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松濤

管松濤

管松濤(1902-1966),原名管之山,山東省巨野縣田橋鄉鄔官屯村人,1921年參加東北軍,曾任副團長,1931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冬參加蘇北抗戰,歷任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旅長、第四野戰軍一五三師師長等職,參加過遼瀋、平津戰役著名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參謀長,1955年9月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6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66年5月1日病逝。

簡介


管松濤,山東巨野人,原名之山。1921年,19歲的管松濤參加東北軍,歷任士兵、班長、排長,1927年任連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入南京炮兵學校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49軍炮兵營連長,參加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任東北軍57軍少校副團長,參加徐州揚州對日作戰。1938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管松濤參與萬毅組織的捕捉東北軍57軍軍長的行動,行動失敗后,管松濤被監視,強行送于學忠部受訓。管松濤於途中逃脫,參加八路軍。任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1943年任濱海支隊參謀長,參與開闢海陵縣抗日根據地,甲子山戰鬥。解放戰爭進入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7縱20旅旅長。1946年任遼寧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叄下江南戰役。當敵軍大舉進攻臨江時,他率領兩個團在敵後堅持游擊戰爭,牽制了敵3個師和兩個交警總隊。1947年參加圍困長春、解放瀋陽。1948年任第四野戰軍40軍153師師長。參加平津戰役。1949年因病休養.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38軍參謀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獲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后,任炮兵學校副校長、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6年病逝。

