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章陵的結果 展開
- 唐文宗章陵
- 朝鮮元宗章陵
章陵
唐文宗章陵
章陵位於陝西富平縣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鄉與齊村鄉交界處的天乳山之陽。天乳山又名西嶺山,海拔783米,孤聳而立於台塬上。章陵即修建於天乳 山之陽,陵園封內22.5公里,下宮去陵1.5公里。在富平縣西北二十里天乳山永閏鄉洪波村封內四十五里下宮去陵三里陪葬一墓為楊賢妃墓,陵東南陪葬有楊賢妃墓,封土早年夷平。1956年8月6日,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陵
唐文宗章陵
公元835年的一天,文宗上朝,李訓指使手下官員奏稱,左金吾大廳后的石榴樹上有甘露,李訓說這
唐文宗章陵
事變以後,文宗就被宦官軟禁,國家政事由宦官集團專權。朝中宰相只是行文書之職而已。宦官氣勢凌人,威脅天子,藐視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對此一籌莫展,只是飲酒求醉,賦詩遣悉,自嘆受制於家奴,還不如周赧王、漢獻帝兩個亡國君。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抑鬱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樞密使劉弘逸、薛季棱叫來楊嗣復和李珏二臣,囑咐他們輔助太子監國。仇士良、魚弘志得訊,於當天晚上就偽造遺詔,廢太子為陳王,立李炎為皇太弟,負責處理軍國大事,並帶李炎登上朝堂接見百官,文宗聞知也無可奈何,群臣更是沒人敢反對。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帶著無限的惆悵病死於長安宮中的太和殿。
唐文宗章陵
章陵建制,因山為陵,與昭陵、乾陵、定陵、橋陵等陵寢制度相仿。整個陵園內分佈有上宮、神道、乳台、鵲台及下宮等。這些設施於唐亡后,戰爭頻仍,管理制度癱瘓,致使絕大多數唐陵被盜,陵園建築破壞殆盡,章陵自然也不能倖免。
五代時朱全忠部下溫韜任耀州剌史,盜發境內諸唐陵,章陵即在其中。這是一次最大的盜掘破壞行為,被世人唾罵為千古罪人。但也有保護修繕者,五代時唐庄宗於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下令對關中諸唐陵進行修葺,恢復守陵陵戶及四時祭祀制度。北宋太祖於開寶三年(公元970年)詔令關中諸州對被盜周秦漢唐二十七陵新制棺槨重葬,也包括章陵在內。清中期畢沅任陝西巡撫,對省內古迹倍加重視,對諸唐陵進行維修,對章陵曾招募陵戶築牆防護。但在歷史長河中保護和維修總是勝不過自然的和人為的破壞,致使章陵和豐陵在唐十八陵中破壞屬最嚴重的。
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對章陵的保護才得到重視,1956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於“文革”中又遭到一次嚴重破壞,玄宮羨道被炸,石條掘出,一片狼藉,闕址被耕地蠶蝕,石刻被砸,碑樓被拆。直到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文物部門才開始認真的採取保護措施。199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章陵的三級保護範圍,即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及建設控制地帶。1995年成立章陵文物保管所,建立群眾性保護組織。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這次調查得到了縣文物局、章陵文管所的大力支持,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群眾、踏查各項設施遺址、實際測繪,對章陵陵區地上地下文物遺存基本上有所了解。
上宮包括玄宮、衙殿、四面行牆、角闕及神門等。
無頭石人玄宮:章陵玄宮位於天乳山南麓坡度較緩的地方。參照其它因山為陵的營建制度,於坡面先開鑿羨道,再於羨道北端向山腹開鑿埏道(或稱隧道),在埏道內修有多重玄闕(石門),再於後部修建宮室(正寢)、側室及便房。今章陵羨道破壞嚴重,已於七十年代採石者用炸藥爆破,原砌羨道的條石炸出七、八十塊,現場一片狼藉。據說採石者已將石條運走三十多塊,現場仍堆放著四、五十塊。每塊條石尺寸,長80厘米、寬25——33、厘米、厚60一65厘米。已暴露羨道約20米長,爆破點幾近埏道口處。埏道內因未發掘情況不詳。
