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故里
河南省安陽縣地標之一
藺相如雖然是著名的歷史人物,但司馬遷在《史記·藺相如列傳》里,關於他的籍貫僅有“藺相如者,趙人也”等寥寥數語。司馬遷的語焉不詳,令藺相如的籍貫、故里、墓葬和後裔等問題,都成了後世的未解之謎:河北人認為河北邯鄲的藺家河村是藺相如的故鄉,山西人認為他的故里在山西省古縣藺子坪村,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藺相如故里在河南安陽縣許家溝鄉古相村。
藺相如(公元前315——前247年),戰國時期趙國上卿,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強秦意圖兼并六國、鬥爭逐漸尖銳的時候,他不僅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讓秦國的圖謀屢屢受挫,更難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為重,“先國家而後私仇”,是一位胸懷廣闊的政治家。
藺相如的事迹被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寫得栩栩如生,廣為後代傳頌。《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被收在中學的課本里,描寫這位古代的智勇之士如何不辱使命“完璧歸趙”和他如何顧全大局、忍讓將軍廉頗,從而實現“將相和”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漢語中,“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憤填膺”、“怒髮衝冠”、“面不改色”、“智勇雙全”、“完璧歸趙”、“不辱使命”、“大局為重”、“顧全大局”、“負荊請罪”等成語,都是用來形容藺相如崇高精神、高尚品德的辭藻,可見這位古代傑出人物的影響如何深遠、巨大。
藺相如雖然是著名的歷史人物,但司馬遷在《史記·藺相如列傳》里,卻僅僅記有“藺相如者,趙人也”等簡單文字。司馬遷的語焉不詳,讓藺相如的籍貫、故里、墓葬和後裔等問題,都成了後世的未解之謎。關於藺相如故里的說法有三個,河北人認為河北省邯鄲的藺家河村是藺相如的故鄉,而河南人說藺相如出生在安陽的古相村,山西人則認為他的故里在山西省古縣藺子坪村。但不論哪裡的人,最終都無法提供讓世人信服的實物資料或有力的推斷證明。
據資料載,藺相如幼年曾因水災隨母逃荒到磁縣羌村,長大后在趙國為相,晚年病逝后葬於羌村。
藺相如在趙國幾十年,在趙都邯鄲周圍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如:中華街南門裡社區的“藺相如回車巷”;邯鄲縣西南6公里處藺家河村的“藺相如故宅”;邯鄲西南16公里處的“藺相如墓”;叢台公園湖水北岸的藺相如祭祀重地“七賢祠”;藺相如後裔明以後的北方祖源地磁縣北賈璧鄉北賈璧村等。這些成為後人緬懷先賢,啟迪心靈的珍貴古迹。
關於藺相如生前在邯鄲的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已著述甚詳,藺相如在邯鄲的主要遺跡記述如下:
將相和遺址:回車巷
回車巷,位於邯鄲市叢台區串城街社區,為戰國時趙國內城南門裡路西。戰國時趙上卿藺相如曾在此處為大將廉頗回車讓路。該巷呈東西走向,巷寬2.3米,為古代一車之距,巷深約300餘米,兩旁原有官邸住戶二十餘家,后因歷代移遷,城市改造,將西段拆除。現僅存東端75米左右,兩旁新建古建院落約十餘戶。
