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艙症候群

經濟艙症候群

經濟艙症候群(英文:ECONOMY CLASS SYNDROME)。飛機上的經濟艙座位非常狹小,長時間坐在狹窄空間容易引起靜脈曲張,嚴重者還會導致肺栓塞血栓等。避免發生“經濟艙綜合征”,最好不要在缺水的狀態下乘飛機。長時間乘飛機盡量多活動身體各部位;即使不便離開座位,也要勤活動下肢和腳趾,做一些簡單的四肢伸展運動;飛行前要多喝水,少喝會產生利尿作用的咖啡等飲料,避免咖啡因攝入過量導致身體脫水等現象發生。如果出現小腿肌肉疼痛、腿部皮膚表面溫度增高、腿部皮下血管變得明顯粗大,很可能是深靜脈血栓,不要再做任何運動,立即與機上醫務人員聯繫。

概念


一般經濟艙的座位非常狹小,很容易造成血栓,而引發呼吸困難,此現象稱之為“經濟艙症候群”。

由來


經濟艙症候群(ECONOMY CLASS SYNDROME)
這個片語早在 1998 年 4 月就已出現在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中,但 2000 年 11 月初一名 28 歲婦女自澳洲搭機飛抵倫敦希斯洛機場 (Heathrow Airport) 時竟猝死在入境聽,使得 economy class syndrome (經濟艙症候群) 再度成為新聞報導的焦點。這是一種靜脈炎 (phlebitis),肇因於長時間坐在狹窄擁擠的空間,如飛機的經濟艙座位,無法移動雙腳而造成小腿血栓 -- 經濟艙票價比較便宜,但座位空間比商務艙 (business class) 來得狹窄許多,相對於頭等艙 (first class)來說 --一旦雙腳再度移動,血栓可能轉移到心臟或肺部,而造成猝死。醫學界人士呼籲航空業者應明確提出旅客可以遵循的預防措施和建議以避免這問題的發生,如登機前服用阿斯匹林、飛行途中活動筋骨及多喝水和飲料。機艙不良的通風亦被若干醫學界人士指為經濟艙症候群的致因之一。航空公司表示,這是個錯誤或使用不當的片語,因為這種靜脈炎不只是發生在經濟艙乘客的身上而已,商務艙的乘客亦不能完全免疫。然而,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 Roderik Kraaijenhagen 及其同僚在英國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 上撰文指出,他們並未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證據,而它的危險性系被先前的研究過份誇大了。

危害


而經濟艙因為座位狹小,發生這個問題的比率也相對比較高,再加上飛行期間,不斷吸入重新過濾的乾燥空氣,而使得血液變得濃稠,因此比較容易產生血栓塞,嚴重者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是造成中風或死亡。

提醒注意


在不影響其他乘客的情形之下,做做體操,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經濟艙症候群”的發生機率。
辦公室“經濟艙症候群”需注意的危險因子
1、“低度危險因子”,包括40歲以上、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3日內接受手術如內視鏡、皮膚科、眼科手術。
2、“中度危險因子”有下肢靜脈瘤、口服避孕藥、產後;
3、“高度危險因子”包括急性肺動脈栓塞的病史或家族史、先天性血栓形成體質。
群體
1、過去有血栓病史的人;
2、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人;
3、下肢血管內壁曾經受傷的病人;
4、孕婦或剛生產後,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
5、最近接受足部手術或是足部骨折的病人;
6、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的病人;
7、肥胖者;
8、吸煙者。

預防


一、是“水份補充”,尤其長處於空調環境中,首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補充水份,每小時最好補充200CC的水,避免酒精及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利尿),偶爾來1杯運動飲料根據研究報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透過補充水份的行為改變坐姿。
二、是“腳的運動”,1小時要做3到5分鐘的腳部運動包括腳尖、腳指及膝蓋運動。
三、登上交通工具后切勿只顧坐著和睡覺;自行開車時應2—3小時下車活動筋骨,搭機時則定時起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