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鯧

體呈卵圓形高而側扁的經濟魚類

烏鯧(學名:Formio niger)為烏鯧科烏鯧屬的魚類,俗名黑鯧、鐵板鯧、烏鱗鯧。分佈於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等,屬於熱帶及亞熱帶中上層魚類。其一般生活於水色澄清的海區。一般體長約300毫米,體重為650~900克。

烏鯧


烏鯧
烏鯧
體為長菱形,甚側扁,縱高;背腹緣顯著凸出。口小,微斜;上下頜各具一行排列較稀的尖細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在尾柄處較大,且成一隆起嵴。第一背鰭鰭棘在小魚時明顯,隨魚的增長而漸埋於皮下。腹鰭喉位,小時存在,長大后消失。

分類地位


烏鯧
烏鯧
烏鯧即烏鰺,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鰺科、烏鰺屬的唯一一個種。
拉丁學名:Parastromateus niger
英文名稱:Black Pomfret
俗 名:黑鯧、假鯧、鐵板鯧、烏鱗鯧。

形態特徵


烏鯧
烏鯧
體呈卵圓形,高而側扁,體長可達40厘米以上。背、腹緣甚凸出、頭小,吻短,口小,兩頜牙細尖,鰓耙粗短。體被小圓鱗,呈黑褐色。側線明顯稍成弧形,尾柄處的側線鱗較大,形成一隆起脊。魚小時,第一背鰭鰭棘明顯,腹鰭喉位;長大后,第一背鰭鰭棘埋於皮下,腹鰭消失;尾鰭深叉形。

分佈


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其中東海與南海產量較多。

生活習性


喜群聚。一般在產卵季節游至水上層。遇天氣惡劣時下沉到海底。生殖期為5~7月,盛期為5~6月。親魚懷卵量約 20萬粒。每年 1~2月從外海結群向近岸密集,進行生殖洄游,7~8月產卵后又分散回到較深海區。

經濟價值


烏鯧為中國的南海、東海的經濟魚類之一,是大眾化的食用魚,並為出口魚種。

相關海鮮知識


中文名:烏鰺
烏鯧
烏鯧
學名:Parastroimateus niger (Block,1795)
英文名:Black butterfish
俗名:黑鯧、婆子、假鯧、鐵板鯧、烏鱗鯧
種類:海水產品 - 魚類
頁碼:089
分類:鱸形目 烏鯧科 烏鰺屬
介紹:烏鰺體呈卵圓形,高而側扁,背、腹緣甚凸出。頭小,吻短,口小。體被小圓鱗,呈黑褐色。側線明顯稍成弧形,尾柄處的側線鱗較大,棱鱗狀,形成一隆起嵴。尾鰭深叉形。烏鰺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每年夏季游向長江口近海。分佈於我國沿海,在朝鮮半島和日本、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菲律賓等國家沿海也有分佈。
營養:烏鰺肉厚、味美。常吃可起到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烹飪:多以紅燒為主,還可以煙熏、干燒。
選購:看看魚體外表光亮,完整性好否;觸摸魚體是否有彈性,看魚鰓是否鮮紅,腹部是否有破裂,魚鱗是否很容易剝落;魚腥味較重或有異味的海產品鮮度往往有問題。
保鮮/蓄養:在冰箱冷藏條件下保鮮,也可冰凍存放。
提示:烏鰺屬於發物,有慢性疾病和過敏性皮膚病的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