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毛敏的結果 展開
毛敏
西南交大副教授
毛敏,博士,副教授,2005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工作。
現任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物流工程系副主任;兼任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物流企業綜合評估委員會審核員。目前已在全國各種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EI檢索6篇。目前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參與省部級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多項橫向項目。
2001.9-2005.6,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獲博士學位。
1998.9-2001.9,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碩士學位。
1994.9-1998.9,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學士學位。
2005.6-2006.7,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
2006.7至今,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教師。
一直從事物流工程、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規劃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目前已經在全國各種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參與了十多項科研項目。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在日本富山大學經濟學部做訪問學者。2006年8月參加了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第六期ITC、註冊採購師師資培訓班(中文班和英文班),經過聯合會的審核和研究,已獲得了ITC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國際資格認證、註冊採購師資格認證培訓教師的聘書。現被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與中國物流企業綜合評估委員會聘為物流企業綜合評估委員會審核員。
獲得西南交通大學2009-2012年度“希望之星——教學名師後備人選及中青年教學骨幹培養項目”資助。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在日本富山大學經濟學部做訪問學者。應邀參加2007年9月在日本舉行的2007年日本物流學會學術年會,並在會上發表論文。2006年8月獲ITC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國際資格認證、註冊採購師資格認證培訓教師聘書;2009年10月獲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頒發的高級採購經理證書。作為指導教師帶隊參加2009年第二屆全國物流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
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參與省部級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多項橫向項目,近四年總計到校經費134萬元。
(1)城市群經濟發展與區域物流通道構建及運行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2-2014
(2)物流網路運行與演化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子項目,2011-2013
(4)發展戰略規劃與物流服務能力提升方案,橫向,2012-2013
(5)我國農村糧食物流模式研究及體系構建,橫向,2009-2010
(6)尚豪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橫向,2011-2012
作為主研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
(1)四川省應急物資動員能力評價與動態監控研究,四川省軟科學項目,2011-2012
(2)基於供應鏈契約協調機制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運作優化研究,四川省教育廳,2012-2014
(3)中煤南方煤炭交易平台物流解決方案與實施對策研究,橫向,2011-2012
(4)龍之夢成都新城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橫向,2009-2009
(5)大陸。綠水青龍綜合體項目交通影響預評估,橫向,2011-2012
(6)成都香江全球傢具建材CBD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橫向,2011-2011
代表性學術論文:
MAO Min,,YU Xiang,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hengdu-Chongqing Logistics Corridor,ICTE 2013(EI 待檢索)
毛敏,付恆,基於級庫存模式的集中需求信息對供應鏈牛鞭效應的影響研究,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11
毛敏,閆敏,連鎖超市車輛路徑優化的實例分析,物流技術,2012.12
MAO Min,LI Ruixue,Analysis of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Logistical System Reform Practice in a Chinese Home Appliances Manufacturer,ICLEM2012,EI檢索
MAO Min,WANG Kun,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Highway Freight Terminal,ICLEM2010,2010.10EI 檢索
毛敏,李瑞雪,四川省汽車製造企業供應物流體系分析,物流技術, 2011.9
毛敏,溫兆康,我國貨運市場“公路港”物流模式研究——基於成都傳化物流基地實例的研究,江蘇商論,2011
MAO Min,YU Xiang,A Method of Expressway Pavement Performance Predic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9.8,EI 檢索
MAO Min,YU Xiang,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Logistics Corridor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ICCLTP2008國際會議論文集,2008.10,Vol.2,EI 檢索Mao Min, Li Ruixue. Logistical System Reform: a Competitive Lever for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Case Study of Changhong, a Chinese Home Appliances Enterprise),Journal of Japan Logistics Society, No.16, 2008.5
毛敏. 交通運輸走廊自組織演化機理.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7.10,EI 檢索
MAO Min, YU Xiang, Study on Decision Optimization of Pave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or Regional Expressway Network,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2007), 2007.7 ,EI檢索
Mao Min, Li Ruixue, A Case Study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d Logistics System of Changhong, a Chinese Home Appliances Enterprise,Working Paper, Faculty of Economic, University of Toyama,2007.2
毛敏,喻翔,蒲雲,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社會效益評估,公路,2006.12
毛敏,蒲雲,交通運輸走廊研究綜述,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6.5
毛敏,喻翔,蒲雲,高速公路效益后評價指標體系層次結構的分析,中南公路工程,2003.6
毛敏,喻翔,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2.10
李瑞雪,毛敏,鉄道貨物輸送高度化への取り組み,流通設計21,2008.6
李瑞雪,行本勢基,毛敏,四川トヨタ——完成車メーカーの調達物流システムはどのように構築されているのか,流通設計21,2008.1
LI Yu, MAO Min, WANG Kun, The decision-making of constructing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 ICLEM,2010.10 (EI 檢索: 20105013490637)
臧正,毛敏,付江月,基於CODP的服裝供應鏈延遲策略及成本模型分析,中國商貿,2010.12
LIU Ying, MAO M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in a region, ICTE 2011.7
教改論文:
毛敏,物流工程專業PBL教學模式的構建,物流技術,2010.12
榮譽獎勵
1、主持的教育部2010年物流教改教研課題“物流工程專業PBL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獲得2010年度全國高校物流教改科研課題一等獎。
2、作為指導教師帶隊參加2009年第二屆全國物流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
3、主持的“物流工程專業PBL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2012年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
4、2012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科研團隊
物流與交通規劃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
指導碩士研究生
指導2008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1名,指導2009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名,指導2010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名,均順利畢業。
李煜,物流工程2008
臧正,母勤琴,物流工程2009
溫兆康,劉穎,物流工程2010
目前正在指導2011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名;2012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3名;2013級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4名。
劉露,閆敏,物流工程2011
何雅麗,徐榕行,楊艷,物流工程2012
黎作瑞,饒飛,劉建,陳春霞,物流工程2013
指導的1名2009級物流工程碩士研究生,臧正的學位論文被評為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課程教學
(1)《採購與供應管理》(本科)
(2)《項目管理》(本科)
(3)《供應鏈管理理論與案例解析》(碩士研究生)
(3)《供應鏈管理》(工程碩士)
主持的教改項目:
物流工程專業PBL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教育部21010年物流教改教研課題,2009.12-2010.12
物流工程專業PBL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2011年度“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教改課題,2011.1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