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結果 展開
- 2007年黃玉蘭所著書籍
- 現代電子信息工程學科
- 中國民航出版社出版圖書
- 下冊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現代電子信息工程學科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是一門國家級重點學科。
目錄
1988年開始招收外國來華留學研究生,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學科帶頭人是我國著名的微波、光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宏嘉教授。他長期致力於微波研究,發展了耦合波理論,提出“超模式”的概念,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70年代後期開始致力於單模光纖研究。在他指導下,1980年研製成單模光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0年代末開始致力於特種光纖研究,先後研製成雙芯、三芯等多種特種光纖。1998年出版了專著“非常不規則纖維光學的微波方法”(美國威廉出版社),用統一的觀點處理微波傳輸與光纖傳輸理論,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評價。
院校排名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2 | 東南大學 |
3 | 復旦大學 |
4 | 北京郵電大學 |
5 | 北京大學 |
6 | 電子科技大學 |
7 | 清華大學 |
8 | 上海交通大學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0 | 南京理工大學 |
11 | 華中科技大學 |
12 | 西安交通大學 |
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4 | 南京郵電大學 |
15 | 南京大學 |
16 | 北京理工大學 |
17 | 浙江大學 |
18 | 廈門大學 |
19 | 西南交通大學 |
20 | 北京工業大學 |
研究方向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重點學科屬於國家級重點學科,建有天線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電工電子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1996年被教育部批准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獲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本學科著力於結合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的新發展,研究天線與微波技術的理論與應用,著重開展天線與微波關鍵技術的基礎性研究,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現代化和國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服務。特別是在計算微波與計算電磁學、電磁兼容、先進天線設計理論、天線測量新技術、電磁散射、天線隱身、非線性理論及其在電磁學中的新應用等領域科研工作一些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經過多年建設,學科擁有一支由近20名教授、10餘名副教授(其中10餘名博士生導師、30餘名碩士生導師)組成的高水平的研究隊伍,並擁有以本學科教師為主的天線與微波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本學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有:(1)天線近場測量技術、(2)電磁兼容、(3)計算電磁學、(4)現代天線技術和(5)天線與微波新技術基礎研究。
本學科的一大特色就是緊密結合國防軍事研究,因此,本學科緊緊圍繞國防亟需,獲得了多項國防預研項目的研究資助。“十五”期間,本學科遵循規劃、積極努力、頑強拼搏,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十五”建設目標。其中,完成了微波暗室和近場測量系統擴建,實現了近場多頻率、多通道、多波束快速測量,實現了天線口徑場的近場幅相診斷,完成了平面近場測量系統的誤差分析,建成了複雜環境電磁兼容(EMC)的研究基地。
“十五”期間,在國防973項目、國防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預先研究項目、國防型號項目的強有力支持下,完成了光子晶體微波器件、移動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高效率反射面天線、小型化一體化天線、流星余跡通信天線、圓極化SAR天線、寬頻與超寬頻天線、智能天線、低副瓣天線、天線隱身、優化模型與演演算法等多項研究,取得了一批理論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為我軍通信和雷達裝備研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完成科研經費20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得發明專利4項,《短波、超短波寬頻全向天線》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十五”期間,本學科培養博士生80餘人、碩士生320餘人、本科生(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微波電信專業方向)600餘人,客觀上已經成為國內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人才培養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