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豬

當陽清平河豬的品種

清平豬,又名育溪豬,產於當陽市清平河(清平河系漳河在當陽市一段的當地名稱)沿岸,當陽市育溪鎮為主要的集散地。該品種是經過當地農民和廣大科技人員選育后,1962—1965年經省品種資源委員會審定命名為清平豬,1985年定為湖北省的一個優良地方畜禽品種,1986年被錄入《中國豬品種志》,1991年定為全國五大地方豬種之一。該品種屬江海型,脂肉兼用,具有妊娠期短、產仔多、早熟易肥、肉味鮮美等特點,作為雜交改良優良母本之一,遠銷華中西南諸省市。

產地環境


清平豬中心產區在湖北省清平河(漳水在當陽縣一段的名稱)沿岸的淯溪、龍泉、官擋、慈化一帶。中心產區地處江漢平原西北角,是我國華北、華中、西南三大類型豬種分佈區接壤地帶的一部分。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4℃。農作物一年二至三熟,是湖北省糧、棉、油的主要產地之一。盛產水稻棉花、麥類、油菜芝麻花生豆類、蔬菜等。農副產品充足,飼料資源豐富。
清平豬分佈於當陽縣及鄰近的枝江荊門宜昌遠安等縣。

生長習性


有較強的適應性,能適應-15.6~40.9℃的氣溫。育肥豬在農村以野生青綠飼料和少量糖麩為主的飼料條件下,8—10月齡可達65—75公斤,二元雜6月齡可達90公斤。此外,該品種還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適合平原、湖區、丘陵、山區等不同自然條件生態環境條件下飼養。育肥豬早熟易肥、骨細、肉嫩味鮮香,適應性強,遺傳穩定,便於農村飼養等優良特點,是加快商品肉豬向“二外一內”三元雜交瘦肉型豬改良的優良母本之一,運用前景廣闊。為了更好地保存該優良品種。
清平豬
清平豬

品種歷史


清平種是經過當地農民和廣大科技人員選育后,1962—1965年經省品種資源委員會審定命名為清平豬,1985年定為湖北省的一個優良地方畜禽品種,1986年被錄入《中國豬品種志》,1991年定為全國五大地方豬種之一。
清平種豬場成立於70年代初,位於長圾坡三國古戰場,是承擔清平豬的保種、選育提高、開發利用的場家,佔地5 8公頃;建築面積14 000平方米。清平豬由於具有繁殖力強、妊娠期短、適應注好、雜交效果顯著等優點,而被農業部納入全國四大地方保護豬種之一,為此,清平種豬場於一九九三被農業部納入國家重點種畜場。
近年來,投入資金70萬元修建了一棟600平方米的科研測試樓,改造、新建現代化豬舍13 0 0平方米,添置了微機室、實驗室等設施,使種豬場向"集約化、現代化、科學化"生產管理邁進。種豬規模已達3 69頭,其中清平豬134頭,外來豬35頭,二雜母豬100頭,年可為社會提供3500頭種豬,產品遠銷西雙版納等地區,並深受當地群眾心歡迎。尤其是正在培育新產品即"中國清平豬瘦肉型母本新品系",使豬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特點


該品種被毛全黑,體型中等,優質細緻健壯,結構勻稱緊湊,姿勢正直。有較強的適應性,能適應-15.6~40.9℃的氣溫。育肥豬在農村以野生青綠飼料和少量糖麩為主的飼料條件下,8—10月齡可達65—75公斤,二元雜6月齡可達90公斤。
此外,該品種還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適合平原、湖區、丘陵、山區等不同自然條件生態環境條件下飼養。育肥豬早熟易肥、骨細、肉嫩味鮮香,適應性強,遺傳穩定,便於農村飼養等優良特點,是加快商品肉豬向“二外一內”三元雜交瘦肉型豬改良的優良母本之一,運用前景廣闊。
清平豬成年公豬和成年母豬體重分別為131.27±3.73和103.16±2.40公斤,體長分別為136.14±1.33和125.97±0.30厘米,胸圍分別為121.14土1.66和109.99±1.31厘米,體高分別為74.21±1.96和60.76±0.37厘米。清平豬具有骨細、易肥等優點,但屠宰率瘦肉率不高。

重點保護


為了更好地保存該優良品種,該品種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目前在我市當陽已建立了清平豬原種豬繁育場,每年可向外界輸出優良清平種母豬及二元雜母豬十萬頭以上。品種保護1976年建立當陽市清平種豬場,致力於清平豬的保種、提純複壯和推廣。2005年飼養清平豬母豬125頭,種公豬9個血統共18頭。1986年制定了《清平豬保種方案》,經省畜牧局審定並實施。2000年修訂了《清平豬保種方案》,提出了保護目標和技術措施。該保種場2008年列入國家級保種場。

所獲榮譽


1986年,收錄於《中國豬品種志》。
2000年,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
2006年,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2020年5月,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