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號戰列艦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使用的主力戰艦

金剛號(こんごう)(英文名:Kongou),戰列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最初的“巡洋戰艦”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1號艦。

按照日本海軍命名慣例,以巡洋戰艦命名方式,艦名的是以大阪府的金剛山來命名。

金剛號最初是在英國建造的,是舊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大型主力艦。金剛號戰列巡洋艦經過2次大幅度改裝后變成高速戰列艦,並在太平洋戰爭中表現活躍。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使用唯一的外國制主力戰艦。

簡介


金剛號可視為是所謂無畏艦時代的第一艘日本無畏艦。金剛號最初建造計劃可追溯到日俄戰爭結束2年後的1907年提出建造計劃,最初計劃是裝甲巡洋艦
建成時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
建成時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
但鑒於英國1906年計劃的革命性設計的無畏號戰列艦完成,及其後比無畏級更強的超級無畏艦動工,因此於1911年批准計劃中的裝甲巡洋艦改為建造成戰列巡洋艦。而當時日本海軍於1907年計劃的國產“弩級戰艦”河內型正在建造中,但在設計和技術上的均落後於歐美海軍列強建造的無畏艦,因此金剛號建造過程中以引進英國技術和設計的目的,在英國設計、建造,日本隨後還依據隨金剛引進的設計圖自行建造了比叡、榛名、霧島3艘和金剛號一樣的同型艦。以上四艘稱為金剛級
建成時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金剛號由英國維克斯公司負責建造,1911年1月17日開工,同時日本派出相關技術人員到英國船廠學習建造技術。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竣工,11月5日回到日本,艦籍:橫須賀鎮守府。

設計特色


第一次大改裝前的金剛號
第一次大改裝前的金剛號
金剛號是日本海軍最先裝備356毫米(14英寸)大口徑主炮的主力艦,金剛號擁有八門主炮分別裝在四個雙聯裝炮塔中,四門向前,四門向後。
採取一般所謂前二后二的配置。前兩個炮塔裝在艦橋的前方,而後面的兩個炮塔則分開的比較遠的裝在後部艦橋后,所以後來加裝水上飛機彈射器時就將飛行甲板布置在後面兩個炮塔之間,這是金剛級的一大特色。
金剛號動力系統採用蒸汽輪機,防禦裝甲水平與同期英國海軍戰列巡洋艦相當。第一次大改裝前的金剛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金剛級開始改進彈藥庫的防護措施。自1923年開始金剛號陸續在前桅設立用於觀測、指揮的桅樓設施,在1號煙囪安裝了防止排煙倒灌艦橋的防護罩,提高了主炮仰角。

改裝

二次大改裝工程之後的金剛號
二次大改裝工程之後的金剛號
金剛號第一次大規模改裝是繼同型艦‘榛名’、‘霧島’之後於1928年12月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進行的,花費兩年時間於1931年9月完成。改裝的要目是換上新的鍋爐,將原本三座的煙囪減少成兩座,並強化防禦裝甲,強化水平方向與水下防護能力,而且將桅樓改成寶塔式艦橋,而排水量則接近三萬噸。由於防禦性能增強,航速下降,將金剛號重新歸類為戰列艦,日本海軍在1934年5月31日宣布廢止戰列巡洋艦的艦種。
金剛號在1935年6月開始繼’榛名‘、’霧島‘之後又進行了一次大改裝工程,排水量增加了近兩千噸,改裝的要目是提高航速,更換新的輪機及鍋爐設備,提高輸出功率,延長艦尾,減少阻力,並改進了炮戰指揮能力,艦橋的造型有較大改變。

弱勢

金剛號原本是作為輕防禦的戰列巡洋艦,而在日德蘭海戰以後,面對遠距離炮戰中大口徑炮彈呈大角度落下的狀況,防禦更明顯薄弱。
在第一次大改裝時雖然強化了防禦力但仍並不充分。金剛號不論甲板的全面防禦還是裝甲都比較薄弱(簡單說,由於吸取了需強化金剛型水平防禦的教訓,所以其後在其它的日本戰艦中開始設置有效的水平防禦)。

