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城
春秋時期越國國都
夏河城,位於新黃島區西南23.5公里處。距琅琊台6.8公里,琅琊鎮中部偏西。系我市境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之一。古代稱為琅琊,為秦三十六郡琅琊郡古城,東南有琅琊台,秦始皇曾巡遊至此。夏河城今為黃島區琅琊鎮人民政府駐地,舊城被分成四個村莊,鎮駐地在夏河城南村。
早在周代,琅琊即系齊國東重要城鎮,稱為琅琊邑。春秋後期,越國滅吳,其疆域擴展到齊長城以南的沿海地帶。勾踐為稱霸中原,曾徒都琅琊。《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徒都琅琊,立觀台以望東海。遂號令秦、晉、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共分三十六個郡,在夏河城置琅琊郡。清乾隆版《諸城縣誌。總記》載:庚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置琅琊郡。《水經注》云:郡治在琅琊台西北十里。西漢時期,漢高祖四年,仍在此置琅琊縣。呂后七年,改郡為琅琊國,封宗室劉澤為琅琊王。孝文帝元年,廢國復郡。王暮莽為帝時改曰填夷郡。後漢郡治移駐東武(今諸城市),轄縣五十一,琅琊改置為縣。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和太治三年(公元前94年)曾兩次巡狩這裡,並遊覽了琅琊台。東漢時期,琅琊仍為縣,屬琅琊國。東漢以後至隋、唐五代,琅琊縣時置時廢。
元明之際,沿海倭患猖獗。為防倭,明朝在此地設立兵寨,稱夏河寨備御前千戶所,隸屬靈山衛。《諸城縣誌。武備考》云:“寨有三,……夏河寨在龍灣杜,洪武間靈山衛百戶管成包以磚石,周三里”。《讀史方興紀要。卷三十》載:“夏河寨備御前千戶所,膠西南九十里,所城周三里有奇,屬靈山衛”。當時設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鎮撫(從六品)等武官。除駐有守城軍卒外,並轄軍屯七個。清代,倭患消除,衛、所逐漸失去作用,至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裁撤。
據考證,夏河城古城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各五百米,正中有十字大街。城內有菩薩廟和城隍廟二座大型建築。分別有城皇和大奶奶二奶奶三座神像,現在的鎮政府老家屬院(即老公社院)就是當時的城皇廟址。當時有一戶道士看守(帶家眷),今城西村的孫文欽是當時道士的外甥。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圍牆,高十餘米,頂寬約五米,半腰設跑道,牆頂有炮眼、垛口,皆為人工夯築而成。城牆四角各設炮台一座。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城設四門,門頂建有廟宇:東門為三官殿、西門為火神廟、南門為關聖祠、北門為鎮武廟。城內建有大廟兩座。即菩薩廟和城隍廟。城外也有諸多景觀,其中東門外的月牙橋,西門外的長流水,南門外的摩天嶺,北門外的萬年槐,被當地人譽為四大景。
據傳,明永樂征北地重修此城,城池更加宏偉堅固。因當時本地人多數死於戰亂,隨由有功將士兵卒退役留居於此。當時留居人員共有15個姓氏,即:封崔楊羊陳,花姚管史周,葉王劉李許。楊斌二位將軍,葉明海、陳開、李成先、羊榮、羊興等有功之臣,均留居於此。
現在,古城的面目已不復存,連城牆殘垣也所剩無幾,只有城北門西北角處殘留二段。此牆長約154米,頂寬5米,底寬12.5米,高2米。西北角向南延伸35米,頂寬2米,高4米,底寬12.5米。城牆為石基,石基之上用磚壘砌,內用黑黃土摻沙夯築而成。
據考,春秋戰國時代,夏河城已是個比較繁榮的城市。故越王勾踐滅吳后,為圖北上,才將國都由浙江紹興遷至此地。秦始皇兼并六國后,曾三次登臨琅琊台。首次來時留居三個月,即寓居此城。為重築琅琊台,下令遷徒居民三萬戶於琅琊台下。可證此時琅琊故城已頗具相當規模。秦始皇實行郡縣制之後,夏河城又是琅琊郡和琅琊縣之所在地,無疑又成為當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出現了更加興旺發達的景象。至漢代,此城開始衰落。西漢時,琅琊郡首府移至今日的諸城市,東漢時,琅琊國國都又移至今日的臨沂。
夏河城的興衰有諸多方面的原因,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它的興衰,主要與海運有關。因為它地處偏僻的山區,在古代本不具備建城條件,但因其地處沿海,琅琊台的西南、東北方向均有可避風停船之港灣,適於商船往返,具有得天獨厚的海上交通條件。從琅琊台南到長江口的沿海,琅琊灣是當時最好的避風港灣。南北通商當以琅琊灣最為方便。且琅琊港是中國五大古港之一,被譽為中國古港的鼻祖。古代北方運輸靠車,南方運輸靠船。我國的水運海運,最先是從吳越發展起來的。吳越之所以強大,是與水運交通的發展、商業的發達有關的。而夏河城的繁榮昌盛無疑也系此種原因。夏河城之衰落,也與海運的進一步發展有關。齊長城以北的沿海膠州灣內的板橋鎮(今之膠州市),齊長城以南沿海的連雲港一帶的諸多港口,海運事業迅速發展,取代了琅琊港灣的歷史地位。夏河城便日漸蕭條冷落下來。
古琅琊聲著史籍。古城舊址的古建築雖不復見,但在夏河城周轉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迹:城東南有歷史名勝琅琊台;城前、城後有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多處,其中有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一處。近幾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此地進行了多次普查,並徵集到大批文物,有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古幣和碑碣等。其中有不少珍貴文物,現收藏於膠南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