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都江堰

AAAAA級風景名勝區

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東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滿目青翠,諸峰環峙,狀若城廓而得名,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迹眾多;後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原始華美如世外桃源。

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是國家AAAAA旅遊景區;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作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

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區推出“你消費,我免費,這個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游”活動,凡是在都江堰市消費的遊客,就有機會享受免費游景區。

地理環境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8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區內,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古稱丈人山,為邛崍山脈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2007年測到的數據)。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區面積200平方公里。古人記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公里,景色優美,文物古迹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群洞、天橋奇景等。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岩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

氣候特徵

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裡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平均最高氣溫僅28℃。冬無嚴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4.6℃,平均最低氣溫在1℃左右。

主要景觀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迹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代表參加本次大家巴拿馬南橋、靈岩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等工程。1982年,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0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由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運行科學,且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因此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城山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
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裡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著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處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濫成災。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為“天府之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都江堰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築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用於灌溉,外江用於排洪。飛沙堰是在分水堤壩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僅泄洪水,還利用水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渦作用,有效地減少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淤積。寶瓶口是內江的進水口,形似瓶頸。除了引水,還有控制進水流量的作用。此外,都江堰一帶還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迹。名稱由來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11月,青城山與都江堰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此,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認為: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建於公元前三世紀,位於四川成都平原本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在煙標上,對這兩處文化遺產多有描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期,四川在四川捲煙廠曾出品“青城”煙標,藍底彩圖,正版圖案是開創於晉代、地處青城山巔東坡的上清宮宮門,前方白雲如海;副版主圖是在雲海環繞中的青城山高台峰,這裡又名老霄頂,海拔1260米,為青城山風景區主峰。在綿陽捲煙廠出品的5枚套“巴蜀”煙標中,也有1枚“青城天下幽”,正版主圖為一幅反映青城山風光的潑墨山水畫,副版為唐代大詩人杜甫於上元二年(761年)秋登青城山時寫下的《丈人山》詩句:“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四川什邡地方國營益川煙廠於上世紀50年代出品的“都江”紙卷雪茄煙標,是我國較早表現都江堰的煙標之一。煙標正副版主圖相仿,均為都江堰魚嘴附近的景色。煙標中心位置是都江堰標誌性的附屬建築珠浦橋,煙標上還可看到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珠浦橋又名安瀾橋,在都江堰二王廟前的岷江上,是著名的索橋,340米的橋身由24根5寸粗的竹索(現為鋼索)連結而成,8個3米寬的橋孔此起彼伏。其造型優美壯觀,設計簡易大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我國西南地區盛產竹子的有利條件,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四川什邡捲煙廠曾出品“都江堰”煙標,正版以“都江堰”書法為主圖,下方有一個金綠色的矩形圖標,由江水、分水堤等圖形構成;副版主圖為設計都江堰並主持施工的李冰畫像,右上角印有李冰修都江堰時的治水名言“深淘灘,低作堰”;在煙標的底版上,還印有一段都江堰的文字簡介:“舉世聞名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灌縣的岷江中游,它是中華民族偉大意志的象徵,是美好的旅遊勝地。文化遺產價值: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青城山位於都江堰渠首工程南側,從岸邊迅速隆起,主峰海拔2434米,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山東麓有距今約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芒城遺址,在中國同時期古城址中實為罕見。這裡出土的大量文物,對揭示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秦王朝即將青城山列為國家祭祀的十八處山、川聖地之一。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青城山地質地貌上丹岩溝谷,赤壁陡崖為特徵,植被茂密,氣候適宜,林木蔥翠,古觀藏趣。龍溪自然保護區位於都江堰渠首工程北側,其地形從726米逐步抬升,最高峰光光山海拔4582米,形成鮮明的植物帶譜。生物多樣性豐富、獨特,是國寶大熊貓重要分佈地之一。

文化活動


歷史事件

公元143年,“天師”張陵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珍藏著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跡。可以說,青城山是一座縱橫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館”。

景區事件


2020年10月4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在其官網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表示:近期頻繁接到遊客反映,使用“高德地圖”導航至青城山景區定位錯誤,將前往青城前山遊客導航至已封閉多年的區域,造成嚴重交通擁堵,給遊客和景區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四川省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建議自駕遊客遊覽青城山前山景區時,請勿使用高德地圖導航。
相關新聞
2020年8月15日16:30分,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管理局、青城山鎮人民政府發布公告,由於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都江堰—青城山景區8月16日閉園。青城後山景區自公共發布起,遊客只出不進。已預約當日門票的遊客從原渠道辦理退票。

獲得榮譽


2020中國智慧景區TOP100,排名第60位(實名預約人園、大數據管理平台、自助導覽、WiFi覆蓋)。

旅遊信息


班車
成都茶店子客運站和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成都旅遊集散中心)每天有發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遊專線車,10分鐘一班,茶店子汽車客運站還有往返青城後山的班車。
動車
成都已開通到青城山的動車,成都至都江堰鐵路(成灌鐵路)每日開行15對動車,其中前往青城山的動車運行時間最快半個小時,最慢也只需要50分鐘。票價方面成都至都江堰、成都至青城山為15元,到達青城山站后,下車坐101可以直接到達景區(青城山前山),有一兩公里左右。
門票
前山門票90元;後山門票20元;青城山景區-前山門票:90元;前山索道(單程):35元/路線:月城湖→四望觀(2公里);前山索道(往返):60元;前山月城湖船票:5元/線路:月城湖→丈人泉;青城後山景區-後山門票:20元;後山金驪索道(往返):單程30元/人,雙程55元/人路線:飛泉坊→(乘坐索道)→石筍堂;後山白雲索道(往返):單程35元/人,雙程60元/人路線:又一村→(乘坐索道)→白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