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之前

管松濤,1902年10月出生在山東省巨野縣鄔官屯一個僱農家庭。管松濤家境貧寒,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管松濤全家5口人,依靠父親給地主扛活來維持生活,終年食不果腹,衣不遮體。
管松濤8歲就去給地主放豬,幫助父親來維持家庭的生活。管松濤10歲時,他的母親由於貧困和病魔交加,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扔下他和兩個弟弟。後來,依靠父親當長工扛活已無法養活全家,他就只好帶著兩個弟弟去討飯糊口。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管松濤有時領著弟弟們靠沿街乞討糊口,有時靠給地主打零工維持生存。管松濤16歲時,他到一家姓趙的地主家去扛活,一晃3年過去了,結賬時地主卻只給了管松濤少得可憐的兩吊錢。性格剛毅的管松濤痛苦至極,他兩眼含淚將兩吊錢交給了他的父親,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了家。
1921年,管松濤已經19歲了,他遠走異鄉到天津去謀生路。誰知天下老鴰一般黑,他的生活依然是無著無落。正在管松濤茫然之際,恰逢直系軍閥的軍隊在天津招兵,他毅然報名從軍,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後來,管松濤在直奉戰爭中又投靠了東北軍。由於管松濤在東北軍里肯於吃苦,作戰勇敢,他歷任班長、排長,在1927年就當上了連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和屠殺中國共產黨人。濟寧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劉山林逃出后,投奔到管松濤的連隊當文書。管松濤十分同情革命者,將劉山林掩護起來,並且掩護其開展革命活動,為其提供活動費用。同時,管松濤也從劉山林那裡初步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逐漸接受了共產黨的思想教育,思想覺悟、階級覺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侵佔了中國東北。在東北的東北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放棄了東北奉命入關。眼看著沿途的人民顛沛流離,掙扎在死亡線上,管松濤恨自己縱有救國拯民之志,卻鞭長莫及。正當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緊急關頭,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抗日救國的正確主張,管松濤為之振奮,他看到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就在於中國共產黨,認為只有加入中國共產黨,自身的救國救民之願望才能得到實現。於是,管松濤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地尋找中共黨的地下組織,渴望靠近黨組織、接受黨的教育,決心為黨工作。1931年冬,在天津經石又新介紹,管松濤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春,管松濤奉命進入南京炮校進修。在校學習期間,他依靠中共黨組織的領導,廣泛結交校友,秘密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努力擴大黨的影響。南京炮校畢業后,管松濤被分配到東北軍第49軍炮兵營當連長。1936年12月,他積極參加西安事變。為了防止國民黨親日派的進攻,他把炮兵連布置到渭南一帶,將大炮置於前沿陣地上,嚴陣以待,協同步兵一起,決心保衛全國人民關切的、關係到中華民族存亡的西安兵諫。
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將軍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被扣押,東北軍陷入分化和混亂。不久,東北軍的部隊被分散到各個戰區,原來積極參與西安事變的人都遭到清算,軍銜僅是尉官的管松濤也被撤職。中共黨組織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批准管松濤去投奔原來的老上級、東北軍57軍111師333旅665團上校團長董翰卿,被任命為665團少校副團長。1937年3月,管松濤隨東北軍57軍從陝西出發,經過長途跋涉,開進了河南周口鎮。由於環境的變化,管松濤與中共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管松濤隨東北軍57軍從河南轉戰到江蘇徐州一帶對日本侵略軍作戰。這時,管松濤與中共黨組織又重新取得了聯繫。1938年6月,在山東沂水縣經黃如剛介紹,管松濤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新回到了黨的懷抱。1938年冬,東北軍57軍從江蘇沭陽轉移到山東濱海地區開展抗日鬥爭。
1939年底,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管松濤所在東北軍部隊的一些高級將領也逐漸放棄抗日立場,轉而集中力量反共,激起了東北軍中的共產黨員和思想進步官兵的強烈反抗。此間,管松濤積極支持東北軍57軍戰地服務團的抗日宣傳活動,在制止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武裝摩擦活動中,爭取廣大東北軍官兵堅持抗日立場上,他與57軍戰地服務團的同志們一起做了許多工作。1940年9月14日,管松濤所在的東北軍57軍軍長繆徵流為了保存實力不抗日,密派665團上校團長董翰卿、參謀處上校課長於文清等,與日方鷲井師團代表大尉參謀辛修三、偽興亞建國軍顧問新容幸雄舉行談判,雙方商定互不侵犯、共同防共事宜。於文清回來之後,心中十分煩惱,將談判的情況報告了東北軍57軍111師333旅旅長萬毅(系中國共產黨黨員)。東北軍57軍111師師長常恩多(系中共特別黨員)聞訊后,便與旅長萬毅等人在9月21日晚上發動了“鋤奸行動”,扣押了董翰卿,抓捕了軍中聯日的一干繆徵流在混亂中逃掉。管松濤在這次“鋤奸行動”中,以民族利益為重,為抗日大業所系,拋棄老上司董翰卿對他的接納之恩,堅決執行常恩多師長下達的關於“鋤奸行動”的命令,毅然參加了捕捉勾結日軍反共賣國的漢奸軍長繆徵流等人的“鋤奸行動”。常恩多師長、萬毅旅長等對管松濤的義舉感動不已,當管松濤完成任務班師回營時,師長常恩多竟不顧團副管松濤在行軍禮,箭步迎上前去將管松濤抱了起來,感動得大家都熱淚盈眶。師長常恩多當場揮筆書寫任命書:“六六五團少校團副管之山,即日起任該團團長職務”。 8KKI.i8`
?1940年12月,蔣介石製造了皖南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第二次反共達到高潮。這時,東北軍111師師長常恩多因積勞成疾,已經卧床不起。該師反共分子頭目、師參謀長陶景奎、旅長孫煥彩、團長劉晉武等勾結國民黨魯蘇戰區總部政訓處頭目周復等配合全國的反共形勢,對該師中共地下黨和進步分子進行大清洗。結果,萬毅旅長被扣押;管松濤先被監視,后被強行遣送國民黨魯蘇戰區于學忠部議處。管松濤在被強行遣送的途中機警逃脫,投奔了山東八路軍濱海軍區。從此,管松濤參加了八路軍,不久被任命為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
1942年8月3日,身患重病的111師師長常恩多堅決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反共摩擦,毅然率領111師2000多官兵起義,投奔了山東八路軍濱海軍區。管松濤所在的獨立旅奉命劃歸山東軍區新111師指揮,管松濤又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隊。
1942年9月,海陵的日偽軍在東起沙河、西至桃林鎮一帶安設了據點,其中在羅庄和橫溝的據點插入了海陵縣抗日根據地。11月3日下午5時,管松濤奉命指揮獨立旅拔掉羅庄據點,首先打響了海陵地區反蠶食鬥爭的第一槍。經過7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偽軍的炮樓被炸毀,羅庄被攻克,羅庄據點被拔掉,俘虜偽軍大隊長以下60餘人,繳槍60餘支。接著,新111師第四團也拔掉了橫溝據點,殲滅偽軍200餘人。11月5日晚,管松濤又指揮獨立旅拔掉了圈溝據點,殲滅偽軍30餘人。
1942年12月15日,山東軍區為了保衛抗日根據地,打敗國民黨軍頑固派孫煥彩部、朱信齋部越過日(照)莒(縣)公路對抗日根據地的進犯,決定組織發動甲子山討叛戰役。戰前,山東軍區政委羅榮桓親自給八路軍參戰部隊作動員報告。羅榮桓指著甲子山說:“同志們,這就是你們的家,要安家,就必須消滅頑軍…… ”管松濤和八路軍參戰部隊的指戰員聽了羅榮桓的動員報告后,深受鼓舞,決心打敗國民黨軍頑固派孫煥彩部、朱信齋部,進而收復甲子山地區。12月17日,八路軍參戰部隊分4路發起全面進攻。管松濤所在部隊擔任攻打甲子山南、北垛及浮棚山頑軍陣地的任務。經過7晝夜的戰鬥,頑軍終於不支,於12月23日逃往日(照)莒(縣)公路以北,八路軍收復了甲子山地區。
甲子山討叛戰役勝利結束后,管松濤隨部隊進駐茅墩、橫溝一帶休整。在此期間,管松濤積極配合中共新111師總支委員會的工作,加強黨對新111師的領導,在連隊建立黨支部,對部隊進行了精簡整編。1943年6月,管松濤隨部隊奉命挺進日(照)莒(縣)公路以北,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新111師旗開得勝,連戰連捷,迅速在五蓮山區站住了腳跟。接著,111師再次對部隊進行了精簡整編,並且開展了“大生產運動”。1944年6月,管松濤隨部隊參加了濱海軍區發起的攻打偽軍的討李(永平)戰役。戰後,新111師等八路軍部隊控制了諸(城)日(照)公路大部分地區及海(陽)青(島)公路、膠(縣)諸(城)公路各一部分地區,鞏固和發展了濱海膠東的聯繫。
1944年10月,管松濤隨部隊在諸城、膠縣邊集結休整。1944年10月20日,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蕭華專程趕到新111師的駐地參加誓師大會,宣讀山東軍區命令:原東北軍111師改稱“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由濱海軍區副司令員萬毅兼任支隊長,王振乾任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彭景文任副支隊長,管松濤任參謀長,李欣任政治部副主任。濱海支隊以重羅山為中心,在3000平方華里的地域里,與6倍於八路軍的日偽頑反動勢力進行著極為尖銳複雜、艱難困苦的鬥爭。
1945年5月下旬,管松濤和萬毅支隊長、王振乾政委一道指揮濱海支隊與日本侵略軍在濱海北部作戰,破壞了公路和橋樑,殲滅了一部分日本侵略軍,打退了日本侵略軍的掃蕩。
1945年夏季攻勢中,八路軍濱海支隊配合兄弟部隊解放了高密的鋪上,為八路軍攻克膠縣,威脅青島,解放煙台,挺進東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45年8月,濱海支隊配合兄弟部隊解放了膠縣縣城,殲滅日偽軍450餘人,繳獲92步兵炮2門、輕重機關槍20挺、步槍200餘支。
抗日戰爭時期,管松濤在八路軍的隊伍里受到了很大的鍛煉,成為八路軍的一名優秀指揮員,在抗擊日本侵略軍、創建和發展山東濱海抗日根據地以及抗擊國民黨頑固派、投降派的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結束后