回車巷在此處,歷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記述。據明·萬曆《邯鄲縣誌》載:該巷於明代萬曆十二年,邯鄲知縣肅察曾在巷牆上鑲有“藺相如回車巷”石刻。寬0.97米,高0.49米(1957年修民房時將石刻取下鑲在水泥座內,文革中被毀)。清·雍正《邯鄲縣誌》亦載:“回車巷,在南門裡。世傳藺相如引車避頗於此,故名。”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楊肇基撰《邯鄲縣誌》中也有回車巷在南門裡的記載。現回車巷東頭南側,於1981年,由市政府撥款在原牆鑲石刻處建一碑坊。該坊背依西牆,雙檐青瓦,石柱擎頂,青石為基,通高4.5米,南北寬2.3米,進深0.55米,基寬0.75米。坊內置放回車巷紀念碑,碑高1.63米,寬1.1米,厚0.27米。湯振宇撰文,李守誠書丹,張水旺鐫刻。碑坊兩檐之間上面牆面上鑲有石刻橫額“藺相如回車巷”六字,為原河北省省長李爾重書。
邯鄲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后,就開始恢復趙國時期的有關名勝,將回車巷所在地的原趙國古“御街”規劃為古趙文化一條街。該街從邯鄲書院始,到南門外菜市,全長約2華里,已陸續啟動建設。現除回車巷東段已全部完成古院落重建外,並將其對面闢為20米×15米的回車巷文化廣場。廣場西與御街相通,東、南、北三面古式兩層樓閣已建成,為書畫,工藝、文具、趙特色紀念品等商行。
藺相如故宅—藺家河村
藺家河村,位於邯鄲市西稍南十公里處,屬邯鄲縣藺家河鄉管轄。該村民間傳為藺相如故里,但方誌記載為故宅。清·雍正《邯鄲縣誌》載:“邑地,有藺家河,藺家河村。”“傳為藺相如故宅”。民國二十八年,楊肇基撰《邯鄲縣誌》載:“藺家河,在城西南二十里,亦村名。相傳為藺相如故宅”“藺氏族人曾聚居此地。”今《邯鄲地名志》(1984年)載:藺家河,位於縣人民政府14.5公里處,……相傳,戰國時,趙相藺相如故宅即在此村。又因村旁有一河流,故名藺家河。據舊縣誌載,藺相如故宅在城西南。清同治年間,邯鄲縣令英棨曾作“藺相如宅”詩。
現藺家河村東南隅的關帝廟旁,仍有清、民國時的古宅院。村民介紹說是藺相如故宅所在地。該村雖名為藺家河,但無一藺姓人家。據傳,秦滅趙前,藺家河的藺相如後人按照藺相如囑託,為逃避秦兵的追捕,全部更作他姓。但事實亦非一說,現該村關帝廟內仍有明時重修關帝廟的功德碑,碑上鐫有不少藺姓人捐資名單。村民說,這可能是逃到外地的藺家河藺姓人家對故鄉修廟的捐款,但也不排除當時村上有藺姓人家居住。
磁縣羌村藺相如廟
藺相如廟坐北朝南,前面有小溪咕咕流過,環境清幽,是個風水極好的地方,廟宇呈三進院落,即戲樓所在地的前院(戲樓院),享堂所在地的中院(廟院)和墓冢所在地的後院(墓院),佔地面積約五畝,建築三十餘間。
第一進院是前院,迎面的第一座建築物,就是古戲台,東西長十五米,南北寬十米,台下有一劵洞。因其臨河而建,南側的台基立面約五、六米高,甚為雄壯。
穿過券洞,沿主神道進入中院,首先看到的是高大宏偉、金碧輝煌的山門,山門是一個複合型的建築,它把古代經典的牌坊和傳統的卷棚式過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山門的正額“藺相如廟”四個鎏金大字為當代書壇副主席劉炳森所書,而山門正廳兩側的楹聯,更是書文並茂,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所書:“精忠貫日月,一代名相安社稷;肝膽照河山,千秋正氣滿乾坤。”;中國著名書法家盧中南先生所書的“名相卧太行,千秋功績垂青史;瓊宇祠先賢,八方黎庶樂堯天”楹聯。
跨九級石階,進入山門,則為中院,亦稱為廟院。主建築為趙上卿藺公相如的享堂大殿,面闊明三暗五,進深三間,南有前廊,北有后廈的硬山式連體建築。
穿過享堂,沿階而下,或從享堂兩側,均可進入墓地院落。這裡就是千古名相的長眠之地。
磁縣羌村藺相如墓
邯鄲市藺相如墓
