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台寺的結果 展開

金台寺

廣東省珠海市寺廟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於珠海市斗門區境內,背靠海拔583米號稱珠江門戶第一峰的黃楊山,乃黃楊八景之一。

南宋末年,諸忠臣護衛著祥興帝趙丙在廣東新會崖門海面擺開千艘戰船抗擊元兵失敗,丞相陸秀夫背負年幼的祥興帝投海殉國。

寺宇簡介


金台寺
金台寺
金台寺前身為金台精舍,位於珠海市斗門區境內,背靠海拔583米號稱珠江門戶第一峰的黃楊山,乃黃楊八景之一。

歷史由來


南宋末年,諸忠臣護衛著祥興帝趙昺在廣東新會崖門海面擺開千艘戰船抗擊元兵失敗,丞相陸秀夫背負年幼的祥興帝投海殉國。大將張世傑率領余部突圍,在南海遇上狂風舟覆而亡,其遺體漂流至黃楊山下,被村民安葬於黃楊山麓。遺臣承節侍郎趙時從、大理寺丞龔行卿、翰林學士鄧光薦等人為避元兵追殺而築茅草隱居於黃楊山第二峰腰,取名“金台精舍”。據《清統一志》史載春秋時燕昭王於易水築“黃金台”以召天下仕。趙時從等人於黃楊山築舍也自比賢士聚會,以讀書吟句為名,密謀抗元為實。後趙氏後裔將“金台精舍”改名為“金台寺”作出家人修行辦道之所。

歷史


清乾隆壬辰年(公元1772年),光鏡大師發起擴建金台寺,有《重建金台寺碑記》以志其詳:勝地必待名賢而後得,名賢必擇勝地而後居住。地與人之相交也往往然矣。考邑志,時趙公避宋亂而寄跡於黃楊山,光存鄧公,行卿龔公,宋之盡臣也,與趙公友善,亦避亂而嘯詠於此,則三賢之有取於斯山傳,斯山亦因三賢而益著也。不有志據,鳥可考哉。乾隆庚申年趙氏因其勝而創立一寺,為高僧行杖駐錫之所,榜之曰“金含”。然規模猶未廣也。迨乾隆壬辰年,光鏡鼎新之,志而為叩募,趙氏即倡此舉,四方之高人雅士亦樂為之助。高其垣牆,廣其堂宇,明神顯靈之地,遂大改前觀。而水秀山青,雲行霧合,不僅為賢士大夫游宴之所,亦為謳吟之資哉。

得名之說


擴建后的金台寺有3000餘平方米,共三進殿堂。中座為大雄寶殿、東廂供奉南宋三遺臣像,後座為二層的魁星閣。山門刻聯:“金身永在,台鏡常明”。系清朝在廣西任巡撫的邑人黃槐森所題。周圍環境秀麗,山水夾流,瀑布百丈,下為龍潭,清冽香醇。每逢佛誕及習俗節日,山上遊人如雲,寺內香客如潮。百十年間,住持幾易,中有東莞人直印大師於1933年進山,凡十餘載。其佛學與文學頗具造詣,常與干霧香泉寺住持一峰大師談禪論道。其詩作《金台寺》云:“金台久有鼓音傳,每到朝朝集瑞煙。一段錦紋離垢地,千尋白煉濕花天。霏霏帶霧清晨聚,漠漠連雲曉日懸。此情此景誰會得,應知桐里有逃禪。”其後,金台寺屢遭兵焚,日漸寥落。大躍進三年被拆掉主體建築,后因興建金台水庫,終剩殘牆斷壁。

擴建時期


改革開放后百廢俱興,人民政府保護合法宗教場所。90年代初,修復金台寺工程啟動。因舊址已被水淹且交通不便,遂選新址於黃楊山南麓“將軍卸甲”處,此地風景秀美,前眺崖門海口,后枕黃楊主峰;青龍山綿延於左,白虎山騎伏於右;前面一弘碧水,對岸山頭高岩突兀名“登仙石”正是斗門民間傳說的牛仔王升天之處。

宗教場所


香港善信黃永發、楊蓮嬌伉儷鍾情於黃楊山水,樂施善款重建金台寺,經商之餘上九華登普陀,誠請名寺法師南來主持重建和管理工作。當地玫府亦鼎力相助。經歷幾年建設,如今新金台寺已初具規模。驅車沿黃楊大道轉入水庫直抵山門,沿著三百多級的石階拾級而上,只見大雄寶殿巍峨壯觀,殿內菩薩塑像金碧輝煌,綜合用房古色古香。而按照規劃,藏經樓、鐘鼓樓、天王殿、廂房、客堂、庫房和功德堂等將陸續在這塊風水寶地一一亮相。當那口蘇州鑄造的3噸重的大銅鐘敲響,金台寺又奏起新的樂章。

