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材

李楚材

李楚材(1905-1998)先生,江蘇張家港人。他是上海市名校位育初級中學的創辦人,並長期擔任該校校長,1984年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為名譽校長,他是上海著名的中學教育家。李楚材先生是陶行知的學生。他在思想上深受陶行知的影響,在行動上創造性地實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努力研究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在他的一生中,無論是青年時期、中年時期,還是他的晚年,都和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緊密相連。李楚材不僅是一位教育家,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先後出版多部著作,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15篇。

人物生平


圖為一位道人繪畫贈予李楚材先生立軸紙本
圖為一位道人繪畫贈予李楚材先生立軸紙本
李楚材,上海市位育初級中學創始人及首位校長
李楚材,原名李樹香(1906—1982)遼寧岫岩人,號大寧居士,醫學家,遼南書畫家,岫岩縣政協委員。畢業於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3年由英國蘇格蘭教會建立,現中國醫科大學),解放后曾為岫岩縣西山醫院(現岫岩滿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首任院長,醫術精湛。李楚材的畫風深得“揚州八怪”黃慎羅聘先生精髓,畫卷曾在丹東等各地展出,部分畫作收錄在當地博物館中,擅長猴、羊。
李楚材青年時期懷著“普及鄉村教育,服務農民,改造農村”的宏願,進入南京曉庄實驗鄉村師範學校學習,師從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高尚品質的影響和感染。曉庄師範的創新精神,成為他的教育思想的淵源,作為他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的動力。1943年,李楚材應上海位育學校校董會的聘請,在位育小學的基礎上創辦位育中學,將位育二字詮釋為“生長創造”,“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啟迪學生的創造興趣和創造能力,培養祖國需要的人才”為辦學指導思想,精心籌劃,組建教師集體,進行教學改革。解放以後,李楚材把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深情融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工作實際,團結、依靠教師,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培育了許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1960年,位育中學被評為上海市文教戰線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並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校。1984年,李楚材被市政府命名為位育中學名譽校長。
李楚材不僅是一位教育家,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1952年加入民進,歷任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民進中央委員,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常委。他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風雨同舟,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做了大量工作。
青年時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在曉庄師範最早的13位學生之一,是我國鄉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鑒於中國以農立國,鄉村教育是立國之根本,以及舊中國的鄉村教育走錯了路,必須懸崖勒馬,另找生路的認識,陶行知決心籌集一百萬元基金,徵集一百萬位同志,提倡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合起來創造出中國的偉大的新生命。為了實現這個理想,1927年3月15日,他在南京郊區小庄創辦了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即曉庄師範。這是一所新型的師範學校,其培養目標是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和改造社會精神的鄉村教師,它在招生、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等辦學的各個方面,都與傳統教育不同。比如招生,就別開生面。投考資格強調“願與農民共甘苦,有志增進農民生產力,發展農民自治力”,考試科目除作文一篇、五分鐘演講、智慧測驗、常識測驗之外,還進行墾荒考試。這所學校在當時驚世駭俗,但也使一些有志青年看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紛紛慕名前來投考。李楚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當時在上海愛國女學校任教。該校校長季通先生是一位從教二十年的老教育家。除在上海辦理愛國女學校外,還準備創辦私立虞山中學及鄉村小學。他對當時的鄉村教育非常不滿,指出其弊端叢生。“於適應農民生活之知識、能力,毫不顧及。求其最大效果,亦不過識字記帳。而流弊所及,除最少數升學外,余都養成肩不挑擔,手不提籃,不農、不工、不商之無業遊民。”認為陶行知的辦法,與他所想的一樣,“於改良鄉村教育有絕大之效力”。因此,1927年2月18日,他專門致函陶行知,推薦本校李楚材和季時賢兩人前去報考。他在給陶行知的信中寫道:“務祈嚴為考驗,倘蒙錄取,畢業后擬囑辦常熟縣鹿苑鄉第二小學及敝處私立小學校。”陶行知接到這封信很高興,在複信中說:“拜讀二月十八日手書,欣喜吾道不孤,不禁為鄉村教育前途額手相慶。”並表示歡迎李楚材和季時賢兩人來報考,“一經錄取,必當盡心指導,俾能回鄉服務,造福村民,以無負於我公之厚望。”李楚材果然不負季校長的厚望,順利通過入學考試,成為曉庄師範陶行知最早的13位學生之一,也成為我國改革鄉村教育的先行者。
