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廉臣
何廉臣
何廉臣(1861~1929),出身於世醫家庭。先後曾任中國醫學會副會長,紹興醫學會會長,神州醫藥總會外埠評議員,神州醫藥總會紹興分會評議長等。1908年6月與紹興醫界同仁一起組建紹興醫藥研究社,創辦《紹興醫藥學報》。該刊是我國近代最早的中醫藥期刊,何氏任副總編。
祖父何秀山為紹派傷寒名家,何廉臣從小打下了良好的醫學基礎。后經兩次鄉試失利,最終棄儒而專志於醫。起初,他從同邑沈蘭垞、嚴繼春、沈雲臣等醫家研習醫理。之後,又隨名醫樊開周臨證三年。后曾離紹出遊訪道,先後到蘇州、上海等地訪求名家。1886年,何廉臣來到蘇州,客居一年。此間,他與設診於吳門的紹興名醫趙晴初(1823~1895)結為忘年交,一起探討浙東風土民情。此後,何氏曾在上海留居三年,與丁福保、周雪樵、蔡小香等滬上名醫來往密切。20世紀初,何廉臣積極參與創建我國早期中醫學術團體等醫界社會活動。
何廉臣
何廉臣是清末民初一代名醫,學識淵博。他倡導整理醫籍以保存國粹,主張通過整理文獻來保存祖國醫學精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中醫。通過對中西兩種醫學的比較,他認為西醫學未必全可取,而中醫學未必盡可棄。主張以崇實黜華為原則,吸收新知。他治學嚴謹,對《內經》、《傷寒》以及明清各家學說均有較深造詣。早年曾到葉香岩溫病學說盛行的蘇州實地考察,經過多年的臨證實踐,感到葉氏學說亦有不妥之處,於是主張以六經辨治熱病,商榷衛氣營血學說。同時,何氏又是紹派傷寒的繼承人,因此對於熱病的辨證論治,他往往能熔傷寒、溫病於一爐,而於寒溫辨治兩法的融合運用有著獨到經驗。這些充分體現出他的治學風格,即重視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進而推動熱病學術的發展。
何廉臣以善治熱病著稱。在外感熱病的辨治方面,指出:“張長沙治傷寒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經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瘀血、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所由變也……病在軀殼,當分六經形層;病入內臟,當辨三焦部分”。將六經與三焦聯繫起來作為熱病知常達變的訣竅。在診治溫熱病方面,何氏悉遵葉天士、薛生白等的治醫心得,於溫熱、暑熱、疫癘之病,辨析明白;立法處方,隨證變通,處處顯示其豐富的臨床經驗。
何廉臣不僅是一位著名的醫學臨床家和傑出的醫學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譽滿杏林、德高望重的醫事活動家。他一生精勤於醫學事業且醫德高尚,其學術造詣之精深,為國為民之赤誠博得了海內諸多名家的讚賞和欽佩。他一生為振興中醫、捍衛中醫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其臨床經驗、學術思想仍然值得我們現在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