作戰經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金剛號參加太平洋航線的巡邏任務。戰爭結束后又參加了日本對蘇聯西伯利亞的出兵行動。
金剛型戰列艦在第二次大改裝后擁有日本戰列艦中唯一能超過30節的高速,因而最適合成為航空母艦機動部隊的隨伴艦,4隻同型艦亦是在太平洋戰爭中以艦齡最老的戰艦身份活躍於戰場。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的1941年12月8日金剛號與同型艦榛名號同屬第一艦隊第三戰隊執行南方攻略部隊的支持任務,支援在馬來半島的登陸作戰,並與進入新加坡的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對峙但未有交戰的機會。後來又被編入機動部隊開赴印度洋參加了針對英國海軍的作戰任務。
金剛號編入支援艦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
在西南太平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攻防戰中,1942年10月13日金剛號與榛名號初次炮擊亨德森機場,令飛機場一時間不能正常運作。
在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中金剛號作為機動部隊的隨伴艦出擊。
在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海戰中的薩馬島海域遭遇美國艦隊並向其發起攻擊,當中其最大戰績是擊沉護衛航空母艦甘比爾灣號,並在萊特灣海戰有所損傷。
金剛號在194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南洋回到日本的途中在台灣海峽被美國潛水艦海獅號發射的2枚魚雷命中沉沒。第三戰隊司令官鈴木義尾中將、島崎艦長及以下1200名乘員與艦一起沉沒。金剛號是日本海軍中唯一被潛艇擊沉的戰列艦。其慰靈碑位於長崎縣佐世保市的舊海軍墓地東公園。

服役簡歷


·1911年1月17日 在英國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船廠開工。
·1912年5月18日 下水。
·1913年8月16日 竣工,並於11月5日回航到日本。
·1914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航行到中途島方面負責警戒太平洋航道。
·1928年10月20日-1931年9月20日 實施第一次大規模現代化改裝,主要強化改善了水平及水中防禦,結果排水量増加了而速度降低,因此1931年6月艦種變更為戰列艦。
·1935年6月1日-1937年1月8日 實施第二次大規模現代化改裝,主要換裝了鍋爐和主機,並強化主炮長距離炮戰能力。主機輸出功率提高成原來的2倍,速度超過初建造時的27節達到30節,成為高速戰艦。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針對在新加坡的英國遠東艦隊戰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卻敵號),並和僚艦榛名號一起被編入南遣艦隊,掩護向馬來亞方面進攻。其後隨航空母艦機動部隊參加了印度洋作戰。
·1942年10月13日 和榛名一起參加了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亨德森機場炮擊作戰。
·1944年10月 參加萊特灣海戰,在薩馬島外海上將美國的卡薩布蘭卡級航空母艦甘比爾灣號(USSGambierBay,CVE-73)和J·C·巴特勒級護衛驅逐艦塞繆爾·B·羅伯茨號(USSSamuelB.Roberts,DE-413)擊沉。
·1944年11月21日 在台灣海峽基隆北方被美國Balao級潛水艇海獅號(USSSealion,SS-315)的魚雷擊沉。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26610噸,改裝后31720噸;尺寸:長214.6米/寬28米/吃水8.38米,改裝后長222米/寬31.7米/吃水9.6米,動力:36台油煤混燒鍋爐鍋爐,改裝后8台重油專燒鍋爐;主機功率64000馬力,改裝后136000馬力;航速:27.5節,改裝后30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改裝后9800海里/18節。
武備:8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6門(改裝后14門)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12門76毫米炮,改裝后12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24門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改裝后拆除);艦載機3架。
裝甲:舷側水線裝甲帶(最大)203毫米,甲板35-57毫米(改裝后96-165毫米),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裝后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裝甲總重:5405噸(1913年),改裝后10918噸(1936年)。
艦員:1221人-1118人

歷代艦長


舾裝員長

中野直枝大佐:1912年12月1日-
1.中野直枝大佐:1912年12月1日-

艦長

中野直枝大佐:1913年8月16日-
山中柴吉大佐:1913年12月1日-
松岡修藏大佐:1914年12月1日-
荒川仲吾大佐:1915年12月13日-
吉岡范策大佐:1916年12月1日-
金丸清緝大佐:1917年12月1日-
島內桓太大佐:1918年4月9日-
野崎小十郎大佐:1919年4月1日-
田尻唯二大佐:1919年11月20日-
牟田龜太郎大佐:1920年11月12日-
武光一大佐:1921年11月20日-
關干城大佐:1922年12月1日-
岸井孝一大佐:1923年11月20日-
八角三郎大佐:1924年11月1日-
松下元大佐:1925年12月1日-
吉田善吾大佐:1927年12月1日-
池中健一大佐:1928年12月10日-
池田敬之助大佐:1930年12月1日-
日暮豐年大佐:1931年12月1日-
近藤信竹大佐:1932年12月1日-
三木太市大佐:1933年11月15日-
岸本鹿子治大佐:1934年11月15日-
鋤柄玉造大佐:1935年11月15日-
松浦永次郎大佐:1936年12月1日-
栗田健男大佐:1937年12月1日-
鈴木義尾大佐:1938年11月15日-
(兼)西村祥治大佐:1939年10月20日-
田中賴三大佐:1939年11月15日-
大杉守一大佐:1941年4月15日-
小柳富次大佐:1941年8月15日-
伊集院松治大佐:1942年12月26日-
島崎利雄大佐:1943年7月17日-

同型艦


比睿
榛名
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