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桂林兩江四湖的結果 展開

桂林兩江四湖

中國5A級景區

桂林“兩江四湖”,即指灕江桃花江木龍湖(含鐵佛塘)、桂湖、榕湖、杉湖,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里,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1127年),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一時。

桂林兩江四湖構成桂林山水美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對桂林兩江四湖的工程概況、社會效益、規劃進程和展示的炫麗美景做了詳細的描述,十分引人入勝。

2020年2月14日,景區宣布,從恢復營業之日(屆時統一發布)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護士證或與醫務工作相關的其他資格證件)可免費入園。

建設背景


由於年代久遠,一些湖塘已經填沒。為了再現當年桂林“水城”的繁榮景象,並恢復桂林宋代水上游的城市遊覽模式,桂林“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最早是桂林市政府於1998年9月18日提出來的。經過建設者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桂林“兩江四湖”於2002年6月2日上午實現了通航。南宋著名詩詞家劉克莊詠嘆桂林“千山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夢想,從此成為現實。
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設桂林市環城水系的構想,把桂林市中心區的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貫通,即“兩江四湖”工程。工程自1999年8月23日正式啟動,2002年5月2日,通水並試航成功,於2002年6月2日,兩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並正式通航。

工程


兩江四湖工程,是桂林市的大型的環保工程、大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型的旅遊景區建設工程。兩江四湖一期工程,從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態環境,完善了城市功能,開拓了市中心旅遊的新格局,傳承、弘揚了桂林悠久的歷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檔次與品位。

組建公司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2002年5月,組建了桂林市環城水系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水上遊樂分公司,主要經營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水上遊樂項目。公司下設辦公室、財務部、遊船運管部、銷售部、營業部、碼頭管理部6個部門,擁有員工200多人和40餘艘遊船,具有每天6000多人的接待能力。

大事記


1、1998年11月30日市政府成立由時任市長李金早任組長,市環保局局長羅桂江任工程指揮長的兩江四湖工程領導小組。
2、1999年5月10日我市舉辦中心城環城水系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發布會,法國、美國、中國東南大學、日本、中國台灣等海內外知名規劃設計機構應邀接受了設計任務。
3、1999年7月31日-8月2日中心城環城水系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專家評審會舉行,東南大學的方案被評為優秀方案。隨後,環城水系設計方案在中山路向廣大市民展出,廣泛徵詢意見。最後,以東南大學方案為藍本,吸取其它方案的精華,綜合專家、市民意見,形成了一個既有國際水準,又有桂林特點,充分展現山水城特徵的實施方案。
4、1999年8月23日以東鎮路舊房開始拆遷為標誌,兩江四湖工程正式動工;在一年多時間裡,木龍湖景區共拆遷房屋15萬平方米,安置拆遷戶1584戶。
5、2000年元月榕湖、杉湖、桂湖、鐵佛塘等內湖清淤工程開工,歷時半年,共清除沉積多年的淤泥6萬立方米;截污、引水入湖等環保工程同時實施。
6、2000年8月8日舊寶賢橋拆除,從此拉開了環城水系10多座新景橋建設的序幕。
7、2000年11月、2001年2月貫通兩江四湖的重要樞紐工程——木龍湖升船機和春天湖船閘先後開工。
8、2001年9月底榕湖景區建設基本完成,對市民和遊客開放。
9、2001年底古榕雙橋、榕溪橋等近10座新景橋先後完工,兩江四湖“中外名橋博覽園”建成。
10、2001年9月桂湖景區園林綠化工程啟動。
灕江
灕江
11、2002年5月2日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成功實現通航。
12、2002年6月2日兩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
13、2002年12月兩江四湖二期桃花江文昌橋至桃花江橋段綜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
14、2002年5月2日兩江四湖試航成功。
15、2002年12月18日市人民政府召開兩江四湖橋樑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大會,對10座橋樑的主體、裝飾工程進行驗收,經專家評審,10座橋樑評定為優良工程。
16、2002年9月11日兩江四湖二期工程啟動。
17、2002年12月兩江四湖二期工程基本完成。
18、2002年6月2日桂林市紀念世界環境日暨桂林市“兩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總結大會在木龍湖景區隆重舉行。
19、2002年5月組建了桂林市環城水系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水上遊樂分公司。
20、2001、2002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代表處在兩江四湖木龍湖景區掛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代表處的成立,經過了兩年的籌備。

