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學院

上海市屬重點大學

上海工學院成立於1960年9月30日,是上海工業大學的前身。1972年,上海機械學院被撤銷,併入上海機械學院,原工學院院址成為上海機械學院總部。1979年恢復建制,正式成立上海工業大學,后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撤銷建制,併入新組建的上海大學,原工大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建校34年來,共培養了各類本專科學生及研究生16000餘人。

歷史沿革


1960年3月,上海市準備辦一所工業師範院校,為8個工業局辦的8所高等專科學校和一些國營大中型企業辦的業餘專科學校培養師資,取名“上海工業師範學院”。5月,11位華東師範大學應屆畢業生來校報到,成為學校的第一批教師,當時成立了政教、中文、外語、數學、物理、化學6個系。隨後,又有20名應屆畢業生來校,充實了師資力量。6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據上海建設中國工業中心發展需要,決定創辦一所地方性工業大學,為上海培養工業方面的高端技術人才,包括工業師資人才,這樣就把原來籌辦的工業師範學院改為辦工科類大學。7月,院領導傳達市委指示,上海工業師範學院改名為上海工學院,原先的6個系轉為6個教研組。學校陸續從企業調來凌松年、翟為霖、席鈞欽、徐善熾等一批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從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上海其他高校調來吳逸民教授等一批骨幹教師;同時,又獲得了從外地調入100名骨幹教師的名額,先後從清華大學請來了艾維超教授,從西安交通大學請來了陳光耀教授、劉美蔭教授,從西北大學請來了沈石年教授、漆德瑤教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請來了李紅教授,並從全國各地請來一批有經驗的講師;由此,形成了上海工學院建院初期的師資隊伍。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魏文伯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上海工學院
上海工學院
上海工學院籌備處最早設在市委院內2號樓,位於延安西路33號。學校在金沙江路征地80畝,建造了6000平方米的
上海工學院
上海工學院
宿舍和教室,該院址靠近華東師大,為的就是依託華東師大的師資和辦學經驗。上海工學院創辦時正逢國家三年困難時期,為了完成市委市府“當年籌備、當年開學”的要求,學校設法籌備了30萬,建造了第一個實驗樓——電機工程樓,為工學院的創建奠定了基礎。但是,6000平方米的建築對亟需大量實驗室的工科大學來說遠遠不夠。經上海市委市府討論決定,將毗鄰上海新興的彭浦工業區的閘北區延長路149號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部、上海交大工農預科(附中)校址暨原上海市北郊中學舊址划給上海工學院。
1960年9月30日,上海工學院舉行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迎來第一批新生900餘人。會上,原上海市委工業部副部長、學校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李華召全院師生:“要勤儉辦學,艱苦奮鬥,團結奮進,發奮圖強,培養出合格人才,為上海工業向高精尖發展做貢獻。”當時設有機械製造、電機工程、冶金工程、儀器儀錶、無線電、數理6個系。
1961年,開始招收夜大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夜大學中斷招生(1981年恢復夜大學)。
1962年初,市委市府又決定將延長路西部的上海團校校址划給工學院。同年,上海交大基礎部搬出延長路(東部),工學院擴充至東部,校園面積達300畝。
1962年3月,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決定將上海交通大學工農預科改為上海工學院預科。8月,又改名為上海工學院附中。又過了幾個月,工學院向上級提出不再辦附中,獲得同意。翌年暑假,附中搬出,單獨建校,即今上海交大附中
1963年,上海工學院設有電機工程、冶金工程、機械製造、儀錶無線電4個系9個五年制本科專業(電機、電器、電磁測量及儀錶、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無線電技術及設備、熱工儀錶鋼鐵冶金、稀有及有色金屬冶金、鑄造工藝及設備)和一個基礎部,有教職工218人。
1963年,又增設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
1966年,原上海軍工委書記張敬人出任上海工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直至1968年。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複市委教育衛生部,統一在安徽省歙縣雄村、航埠、山灣3個自然村選址創辦上海理工學院(對外稱青年耕讀學校),由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師範學院(現上海師範大學)和上海工學院3所地方院校負責籌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會命令停建。之後,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連同部分固定資產均無償贈送給當地人民公社。從上海抽調去的教職工在“文革”開始后返回原校。
上海工學院
上海工學院
1966年“文革”爆發后,學生全部“停課鬧革命”,學校停止招生。
1968年,上海工學院革命委員會成立,主持學校的一切工作。此後,“工宣隊”、“軍宣隊”進駐學校,領導學校的“斗、批、改”和所謂“清理階級隊伍”,幹部、教師、學生遭到嚴重的迫害。
1970年春,鍊鋼和自動化射流兩個專業獲准招收第一屆工農兵學員,其中自動化射流是當時新建的專業。
1972年,上海工學院被撤銷,併入上海機械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原工學院院址成為上海機械學院總部。
1972年,稀有及有色金屬冶金、無線電技術及設備兩個專業併入上海科技大學;上述兩個專業分別於1973年和1978年又遷回學校,無線電技術及設備專業遷回后改名廣播電視工程專業。“文革”期間,學校還先後增設了工業電子自動化、冶金分析、冶金機械、冶金自動化礦山機械5個專業。
1977年3月31日,市領導楊愷在上海機械學院幹部會議上宣布,張華同志主持上海機械學院黨委工作。直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的教學秩序才得以恢復。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后,學校重又開始招收本科生,本科學制改為四年。
1978年,上海機械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原工學院部分共設電機、電錶工業自動化、機械製造、鑄造、冶金鍊鋼、金屬材料與熱處理7個研究生專業。同年,成立貯氫材料研究中心。
1978年,建立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院址在新閘路1220號。
1978年,建立上海機械學院冶金分院(1979年改名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分校),院址在恆豐路313號。
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上海機械學院(1969年10月由第一機械工業部下放地方)恢復為中央部屬高校;恢復上海工學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業大學。此後,工大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學校改名后的首任校長由中共上海市委工業部部長楊慧潔兼任。
1983年1月,70高齡的科學家錢偉長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然而,當錢偉長來到上海工業大學時,他才知道,這個學校已經兩年沒有校長,全校學生不足千人,被上海人稱為“四流學校”。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和原上海大學合併,定名為上海大學。

