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散花的結果 展開

散花

湖北省浠水縣散花鎮

散花鎮隸屬湖北省浠水縣,舊名散花營。相傳三國名將周瑜大破曹操於赤壁之後,歸經此地“犒賞三軍,祝酒散花”而得名。散花鎮位於長江中游北岸,與工業重鎮黃石市隔江相望,一橋相連,浠散公路、江北公路與黃黃高速,水陸交通便利。散花鎮轄轄44個行政村,381個自然村。土地面積135.6平方公里,人口84275人(2011年),耕地40152畝。

2012年,散花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79.27億元,工業總產值41.69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億元。

主要景點有天然寺、散花洲、福主廟萬年台、定案碑等。

歷史沿革


散花鎮
散花鎮
散花鎮,舊名散花營。相傳三國名將周瑜大破曹操於赤壁之後,歸經此地“犒賞三軍,祝酒散花”而得名。
1951年,將蘄春縣所轄的散花地區,劃歸浠水縣管轄。
1968年,散花地屬黃岡地區浠水縣。
1984年2月,散花建鎮。
1988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鄂東五小經濟特區之一。
2001年2月,與原馬壠鎮、紅蓮鎮三鎮合併為新的散花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散花鎮轄44個行政村,381個村民小組,轄散花、策湖、郭畈、董河、馬家壟、天井湖、錢鋪、蒿墩、柏楊、牌樓嶺、福主廟、圾祠、塗墩、虎型、沈家墩、花園崗、金塘、魯屋、三壕、李家渡、仙女廟、四壕、禹山、散花、上馬崗、茅山閘、周墩、郁港、南畈、三家店、添福庵、新廟、石橋、車站、紅蓮巢、五一港、越峰、先豐、山洲坪、高山廟、團林岸、月畈、天然寺、錢家坳、風泥溝、仄船地、快活、葉家橋、石牛山、沙洋湖、迴風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散花鎮位於長江中游北岸,與工業重鎮黃石市隔江相望,北節巴河,東依茅山。受武漢"8+1"城市圈輻射,是鄂、皖、湘、贛四省的通商要地,土地面積147.7平方公里。

氣候

屬典型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70.8毫米左右,最多年份為2013.9毫米(1983年)。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常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95.6小時,最多年份2186.4小時,最少年份1627小時。年平均氣溫16.9°C,極端最高氣溫41.2°C,極端最低氣溫-12.5°C。無霜期230-258天。

地形

散花鎮屬長江沖積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東北部為低丘山崗,自西向東有兩條港:汊長港及葉咀港流入策湖,區內最高高程55.8m,最低高程14.0m。

人口


散花鎮66500人(2017年)。

經濟


農業

散花鎮耕地面積40492畝,其中水田23052畝,旱地17059畝。散花鎮主產糧、油、菜兼有茶、果、魚、藕、菱角等農副產品。
2012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050元。依託散花豐富的水產禽業資源、區位和人力優勢,打造農業產業化全產業鏈,輻射帶動周邊農戶人均增收800元。

工業

散花工業園
散花工業園屬於省級開發區——浠水經濟開發區,園區處於武漢城市經濟圈核心層次,是黃岡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中確定的黃岡市核心發展區組成部分。散花工業園位於長江之濱,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可通江達海。園區內有兩條高速公路和兩座長江大橋,經滬蓉高速公路西抵武漢、成都,東到南京、上海;經大廣高速公路可北至北京、天津,南達廣州、深圳;與縣城有浠散一級公路連接,借道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可至中國各地。該園區內有一江(長江)兩橋(黃石長江大橋、鄂東長江公路大橋)三路(滬蓉高速公路、大廣北高速公路和京九鐵路)四城(黃石、鄂州、黃岡和浠水)。
鄂東濱江新區
鄂東濱江新區
鄂東濱江新區
散花鎮鄂東濱江新區是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的決定》(2012年)精神成立的跨江聯合開發區,新區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規劃範圍內包括巴河、蘭溪、散花三鎮、望天湖、策湖、巴河港、蘭溪港、散花港三港,有人口約40萬人,是鄂東濱江新區的核心區,面積約為80平方公里,園區交通便利,黃石長江公路大橋鄂東長江公路大橋坐落其間,滬蓉高速、大廣高速貫穿園區,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可通江達海,借道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可至中國各地。

商業

散花鎮在抓好棉花、蔬菜、稻穀等傳統農產品改良升級的同時,引導農民圍繞鄂東濱江發展沿江產業聚集區、休閑旅遊目的地等“一地五區”的定位,開發休閑、養生、康復等新興項目,發展建築、物流、餐飲等產業。興辦起一批特色農業,新增1600個就業崗位。