效益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公司所經營的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游、內湖漁鷹捕魚生態游等旅遊線路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夜遊兩江四湖已經成為桂林市夜遊市場的新的品牌代表,遊客乘船不僅可遊覽三大各具特色的主景區,即中國古典式園林--榕杉湖景區、天人合一的生態園林--桂湖景區、宋歷史文化園--木龍湖景區,欣賞景區內新建成的名橋博覽園、名花名樹名草博覽園、亭台樓閣博覽園和雕塑博覽園,而且在船上還可觀賞水系周邊的象山、伏波山疊彩山堯山、寶積山、老人山等十多座傳統名山;和灕江自然山水游不同的是,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游突出了桂林作為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內涵,通過環城水系恢復、溝通,使原先一大批如舍利塔(唐代)、宋城牆、李濟深故居、葉挺將軍被囚處等被湮沒、遺忘的重要文物古迹得到修繕、保護和挖掘,桂林深厚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兩江四湖環城水系中得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在不久的將來,桂林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將會成為與灕江齊名的又一黃金水道。

生態工程


回顧提出建設中心城環城水繫到一期工程的順利竣工,這段歷史的參與者,我為建設大軍高質量、高速度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設水平而驕傲,為全市廣大市民熱情支持工程和積極的參與精神而感動;並為自己能作為一名建設參與者而感到自豪。
“兩江四湖”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為改善中心城區的環境質量,從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檔次與品位,全面恢復“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而實施的一項以山水為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這一工程的構想是李金早同志在研究、吸收本地學者關於“修復桂林環城水路系統,開展現代化的環城遊覽”學術成果的基礎上,於1998年9月18日帶領規劃、環保、水電等部門的領導檢查我市西清湖的環境整治時,以執政者前所未有的氣魄正式付諸實踐,落實實施的。

指揮部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提出后,成立了以時任市長李金早同志為領導小組組長的“兩江四湖”工程領導小組,組建了工程指揮部,下設規劃、水利、環保、園林、文化五個技術分團,開展了深入而細緻的工作。從1998年10月起,前期研究論證歷時9個月。編製了《環保篇》、《水利篇》、《園林篇》、《道路篇》四個專題規劃,充分論證了“兩江四湖”工程的具有可行性,並經四次修訂完成了《桂林市中心城環城水系規劃研究總報告》。

水系規劃


“兩江四湖”工程所建設的環城水系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由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與灕江溝通而構成的一環水系;二是桃花江與四個內湖相連通構成二環水系;三是恢復朝宗渠,溝通小東江、訾洲河構成三環水系。已經實施的一期工程共建設有木龍湖、桂湖和榕、杉湖三個主景區。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工程通過實施木龍湖的開挖、引水入湖、內湖清淤、截污、生態護岸、新景橋、升船機、船閘、防洪排澇工程以及水系周邊舊房拆除、文物古迹恢復、整理、園林綠化、景觀配置等一系列的環境綜合整治,將灕江、桃花江與內湖水面連通;通過規劃控制調整、完善了桂林市中心城區的城市功能,使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根本改善,使市政基礎設施和功能格局趨於完善。
現一環水系工程已經竣工,此水系由南至北分為三個景區:(一)以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城市的空間特徵為特色的榕杉湖景區;(二)以山水自然風貌為特色的桂湖景區;(三)以木龍古渡、古城牆為主景,寶積山、疊彩山等為背景的體現城市歷史文化為特色的木龍湖景區。

設計方案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1999年4月,市政府組織規劃、環保、地質、園林、水利等各方面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總報告》進行了評審,給予了充分肯定。1999年5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兩江四湖”工程的工作情況報告,並進行專題審議,對中心城環城水系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予充分肯定,對規劃彙報提出的規劃依據、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表示支持。1999年5月8日,我市舉辦中心城環城水系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發布會,法國、美國、日本、東南大學、中國台灣等海內外知名規劃設計機構應邀接受了設計任務;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國城市規劃研究總院總工、教授級高工王景慧等11名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對徵集方案進行了評審,評選出了優秀方案。隨後,環城水系設計方案多次在中山路向廣大市民展出,甚至以印掛歷的形式,廣泛徵詢意見。至此,“兩江四湖”工程規劃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吸取了國際方案的各自所長和專家、市民的意見后綜合成了一個既有國際水準,又能突出桂林特點,充分展現山水神韻的實施方案。

