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速鐵路工程
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高速鐵路
京滬高速鐵路工程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面臨著世界長大距離高速鐵路持續高速運行的重大科學問題,其艱巨性、複雜性、特殊性史無前例。全體科研人員和建設者經過近20年的科技攻關與自主創新,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建成了高水平和穩定可靠的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了重大技術裝備水平,構建了先進的建設管理和安全運營保障技術,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主要創新成果有:
1.突破了複雜工程環境下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創立了高速、深水、大跨、六線長江大橋等複雜結構橋樑建造技術;創新了超長高架橋上無砟軌道無縫線路建造技術和剛性樁複合地基沉降控制技術;構建了多種交通方式高效協調運行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技術;建立了大張力接觸網體系,研製了高強高導接觸線;形成了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建造標準體系和成套技術。
2.研製了新一代時速350公里系列高速動車組。提出了高速列車耦合大系統動力學理論;突破了整車氣動性能、轉向架、長編組雙弓受流等關鍵技術;構建了整車設計-製造-驗證-評估-優化成套技術,大幅提升了重大裝備創新能力,形成了高速列車技術標準。
3.研製了高速鐵路CTCS-3級列控系統。攻克了高速列車動態控制曲線模型、多條併線鐵路無線冗餘覆蓋、與其它等級線路互聯互通等重大技術難題;研製了列控系統核心裝備;建立了設計-製造-集成及評估技術體系。
4.創新了高速鐵路系統檢測驗證及系統集成技術。實現了全線持續時速350公里等級的系統檢測驗證,形成了高速鐵路完備的動態驗收技術標準及系統集成方法;首次開展了時速380公里等級的綜合試驗,研究與探索了更高速度車-線-橋-網系統耦合作用規律及各系統的適應性。
5.形成了149項建設標準、22項技術規範、768項產品技術標準和運營維護標準的高鐵標準體系。建立了以管理制度、人員配備、過程式控制制標準化為基本內涵,以技術、管理、作業三大標準為基本依據,以機械化、工廠化、專業化、信息化為支撐手段的標準化建設管理體系。實現了我國高鐵技術、產業發展和建設管理的重大創新,構建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技術體系,引領我國大規模、高標準高鐵網的建設。
通過技術創新,我國時速350公里高鐵技術體系成熟完備,旅行速度國際領先得以實現,時速380公里的高鐵技術首次驗證。京滬高鐵2013年2月通過了國家驗收,認為“全線運營安全穩定,各項檢測指標穩定地保持在相關規定指標的最優水平,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
本項目獲發明專利53項、實用新型專利116項、外觀設計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8項,國家級工法9項,專著14部,論文235篇。
至2014年底,京滬高鐵運送旅客2.79億人次,收入762.8億元,新增稅收12.77億元。項目開通三年即實現盈利。
京滬高鐵提供了安全正點、快捷舒適的交通方式,大幅改善了中國東部地區投資環境,對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助推城鎮化進程、發揮經濟聚集效應、提升應急交通能力以及創新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了重大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綠色、低碳運力支撐。同時,以京滬高鐵為代表,打造了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性價比高的中國高鐵品牌,為推動我國高鐵“走出去”奠定了基礎。中國高鐵已成為“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搶手貨”,是中國“一張亮麗的名片”。
主要完成人:何華武,盧春房,蔡慶華,趙國堂,鄭健,李志義,劉學文,孫樹禮,王玉澤,康 熊,高宗余,江 明,程先東,徐海鋒,尤忠濤,馬雲雙,趙明花,姜春林,李樹德,郭志勇,王瀾,張志輝,易倫雄,文武松,高治雙,楊 忠,李海鑒,李昌寧,杜嘉俊,安愛軍,韋國,郝又猛,孫福洋,王 峰,李光林,劉 波,孫幫成,寧 濱,張衛華,田紅旗,趙維剛,楊國偉,榮智林,張 涵,靖仕元,姚建偉,宋曉風,梁建英,李軍,王悅明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鐵路總公司,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鐵路局,濟南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