在重慶正式成立,並在西北、川康、東南、西南等地區設立工合辦事處,下設工合事務所,組建各種工業生產合作社。
工合國際促進委員會
1939年5月,為了推動國際進步力量支持工合運動,當時留在香港的宋慶齡(1893~1981) 、陳翰笙等發起成立工合國際促進委員會,宋慶齡任名譽主席,香港基督教主教何明華(英人)任主席,委員有斯諾、艾黎、普律德等,陳翰笙任秘書。由於工合國際委員會的推動,在馬尼拉紐約倫敦等地成立了工合推進委員會,在海外華僑和同情中國抗戰的各國進步社團以及國際友人中募集捐款,購置機器設備等,支持中國的工合運動。工合國際委員會收到的捐款,一部分通過各種渠道轉送到抗日根據地,一部分撥交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用之於指定的工合業務和訓練工作。先後募集到的款項約 500萬美元。香港淪陷后,工合國際委員會遷成都。
中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的支持
中國共產黨一直支持工合運動。1939年初,工合西北區辦事處正式建立時,派員到寶雞協助建立工業合作社。同年,又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晉東南事務所。工合東南區的浙皖辦事處曾深入皖南,組織工合社,支援抗日游擊戰爭。工合西北區辦事處曾受工合國際委員會的委託,承製大批棉衣等轉送抗日根據地。1940年,毛澤東曾在延安接見艾黎,支持工合運動。工合對晉綏、蘇北、山東等抗日根據地曾有物資和業務上的協助。根據地亦籌設了工合社。1938年8 月起,先後擔任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總幹事的有劉廣沛、周象賢張福良等。沙千里鬍子嬰、嚴希純等曾在該會工作,還有不少進步人士在各地區參加工合工作,並以工合為陣地,進行抗戰宣傳和民主革命活動,有的幹部為此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甚至因此而犧牲了生命。

活動成就


協會組織的合作社,約半數在西北區、東南區,30%在川康和湘桂。包括紡織、衣被、製革、五金、礦冶、軍工等十幾個部門。產品主要供應軍需民用,其中軍毯一項,先後完成193.5萬條,部分產品用於出口。各區設有聯合社,開展供銷業務。1942年底統計,設有72個工合事務所,近3000個工合社,社員3萬多人,每月生產總值2500萬元,社員股金600萬元,工業合作協會和銀行對工合社的貸款約8000萬元。曾先後接受美英等國友好人士和進步團體援助款項約 500萬美元。實行民主辦社,並重視幹部培訓。1940年在陝西雙石鋪籌設了培黎工藝學校,一直由艾黎擔任校長。1943年,這個學校遷至蘭州,1944年再遷至河西走廊的山丹,先後培養了中等技術人才六七百人。抗戰勝利后,中國工業合作協會遷至上海,工合國際委員會遷回香港。各地工合社在抗戰後期逐漸減少,1947年僅存300餘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該會遷北京,1951年合併於全國合作總社。培黎學校於1952年遷回蘭州,改為蘭州石油學校。工合國際委員會於1952年在香港宣告停止活動。
1980年,胡愈之等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提出恢復工合的活動,經國務院領導同意,於1983年11月召開了工合全國代表會議,推選薛暮橋為名譽理事長,艾黎、陳翰笙為名譽顧問。1987年9月,工合國際委員會在北京恢復,由朱學范任名譽主席,路易·艾黎任主席。恢復后的工合與工合國際主要致力於合作社培訓、宣傳、輔導、諮詢等業務。在新的歷史時期,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