工程啟動


1999年8月23日,以木龍湖景區規劃範圍內的舊房拆遷為標誌,“兩江四湖”工程正式啟動。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通過兩年零10個月的建設,共新建引水入湖溝渠7.83公里,開挖木龍湖長1.1公里,以及春天湖,土方計50餘萬方,溝通了灕江、桃花江與內湖的水脈;沿湖埋設截污管線18公里,結束了每天2萬噸生活污水入湖的外患,清除淤泥60餘萬方,根除了污染桂、榕、杉三湖水質的內患;重修生態岸線10多公里;架設新景橋19座,豐富了“兩江四湖”的景觀層次;修築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改善了城市的交通;開挖土方共百餘萬方,增加了內湖的水面;搬遷居民1896戶、單位56家,拆除舊房地產174842平方米,收到了顯山露水的效果;恢復、修建古代名樓、名塔、名亭萬餘平方米,增加了我們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亮點;發掘、修繕文物古迹50多處,增厚了桂林的歷史文化的底蘊;遍植名樹、名花、名草,營造榕樹、銀杏、雪松、水杉、木蘭、棕櫚等林園於四湖周邊,改善了中心城區的生態環境;建造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升船機、船閘各一座,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船隻的環城航行。
在已經實施的“兩江四湖”一期工程的眾多建設項目中,既有桂林建市以來所沒有的,也有在廣西首屈一指的,更有堪稱中國第一的。其中木龍湖升船機是我國第一個載客觀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機;位於九崗嶺春天湖與桃花江相連接的出囗處的春天湖船閘,是繼木龍湖升船機之後第二個為實現四個內湖與外江環城通航而建設的重要控制性建築物,是國內尚無先例的單級、雙線、省水船閘。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在“兩江四湖”19座新景建設工程中,有14座是同時設計、同時開工、同時完成,創下全國第一。此外,中心城內湖集中了如此之多的造型優美、工藝細膩,與周邊景緻融合的景橋也堪稱全國之最,這些橋樑當中,麗澤橋是我國第一個自錨式柔性鋼桁梁懸索橋;位於榕杉湖景區的古榕雙橋是結合榕湖造景需要發展而為雙橋形式玉帶雙橋,在國內城市景觀建設中也絕無僅有的;寶積山下,鐵佛塘與西清湖交界處的寶積橋,橋身採用中國古代城牆形式設計建造,體現了桂林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底蘊。寶積橋的橋型設計為桂林所獨創。我們還有全國第一座水上銅塔、玻璃橋等等。
桂、榕、杉湖清淤工程清除的60餘方淤泥量在廣西城市內湖清淤工程中,是一次性清除淤泥量最多的工程。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2000年初,由時任市長李金早同志提出來的“一溝兩渠”的引水入湖工程全長7.83公里,暗渠為通向內湖的潔凈灕江水,明渠供農灌之用,也可堪稱桂林歷史一絕。
“兩江四湖”的一期工程的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內湖水環境質量,豐水期可以做到5天一換,枯水期限也可以10天一換;灕江的潔凈水使內湖從劣於國家地表水5類水質標準,提高到國家地表水2-3類水質標準;通過“兩江四湖”木龍湖、桂湖、榕、杉湖三個景區建設,以及文物古迹的恢復、挖掘、整理和修繕,使桂林中心城優美的自然山水與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相互輝映;“兩江四湖”工程也完善了城市的基礎設施,調整了城市的功能和格局。
概言之,“兩江四湖”工程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特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主要景觀


理想嶺域
理想嶺域位於兩江四湖中心區域,嶺域指老人山、騮馬山、犁頭山、西山及周圍無數山峰組成的山脈

榕杉湖景區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位於桂林城中央,是一個水體相連的連心湖。她以陽橋為界,東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長的榕樹,杉樹而得名。唐宋時期為,為人工開掘的城南護城河,稱為南陽江。元代稱為鑒湖,明代城池擴建,成為內湖。自清代始,富紳名士紛紛於湖岸邊結廬而居,文人墨客於湖畔吟詩作賦,一時間成為桂林文化活動的中心。先後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別墅。王鵬運的祖居西園,李宗仁官邸,白崇禧的桂廬,馬君武的故居。如今大多故居已了無蹤跡,僅餘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廬。北斗橋位於榕湖,東連湖心島,西連古南門,橋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佈,故名北斗橋。橋面欄桿全部用房山高級漢白玉打制,是廣西目前最長的漢白玉橋。整座橋橋形美觀工藝精緻,晶瑩剔透。

