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溝村
榆木溝村
榆木溝村
時隔二十四年,北京再次當選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相當於挖出了遼代的“高新技術開發園區”。
蓮花山側面
這是北京自1990年金中都水關遺址后,時隔24年後再次當選這一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多年後的再次入選讓人倍感珍貴,也不禁讓人好奇:這處遼代礦冶遺址群是怎樣被發現的?它憑藉什麼可以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新”在何處?發掘中,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事?
無心插柳,重大發現源於一次“意外”
任何重要發現都不是簡簡單單取得的,如同陝西臨潼的幾位農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兵馬俑,大庄科遼代礦冶遺址的發現也伴隨著這樣的“意外”。2006年9月的一天,延慶縣文化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范學新等人前往大庄科鄉水泉溝村的懷九河大峽谷。當地的村支書聽說這裡面有文物幹部,便隨口提及家裡蓋房子時曾發現過一座“窯”,但不知是燒啥的。這座“窯”有2米多高,殘破的只剩剖面。文委的工作人員隨即把村裡村外都轉一遍,又發現了七八座同樣的“窯”。有人猜測它是用來燒磚的,也有人說是用來煉鐵的,還有人說是用來燒炭的,但都不確定。
榆木溝村
水泉溝冶鐵遺址發現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所的專家給延慶文委打來電話,說看到了新聞,希望能到實地看看情況。因大雪封路,又拖了一段時間后,北京科技大學與北京大學的幾位專家才得以對這一區域進行田野調查和實驗室分析工作。
沒想到,收穫相當豐富——不但確定了水泉溝村的冶鐵爐,還在大庄科鄉其他地區發現了不少冶鐵遺跡和礦產遺跡,並且認定該遺址是燕山地區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遼代冶鐵遺址,這樣一處遺址應當通過發掘來進行進一步研究。至此,大庄科的古代礦冶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2011年至201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對整個遺址群進行了多次調查與三次發掘工作,成果十分豐碩:發現礦山5處:榆木溝、東三岔、香屯、東王莊、慈母川;冶鍊遺址3處:水泉溝、漢家川、鐵爐村(由村名即可見這個地方冶鐵歷史由來已久)、慈母川;居住及作坊遺址3處:水泉溝、鐵爐村、漢家川。這其中,水泉溝的生產鏈條較為齊備,在遺址群中居於核心的位置。
此外,考古人員在冶鐵爐的地層中,發現了大量遼代瓷片,與北京門頭溝區龍泉務窯遼代瓷片相同,還有“開元通寶”、“至道元寶”、“景德元寶”、“祥符元寶”等唐宋錢幣,又對冶鐵遺物進行了碳十四測年。兩者結合,判斷出這些冶鐵高爐的年代距今已有900-1000年。
所以,雖然評上的是2014年度“新發現”,但其實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已經經過了十年的時光。十年磨一劍,大庄科礦冶遺址群的工作也證明了考古工作者科學、嚴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