1928年8月,李楚材與曉庄師範最早的13位同學經過近一年半的教學做,完成學業,正式畢業。在畢業前夕,李楚材寫了《別矣曉庄》一文,表達對母校的眷戀之情,以及發揚曉庄精神,改革鄉村教育的決心。關於在曉庄的學習生活,李楚材在《破曉》一書中作了生動具體的描述。如記敘入學墾荒考試,他在書中寫道:“白粉線一方方的划好,各人手裡都拿著山鋤,號笛一響,大家向荒蕪的山上墾去。汗從額角上背上漸漸滲出,於是把棉衣脫去,依舊不息地墾掘,流著熱汗。汗發出水蒸汽,像白霧般在眼前。喘著氣,呼呼地在喉間作響。不一會,鋤柄上有紅色粘著,心裡非常害怕。這是什麼咧?原來,是從薄脆的手皮里所浸出的鮮血呀!血!不管。要做一件事,要使一件事做得好,總要流汗,總要流血。”如此等等,真實地反映了曉庄生活的場景。所以,陶行知在為該書所寫的序言中稱“《破曉》是楚材在曉庄摸黑路之自述”,“是楚材和他的夥伴在曉庄所過生活之寫真”。該書一共有30多篇文章,寫成於1928年12月前,1932年9月由上海兒童書局出版發行,1933年4月重版。該書是李楚材的第一本著作,也是我們研究李楚材,研究曉庄師範的重要資料。
從曉庄師範畢業后,李楚材先是與戴邦傑(又名戴伯韜)一起,被台灣中央大學民眾教育院聘為民眾文學和民眾運動的指導員。不久,因浙江省立鄉村師範學校(簡稱湘湖師範學校)辦學的需要,經陶行知推薦,李楚材被聘為該校指導員即教師。
湘湖師範學校是在陶行知直接指導之下創辦起來的又一所新型的鄉村師範。1928年10月1日開學,地址在浙江蕭山的湘湖。創辦之初,它以南京曉庄師範為榜樣,辦學宗旨和指導思想都與曉庄相同,校長和指導員都是由陶行知派遣過來的曉庄師範第一期的畢業生。因此,該校被稱為是“浙江的曉庄”。但儘管如此,他們在思想上仍很清晰,湘湖師範不能全盤曉庄化,而必須從實際出發,有所創造。校刊《湘湖生活》1929年第6期發表李楚材《致詞》一文,就很明確地提出這一點。他說:“怎樣使一個小學活起來?怎樣使一個師範生去辦個活學校?怎樣訓練師範生有活能力?一切的問題都在我們腦中盤旋,我們都想去解決,我們天天在變換新方法,天天在破壞舊模型。一個方式方才開始而有不適宜的地方,我們不惜犧牲一切,重行轉變;或者不充實不滿意的地方,隨時增刪修正;我們對於現在的修正和創造,決不敢自滿,決不敢奉為天經地義。我們繼續不斷的在創造,繼續不斷的在破壞,繼續不斷的在努力,以求解決我們的種種問題。”1986年,他在《初期的湘湖師範》一文中,具體闡述了在早期湘湖師範的辦學實踐中,對曉庄精神的繼承發揚和開拓創新。他認為,繼承發揚主要是開闢精神、民主生活、鬥爭意志和集體自學與自由討論。開拓創新則主要表現在學校行政組織、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由上可見,青年時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的積極追隨者和創造性的實行者,是我國鄉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中年時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自覺實踐者和陶行知民主運動的堅定支持者。
1943年,在位育小學的基礎上,李楚材創立了上海位育中學。在位育中學的辦學實踐中,他自覺地實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位育中學50屆校友,著名科學家陳佳洱在《光明日報》一篇題為《家庭、學校所給予我的影響》的採訪文章中,非常明確地說到了這一點。他說:“印象深的是我就讀的上海位育中學,當時的校長是陶行知先生的學生,學校秉承了許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每年都舉行科技節,展示學生的各種發明創造。比我高一班的同學用自製無線電發射台播音,我在家裡也能收到,真是佩服。我和我的同學後來發起創辦了叫《創造》的刊物,發表自己的作品,翻譯《大眾科學》等外文刊物上的文章,自己印發。當時中學生自己辦刊物的並不少見,但辦科學類是獨此一家。為此還有記者來採訪我們,我寫的文章《我們是怎樣出版創造的》,還配發編者按,登載在當時的《大公報》上。”
抗日戰爭勝利后,陶行知於1946年4月18日從重慶,經過南京來到上海。到7月25日因腦溢血去世,在上海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100天。在此期間,陶行知積極投身反內戰,爭和平;反獨裁,爭民主;反壓迫,爭生存的民主運動,成為上海地區民主運動的中心人物。李楚材先生堅定地支持陶行知的民主運動。陶行知一到上海,就與李楚材聯繫,約定當月21日下午在新閘路大任小學,與上海教育界進步人士見面。在這次見面會上,陶行知對生活教育的奮鬥歷程,整整談了兩個小時。
4月25日下午,陶行知應邀向位育中學等校師生作講演。在講演中,他猛烈抨擊國民黨接收大員忙著搶房子、搶車子、搶金子、搶女子、搶位子的“五子登科”,而惟獨不管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勉勵師生要以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美人不能動的高尚人品投入民主運動,為和平、民主、團結、統一多作貢獻。作為一校之長的李楚材,在當時邀請陶行知作這樣的演講,是要冒一定風險的。
除此之外,為了推進生活教育事業的發展,李楚材還與陳鶴琴段力佩張文郁等上海教育界人士,幫助陶行知籌組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5月12日下午,他出席了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的成立大會。
晚年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頗有建樹的研究者。
儘管青年時期的李楚材,就已著書、撰文介紹陶行知在曉庄師範的教育改革,以及他們在浙江湘湖師範的實踐。1946年7月,陶行知去世后,他也曾撰文《陶校長的精神》悼念。但究其一生,李楚材對於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晚年。