佛緣


金台寺
金台寺
一九九八年八月金台寺入選《中國佛教2000年》大型畫冊;同年十二月在廣東8百家開放寺廟中,被評為20家佛教文明寺院之一;二00一年四月入選文化部編纂的大型中英文宣傳畫冊《中國邊疆文化》;同年六月入選珠海市十佳旅遊景點之一。這並非虛有其名。想當年開山建設新金台寺時“將軍卸甲”成了光禿禿的“黃土高坡”。如今這裡綠樹成蔭。滿眼蒼翠。這是金台寺僧侶與眾信徒幾年來綠化造林勤種善管的成果。那一弘碧水的王保水庫一直供
給山下幾萬人飲用而未受污染超標,這有賴於法師們注重環境保護。他們放生了大量魚、鱉和飛鳥,任其繁衍生息,造就了鳶飛魚躍、鳥語花香的生態環境,因而登臨新金台寺,令人心曠神怡。隨著香客遊人日多,而且成了一處旅遊觀光新景點,還吸引了內地和香港的影視劇組來此拍攝外景。
金台寺
金台寺
金台寺尚有許多建設項目需籌集資金。儘管如此,僧眾仍然慈善為懷,熱心社會福利事業。弘如、界心兩位大師贊助安徽金寨縣革命老區三名貧困學生讀書已歷時四載,逢年過節,法師們偕同眾佛子弟下山到附近村鎮向孤寡老人致送大米、油鹽、水果和衣物等,幾年間已送去數以萬計。當河北地震,長江流域洪澇,兩廣水災時,他們又先後捐助30多萬元善款和2萬多件衣物,拳拳愛心,樂施眾生。金台寺僧人素來愛國愛教,繼97年在本寺隆重舉行過珠海市暨斗門佛教界八百餘人喜慶香港回歸虔祈繁榮穩定大法會之後,去年又參與了珠海市各界人士迎澳門回歸祖國聯歡演出活動,井以其悠悠梵音獲得好評。
金台寺始建於宋末元初,相傳當時有高僧行腳至此結茅而居,后經本地皇室後裔趙氏倡議興建道場,取名金台寺。“金台”古為招賢納士之意,以此為名,意為十方聖賢凡愚同來道場,並成佛道,廣度眾生。清乾隆壬辰年間,光鏡法師募資擴修金台寺,“高其垣牆、廣其堂宇”。后經戰亂,寺宇頹廢。
一九九二年弘如法師主持重建金台寺,香港兩位居士捐資落成大雄寶殿。一九九五年初,建成一幢六百多平方米的綜合用房及大殿,殿前為一千多平方米的花崗岩石板地面。一九九六年又修建了三面擋土牆,確保了金台寺的安穩,雨季不再流失水土。大殿內佛像也已重塑完成。計劃繼續修建藏經樓、鐘鼓樓、功德堂、客堂、庫房、僧房、天王殿等。
著名祖師為光鏡法師。現任方丈弘如法師,三十餘歲,江蘇人,兼任廣東省佛教協會理事,斗門縣政協委員。現任監院界心法師,三十餘歲,安徽人。文化
金台寺
金台寺
舊寺浮沉莫問因,雪山海水說忠臣。侍郎故宅文章老,寶殿重光福地新。
遠照佛燈開味鎖,積行德善啟斯民。
鏡心身樹殷勤拂,凈潔無私不染塵。
金台寺在黃楊山上,半山。據說山上有個女人,名字叫茱萸,大家都很渴望,她的曲線,就像山的脊樑。我和他騎單車去,古人用那些艱難的道路來考驗朝聖者的毅力和誠心,而我們又在考驗著什麼。他背著包,包里有他的希望‘
黃楊山上確實有很多黃楊木,可黃楊木不是黃的。秋草爛漫,淹沒了斷續的山路。層林盡染,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無邊佛法就這秋天的蒼翠中顯得淋漓盡致
山口有個水庫,好像某個人的一滴眼淚。那麼憂傷,那麼局促。時間還早,不如在這裡休息一會再走,可一休息,時間就過去了好幾年,我們都老了很多是的,很快的,時間可以遊歷所有所有的事情,那麼一眨眼,我們就從宋末到了民國,從民國到了十七大,有什麼是重要的呢,汗出得那麼多,衣衫都襤褸了可惜理想越行越遠,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劇情。久別了我的童年,遠離了我的家鄉,回去一趟已是很奢華的夢,離那些真正的風景也就越來越遠。失去的永遠找不回來,得到的也未必就是幸福,未來是個什麼樣子,一切只有等待時間來驗證。