重要事件


第一批新生
1960年9月,上海工學院迎來了第一批新生。學生有三個來源:第一,為保送生,學校從上海交通大學工農預科(附中)的畢業生中選拔了152名優秀生;第二,為內招生,由上海工業系統下設的各工廠企業推薦,參加上海工學院命題考試,共錄取113名;第三,為應屆畢業生,從上海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一考試的高中畢業生中招收了651人,合計900餘人。
艱苦創業二三事
“水上飯店”
上海工學院早期(1960年-1962年)是與上海交大分部擠在一起,由於用房緊張,學院的學生食堂是用蘆席搭起的臨時草棚,建在北大樓和學生食堂之間的荒草地上。由於條件簡陋,下雨天滿地積水,趕上大雨,真是“屋外大雨潑,屋內小雨滴,兩腳踏在小河裡。”下小雨時,還能用磚墊著腳就餐;下大雨時,往往站在水裡,卷褲腿赤腳就餐,“水上飯店”由此戲得其名。在困難時期,食堂經常是煮青菜、醬油湯。師生們一起自力更生,開荒種菜,打漁養豬,改善伙食,改善生活。
“桌椅示眾”
1960年代的工學院,一進校門,映入眼帘的是用冬青樹栽培的“勤儉辦學”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艱苦創業的寫照。當時,由於辦學經費的有限,教學和辦公用具一時難以添置,學校設法從別的單位調撥來一些舊的傢具和舊的課桌椅,其中大多是從上海農學院調撥來的。有一次,校內發現了一些缺腿少腳的課桌椅被丟棄在露天,院長知道后,馬上責成有關部門把被損壞的桌椅放到教學大樓門口去展覽,還畫成漫畫,對全校師生進行愛護公物教育,形成節儉之風。
“共用教室”
建院之初,雖然市委市府已決定把上海交大基礎部和附中的校址作為工學院的校址,但學校的搬遷和交接工作的展開都需要一定時間,當時上海交大基礎部的教師和交大一年級新生還在這裡學習,需要繼續用房,因而能給工學院的辦公、教學和宿舍用房較少。
學院黨委號召,要發揚“抗大”精神,條件差,培養的學生不能差,要為上海高、精、尖工業培養合格的人才。南大樓的辦公室同上海交大合用,晚上辦公樓通常是燈火通明。為了不耽擱教學,當時上海工學院的學生和上海交大的學生擠在一起上課。機械系、電機系和冶金系男生借住在上海化工技校宿舍,女生借住在上海團校宿舍。
儘管教學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工學院的領導和全院師生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學院在創建時期還是有了較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