藺相如墓,呈園形,座落在一寬闊的方台上,寓意為天圓地方,象徵著藺相之精神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在藺墓不遠的正前方,矗立著一道黑色的青石墓碑,上書:“林末趙上卿藺公相如之墓”。這碑文確實是耐人尋味的,這“林末”兩個字當如何解釋呢?因為其來自一位老人記述的碑刻所載,至今仍眾說紛紜。一種解釋為“臨末”的譯音,是指藺相如的晚年;另一種解釋則更趨於合理,說是“夕陽下的荒林”。因為藺相如歸葬羌村,就是秦攻邯鄲時,藺相如帶家人離都出走,傍晚到達羌村東南的一片荒林之中,結草過夜后,在羌村南河北岸上抵禦秦軍,爾後隱姓埋名,融入村中,最後葬於羌村的。
藺相如墓地在羌村,雖然《史記》無載,但多部地方志卻記載甚詳:(一)明·嘉靖己酉年(1525年)《廣平府志》載:“藺相如墓,輿地要覽雲,在邯鄲縣今去縣南三十里白村裡,有廟故址,墓堙滅。”(二)明·嘉靖元年(1522年)《彰德府志》載:“藺上卿相如墓在羌村。”(三)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磁州志》載:“趙上卿藺相如墓,在州西北四十里羌村,尚存大廟三楹,中有塑像,墓在廟后。”(四)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楊肇基撰《邯鄲縣誌》載:“藺相如墓,距城西南三十五里,相傳有藺上卿相如墓,堙沒。”(五)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黃希文撰《曾修磁縣縣誌》載:“趙上卿藺相如墓,在縣西北四十里羌村,尚有古廟三楹,中有塑像,墓在廟后。清·雍正六年,奉文保護。”
不但上述多部方誌記載了藺相如墓地在羌村,而且清·嘉慶二十四年《安陽縣誌》在記述安陽縣許家溝鄉崗西村藺相如的祖塋時,卻記有“唯獨藺相如墓冢未在此處。”這史志上的一筆,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作為藺相如墓冢在羌村的佐證。如今,藺相如墓地原基址區內的建築和設施,如戲樓、山門、廊庭、享堂大殿、墓冢等相繼恢復,形成了戲樓院、廟院、墓院三進院落的宏偉建築群。又在享堂大殿兩側的廊房內,建起了千古名相――藺相如紀念館。羌村藺相如墓地這一千年永存的名相福地,有望成為趙文化的閃光載體,國家級的歷史名勝。
藺相如紀念館―七賢祠
七賢祠,為紀念戰國時趙國七賢而修築的祠堂,位於邯鄲市叢台公園的湖北面。
七賢祠,是由原“三義祠”和“四賢祠”合建而成,其淵源和變遷大體梗概是:三忠祠早已有之,始祠難考。據《史記》載:“程嬰死,趙武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具體立祠時間,司馬遷未寫。明萬曆十九年縣令盧龍雲於叢台下重建“三忠祠”。清·雍正《邯鄲縣誌》載:“‘三義祠’,明萬曆年間修建。祀程嬰、公孫杵臼、韓厥三人。原名‘三忠祠’,今知縣鄭方坤以為杵臼趙朔門客,程嬰其友韓厥同列公卿者也。忠字似未穩帖,為更今額。”該縣誌還記載知縣鄭方坤於縣城南門外恢復“三賢祠”時,原祀廉頗、藺相如、李牧,又把馬服君趙奢加入,改為“四賢祠”。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楊肇基撰《邯鄲縣誌》載,民國十一年(1922年),駐軍孫禹行、邑紳王文山合三義、四賢於叢台湖北岸建“七賢祠”,為卷柵式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一間,1982年,陳相卿主編的《邯鄲市志》和今人張建華主編的《邯鄲辭典》均載:七賢祠后毀,1981年重建於叢台北,為歇山式琉璃瓦建築,進深一間,面闊五間,建築面積為131平方米,佔地524平方米,內有高兩米左右的韓厥、程嬰、公孫杵臼和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的彩色塑像。七賢祠的門樓有原國務委員、副總理方毅題寫的“七賢祠”匾額、七賢祠院內建有“邯鄲碑林”,鑲嵌和矗立碑刻42塊,其中有關七賢祠的碑刻2塊,是研究邯鄲文化和七賢祠的珍貴史料。