桂湖景區

景區有宋代城西護城河。南北長約1700餘米,平均寬度110米,為歷史上桂林護城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老人高風”“桂嶺晴嵐”為傳統名景,沿湖栽有大量名貴喬木花草,榕樹園、銀杏園、雪松園、水杉園、木蘭園、棕櫚園等園林景觀與西清橋、寶賢橋、觀漪橋、麗澤橋、迎賓橋等新景橋構成了一個集名樹、名花、名草、名園、名橋於一體的博覽園。澄碧的湖水,搖曳的枝頭,奇特的山峰構成了今天之桂湖水城。
走在湖邊,蕩漾湖中,棕櫚歡歌、崖花水藻、叢發清綺,老人高風等景漸入眼帘,置身其中,陪感清新幽雅、舒適恬靜,無處不體現“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木龍湖景區

景區突出了自然山水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的特點,在木龍湖北側依託宋代東鎮門、宋城牆遺址等歷史人文景觀,建設包括宋街、半邊街、古宋城、木龍塔
木榕湖
木榕湖
、木龍夜泊、淺橋魚影、聽荷軒等具有宋代建築氣息的古建築群落的景點,木龍塔是以上海宋代的龍華塔為藍本建造的,高45米。在木龍湖南側與疊彩山之間建築以觀賞林地、草地、溪流、瀑布為主的生態景觀帶。
木龍湖的位置,在宋代是一排排的兵營;兩江四湖工程施工前,建有密集的民房。為了連通灕江與內湖,收到顯山露水的效果,實施兩江四湖工程中,搬遷居民1896戶、單位56家,拆除舊房174842平方米。其中,木龍湖整體拆遷安置工程,共拆除舊房近15萬平方米,創下在廣西單項城建工程中,一次性整體搬遷安置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短,拆除房屋面積最大的記錄。又在疊彩山與鐵封山之間開挖長約1100米的人工湖,開挖土石方100餘萬立方米。這個人工湖因為鄰近木龍洞,故名“木龍湖”。

知音台

知音台
知音台
知音台位於杉湖東側,象鼻山旁,面積約10000平方米。由琵琶台、小橋、小島、溪流組成。以中國古代樂器琵琶造型為主要構架,鋪
補杉亭一名杉湖亭,在杉湖湖心島上,1955年建,為木結構,以杉樹皮蓋頂。杉湖畔清代有"補杉樓",是著名桂林詩人朱琦、龍啟瑞等登臨吟詠之地。補杉亭之名由此而來。亭已廢,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座落在杉湖中,日塔為銅塔,位於湖中心,高41米,共9層,月塔為琉璃塔,高35米,共7層。兩塔之間以18米長的水下水族館相連。銅塔所有構件如塔什、瓦面、翹角、門拱、雀替、門窗、柱樑、天面、地面等均由鋼材鑄鍛而成,並以精美的銅壁畫裝飾,整座銅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銅塔,世界上最高的銅質建築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王鵬運銅像,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以園林小路、湧泉、溪流、古樹名木,構成一幅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優美意境。在溪流的源頭小山上立有由中央美術學院王克慶教授創作的我國南宋詩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作者王正功的銅像,此處較為開闊,是賞杉湖景觀的絕佳之所。

邀約台

邀約台建於王鵬運西園遺址,王鵬運為晚清四大詞人之一,推崇維新派變法、剛直不阿、直言敢諫蜚聲朝野。南畔曾建有其祖居西園,為私家園林。邀約台上塑有音樂噴泉由主噴和四組水型構成,成圓狀飄舞在湖的中央,與周圍景觀交相輝映,主噴居中,沸騰時水柱凌空百米,堪稱廣西之最、桂林水景的標誌與象徵。四組水型聞音樂躍出水面翩翩起舞,隨旋律節奏瞬間變化出燦爛迷人景緻。

日月灣

日月灣
日月灣
日月灣位於杉湖,塑有"杉湖十字"浮雕清代此處建有"補杉樓",詩人龍啟瑞、朱琦、彭昱堯等十人曾於此吟詩作賦,被稱為"杉湖十子",浮雕由大塊花崗岩打制而成,由中央美院創作,雕刻精緻細膩,人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浮雕設計極佳地體現出中國古典文化意蘊。

榕溪橋

榕湖溪橋
榕湖溪橋
榕溪橋位於榕湖北路,在麗澤湖與榕湖相交處。橋型仿我國著名石拱橋趙州橋的橋型,橋身簡潔明麗,內涵深厚、韻味無窮,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橋長26米,寬8米。

