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小桃紅的結果 展開
小桃紅
薔薇科桃屬植物
榆葉梅,又名榆梅、小桃紅、榆葉鸞枝。因其葉似榆,花如梅,故名“榆葉梅”。又因其變種枝短花密,滿枝綴花,故又名“鸞枝”。
榆葉梅枝葉徠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春季園林中的重要觀花灌木。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北京園林中最宜大量應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欣欣向榮景象。宜植於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牆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於常綠樹前,或配植于山石處,則能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果。與邊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榆梅外觀圖5
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原產中國北部,現今各地幾乎都有分佈。榆葉梅不僅適宜北方栽培,南方也可栽培。主要培育繁殖基地分佈在江蘇,浙江,湖南,河南,山東等。
建蘭植株雄健,根粗且長。適宜用五筒以上的蘭盆栽植,每盆苗數稍多,置於林間、庭園或廳堂,花繁葉茂,氣魄很大,也可用較大的高腰簽筒盆栽植數苗,長時蒼綠峭拔,很有神采。花開盛夏,涼風吹送蘭香,使人倍感清幽。建蘭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在我國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陽台、客廳、花架和小庭院台階陳設佳品,顯得清新高稚。
宜做行道樹木和花叢,花徑。百花園材料。也可做綠籬。花籬。
(1)單辨榆葉梅:開粉紅色或粉白色花,單辯;花朵小,花萼、花瓣均為5片,與野生榆葉梅相似,小枝呈紅褐色。

小桃紅報春
(3)半重瓣楊葉梅:粉紅色花朵,半重瓣,花菩、花辨均在10片以上。植株的小枝呈紅褐色,園林、庭院中栽培比較廣泛。
(4)彎枝榆葉梅:花朵小,密集生在枝上,花色呈玫瑰紫紅,半重瓣或重瓣,花菩10片,其5片為三角形,5片為披針形。植株小枝呈紫紅色,光滑,開花時間較其他品種早,花期長達10天左右。
(5)截葉榆葉梅:花粉色。截葉榆葉梅的特點是葉的前端呈闊截形,近似三角形,耐寒力強,我國東北地區多見栽培。
扦插

小桃紅種植
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每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徠后的管理

小桃紅花卉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后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后,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榆葉梅-管理要點
【濕度管理】:喜歡略微濕潤或乾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
【溫度管理】:喜歡溫暖氣候,但夏季高溫、悶熱(35℃以上,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的環境不利於它的生長;對冬季溫度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下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管理】:喜陽光,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卧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后(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榆葉梅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花盆準備: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衝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後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藥用價值】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咳嗽吐血,腸風,血崩,淋病,白濁,白帶,跌打損傷,癰腫。①《醫林纂要》:"治腸風,塗癰腫。"②《綱目拾遺》:"治跌打,和血;痰嗽后吐血。"③《分類草藥性》:"治月經不調;紅崩,白帶。兼能順氣。"④《天寶本草》:"消腫脹,治淋症。"⑤《四川中藥志》:"除風邪,理氣。治白濁、白帶及婦女干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5兩;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選方】①治肺勞咳嗽溢血:建蘭鮮根搗絞汁,調冰糖燉服。每次五至八錢。(《泉州本草》)②治尿血或小便澀痛:建蘭鮮根一兩半,蔥白三、五個。清水煎湯調烏糖服。(《泉州本草》)③治婦女白帶:蕙蘭根、天冬、百合、百節藕.燉雞或肉服。④治婦女干病:蕙蘭根、百節藕、石竹根、黃精。燉肉服。⑤治婦女干病,手足心發燒:蕙蘭根、大茅香各一兩。煎水去渣,加甜酒燉豬心肺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榆葉梅是華北地區園林中重要的早春觀花樹種,它雖然生性強健,易於栽培,但春季管理卻不能放鬆,如果不重視春天的管理,就會造成樹不茂花不繁,影響了觀賞效果。葉梅的春季管理要點如下:
澆好兩次水
早春的返青水對榆葉梅的開花質量和一年的生長至關重要。這一次澆水不僅可以防止早春凍害,還可及時供給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這次澆水宜早不宜晚,一般應在3月初進行,過晚則起不到防寒、防凍的作用,澆水時要注意澆足澆透,不可水過地皮濕;另外,在4月下旬還應再澆一次水,這次水往往被忽視,實際上這次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春季多風少雨,雖然早春澆了返青水,但此時土壤墒情已經不好,這時若澆上一水,無異於錦上添花,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枝葉繁茂。
施好花后肥
榆葉梅經早春開花、萌芽后,消耗了大量養分,此時應及時對其進行追肥,這次追肥關係到植株花后的生長和花芽的分化,應本著及時、適量的原則來施肥,肥可以用氮、磷、鉀複合肥,若同時施用一些腐熟發酵的圈肥則效果更好,不僅可使用植株營養平衡,利於植株對養分的吸收,還能有效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生物活性,可以採取環狀施肥,施肥時應注意宜淺不宜深,施肥后應注意及時澆水。
修剪要合理
榆葉梅修剪,早春時應重點將交叉枝、內膛枝、枯死枝、過密枝、病蟲枝、背上直立枝剪掉,還可對一些過長的開花枝和主枝延長枝進行短截,防止花位上移,影響觀賞效果;對長勢不均勻的植株,要本著抑強扶弱的原則,對長勢好的枝條進行短截或疏除;對一些過密的輔養枝和不做預備開花枝培養的上年生枝條要進行疏除;對大的開花枝組枝條適當進行短截,對各類型開花枝組中過密的枝條也應適當進行疏除,防止枝條過密影響開花質量,經過這樣合理修剪的榆葉梅不僅花開的大而且花期長。另需一提的是在花凋謝后應及時將殘花剪除,以免其結果,消耗養分,這一點常因人力所限被忽視,其實剪除殘花是十分必要而且對植株生長非常有利的。
防治病蟲害
春季是病蟲害的萌動期,應本著預防為主,治早治了的原則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可於早春萌芽前對植株噴施一次石硫合劑,預防病害,花謝展葉后再連續噴兩遍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次間隔10天。對流膠病可採取刮除流膠,塗抹波爾多液或塗白等方法進行防治;春季的主要蟲害有紅蜘蛛、蚜蟲、葉跳蟬等,如有發生可選用廣譜殺蟲劑噴殺,但應注意不要發生藥害。

