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羊肚菌的結果 展開
- 盤菌目羊肚菌科食用菌
- 羊肚菜
羊肚菌
羊肚菜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稱羊肚菜,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
羊肚菌屬多種蔭類子實體的統稱,因菌蓋部分凹凸成蜂窩狀,形態酷似翻開的羊肚(胃)而得名。
羊肚菌屬低溫高濕性真菌,喜陰,生長所需的土壤環境和植被類型多樣,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其產量與降雨量有直接的關係。
它是世界公認的著名珍稀食葯兼用菌,其香味獨特,營養豐富,功能齊全,食效顯著。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機鍺,具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尤其抗癌作用明顯,對肌瘤細胞有強烈抑制作用,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在美國被稱為“陸地魚”,一直被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人體營養的高級補品。它在我國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甘肅、新疆、陝西、遼寧等地,安徽、河南境內也發現有羊肚菌。由於羊肚菌豐富的營養成分和重要的藥用價值,人們稱它為“天然、營養、多功能”的健康食品。
羊肚菌種類1--羊肚菌
菌蓋橢圓形或卵圓形,頂端鈍圓,長4-8cm,直徑3-6cm,表面有多數小凹坑,外觀似羊肚。小凹坑呈不規則形或類圓形,棕褐色,直徑4-12mm,棱紋黃棕色。菌柄近圓柱形,長5.5-8cm,直徑2-4cm,類白色,基部略膨大,有的具不規則溝槽,中空。體輕,質酥脆。氣弱,味淡、微酸澀。
羊肚菌種類2--小頂羊肚菌
菌蓋狹圓錐形,頂端稍尖,長1-4cm,直徑約2.5cm;小凹坑多呈類長方形,長5-10mm,直徑2-5mm,淡棕色,棱紋色較深。菌柄近圓柱形,中空。體輕,質酥脆。氣微,味淡。
羊肚菌種類3--尖頂羊肚菌
菌蓋類圓錐形,頂端尖或較尖,長約4cm,直徑約2cm;小凹坑多為類長方形,淡褐色,棱紋色較淺。菌柄黃白色,下部有的具不規則溝槽,中空。體輕,易碎。氣微,味淡。
羊肚菌種類4--粗柄羊肚菌
菌蓋類圓錐形,長約6cm,直徑約4cm;小凹坑類圓形,大而較淺,淡黃色,棱紋較薄。菌柄粗壯,長約10cm,上部漸狹細,基部膨大,直徑約5cm。近白色,表面縱向皺縮,呈扭曲縱條紋,中空。體輕,質脆。氣微,味淡。
羊肚菌種類5--小羊肚菌
菌蓋類圓錐形,長1.7-3.3cm,直徑1-1.5cm;小凹坑多為類長方形,淡褐色,棱紋色較淺。菌柄長1.5-2.5cm,直徑5-8mm,基部膨大,微有溝槽,中空。類白色或淡黃色。體輕,質酥脆。氣微,味淡。
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
野生羊肚菌分佈於我國西藏、雲南地區、新疆天山山脈,吉林長白山區也多見。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在自然環境下生長,單體可達二百多克。
羊肚菌
羊肚菌
青川羊肚菌
2、小頂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頂端尖,高2-5cm。基部寬1.7-3.3cm,凹坑多長方形,蛋殼色。棱紋黑色,縱向排列,由橫脈連接。柄乳白色,近圓 柱形,長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單行排列,(22-26)μm×(12-14)μm,側絲頂端膨大,直徑達11μm。
羊肚菌
4、粗柄羊肚菌:菌蓋近圓 錐形,高約7cm,寬5cm。凹坑近圓 形,大而淺,淺黃色,棱紋薄,不規則地相互交織。柄粗壯,淡黃色,長約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漸細。子囊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個,單行排列,橢圓 形,無色,(22-25)μm×(15-17)μm。側絲無色,頂部膨大。
5、小羊肚菌:菌蓋圓錐形至近圓 錐形,高17-33mm,寬8-15mm。凹坑往往長形,淺褐色。棱紋常縱向排列,不規則相互交織,顏色較凹坑淺。柄長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淺黃色,基部往往膨大,並有凹槽。子囊近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約100×16μm,孢子單行排列,橢圓 形,(18-20)μm×(10-11)μm。側絲頂部膨大。
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作用。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另外還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還含有色素、皂苷類、吡喃酮抗生素和黑色素形成抑製劑等成分。LeDuy等的研究表明羊肚菌菌絲體中含有酮、醛和酯等活性物質。Tomita從羊肚菌子實體中提取並純化出血小板凝集素抑製劑,該抑製劑能有效地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動物實驗發現用Co γ射線照射后,服用羊肚菌營養液小鼠的存活率比沒有服用的小鼠高25%,這表明羊肚菌具有抗輻射的作用。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藥效。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製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需氨基酸”。
羊肚菌
冰凍羊肚菌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肚菌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每百克干樣鉀、磷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等”(引自徐錦堂,中國藥用真菌學,1997年出版;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等)。
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是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藥,有獨特的保健作用。
羊肚菌圖片
【食療作用】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另外還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食用注意】由於羊肚菌的營養豐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特別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約30克。
羊肚菌燉雞
做法:1、童子雞洗凈將雞爪和雞屁股去掉。姜切片。蔥打成結;
2、將蔥姜和雞注入清水,上鍋開煮。羊肚菌先用涼水清洗幾遍;
3.清洗好后再用溫水開始泡。泡軟后,在把根蒂部分去掉,因為裡面有大量沙土。再清洗幾遍,瀝干備用;
4、用溫水將棗和枸杞子泡軟。這時候,鍋已經要開了,要將過面上浮著的血沫撇乾淨;
5、撇凈血沫待鍋開后,將羊肚菌、棗、枸杞子一起放進鍋內。燉1小時30分鐘后,調入一點鹽,即可。
紅燒羊肚菌
調味料:豆瓣醬10克,醬油10克,味精3克,高湯適量,生粉lO克,麻油5克,花生油25克
1、將羊肚菌泡洗乾淨;火腿、青椒切成菱形片備用;
2、凈鍋放在旺火,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豆瓣醬炒香,加入高湯、火腿、青椒、羊肚菌、醬油燒3分鐘左右,加入味精調味,用生粉兌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羊肚菌燒肉
2、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溫水浸泡約30分鐘,洗凈。
(2)帶皮五花肉洗凈后切成六分見方的塊,加入醬油、料酒、蜂蜜拌勻20分鐘后再加入蛋清及豆粉混勻。
(3)油鍋燒至五成熱,放入五花肉炸至金黃色,撈起,鍋內留油,加入羊肚菌煸炒。再加入味精、醬油燒一會兒,加入肉湯煮沸,投入五花肉移至文火燒約20分鐘,加入味精、胡椒粉、豌豆苗,起鍋后淋上麻油即成。
1、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鯉魚一條(約1.2斤)、薑片、蔥段、蒜片、精鹽、味精、胡椒粉、大豆油、料酒。
2、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溫水浸泡約30分鐘,洗凈。
(2)鮮魚宰殺洗凈后切成片狀。
(3)油鍋燒至五成熱,放入薑片、蒜片煸出味,加入適量水、料酒、精鹽燒至沸騰,加入羊肚菌約5分鐘後放入魚片,煮沸后加入蔥、胡椒粉、味精即可起鍋。
熟料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后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后輕噴水一次即可復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齣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后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濕,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后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復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后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腐殖土復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濕。蓋完后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