社會事業


市政

散花鎮根據鄂東濱江新區的總體規劃,全鎮新農村試點擴大至8個村,總投入過1.5億元。散花老街、馬壠老街等改造完成,新拓街道600米。紅蓮集鎮完成長500米、寬3.5米的非機動車道建設,改造下水道700米,改造花壇10000平方米。全鎮安全飲水工程投資過百萬元,鋪設主管網6000餘米。

衛生

截至2012年,浠水縣散花鎮區有衛生院一所,各村組均設有衛生室。

教育事業

中學散花鎮中心中學散花鎮馬壠中學
小學浠水縣散花鎮上馬崗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葉家橋小學浠水縣散花鎮周墩村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天井湖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天然寺小學浠水縣散花鎮快活中心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散花中心小學浠水縣散花鎮新廟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馬壠中心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柏楊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沈墩小學浠水縣散花鎮塗墩村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石橋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石牛山小學浠水縣散花鎮福主中心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禹山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紅蓮中心小學浠水縣散花鎮花園崗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董河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虎型小學浠水縣散花鎮越峰村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車站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郁港小學浠水縣散花鎮郭畈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金塘小學浠水縣散花鎮錢坳村小學浠水縣散花鎮錢鋪小學
浠水縣散花鎮馬壠中學浠水縣散花鎮馬壠村小學浠水散花鎮高山廟村小學

交通


散花鎮境內長江水道21公里,黃石長江公路大橋、鄂東長江公路大橋坐落其間,滬蓉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浠黃一級公路匯聚於此,水陸交通便利。

地方特產


藜蒿,又名蘆蒿、水蒿、香艾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於荒灘、路邊、山坡等潮濕處,因其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為害,經人工栽培后,成為一種營養豐富、無污染的特種綠色蔬菜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既可涼拌,又可熟食,清香脆嫩,具有祛風濕、健脾胃、平抑肝火、預防牙病、促消化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等作用。
泡椒藕帶
藕帶斜刀切成段,洗凈后撈出瀝干水份。然後在鍋中燒熱水,加一點鹽和植物油,下藕帶焯一下把焯好的藕帶放入大盆中,加入泡椒和泡椒汁拌勻,即可。

主要景點


天然寺
天然寺位於泰春山,前峰樹木蒼翠茂密,遠看如青獅,故又名青獅山。有天然八景:望江石、蘭江照、青獅山、洗手池、雙峙峰、缽盂峰、虯虹嶺、白額崖,是鄂東旅遊勝地。傳6世僧丹霞始創禪林,法名天然,天然寺因此而得名。至明朝後廟宇增至5棟,有天王、大雄、韋陀、般若、三祖等殿以及經堂、禪房、穿堂、廂屋等99間。時有廟田百餘石,竹林數十畝。
福主廟萬年台
萬年台
萬年台
福主廟萬年台又稱“楓香樹萬年台”,位於散花鎮福主廟村,距散花鎮20公里,它是浠水縣唯一保存下來的古戲台,修建於清乾隆年間。
戲台由正台、道具室、化妝室3部分組成,建築面積110平方米,歇山頂,兩重檐,屋面蓋小青瓦。台前由兩根6方石柱支撐,其中一根上部還保存石雕蟠龍立鳳,前台與後台隔木板牆,建國后,浠水縣人民政府曾兩次撥款維修,保護範圍5000平方米。1988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水井
白水井位於散花鎮石橋村,距浠水縣城15公里,浠黃公路白水井收費站旁。該井邊的山嘴處建有一座青龍廟,廟旁一棵古樟樹。地面有石圍井圈,井深約5米,井圈直徑60厘米,井圈邊上鑿一缺口,井水終日從缺口處外溢,井水水質甘醇。何時始建不詳,建國初期保存完好。1965年修建浠散公路時,青龍廟、古樟樹被毀,水井淤塞嚴重,水深不足2米。僅存石井圈。
散花洲
散花洲
散花洲
春秋時,伍員領兵伐楚,曾屯兵散花洲。三國時期,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火攻曹營,大敗曹軍。東吳將士凱旋,順江東下,途經長江沙洲,設宴犒賞三軍,祝酒散花。故得名“散花洲”。
鐵鎖江
西晉初年(公元280年),晉武帝王濬率領以高大戰船組成的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東吳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在西塞山處的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鐵鏈橫鎖江面,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毀鐵鏈,戰船順江而下,直取金陵。故人們稱西塞山處的江段為“鐵鎖江”。
定案碑
全稱“各憲專讞定案碑”,現存於散花鎮魯屋村,該碑寬0.6米,高1.2米,碑文約有1500字,記述了從1739年(乾隆四年)至1748年(乾隆十三年)間沈伍(即沈墩村)與兵馬草料場(即江北農場)長達九年蘆葦盪水面的糾紛及斷案結果。