抗日戰爭結束后,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決定調遣八路軍、新四軍10萬部隊和2萬幹部挺進東北,建立東北根據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給山東軍區下達了關於挺進東北的命令,濱海支隊被編入東北挺進縱隊,管松濤奉命隨部隊進入東北。
山東軍區在接到命令后,立即組建了3000多人的東北挺進縱隊,任命萬毅為司令員、周赤萍為政治委員、關靖寰為參謀長、王振乾為政治部主任,下轄一、二兩個支隊。其中,一支隊由濱海支隊改稱,共1800餘人,支隊長彭景文,政治委員李欣;二支隊另由膠東軍區特務營和濱海、魯中軍區各抽調的一個營組成,共1200餘人,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從1945年9月2日起,東北挺進縱隊各部分別由各自的駐地向膠東黃縣方向開進,準備渡海挺進東北。部隊進行了挺進東北的思想動員,並且做好了渡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萬毅先將部隊交給東北挺進縱隊參謀長關靖寰、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負責,自己帶一個連的先遣人員經一晝夜的海上航行,於9月25日上午11時許在遼寧省興城縣釣魚台登陸。經與冀熱遼軍區部隊取得聯繫,了解情況后,萬毅決定東北挺進縱隊沿他此次航行的路線渡海。萬毅隨即給東北挺進縱隊發報,命令部隊立即組織渡海,到興城集結。
1945年9月下旬,東北挺進縱隊的大部隊奉命先後渡海挺進東北,10月陸續到達了瀋陽,並且新發了軍裝和武器。接著,一支隊奉命到撫順執行任務,二支隊奉命到瀋陽東大營待命。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決定,東北挺進縱隊第一支隊由撫順向吉林方向挺進,第二支隊由瀋陽、鐵嶺向長春方向挺進。10月26日,東北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和二支隊支隊長管松濤帶領第二支隊從瀋陽出發,步行向鐵嶺挺進。10月27日下午到達鐵嶺城郊區。鐵嶺縣城的偽維持會和偽保安隊在知道了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到達的消息后,誤以為是“國軍”來接收了,在鐵嶺縣城的西門列隊歡迎。王振乾和管松濤、黃明清研究后,決定將計就計,智取鐵嶺縣城。第二支隊的指戰員裝成“國軍”,大搖大擺地進了鐵嶺縣城。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在進鐵嶺縣城后,連夜召開幹部會議,研究和布置戰鬥任務,決定在天亮的時候對鐵嶺縣城的偽維持會和偽保安隊採取行動。
1945年10月28日早晨,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根據戰鬥分工,分別向各自的目標採取行動。由於事先進行了細緻的偵察,完全摸清了各處的情況,加上偽保安隊又沒有防備,結果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沒有費一槍一彈,就順利地解除了偽保安隊的武裝,繳獲大槍230多支、手槍30多支。接著,又勒令解散了偽鐵嶺縣維持會。鐵嶺縣城獲得了首次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二支隊迅速抽調了一批幹部,協助地方幹部建立了鐵嶺縣人民政府,成立了鐵嶺縣公安局,宣傳和發動群眾,搞好社會治安。發布了布告,講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號召群眾安居樂業,擴大了黨和人民軍隊的影響。
1945年11月初,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黃明清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乘坐火車離開鐵嶺,前往長春執行新的任務。在長春,支隊長管松濤根據中共長春市委的要求,解決了偽警察的武裝,命令二支隊二大隊指戰員換上了黑色的警察服裝,由八路軍化裝的“警察”控制了長春市;支隊長管松濤還命令二支隊一、三大隊進駐長春市以西的范家屯、大屯一帶,監視飛機場。12月初,管松濤奉命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先進入吉林市,然後又去雙陽縣地區剿匪,消滅土匪800餘人。之後,二支隊移駐雙河鎮
1946年1月中旬,東北挺進縱隊奉命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一支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19旅、二支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20旅。管松濤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20旅旅長,下轄第58團、第59團、第60團。改編后,第20旅第58團就開往蘇家屯一帶進行剿匪,經過10餘日的剿匪,消滅了國民黨地下軍王丹匪部的土匪1000餘人。
1946年3月中旬,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雙十協定》,頒發“剿匪”密令,在東北點起內戰的大火。國民黨進入東北的兵力多達6個軍18個師,連同地方團隊,其總兵力達30萬多人。1946年3月12日,國民黨軍隊以從蘇聯紅軍之手接收的方式進佔瀋陽后,立即以瀋陽為基地向周圍擴張,相繼進佔遼陽、撫順、鐵嶺。隨後集中5個軍10個師的兵力南攻營口本溪,北犯四平,妄圖一舉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獨霸東北。
管松濤奉命帶領第7縱隊第20旅破壞沿鐵嶺向開原前進途中的公路、鐵路,以遲滯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管松濤指揮部隊從山區對鐵嶺、開原的東部進行側擊,沿途逐段破路,與國民黨軍隊節節糾纏,雙方交戰的槍炮聲晝夜不息。接著,管松濤奉命帶領第7縱隊第20旅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阻擊國民黨軍新6軍向四平的進攻。第20旅第60團奉管松濤的命令,在烏龍嶺阻擊國民黨軍新6軍。接著,又轉移到西安北山阻擊國民黨軍。由於敵強我弱,在激烈的戰鬥中,第20旅遭受很大損失。為避免在不利的條件下與國民黨軍隊決戰,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東北民主聯軍相繼撤出四平、長春、吉林等地實行戰略轉移。

