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藥用植物的結果 展開
藥用植物
第二組
《藥用植物(第二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表現中國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於1982年5月20日發行的,志號為T.72的特種郵票。
《藥用植物(第二組)》全套6枚,圖案分別描繪了藥用植物萱草、貝母、烏頭、百合、天南星、芍藥的形象;小型張1枚,圖案描繪了鳶尾的形象。
藥用植物指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植物。中國中草藥學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中國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鬥爭中,就逐漸發現一些具有藥理作用的植物,到明代李時珍寫成《本草綱目》時,其中已經廣泛收集了藥用植物1195種,入葯的有根、須、莖、花、葉、果和籽。
1982年5月20日,為了表現中國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繼1978年9月15日發行一套《藥用植物》特種郵票之後,又發行一套《藥用植物(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6枚。
志號 | T.72 | 背面刷膠 | [G] | 印製廠 | 北京郵票廠 | |
印刷版別 | 影寫版 | 設計者 | 鄒建軍 | 發行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 | |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發行量 | 規格 | 整張枚數 | 齒孔度數 |
6-1 | 萱草 | 4分 | 502.6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2 | 貝母 | 8分 | 1732.1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3 | 烏頭 | 8分 | 1541.1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4 | 百合 | 10分 | 554.6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5 | 天南星 | 20分 | 565.1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6 | 芍藥 | 70分 | 273.16萬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6-1 | 《萱草》(6-1),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萱草的花、莖、葉形象。 | 6-2 | 《貝母》(6-2),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貝母的花、莖、葉形象。 |
6-3 | 《烏頭》(6-3),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烏頭的花、莖、葉形象。 | 6-4 | 《百合》(6-4),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百合的花、莖、葉形象。 |
6-5 | 《天南星》(6-5),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天南星的花、莖、葉形象。 | 6-6 | 《芍藥》(6-6),圖案描繪了藥用植物芍藥的花、莖、葉形象。 |
郵票圖案選用的6種藥用植物,既內含重要的藥用功能,又具有花型、色彩等外在美的欣賞價值,巧妙地將藝術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了。畫面統一採用潔凈的白色底襯,使得藥用植物形象鮮明、突出,色彩明快、簡潔畫面下邊繪有不同顏色的底邊,象徵祖國各地的土壤,藥用植物如拔地而出,充滿勃勃生機。各枚郵票圖案的彩色底邊上,標有藥用植物的中文名及其拉丁文學名,具有科學性和知識性。
《藥用植物(第二組)》郵票及小型張被收錄進以下集郵書籍中:
國家 | 書名 | 頁碼 | 編號 | 參考資料 |
中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3)》 | 84 | - | |
中國 | 《中國郵票全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 268 | - | |
中國 | 《中華世界郵票目錄(亞洲卷)》 | 73 | 1886-1892 | |
美國 | 《Scott 2008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即《斯科特標準郵票目錄》) | 348 | 1779-1785 | |
德國 | 《MICHEL-China Katalog 2011/2012 Ubersee·Band 9.1》 (即《米歇爾郵票目錄》) | 359 | 1797-1803 |
1982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在發行《藥用植物(第二組)》的同時,又發行了1枚小型張。
小型張
郵票志號 | T.72M | 圖名 | 鳶尾 |
英文名稱 | Medicinal Herbs(2nd Series)(Souvenir sheet) | 面值 | 2元 |
印刷版別 | 影寫版 | 發行量 | 115.45萬枚 |
設計者 | 鄒建軍 | 規格 | 90mm×40mm |
背面刷膠 | [G] | 整張規格 | 138mm×70mm |
印製廠 | 北京郵票廠 | 齒孔度數 | P11.5×11 |
(參考資料)
真偽鑒別
可以參照以下幾種方法鑒別T.72M的真偽:
1.看紙質
T.72M真品採用郵票紙印製,紙質堅韌挺括,吸墨性能好。T.72M偽品採用銅版紙印製,紙面潔白光亮,紙比較厚。
2.看背膠
徠T.72M真品刷有背膠,膠面薄而均勻。T.72M偽品沒有刷背膠,紙面潔白光滑。
3.看版別和刷色
T.72M真品採用影寫版印製,刷色純正、鮮艷、均勻;右下角方形的“藥用植物”圖章,反陰字筆畫清晰,用高倍放大鏡進行觀察,紅印章周邊呈鋸齒形網紋線;郵票的面值“2元”和銘記“中國人民郵政”幾個字,採用金色油墨專版印刷,呈特有的水波紋網點。T.72M偽品採用膠印,刷色不純正,偏黃;用高倍放大鏡觀察右下角方形的“藥用植物”圖章,反陰字模糊不清,有網點;郵票的面值“2元”和銘記“中國人民郵政”幾個字發虛,有網點,由紅、黃、藍、綠色網點組成。
4.看特殊部位
T.72M真品的邊飾上也印有金墨,用高倍放大鏡進行觀察,金光閃爍;T.72M偽品的邊飾用紅、黃、藍、綠網點套印而成。T.72M真品圖案的花朵刷色網點,與T.72M偽品圖案中的花朵刷色網點也有明顯的不同(見圖)。
5.量齒孔
T.72M真品齒孔為11.5度×11度。T.72M偽品齒孔為10.5度。
6.量規格
T.72M真品尺寸規格為l38毫米×70毫米。T.72M偽品尺寸規格為137毫米×69毫米。
7.用鑒偽儀鑒別
T.72M真品採用郵票紙印製,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淡紫色。T.72M偽品採用銅版紙印製,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亮白色或淺紫色(因所用銅版紙批號不同)。
T.72《藥用植物(第二組)》郵票,是“文革”結束后,想恢復觀賞花卉郵票而又心有餘悸的情況下,決定發行的郵票選題。要求體現知識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郵票的設計者鄒建軍首先遇到的難題是選擇哪些藥用植物。很多名貴藥材如天麻、當歸、冬蟲夏草、玉蓮等,畫出來並不好看,許多好看的植物,如木棉花、凌霄花、美人蕉等,又非名貴藥材。最後與中國藥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反覆研究,選定了藥用價值大,造型又好看的常用中藥萱草、貝母、烏頭、百合、天南星、芍藥、鳶尾作為郵票圖案。初稿設計者光顧突出葯的特點而像藥品掛圖。郵票發行局局長宋興民看后風趣地說:“我們要的是郵票,不是科普掛圖。藥用植物也是花草,要讓人看了有美的感受。”在局長的啟發下設計者又重新設計,突出了郵票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