周邊景點


飛沙灘
飛沙灘是個美麗的海灘,“飛沙奇景”是南國罕見的一大奇景,它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天然海岸航標。飛沙灘海濱旅遊區位於珠海西部高欄島的東南部,是香港李錦記起家創業的地方。被評為珠海十景。飛沙灘長約600米,寬約200米,腹地寬廣,植物茂盛。多為木麻黃大葉相思、椰樹、浪鼓等亞熱帶樹種。其中又以浪鼓樹最為奇特,他們生長在海邊,生命力極強,圓圓的果實,紅中帶黃酷似菠蘿,又稱野菠蘿。每逢盛夏,樹杈之間掛滿果實,遠遠望去非常好看。飛沙灘兩邊青山相抱,怪石相擁,每逢夏天雨過天晴,飄渺的白霧象白紗纏綿在半山間,沙灘鬆軟明亮海水水質極好,碧波浴日,是飛沙灘的主題。
這裡海水碧綠,沙質細膩,沙灘上還有很多小螃蟹,如果遊客動作足夠快的話,相信可以滿載而歸。沙灘上有燒烤裝置,遊客可以自己動手烤東西吃;也可以乘坐當地人的摩托車到鎮上去(車程十分鐘),在鎮上的小飯館里享用各色美味的海鮮。至今為止這裡已經成為珠海新興的旅遊熱點,當地人每逢節假日會來此休閑,四方遊客也慕名而來。
蘇曼殊故居
位於珠海市前山鎮瀝溪村蘇家巷內,面積40多平方米,原是蘇曼殊祖父蘇瑞文所建,為青磚土木結構小平房,1984年曾作為僑房維修過,1986年被列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蘇曼殊(1884-1918年),原名戩,字子谷,后改名玄鍈,法號曼殊,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蘇曼殊生於日本,6-13歲時,返故里就讀於簡氏宗祠。1903年後留學日本,加入了革命團體青年會和拒俄義勇隊,回國後任上海《國民日報》的翻譯,不久即於惠州出家為僧。1907年赴日組織亞洲和親會,公然反抗帝國主義,后與魯迅等人合辦雜誌《新生》,但未成功,此後遠赴爪哇。辛亥革命后歸國,對現實悲觀失望。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他的詩作現存約百首,多數為七絕,內容多是感懷之作。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詩風幽怨凄惻,瀰漫著自傷身世的無奈與感嘆,《東居雜詩》、《何處》等皆是這類詩的代表。另外蘇曼殊還創作了一部分風景詩,這些詩基調輕鬆,色彩鮮明,代表作有《淀江道中口占》、《過薄田》等。除詩歌外,蘇曼殊還翻譯過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和《拜倫詩選》,在當時譯壇上引起了轟動。

交通信息


公交
1.從香洲區汽車總站出發,坐609號車可以直達金台寺。
2.在珠海市區拱北乘坐601號車到井岸車站,再坐402號車到金台寺下車。

新聞


2005年9月17日上午9時,“茶藝軒”活力俱樂部單車隊一行6人從香洲88商業街出發,騎單車取道中山坦洲展開了往黃楊山金台寺的朝聖之旅。黃楊山位於斗門區中西部,有“珠江門戶第一峰”之稱,風景幽雅,登高遠眺,珠江三大出海口盡收眼底。據珠海旅遊網介紹,黃楊八景聞名遐爾,這八景是:金台寺、茶田吐翠、清泉洌水、張世傑墓、第一石門、金台瀑布、無底深潭、環海鏡面。
金台寺
金台寺
其中金台寺為八景之首,寺向三山一水,左有青龍山,右有白虎山,前有供養山,三山中圍擁王保水庫。金台寺住持弘如大師告訴我們,金台寺始建於南宋祥興二年(1279),距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原址位於斗門黃楊山北麓烏岩山;自九二年易地重建至今,先後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鐘鼓樓、大山門、功德堂、齋堂、僧寮、客房等設施,已具規模。今天金台寺已成為宗教旅遊的一大景點。
單車隊上午11時10分抵達金台寺后,旋即進行參觀學習,通過認真學習和虛心請益,理清了很多有關佛教方面的錯誤認識,更正了觀念,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佛教知識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