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萱庭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楊先生的書法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楊先生自幼習武,尤喜雙劍,練就了強勁臂力,這對日後雙手揮毫,左右開弓大有裨益。步入晚年後,楊先生各種書體更臻完善。
1979年在北海書畫會上,楊先生的書法作品首次在北京書壇公開亮相,博得觀眾好評,同年為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書寫一部萬言佛經,並向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贈送詩書。1991年赴日本,應日本全書藝雜誌社之邀進行書法交流、講學。並為日本唐招提寺書寫“心經”。1994年應馬來西亞、新加坡之邀為陳嘉庚紀念館題匾,並為寬柔學校講學。
楊先生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的最突出貢獻是為革命先烈李大釗及瞿秋白書寫碑文。
楊先生的佳作還作為國寶贈送朝鮮金日成主席,馬來西亞馬哈蒂爾總理。
作為藝術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收藏。楊先生對蒸蒸日上的祖國體育事業情有獨鍾。中國女排連獲世界冠軍,楊先生揮毫題字祝賀。1990年北京亞運會時他書寫了長21米的“團結、友誼、進步”六個大字,高懸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大樓上。他還為許多古迹、名剎寫過匾額。1989年為孟子故鄉嶧山主峰書寫巨型“鰲”字。高15米、寬8米,屬中國刻石漢字之最。楊先生為泰山題寫“海天在目”刻於雲步橋畔,其他如北京西山、四川樂山等處,都有他的刻石題字。
楊萱庭先生正是一位乍看最平凡,可是最不平凡的書法大家。1982年,中共中央委託有關部門找到五位書法家作品,經過嚴格背對背考察之後,選定楊萱庭先生書寫中共中央為李大釗同志撰寫的碑文。接到這項工作后,楊萱庭在月壇北街的一處空著的兩居室開始創作,為了保證能夠投入全部精力,他弄個煤氣罐,天天就吃速食麵。兩個月後,楊萱庭把這幅作品交出。給李大釗寫完墓碑,他意猶未盡,又取出自己珍藏的整張八尺乾隆御用宣,抄寫了李大釗的《青春》,一併送上。這兩幅作品得到一致的高度讚揚,當石匠把整幅字都鐫刻在碑上的時候,中央指示:拓出三幅,一幅給國家檔案館存檔,一幅給李大釗的家屬,一幅給書法家本人留念。
楊先生還有《楊萱庭書法集》、《楊萱庭書法藝術》、《劍膽書魂》等書輯刊行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