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遺音琴

藏品

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是由其弟子高松如先生20世紀30年代以50大洋購得。

基本信息


(註:與其他古老弦樂器一樣,這隻琴的弦是後人綁上去的)
唐琴·太古遺音】月琴式(又稱師曠式)。全長122厘米,有效弦長112.6厘米,肩寬22.5厘米,尾寬15.4厘米,額寬23.5厘米,額長5.7厘米,厚3.3厘米。
太古遺音琴
太古遺音琴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演奏的古琴為北京斫琴師王鵬仿製的太古遺音新琴,並非原琴。

名字來源


“太古遺音”篆書款,琴師曠式,桐木胎,黑漆朱髹,雖存世千年,仍品相完好。通體斷紋,因歷史的蘊積而斑爛陸離,龍鱗,龜坼、流水、蛇蚹、錯雜相間,美不勝收,世間罕有與其相匹者。琴名雙鉤篆書《太古遺音》四字由於年代久遠,偶為濕琴薦所浸而有所脫落,粘補后略有漫漶,然尚遺“音”字下半部之“日”字清晰可見。龍池兩側鐫有行草:“佩劍沖金聊暫據,匣琴流水自須彈。”字體似王羲之聖教序,頗具唐人筆意,且詞義豪拓,亦有唐人氣概。龍池下鐫有宋代理學大儒朱熹手書:“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乾坤無言物有則,我獨與子鉤其深”紫陽琴銘一則,落款為:“淳熙丁未新安朱熹書”,為傳世古琴所僅見者。雁足上方有陰文“玉振”印一方,當為元代大收藏家鮮於樞之印,以象其金聲玉振之意。著名古琴鑒賞家管平湖先生據此推斷:“此琴唐制,年代當不晚於北宋。”琴首為樂器,而樂器以音質為最重要。簫聲琴韻室主人吳景略先生藏琴首重音色。五十年代初期,吳景略在滬得此琴消息,當晚即動身趕往蘇州以重金購得攜歸。此琴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音質高古松透、清越而多靈韻,輕輕觸按即得正聲,被譽為琴音中之佳“老生”,亟受珍重並為寶藏。我們今天聽到的《吳景略古琴藝術》全套傳世唱片亦多繇此琴錄製。

相關資料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
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
古琴的演奏形式: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獨奏兩種。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階層中流行,秦以後盛興於民間。關於以琴為聲樂伴奏的形式,早在《尚書》中,已有"搏拊琴瑟以詠"的記載。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來所謂的琴歌。從漢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詩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間雜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古琴又稱“七弦琴”,顧名思義,它是七弦構成。今天所能見到的“古琴”,在約二千年前就基本定型,再早的“琴”,各種制不一,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的證明,古琴定型之前還用五弦,定音與現在的古琴差不多。古琴還是古代人修身養性,自己彈自己聽的樂器。如孔子當年跟師襄子學琴,就成了一位難得的好學生和優秀的琴家,這則故事也為後人所稱頌。它的演奏技法非常豐富,在右手八法,右手四法的基礎上,加以種種變化與複合,發展出近五十多種不同指法,演奏者可使用一旋律奏出幾十種不同的音色、色彩豐富,再現力強。古琴的主要作品“梅花三弄”、“流水”、“醉漁唱晚”等。古人之說“琴、棋、書、畫”中的“琴”即指古琴。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代湧現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說。當時有名的琴師有衛國的師涓,晉國的師曠,鄭國的師文,魯國的師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飛》、《陽春》、《白雪》等,均已載入史冊。
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