文章著作


據目前所掌握的材料,自1981年以後,他先後出版相關著作一部:《陶行知和兒童文學》(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6年版),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15篇,分別是:
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文史資料選輯》(上海)1981年第3輯。
2、《陶行知青少年時期種種》,《行知研究》1983年第10期。
3、《陶行知先生在上海》,《上海政協報》1985年10月18日。
4、《初期的湘湖師範》,《浙江陶研通訊》第1、2期合刊(1986年6月)。
5、《讀陶先生在〈金陵光〉上發表的十二篇文章有感:兼論大學生的志向、行動及影響》,《行知研究》1988年第3期。
6、《陶行知先生的道德觀》,《中陶會、基金會會訊》第27期(1989年8月)。
7、《陶行知還是個卓越的文學家》,《新民晚報》1991年10月27日。
8、《陶行知校長和方與嚴同志》,《中陶會、基金會會訊》1992年8月。
9、《大眾教育與小眾教育》,《行知研究》1993年1期。
10、《徽州兩青年:陶行知、胡適之》,《行知研究》1995年3期。
11、《頌陶行知先生》,《新民晚報》1995年11月22日。
12、《最後的一面》,《行知行》1996年6月25日。
13、《陶行知先生生年考》,《金陵陶研》1997年8月。
14、《山海工學團簡史》,《行知行》1998年2月25日。
15、《陶行知先生的精神》,《中陶會、基金會會訊》第112/113期(1998年4月)。由上可知,李楚材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陶行知的生平活動、陶行知創辦的教育事業、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在文學上的建樹等,為陶行知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自1927年春,經季通校長的推薦,李楚材考取曉庄師範成為陶行知的學生以後,他的一生從此與陶行知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是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的積極追隨者和創造性的實行者,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自覺實踐者和陶行知民主運動的堅定支持者,也是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卓有成效的研究者。一句話,他是陶行知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