藺相如廟(享堂大殿)
關於祭祀藺相如的祠廟,因其影響之大而分佈很廣,邯鄲大地上的不少縣,尤其是邯鄲縣、磁縣的鄉賢祠中均塑像享祭,而專殿祭祠的廟宇,當數羌村藺相如墓地的藺相如廟,即享堂大殿。該廟在明清的州志縣誌中均有修葺記載。現原址恢復的藺相如享堂大殿為面闊明三暗五、進深三間、南有前廊、北有后廈的連體硬山式琉璃瓦建築,十分宏偉壯觀。當地均在藺相如的生日(民間為農曆七月二十日)和每月的碩望日舉行奠基,而已七月二十日為最甚。
藺相如後人分佈區域
據磁縣北賈璧鄉北賈璧村明代的《藺氏家譜》記載:“始祖(藺相如)居邯鄲,寄住羌村,(後人)避兵科泉移居磁州賈璧村。”並明確記載,明時的藺相如嫡傳後人藺皋在洪武初年從科泉率子移居賈璧。
從實地考察的情況看,藺相如後裔在邯鄲主要分佈在一縣一區,即磁縣、峰峰礦區,其分佈的村莊形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明初,藺相如的嫡傳後人藺皋從河南科泉移居賈璧后,世代繁衍,形成了明以後藺相如後人在邯鄲的祖源地。該村六千人口中有75%以上的人為藺姓,並有藺氏祖墳,藺氏祠堂,藺氏家譜保存完好。二是藺皋的次子藺誠、三子藺讓分別外遷的村落。據北賈璧村“藺氏家譜”記載,藺皋生子三人,分別以廣、誠、讓為名。為了緩和賈璧人多地少的矛盾,除長子藺廣留居賈璧外,次子藺誠率家人遷到了磁州城內的鼓樓西側,三子藺讓帶領家人遷到了峰峰礦區彭城鎮的藺家莊,逐步形成了藺氏聚居地――藺家衚衕。該衚衕形制非常特殊,一門進出,五座院落。相傳,該衚衕內的藺姓人家在清咸豐年間出過舉人。三是因種種原因從賈璧散遷的村莊。如:峰峰礦區義井鎮的山底村、臨水鎮的石橋村、大峪的藺家溝村和磁縣的時村營鄉的上七垣村等。
此外,在邯鄲各縣區中,還有一些藺姓人家。據傳,這些人除有賈璧外遷的人員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戰國趙亡后,因被形勢所逼改名換姓的藺相如後人,后逐步恢復藺姓。
藺相如故里位於山西省古縣東北約50公里處的藺子坪村,村南200米許,有藺相如墓,墓高約8米,圍約50餘米;墓前有一石碑,其碑文歷千年歲月已不可辨,然其正而之“趙上卿藺相如墓”幾個大字猶十分清晰。遊客來此,掬藺河之水,聆故里鄉音,撫墓前碑碣,斷不會不思藺相如當年之往事,發思古之幽情;太史公《史記》中的藺相如事略,亦會浮現跟前。而今,藺相如故里在古縣縣政府的精心保護下,又重新煥發出耀眼奪目的光彩。
藺河繞藺子坪村而流,為沁河一大支流。藺子坪村多藺姓,相傳為藺相如後代。村南200米許,藺河之畔有藺相如墓。墓為土封,高約5米,圍約50餘米,至今巍然猶存。相傳藺相如墓為發上相如死後埋葬時,士兵用頭盔、人民用裹兜堆土而成,以哀悼這位名宦。藺相如墓前,立有石碑,其碑文已年久剝落,唯碑之一正面尚存"趙上卿藺相如墓"之石刻。
河南安陽人認為,藺相如故里是位於安陽縣水冶鎮西南一公里的許家溝鄉古相村。明代崔銑所著《彰德府志》載:“藺上卿廟在黃口村,上卿名相如,戰國趙人。舊志云:子孫散居廟旁,歲時來祀。”
藺相如故里,位於水冶西南l公里的許家溝鄉古相村。戰國初期,卓越的外交家和政治家趙國上卿藺相如,出生於此”相村、漸平崗、崗西村,均為相府宅地。藺相如故居,在崗西村有一個樓院,原庭堂寬敞,秀麗豪華。崗西村正北大路,直通藺相如祖墳塋地,兩旁松柏成蔭,石人石馬石羊石象成對,前有殿宇靈堂,後有蓮花池塘,由玉帶石橋連接。但因年久失修,現僅存樓院房基,蓮花池也變成了蓮花地。崗西村西頭,還有藺氏祠堂,家譜是布帛掛軸,上面畫著藺相如彩色遺像,下面排列著後世宗室,現已近百代世孫。藺氏每家操辦喪事,都要到祠堂先燒箔焚香祭奠祖宗,然後才殯埋下葬,傳到如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葬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