衙殿:章陵衙殿的位置與其先祖各陵衙殿相同,均位於玄宮正南的緩坡或平地上,只是與玄宮距離因地勢不同而各異。唐代帝陵衙殿的設置關中十八陵都有,只是初唐的獻陵和昭陵不但於南司馬門內設衙殿,而且於北司馬門內還設寢殿(獻陵稱寢宮)。衙殿的用途與寢殿一樣都是供上陵朝拜或舉行祭獻典禮之處,同時也是陳列葬者生前服用之物的地方。從高宗乾陵開始至以後各陵上宮內再不設寢殿而僅有衙殿,因自昭陵開始於上宮的西南另建了寢宮(即後來的下宮)。章陵衙殿北距玄宮羨道4 75米,長方形,東西長70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3500平方米,於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時遭嚴重破壞,原為坡地,現為一級梯田。地面磚瓦殘塊罕見,僅有紅燒土、白灰碎渣殘存,因未鑽探殿基結構及地下保存狀況不詳。
四面行牆:章陵上宮的四面行牆是按照其先祖各陵統一模式而築成的,是圍繞玄宮、衙殿所在的天乳山四周規劃的,所營建的城圈基本上是呈正方形,四面行牆的長度只是因地勢制約而略有差異。經實測南牆長 1442米,西牆長1398米,北牆長1350米,東牆長1340米,四面行牆總長5530 米。牆的寬度從保留的殘段來看,約在3至4米之間,上部收窄。其結構均採用黃土經層層夯築而成,夯層8至16厘米,夯窩直經約10厘米,有的牆段系用平夯築成。牆面塗有白灰牆皮,厚約0.9至1.5厘米。牆垣頂端設牆蓋,鋪以板瓦用筒瓦壓縫起脊以防雨水為損。現東牆和南牆的一些牆段保存較好,夯層清晰,有的牆段已成為梯田的田埝,西牆和北牆因修築在平地上,地面以上均不存,僅留地下牆基。四面行牆沿線板瓦、簡瓦殘塊多有散布,偶有白灰牆皮發現。
角闕:四面行牆圍成的上宮四隅都有角闕建築,現存基址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東北角闕位於今雷村一組西南約600米處,殘存東西長10米,南北長8.5米,高3米。西北角闕位於今陵口村西20米處,殘存東西長7米,南北長5米,高2米,已闢為農家廁所使用,平常取土積肥,常此下去要不了幾年此闕址將會夷為平地。西南角闕位於今馬埝村南約100米處,殘存東西長10米,南北長 7.5米,高3.5米,遠看土冢高大,是四個角闕基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個。東南角闕位於楊北村東約300米處,殘存東西長9米,南北已毀、高2.5米。
神門:章陵上宮東西南北四神門基址從地面觀察保存較好,唯西神門略有破壞,各神門的具體尺度因未鑽探或發掘而不詳。四神門外兩側原來各有門獅一對,現僅存南神門外左側的一件,余均不存。僅存的這件石獅,多半埋5人地下,從暴露地面的部分獅體來看,整個形體較初唐和盛唐諸帝陵門獅為小,但雕琢技藝精湛。僅存的這件石獅北距南神門15米,殘高1.60米,石座長1.46米,厚0.24米。北神門外原有石馬三對,同石獅一對均於“文革”中被砸毀做了建房牆基。四神門外原來各有門闕一對,現今北神門外的門闕已經夷平不存,東西南神門外的門闕雖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所存闕址仍較高大。南神門外二闕址東西對稱,間距93米,各距上宮南行牆43米,東側闕址殘存尺度,東西長 4.5米,南北寬13米,高4米;西側闕址東西長13.5米,南北寬13米。東神門外二闕址南北對稱,間距47米,各距上宮東行牆40米,南側闕址南北長15米,東西寬8米,高4米。北側闕址南北長6.5米,東西寬8米,高3.5米。西神門外二闕址南北對稱,間距47米,其中南闕址南北長16米,東西寬8米,高7米;北側闕址南北長5米,東西寬8米,高2米。各神門外門闕遺址上都有板瓦、筒瓦殘塊散布,偶有殘蓮花瓦當發現。
神道:章陵神道位於南神門外門闕向南至乳台間,南北長570米,東西寬70米,地勢平坦。神道東西兩側原有石儀兩列,因歷年破壞,缺失殘損異常嚴重。按石儀位置統計,原有石,三東神門外北閼遺址柱一對、翼馬一對、駝鳥一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蕃酋若干。1953 年調查尚存石柱一對(東仆、西殘)、翼馬一對、石馬二對及石人一件;1964.年調查存有石柱一對、翼馬一對、駝鳥一對、石馬三對及石人七件;1980年調查僅存石柱、石馬、石人各一件。於神道北端即東西二門闕之間原有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書《唐文宗章陵》石碑一通,有碑樓防護,於1967年“文革”中拆毀。本次調查尚存石柱一對,南距乳台130米,東側石柱已倒仆,柱頭、柱礎均埋地下,柱身露出地表部分長2.8米,呈八棱形,棱面4l厘米,棱面上有陰刻蔓草花紋。西側石柱全被深埋於村民楊振卿家水窖邊。神道東側還有石馬一件,位於東側石柱以北62米處,殘損嚴重,僅有部分腰背鞍韉暴露地表,大部分埋入地下。神道西側有石人一件,北距南神門外西闕136米,頭部缺失,身軀完好,殘高1.70米,胸寬0.73米,下肢、足部、石座及礎石均埋入地下。