榆梅外觀圖4
樹冠基本培養形成后的修剪主要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一般在花謝后的6月份進行,主要是對過長的枝條進行摘心,還要將已開過花的枝條剪短,只留基部的3、4個芽,以使新萌發的枝條接近主幹枝,利於植株造形;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份到翌年的2月份進行,主要是剪去植株的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下垂枝、內膛枝、枯死枝和病蟲枝;還可對一些過長的開花枝進行短截。對一些過密枝的輔養枝和不做預備開花培養的上年生枝條要進行疏除。經過這樣合理修剪的榆葉梅不僅花開得大而且花期長。需要注意的是:在花凋謝后應及時將殘花剪除,以免其結果,消耗養分,這一點常因人力所限被疏忽,其實剪除殘花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義的。
病害
榆葉梅常見的病害有:榆葉梅黑斑病和根癌病。
榆葉梅(1)榆葉梅黑斑病癥狀及發病規律:黑斑病主要危害榆葉梅的葉片,葉片受害後會出現褐色病斑、病斑擴展至葉脈后則呈不規則形,多個病斑可連接成為大斑塊,病斑上常常著生有黑褐色霉狀物,後期葉片枯萎脫落。黑斑病為半知菌類真菌感染,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落芽鱗中越冬,翌年春天產生分生孢子,借空氣、雨水傳播,從葉片氣孔中進行侵染,此病在生長期內可反覆發作,6至9月為發病高峰期,危害嚴重時可使植株葉片大量脫落,從而影響植株長勢。
防治方法: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牷秋末將落葉清理乾淨,並集中燒毀牷春季萌芽前噴灑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預防,如有發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顆粒7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進行噴霧,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2)榆葉梅根癌病癥狀及發病規律:此病主要發生在根莖處,有時也發生在主根和側根上,受害部位會形成形狀、大小不同的瘤狀物,初生的瘤狀物為灰白色或肉色,質地柔軟,表面光滑,逐漸變為淺褐色,質地變硬,瘤體表面粗糙並有網狀裂紋。病菌通過水分、扦插、嫁接、地下害蟲等途徑傳播,從破損處侵入組織。高溫高濕期最利於植株發病。
榆葉梅防治方法:加強檢疫工作,嚴防引入帶病苗牷及時防治各類地下害蟲牷將發病植株拔出,用經過消毒的刀將瘤狀物切除,並塗抹波爾多液牷嫁接工具在使用前要經過嚴格消毒。
蟲害
榆葉梅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刺蛾、介殼蟲、葉跳蟬、芳香木蠹蛾、天牛等。如有發生,可用鏟蚜1500倍液殺滅蚜蟲;40%三氯殺蟎醇乳油1500倍液殺滅紅蜘蛛;用Bt乳劑1000倍液噴殺刺蛾;用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殺滅葉跳蟬;殺滅芳香木蠹蛾可用鋅硫磷400倍液注入蟲道後用泥封堵蟲孔,以熏殺幼蟲,也可採取根部埋施呋喃丹的方法來滅殺;可用綠色威雷500倍液來防治天牛。
(一)榆葉梅
長恨北地無梅花,老榆遣枝綻年華。敢向天下首艷美,冰雪塞外春色誇。
(二)榆葉梅
南媛北嫁契由衷,喜煞田家榆樹公。美艷村居足眾願,隨人指點小桃紅。(註:榆葉梅俗稱小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