湖心島

湖心島位於榕湖湖心,島中小溪將湖心島分為兩島,臨水採用疊石生態駁岸,島中新建目前廣西最大的漢白玉龍船舫及湖心亭子迦廊、小飛虹、小亭。並配置高達五點六米由整塊花崗石打制而成的月門及諸多觀景石。島上四時風景如畫,宛如仙山瓊閣。

湖心亭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島上,原建於40年代,1979年兩次重建,現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小亭4角,單檐尖頂,坐落岸上,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掩映於湖光翠柳之間,與亭廊構成整體,顯出平穩中求變化,臨水而有飛動感。

古南門

古南門
古南門
古南門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榕湖北岸。又名榕樹門。據載為唐代名將李靖於武德四年(621)平定嶺南后,在桂林築置城守新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距今正1300多年。

黃庭堅系舟處

桂林黃庭堅系舟處在榕湖北岸,古南門前,榕蔭亭側。崇寧二年(1103)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謫宜州,崇寧三年(1104)經桂林,遍覽名山,泊舟此岸。他寫的《到桂州》雲‘’桂嶺環城如雁盪,平地蒼玉忽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融進個人的不幸遭遇,,也表達了對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學家張知靜江府時,在系舟處建榕溪閣,以志懷念。閣久廢,1955年在舊址建榕蔭亭,其後又立碑其側,題為“黃庭堅系舟處”。

山水詩碑

山水詩碑
山水詩碑
桂林山水詩碑桂林素有摩崖石刻甲天下之稱。榕杉湖兩岸,精選桂林歷代山水詩文篇三十七篇,請桂林當代著名書法家書寫,摩刻於自然山石上。其中立於古南門前的《陽塘記》一碑,重達13噸,高4餘米,寬3米,明代廣東傳奇詩人鄺露撰文,桂林著名書法家秦裔工書寫,著名篆刻工匠李健生上石,堪稱一絕。

古榕雙橋

桂林榕湖古榕雙橋橋型採用中國著名橋樑-圓明圓天寶塢橋型,設計為人行並列雙橋。此橋設計採用波形橋樑,線型優美舒暢,與周圍優美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橋長30米,單橋寬4米。

芙蓉亭

芙蓉亭在榕湖南路西段,榕湖西南岸邊。清代著名桂林畫家羅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館"。1955年建亭,因名芙蓉,亦稱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6柱、6角、單檐、琉璃瓦、攢尖頂亭,高7米,長寬各5.45米,面積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柱間有石欄桿,亭周樹茂蔭濃,秀色可餐。

千年古榕樹

榕湖古樹
榕湖古樹
千年古榕樹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門前,為小葉榕,高18.6米,冠幅直徑32米。南宋文學家劉克莊(1187-1269)《榕溪閣》:"榕聲竹影一溪風,遷客曾來系短篷;我與竹君俱晚出,兩榕猶及識涪翁。"涪翁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號,他游桂林時曾系舟樹下,證實這棵大樹是宋代榕溪閣前兩棵榕樹中的倖存者,樹齡在800年以上。今仍枝葉婆娑,濃蔭蔽日,成為朝夕與遊人共處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蔭"。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門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門、城樓,至今仍稱榕樹門、榕樹樓。

朝霞亭

朝霞亭在榕湖東側,湖濱飯店前,簇擁於小葉樟,夾竹桃與翠竹間的一個260多平方米的小島上。高7米,長寬各4.45米,面積19.8平方米,為6柱、6角、單檐、攢尖頂小亭,3面有石欄桌凳,北面有曲橋通達,是喧鬧市區中難得的安寧憩息地。每當日出,霞光滿庭,激人奮進,嫵媚可親。

玻璃橋

玻璃橋
玻璃橋
桂林玻璃橋位於榕湖,橋體採用工藝複雜,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製品為建築構件,集中體現了現代玻璃工藝的水平,是目前為止我國最早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承重體系的實用性橋樑。橋型美觀大方,橋體晶瑩剔透。特別是夜晚,通過高科技夜景配光,更加七彩斑斕絢爛奪目。

蘑菇亭

蘑菇亭
蘑菇亭
蘑菇亭在杉湖湖心島上,由一組圓形水榭與3個獨立單柱圓形亭子組成,總面積近400平方米,建於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層高樓灕江館頂層俯瞰,湖心島的平面呈美麗的梅花圖案。

唐景崧雕像

唐景崧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桂劇的奠基人。曾在榕湖邊建有五棟別墅。雕塑由唐景崧人物雕像和極具民族風格的照壁構成,雕工精美,構思獨特。特別是照壁上,採用磚雕工藝製作的各種戲劇人物更是別具匠心,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