石人身穿斜領寬袖袍,袖胡下垂過膝,腰系帶,陽刻、雙手握劍,左上右下,環首,劍出鞘,鞘不分節,雙綬結於劍上。石人以北76米處有石人礎石一件,長1.28米,寬0.90米,厚度不詳,礎石中部有榫窩,直徑37厘米,深22厘米。石人礎石以北24米處有小石人一件倒仆,上半身缺失,腰帶以下殘高1.30米,石人整體與石座相連,為一塊巨石雕琢,石座下有榫,石座長62厘米,寬50厘米,礎石缺失,此小石人可能是蕃酋石像之一。圖四神道兩側石人上述見於地表的神道石刻僅5件,掩埋地下的1件,共6件,加上南神門東側石獅l件,整個章陵陵區現存殘損石刻共7件。四、鵲台與乳台鵲台即進入陵園(又稱柏城)第一道門的門闕,從高宗乾陵開始以後各陵都有修建,屬帝陵修建制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章陵鵲台(土墩)據群眾反映於上世紀70年代尚在,后因修建東乾渠及擴大村民庄基地建房被夷為平地。此次調查時,當地群眾指稱鵲台遺址位於上楊村西南東乾渠北岸約 20米處,二鵲台東西對稱,間距約300米。按所指鵲台位置,北距乳台1700米,距上宮南神門約2356米,西鵲台西北距下宮遺址約500米。乳台即進入陵園第二道門的門闕,是唐帝陵陵園內的重要建築之一,是進入神道的重要標誌。章陵乳台尚存,位於神道南端,北距上宮南神門613米,距石柱130米,二門闕東西對稱,間距200米。
唐文宗章陵
勤勉聽政:文宗與敬宗每月上朝二三次不同,他每逢單日就上朝。每次上朝時間都很長,舉凡軍國大事,從朝廷用人到國庫儲藏,從各地災情到水利興修,他無所不問,從大政方針到具體措施,他都詳細地與宰相大臣討論研究。他要求把各種節假日或者輟朝的時間盡量安排在雙日,以便不影響單日的上朝。文宗還比較重視發揮諫官的作用,太和九年(835)十二月,文宗令鑄造“諫院之印”,改變了諫官進奏表章還要在其他部門請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狀況。
生活節儉:文宗不僅倡導節儉,革除奢靡之風,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即位之初,就下令放宮女、太常音聲人,各地額外的進獻和上供的奇珍異物基本上停止,五坊的鷂鷹玩物和遊獵之事也都停廢。他自己的飲食從不鋪張,特別是遇到各地發生災荒的時候,他更是主動地減膳。十月十日是他的生日,這一天被立為“慶成節”,文宗也不允許宰殺豬牛,只許食用瓜果蔬菜,他還特別詔令京兆尹暫停在城南的曲江池宴請百官和在宮中為他祝壽。文宗嚴禁臣下衣著豪華,有位駙馬戴了很貴重的頭巾,他提出批評。有位公主在參加宴會時穿的衣裙超過了規定,他就下令扣除駙馬兩個月的俸錢以示懲戒。有一個官員穿著桂管布做的衣服拜見皇上,桂管布是桂林地區生產的一種木棉布,布厚而粗糙,較之綾羅綢緞自然略遜一籌,文宗見他衣衫就認定此人是個忠正廉潔的臣子。他自己也做了一件桂管布的衣服,文武百官紛紛效仿,致使桂管布的價格上漲很快。文宗穿著樸素,有一次他對臣下說:“我身上的衣服已洗了三次了。”眾人都讚譽皇杜牧《張好好詩》局部上節儉的美德,只有翰林學士兼侍書的柳公權認為,皇上君臨天下應該選賢任能,使天下太平,皇上穿洗過的衣服,只是生活細節而已。不過,能夠注意節儉對於一個封建皇帝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史書上也稱讚他“恭儉儒雅,出於自然”。
喜歡讀書:文宗不喜歡音樂、歌舞和遊樂,不近女色,自己在聽朝理政的閑暇,十分注意讀書。文宗曾對身邊的人說:“若不能甲夜(初更)親自處理政事,乙夜(二更)觀覽圖書,怎麼能夠做人間君主呢?”所以,他每當退朝處理完政事以後,就手不釋卷。
文宗博覽群書,見識很是淵博。他經常就經書詩賦中的名物詢問大臣,結果宰相經常被他問住,回答不上來。有時候,他不僅讀古典,也很了解當代人的詩文。有一次,他在內殿賞花,就問身邊的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前朝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師”是很有名的,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句極佳,文宗聽了很是讚歎。文宗平時尤喜讀史書,對於歷史上的名君賢臣羨慕不已。他因為喜歡讀《貞觀政要》而仰慕魏徵,就下詔尋訪到魏徵的後人五世孫魏謩,並把魏謩任命為右拾遺,也是屬於可以對皇帝進諫的言官。文宗也很喜歡把他認為有學問的大臣召到宮中講談經義,評論文章。像當時的翰林學士柳公權就常常被他召來,一談就是很長時間,有時候在夜裡閑聊不自覺中蠟燭都燃盡了。他和柳公權留下過“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聯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