人物評價


管松濤平時要求自己十分嚴格,生活一向艱苦樸素。從朝鮮返回祖國的時候,管松濤身為38軍參謀長完全可以乘專用小車或者乘火車軟座軟卧。可是他既不乘專車,也不乘軟座軟卧,而是把吉普車裝上火車,他自己坐在吉普車裡回國,甘願自己吃苦,也要為國家節省汽油和錢。他無論在哪一級領導崗位上,都從不講排場。在管松濤的心目中裝的是人民,是患難與共的戰友,是黨的偉大事業,從來就沒有“我是哪一級幹部,我有什麼功勞,要享受什麼待遇”的觀念。
自朝鮮戰場回國后,管松濤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後來發展到不能堅持工作。20世紀60年代,管松濤因為長期患有多種疾病,被疾病折磨得出現了神經紊亂狀況。管松濤就是在神經紊亂狀況嚴重的時候,他卻仍然知道挎著籃子往鄉下去給老百姓送饅頭。別人問他幹什麼去,他回答說:“給老百姓送饃去。”管松濤頭腦里想的還是解放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或者是敵後根據地的人民群眾。雖然管松濤看起來精神似乎錯亂,可他連接著人民的那根神經沒有錯亂,使他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與老百姓血肉相連。
1966年5月1日,管松濤因為長期患病醫治無效,在瀋陽逝世,終年64歲。管松濤雖然逝世了,但是他的高尚情操和優良作風是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後世紀念


2017年8月5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江擁輝唐青山李少元、管松濤、楊棄五位1955年授少將軍銜的開國將領忠骨安葬儀式在福壽園國際集團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將軍園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